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
各位家長:
你們好!
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播下行為的種子,你就會收獲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你就會收獲性格;播下性格的種子,你就會收獲一定的命運。
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推進素質教育,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高度責任感、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任務,本學期我校少先隊大隊部開展“好習慣伴我成長”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主題活動,旨在使我校學生在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以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為了更好地開展與落實這項活動,現(xiàn)對各位家長提出以下建議: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形成“人人關心養(yǎng)成教育,人人抓養(yǎng)成教育”的氛圍。
2、目標一致,要求同步。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lián)系,各方面要求要協(xié)調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3、行為引導,反復訓練。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小學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除了學校教育外,家長應適時引導,向學生講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做到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真正實現(xiàn)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良好習慣的轉化。
4、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家長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從而達到與孩子共同成長。
5、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毕M议L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毕M课患议L與我們學校一起為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共同努力。
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好習慣成就美好未來,好習慣點亮精彩人生。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我們作為一名當代的青少年,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為使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爭做文明學生,特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語言文明,舉止得體,告別粗言臟語,人人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二、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團結同學,事事能謙讓,處處講誠信;
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動腦,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
四、關心愛護每一個同學,同學之間不起綽號,對有困難的同學在生活、學習上給予熱心的支持與幫助;
五、勤勞儉樸,不鋪張浪費,不吃零食,節(jié)約用水用電;
六、遵守并維護公共秩序,待人接物講禮儀;
七、注意公共衛(wèi)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踐踏草坪;
八、文明上進,嚴格遵守各班級所制訂的文明公約;
九、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公物,不在課桌上刻字畫畫;
希望每一位同學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在這項實踐活動中,甩掉陋習,崇尚科學文明,弘揚社會和校園的新風尚,讓文明之花開滿社會的每個角落,伴隨著我們一同健康成長。讓我們告別不良的行為習慣,向不文明行為宣戰(zhàn),還校園一片潔凈的天空,需要你我攜手向前!
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 [篇3]
菁菁校園,學子圣地,碧樹芳草,一花一木,靠我們全體同學共同呵護,才有其春意常在;燈火輝煌,莘莘學子,苦讀不輟,優(yōu)良學風,靠我們全體同學孜孜追求,才有其碩果累累;師生和睦,自尊自愛,民族美德,崇德尚紀,靠我們全體同學言行相隨,才使其蔚然成風。
我們的校園,草地茵茵,環(huán)境優(yōu)美,歌聲縈繞,書聲朗朗,這里充滿著生氣,充滿著希望。但是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正蠶食著我們豐富而純潔的校園文化,正污染著我們美麗而純潔的心靈。那些被主人隨手丟棄的廢紙和零食袋在校園的某個角落無聲的哭泣,那些脫口而出的臟話也會隱約在耳邊回蕩。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愛護校園是我們每個同學的責任。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的學習,生活,我們需要一個優(yōu)美清靜,和諧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而這個美好的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去創(chuàng)造,為此學校發(fā)出以下倡議:
一、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友愛同學;珍惜榮譽,不做可恥行為;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并爭取好成績。
二、養(yǎng)成主動學習,勤思好問,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考試不作弊。
三、愛護公共財物,不人為破壞桌椅,拒絕“課桌文化”。
四、維護公共利益,不在教室里吃零食,休息時間內不再宿舍里喧嘩打鬧。
五、節(jié)約用水,用完后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節(jié)約用電,按學校規(guī)定時間熄燈,杜絕“長明燈”。
六、就餐時要排隊購餐,不大喊大叫,不浪費糧食,珍惜別人勞動成果,愛惜餐具。
七、誠實守信,禮貌待人;舉止文明,言行得當;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
八、愛護學校花草樹木,不亂丟廢棄物,不損壞校園綠化設施。
九、舉止文明,言行得當。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告別污言穢語。談吐斯文,禮貌大方,見到老師能夠主動問好。
十、維護學校良好秩序,不在教室、樓道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把學校當成家一樣愛護,從此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告別不文明行為,樹立新時代中學生的新形象。讓我們用文明譜寫青春之歌,讓青春與文明同行!告別校園不文明行為,讓文明之花遍布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南化二中初三(7)班全體同學倡議
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 [篇4]
各年級各班同學,全體團員:
同學們是否思考過,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誠摯關懷,是見到師長時親切的問一聲“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亂扔東西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樓道走廊上的起哄打鬧,走路時推推搡搡,部分同學之間相互講臟話、粗話甚至打架斗毆;翻門越墻,隨意采摘花草,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
學校是我家,愛護靠大家。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學習、生活,我們需要一個優(yōu)美清潔、和諧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我們是學校的主人,理應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摒棄陋習,告別不文明行為。為此我們向全校同學、全體共青團員發(fā)出倡議:
一、維護校園清潔,增強環(huán)保意識,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墻面、桌面亂涂、亂畫、亂刻,不損壞花草樹木。
二、舉止文明,言行得當。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說臟話、謊話,不打架斗毆,不在走廊、樓梯、公寓上打鬧起哄。
三、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尊敬師長,友愛同學。
四、不進網吧聊天,玩游-行,不瀏覽不健康的東西。
五、自覺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曠課,不私自外出,不談情說愛。不考試不作弊,課間活動不大聲喧嘩。
六、講究個人衛(wèi)生,儀表整潔,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七、勤儉節(jié)約,愛惜糧食,節(jié)約水電,做到隨手關燈,隨手關水。
八、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車走路,不闖紅燈,不駕駛機動車,不乘坐三輪車、農用車。
九、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積極做好人好事,勇于糾正不文明行為。
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播下一個品格,便收獲一份成功。我們要把文明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因為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樹立文明形象,譜寫文明之歌。
政教處從10月6日起,對全校文明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察,對不文明現(xiàn)象公開曝光并嚴肅處理。
辦公室
mj第一高級中學 政教處
團 委
2015年9月30日
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二林果六班的張貴田,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爭做文明學生》。
同學們,清晨我們來到校園,整潔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我們心情舒暢;同學們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讓我們覺得快樂;不小心互相碰著了,一句對不起,沒關系,讓我們感動。當我們因這些平凡卻又美好的小事幸福著時,你可意識到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向文明的行為習慣邁進。如果你還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為已在悄悄發(fā)生可喜的改變。那么同學們還記得嗎?前幾周每逢課間,地面上就一片狼藉。可經過一周、僅僅一周,在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校園又重現(xiàn)了曾經的.干凈整潔。這一切無一不說明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逐漸養(yǎng)成。
面對取得的成績我們是戛然而止,還是再接再厲。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作家培根也深有感觸地說:“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學校誠懇的向全體同學發(fā)出以下倡議:
1、講究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在教室、走廊和操場吃零食,不毀壞花草樹木。
2、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說粗話、臟話。
3、舉止文明、情緒健康,遵守校規(guī)校紀、不抽煙喝酒,不參與
賭博、斗毆,不進營業(yè)性網吧、游戲廳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4、自行車擺放整齊,進出校門推車慢行。
5、著裝樸素整潔,不穿奇裝異服,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fā),女生不化妝。
6、上課認真聽講,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認真完成作業(yè),不抄襲,不作弊。
同學們,舉手投足間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氣質與修養(yǎng)。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共創(chuàng)優(yōu)美、文明、和諧的校園,共鑄青縣職教中心更加美好的明天!
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 [篇6]
尊敬的家長:
您好!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孩子們優(yōu)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日積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為使我校學生在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方面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我校把十月份定為“小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月”。 我們真誠地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靜下心來,與孩子一起交流,深刻理解“習慣養(yǎng)成”的廣義內涵,于細微處,從點滴中關注孩子生活的細節(jié);在與孩子的交往中,以身示范,與孩子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優(yōu)化言行,美化舉止,與孩子攜起手來,一一落實以下目標:
一、學習習慣:
1、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2、養(yǎng)成認真聽課、善于合作的習慣。
3、養(yǎng)成認真思考、認真反思的習慣。
4、養(yǎng)成整潔書寫、經常進行學習整理的習慣。
二、行為習慣:
1、一聲問候:見到老師和同學先問好。
2、兩個輕聲: 進入樓道和教室要輕聲說話輕聲走路。
3、三處整潔:個人衛(wèi)生整潔、教室衛(wèi)生整潔、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
4、八個自覺文明習慣:不說臟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喧嘩、不吃零食、不損壞公物、不進網吧。
各位家長,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命運!敖o學生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家長朋友們,孩子對于您的家庭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希望和夢想,因此,希望您能和學校、老師共同配合,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共筑孩子成長的文明“長城”,為孩子擁有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努力!
濟寧市任城區(qū)李營中心小學
2015年10月
【行為習慣養(yǎng)成倡議書】相關文章:
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05-28
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11-23
行為習慣養(yǎng)成格言名人警句集錦11-23
如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06-25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06-25
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宣傳標語11-24
新手上路要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09-13
關于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黑板報06-20
行為習慣倡議書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