- 相關推薦
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2篇
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1
一、選擇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活用情況與所給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侶魚蝦而友麋鹿
A. 小學而大遺
B.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C.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D.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下列句子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句是
A.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B.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C. 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
D. 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一團糟。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我校110周年校慶時,學校要求全體師生注重禮儀,熱情待客,以帶給從全國各地回母校參加慶;顒拥男S迅械劫e至如歸。
B. 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是衡量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課題。
C. 杰出的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者努力將嚴肅音樂的表現(xiàn)力與通俗音樂的積極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種藝術元素,拓寬流行音樂的表現(xiàn)內(nèi)涵和審美空間。
D. 村莊改造在保護“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傳統(tǒng)民俗、民居得到了保護,農(nóng)村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傳統(tǒng)、接受熏陶。
下列語句中,選出語言最得體的一項
A. 面對徐悲鴻的邀請,齊白石辭謝道:“謝謝您的厚愛,我只不過是一個60多歲的老頭子,您的不情之請,恕難從命!
B. 淮海路上一家手機經(jīng)銷店正在搞讓利促銷,我過去垂詢了一下幾款名牌手機的價格,發(fā)現(xiàn)并沒有便宜多少。
C. 畢業(yè)之后,學生感念師恩。值此春節(jié)到來之際,謹祝恩師節(jié)日快樂,萬事如意!
D. 學生會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寫出了《我校食堂服務質(zhì)量調(diào)查報告》,文中提出了改進意見,并且責成學校領導研究落實。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節(jié)除了要祭掃家墓,還要在門楣、窗戶上插上柳條。
。 , , , 。
①達到人丁興旺、身體健康的目的
、谟谑窃诮加翁で鄷r
③它便成了人類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苋藗兤笈螌⑦@種生命力轉(zhuǎn)移到自家門庭和家庭成員身上
⑤不會忘記順便折一些柳條回來
、抻捎诹鴺渥钕人蛠泶旱南⒉⑶揖哂型⒌纳沉
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②④⑥③①⑤ D. ⑥④②⑤③①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的一項是
A. 史鐵生,中國現(xiàn)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等!段遗c地壇》是史鐵生的一篇抒寫人生感懷的優(yōu)美散文。
B. 蘇軾是豪放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其《念奴嬌·京口北固亭懷古》被推為豪放詞派的典范。
C. 朱自清是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D.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因劇本《龍須溝》的創(chuàng)作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作品有《駱駝祥子》《茶館》等。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時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徹哀憤,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秋而大獲,足充葬用。
及侯景寇京師,天下大亂,明徹有粟麥三千余斛,而鄰里饑餒,乃白諸兄曰:“當今草竊,人不圖久,奈何有此而不與鄉(xiāng)家共之?”于是計口平分,同其豐儉,群盜聞而避焉,賴以存者甚眾。
及高祖鎮(zhèn)京口,深相要結,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為之降階,執(zhí)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明徹亦微涉書史經(jīng)傳,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為侍中、鎮(zhèn)前將軍,會朝議北伐,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總統(tǒng)眾軍十三余萬,發(fā)自京師,進逼壽陽,齊遣大將軍皮景和率兵數(shù)十萬來援,去壽春三十里,頓軍不進。諸將咸曰:“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明徹曰:“兵貴在速,而彼結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zhàn)明矣!庇谑枪Ъ纂,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懼遁走,盡收其駝馬輜重。
會周氏滅齊,九年,詔明徹進軍北伐,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率眾拒戰(zhàn),明徹頻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周遣上大將軍王軌將兵救之。諸將聞之,甚惶恐,議欲拔軍。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知事不濟,遂從之,及至清口,眾軍皆潰,明徹窮蹙,乃就執(zhí)。尋以憂憤遘疾,卒于長安,時年六十七。
(節(jié)選自《陳書·卷九·列傳第三》)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人不圖久 圖:考慮,計議 B. 去壽春三十里 去:前去
C. 四面疾攻,城中震恐 疾:迅速 D. 知事不濟,遂從之 濟:成功
2.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各句均直接表現(xiàn)吳明徹果決明斷的一組是
、倜恐镏,號泣,仰天自訴 ②于是計口平分,同其豐儉
③高祖為之降階,執(zhí)手即席 ④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
、菸嶂洳桓覒(zhàn)明矣 ⑥知事不濟,遂從之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在大旱之年仍獲得豐收,這是吳明徹每天辛勤耕作的結果。
B. 吳明徹把自家存糧分與饑饉的鄉(xiāng)鄰,盜賊聞說后就躲開了。
C. 吳明徹統(tǒng)兵作戰(zhàn),雖異常果決勇猛,但也做不到常勝不敗。
D. 吳明徹精通書史經(jīng)傳,又以英雄自許,因此深得高祖賞識。
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為之降階,執(zhí)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
。2)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ㄋ危┓交
蕨拳欲動苕抽芽,節(jié)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狀如小兒拳頭。
。1)第一句中“欲動”二字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
。2)結尾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記否,到中流擊水,______?
。2)____,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3)___,作《師說》以貽之!
(4)駕一葉之扁舟,____。
。5)誦明月之詩,____。
(6)人間如夢,____。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
(8)___,用之如泥沙?
五、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
還鄉(xiāng)
路遙
天還沒有明時,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離開了縣委大院。
他匆匆走過沒有人跡的街道,步履踉蹌,神態(tài)麻木,高挑的個子不像平時那般筆直,背微微地有些駝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沒有一點光氣,頭發(fā)也亂蓬蓬的像一團茅草。整個臉上像蒙了一層灰塵,額頭上都似乎顯出了幾條細細的皺紋。
早晨的太陽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現(xiàn)出了一片斑斕的色彩。莊稼和青草的綠葉上,閃耀著亮晶晶的露珠。腳下的土路潮潤潤的,不起一點黃塵。高加林在路上搖搖晃晃地走著,走幾步就站下,站一會再走……
離村子還有一里路的地方,他聽見河對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嘰嘰喳喳地說話,其中一個男孩子大聲喊:“高老師回來了……”他知道這是他們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過去的學生。
突然,有一個孩子在對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賣了良心才回來……”
孩子們都哈哈大笑,嘰嘰喳喳地跑到溝里去了。
這古老的`歌謠,雖然從孩子的口里唱出來,但它那深沉的譴責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驚心動魄。他知道,這些孩子是唱給他聽的。唉!孩子們都這樣厭惡他,村里的大人們就更不用說了。
他走不遠,就看見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棗樹林掩映著前半個村子;另外半個村伸在溝口里,他看不見……
他忍不住停下了腳,憂傷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鄉(xiāng)。一切都是原來的樣子——但對他來說,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就在這時,許多剛下地的村里人,卻都從這里那里的莊稼地里鉆出來,紛紛向他跑來了。
他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們就先后圍在了他身邊,開始向他問長問短。所有人的話語、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惡意和嘲笑,反而都透著真誠。大家還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盎貋砭突貋戆,你也不要灰心!”
“天下農(nóng)民一茬子人哩!逛門外和當干部的總是少數(shù)!”
“咱農(nóng)村苦是苦,也有咱農(nóng)村的好處哩!旁的不說,吃的都是新鮮東西!”
“慢慢看吧,將來有機會還能出去哩!
親愛的父老鄉(xiāng)親們!他們在一個人走運的時候,也許對你躲得很遠;但當你跌了跤的時候,眾人卻都伸出自己粗壯的手來幫扶你。他們那偉大的同情心,永遠都會給予不幸的人!高加林忍不住熱淚盈眶。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掏出紙煙,給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人們問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當高加林再邁步向村子走去的時候,感到身上像吹過了一陣風似的松動了一些。他抬頭望著滿川厚實的莊稼,望著濃綠籠罩的村莊,對這單純而又豐富的故鄉(xiāng)田地,心中涌起了一種深厚的情感,就像他離開它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現(xiàn)在才回來……
當他從公路上轉(zhuǎn)下來,走到大馬河灣的岔路口上時,腿猛一下子軟得再也走不動了。他很快又想起,他和巧珍第一次相跟著從縣城回來時,就是在這個地方分手的——現(xiàn)在他們卻永遠地分手了。他也想起,當他離開村子去縣城參加工作時,巧珍也正是在這個地方送他的,F(xiàn)在他回來了,她是再不會來接他了……他坐在一塊石頭上,身上像火燒著一般燙熱。他用兩只手蒙住眼睛,頭無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過呀?他嘴里喃喃地說:“親愛的人!我要是不辜負你就好了……”淚水立刻像涌泉一般地從指縫里淌出了……
。ㄟx自《人生》,有刪改)
1.請簡要概括第三段畫線部分所描寫景物的特點及其寓意。
2.在還鄉(xiāng)的過程中,高加林的內(nèi)心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
3.小說敘寫村里人對高加林的問候和安慰有何作用?
4.請?zhí)骄繕祟}“還鄉(xiāng)”的豐富意蘊。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時間
沈從文
、僖磺写嬖趪栏竦卣f都需要“時間”。時間證實一切,因為它改變一切。氣候寒暑,草木榮枯,人從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時間,都從時間上發(fā)生作用。
、诔Uf到“生命的意義”或“生命的價值”。其實一個人活下去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不過占有幾十個年頭的時間罷了。正仿佛多數(shù)人的愚昧與少數(shù)人的聰明,對生命下的結論差不多都以為是“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是活個幾十年”,活下去等待死。
③生命的意義解釋得如此單純,“活下去,活著,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聰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對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找出第二種結論,就是“怎么樣來耗費這幾十個年頭”。既然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覺,吵架,戀愛,……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間,到底就有了分歧。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概言之,聰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習慣生活。聰明人以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應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個理想。愚蠢人對習慣完全滿意,安于現(xiàn)狀,保證習慣。在世俗觀察上,這兩種人稱呼常常相反,安于習慣的被稱為聰明人,懷抱理想的人卻成愚蠢家伙。
、芸闯錾囊饬x同價值,原來如此如此,卻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發(fā)生一點特殊意義和永久價值,心性絕頂聰明,為人卻好像傻頭傻腦,歷史上的釋迦,孔子,耶穌,就是這種人。這種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復古,活下來都顯得很愚蠢,死過后卻顯得很偉大。歷史上這種人可并不多?墒敲恳粫r間能產(chǎn)生一個兩個,就很像樣子了。這種人自然也只能活個幾十年,可是他的觀念,他的意見,他的風度,他的文章,卻可以活在人類的記憶中幾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時間的限制,這種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這種限制。
⑤事事物物要時間證明,可是時間本身卻又像是個極其抽象的東西。無形,無聲,無色,無臭,要說明時間的存在,還得回過頭來從事事物物去取證。從日月來去,從草木榮枯,從生命存亡找證據(jù)。所以我們被提問到生命意義同價值時,沒有一個人敢說“生命意義同價值,只是一堆時間”。
、蕖扒安灰姽湃,后不見來者”,這是一個真正明白生命意義同價值的人所說的話。能說這話的是個偉人,能理解這話的也不是個凡人。因為說這話的人生命的耗費,同懂這話的人生命的耗費,異途同歸,完全是為事實皺眉,卻膽敢對理想傾心。
、咚麄兊姆椒ú煌,他們的時代不同,他們的環(huán)境不同,他們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們的心,同樣為人類向上向前而跳躍。
1.請解釋第④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
2.根據(jù)全文,歸納概括出三種不同的人對“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所下的結論。
3.作者在文中一直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卻用“時間”作題目,你認為是否恰當?為什么?
六、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常懷感激之心,這是生活的藝術,更是一種境界。當你饑餓難耐,放學回家,一進門發(fā)現(xiàn)媽媽已經(jīng)為你準備了一桌可口的飯菜;當你為一個學習問題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老師精妙的啟發(fā)點撥,讓你豁然開朗;當你跑得氣喘吁吁追上一輛公交車,司機把已經(jīng)關上的車門重新打開……面對這些司空見慣的小事,你在意過嗎,動心過嗎?
根據(jù)上述材料的含義,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不得抄襲、套作。
2017-2018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2
一、選擇題
1.下列加橫線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 )
A.偌大nuó 躑躅zhízhú 商榷qiè 猗郁yī
B.裨益bì 訾詈zì lì 蛻變tuì 蕈菌xùn
C.咀咒zǔ 斂裾jù 肄業(yè)yì 相勖xù
D.彌除 mǐ 赍錢jī 椽筆chuán 磐石pán
2.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A. 秋以為期
B. 高余冠之岌岌兮
C. 客有吹洞簫者
D.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3.把下列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組合恰當?shù)囊唤M是
①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
、谧钤绯霈F(xiàn)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
③那突然顯得高遠了的天空則呈現(xiàn)出一片肅穆的神色
、苌罴t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成了淺紅
⑤最后,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
A. ②①⑤④③
B. ①④⑤②③
C. ①②③⑤④
D. ③①④⑤②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p>
A. 產(chǎn)業(yè)要發(fā)展,測試需先行,數(shù)字電視測試儀器作為數(shù)字電視產(chǎn)業(yè)鏈的重要一環(huán),處于行業(yè)的前沿,與整個產(chǎn)業(yè)息息相關,不僅促進、影響著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也必將隨產(chǎn)業(yè)的興起而成長壯大。
B. 目前在全國各個高等院校,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幾率越來越高,學生外出活動的時間也逐漸從周末擴展到了平常的上課時間,那些經(jīng)常外出參加社會活動的大學生學習成績一瀉千里。
C. 30多年過去了,曾家寨的鷺鳥由五六只繁衍到5000余只,這里的村民一直視鷺鳥為吉祥鳥,與它們相濡以沫、相依相伴。時間長了,村子里的人對鷺鳥的感情越來越深。
D. 校長所領導的事業(yè)是傳承文化的事業(yè),如果我們思想僵化,以手段和弄權自詡,胸無城府,則很容易落后于時代。別說是成為文化管理的設計者、引領者,就連日常工作也會捉襟見肘。
5.下列各句中,語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組
A. 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要求各級政府精心組織,精心實施,精心規(guī)劃,使災區(qū)人民在恢復重建中贏得新的發(fā)展機遇。
B. 市廣電局宣稱:未來三個月將在市區(qū)居民小區(qū)全面落實和推動有線電視數(shù)字化精神,居民小區(qū)電視信號由模擬制轉(zhuǎn)換為數(shù)字制。
C. 目前,北大、清華等高校國防生的培養(yǎng),初步形成了科學文化學習與軍事訓練并重、院校教育培養(yǎng)與軍人實踐鍛煉結合的格局。
D. 4月底,墨西哥和美國的部分地區(qū)相繼爆發(fā)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此高度重視,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
6.下面對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王羲之,字逸少,有“書圣”之稱,因為曾擔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B. 屈原,名平,曾任楚國左徒和三閭大夫,他所作《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
C. 《詩經(jīng)》原本只稱《詩》,漢代時被奉為經(jīng)典,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D.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詩人,他所作《歸園田居》共五首,表達了他對官場的厭倦,對田園生活的喜愛。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卜算子 泊吳江夜見孤雁①
(元) 薩都剌
明月麗長空,水凈秋宵永。悄無蹤、烏鵲南飛,但見孤鴻影。
自離邊塞路,偏耐江波靜。西風鳴、宿夢魂單,霜落蒹葭冷。
注:①薩都剌被貶官南行途中所作。
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秋宵永”的“永”字浸潤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因為夜不能寐,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長。
B. 作者引用了曹操的詩句,既寫出烏鵲向南飛去的景象,又體現(xiàn)與曹詩感情的共鳴。
C. “霜落蒹葭冷”一句,從時間和地點兩個方面寫出孤雁深夜棲息在蒹葭叢中的困境。
D. 這首詞意境開闊,借寫孤雁寄托作者的情懷,體現(xiàn)了流暢樸實、清新委婉的風格。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詩歌鑒賞
補出下面名句中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沁園春·長沙》)
(2)指點江山,__________________,糞土當年萬戶侯。(《沁園春·長沙》)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滅亡。(《記念劉和珍君》)
。4)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詩經(jīng)·氓》)
。5)__________________,蘭澤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6)對酒當歌,__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曹操》)
。7)______________,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8)飄飄乎如遺世獨立,_____________。(《赤壁賦》)
四、句子默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年豬肥了
駱 駝
①這日子咋說呢,真的是轉(zhuǎn)瞬即逝。當各色的菊花紛紛退去,各色的梅花綻放枝頭時,殺年豬的時節(jié)就到了。
、谇皫滋欤赣H在電話里告訴了我殺年豬的具體時間,并囑咐我一定要回去,我沒有推辭,當即應下了。除了父母兄嫂的生日必須回故鄉(xiāng)外,殺年豬的日子也是我必須回去的,因為年豬一殺,離春節(jié)就不遠了。
、畚业墓枢l(xiāng)在川北九龍山區(qū),殺年豬時,鄰近的鄉(xiāng)親會一起定下日子,在地坡上壘一臺大灶,架一口大鍋,挑水、劈柴、生火、過秤打號、協(xié)助宰殺等工序有明確的分工,大家領了各自的差事,一早就忙開了!暗秲航场边@時節(jié)成了俏貨,需提前約下日子,當日清早派一個人去他家背上殺豬用的家什,送上一包煙。“刀兒匠”就點上香煙,悠然地隨后跟來,好像是去趕一個什么閑會。
、芪一厝ツ翘,冬日少有的暖陽掛在天上,人們的心情比以往更好了,精神也更足了。我?guī)状蜗氩迨謳兔Γl(xiāng)親們都婉謝了,他們戲說道,這么笨的活路,哪是你這文弱書生干的,一邊看熱鬧去吧!
、葸@殺豬的場面的確壯觀。豬們從圈內(nèi)一出來,便一路號叫,等到了場上,又都縮在一堆,像真的很懂將會發(fā)生的事。報重量的看了秤桿后,高聲報上豬的重量,豬的主人便會露出欣喜的神色,自豪極了。等下一家時,若重量高過了上家或低過了上家,主人便會顯出更加欣喜或極為沮喪的神色。終于輪到我家了,當母親聽完了報重量的.聲音后,臉上的笑容十分燦爛,因為我家的豬的重量,比前面最重的要重二十多斤,這說明,母親一年的辛勞沒有白費!她依然保持著“養(yǎng)豬能人”的稱號(老家有個規(guī)矩,誰家的豬最重,誰家的女主人就是“養(yǎng)豬能人”,受到鄉(xiāng)人的敬佩)。
、藿酉聛戆l(fā)生的事,就令人不太愉快了。當母親將第二頭豬趕到秤架上時,全場的人就哄笑開了。因為那頭豬雖然架子大,但十分瘦,那重量,肯定是今年的倒數(shù)第一了。我看見母親的臉緋紅,頭埋得很低,她還不時地瞟著掛在橫木上的豬和鄉(xiāng)人們的臉。母親看我時,臉上笑了笑,爾后迅速轉(zhuǎn)到別處去了。
⑦然后就是開膛剖肚,將豬肉分成大小不一的許多塊,各自背回家去。
、嗤砩,自然是好好地款待“刀兒匠”了。因為父親曾是多年的鄉(xiāng)干部,母親做得一手好菜,也因了我回去了,“刀兒匠”和幾個主要的男人便依然在我家吃飯喝酒了。大家一個勁地夸母親的手藝好,一個勁地夸母親今年又是“養(yǎng)豬能人”,但母親只是禮節(jié)性地笑笑,除了默默地做菜上菜,沒有說一句話。
⑨我們圍坐在火塘邊烤火,高聲擺談,母親在屋內(nèi)將豬肉抹上鹽,花椒面和辣椒,用力揉搓,然后將豬肉分裝在兩個大木桶里,蓋上了。我知道,隔上幾天,母親會將這些肉拿出來,掛在火堂上方,用煙熏上數(shù)日,就做成可口的臘肉了。
、獾诙欤赣H拿出事先留下的沒有腌制的肉,叫父親送我,我一看,就知道是那條瘦豬的,因為那肉上瘦的太多,肥的太少。我向母親道別時,母親始終躲著我的目光,她只說,去吧,等臘肉做好了,你爹送來。
、衔覒阎矏偟男那樵谇懊孀撸赣H則一路無語。臨上車時,父親叫住了我,說,這頭瘦豬,可是按你的意思給你們養(yǎng)的,你媽每天上山扯豬草,加上米糠、包谷喂豬。為了到殺豬場上不被人笑話,我叫她給豬喂點飼料,長點膘,你媽就是不同意。她說,你們喜歡吃瘦肉,不想吃飼料喂的豬,只要娃兒高興,殺豬場上被人笑話又能咋的?父親說,你媽昨晚上可是一夜沒合眼!這幾十年,她從來沒養(yǎng)過這么小的豬!
1.下列對小說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A. “各色的菊花紛紛退去,各色的梅花綻放枝頭”,這些描寫的目的是表達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B. 小說插入對故鄉(xiāng)殺年豬習俗的敘述,既為后文寫殺年豬做鋪墊,也使小說透出一股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C. “不時地瞟著掛在橫木上的豬和鄉(xiāng)人們的臉”,這個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出母親急切而又無可奈何的心理。
D. “禮節(jié)性地笑笑”“始終躲著我的目光”,這些描寫說明母親對養(yǎng)出“這么小的豬”一直難以釋懷。
E. 這篇小說的精彩之處不在于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與豐富的社會內(nèi)涵,而在于母親這個人物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自然而復雜的人性。
2.小說第⑤自然段寫的殺豬場面有何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小說中的“我”的母親具有怎樣的性格?請簡要說明。
五、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今天,我們正處于一個多元化的時代,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還有人說,這是一個消解文字的時代、一個讀圖時代。在這樣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來讀書,尤其是要閱讀經(jīng)典。因為無論時代怎么變化,讀點好書一定是有益的,而讀書之中,經(jīng)典閱讀又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重慶市正在全面開展的“經(jīng)典誦讀”活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
請你為這項“經(jīng)典誦讀”活動寫一則公益廣告。
要求:表明活動的意義,句式基本整齊,30字以內(nèi)。
六、語言應用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自己活動,并能推動別人的,是水;能包容萬物的,是水;隨著外物改變形狀,能屈能伸,靈活機動的,是水;經(jīng)常探求自己新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礙時能發(fā)揮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潔洗凈他人的污濁,凈化別人的,是水;能蒸發(fā)為云,變成雨、雪、霧,結成晶瑩的冰,但不論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還是水……
要求:請以“ 如水”為題(如“寬容如水”“堅持如水”“大愛如水”等),就這段文字所揭示的一個或幾個特點,或就自己關于水的特點的其他深刻領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立意自定。
【-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01-23
高一上學期閱讀專項測試語文試卷及解析03-16
2017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考試試卷05-31
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01-22
語文期末考試卷08-12
朝陽區(qū)高一上學期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02-02
2017年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考試試卷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