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如何被扼殺的
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怎樣被扼殺的
記得曾經聽過一節(jié)小學一年級的“23-8”退位減法的教學。教學參考書的要求是抓住“退位”這兩個字講解:個位上3減8不夠減,應從十位上退1,和個位上的3合起來是
13,13減8得5;十位上2退1得1,合起來是15。為了實現(xiàn)教參上的意圖,這位老師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上課開始后,老師首先出示了一道口算題:23-2,學生答出來后,老師將減數(shù)2改為8,然后問:“23-8怎樣算呢?”。
學生們無法回答。老師就一邊板書課題一邊說:“減數(shù)8比被減數(shù)個位上的3大,怎么減,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內容!?
課堂教學很快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老師讓學生拿10根一捆的小棒2捆,再拿3根,代表23。另一邊拿出8根,代表8。讓大家自己動手擺一擺,看誰能擺出這道題的結果來??
第一個學生說:“我是這樣擺的:3根減8根不夠減,我就把8根分成3根和5根,23根減3根得20根,20根再減5根還剩15根,結果是15根。”?
聽完這位同學的發(fā)言,老師輕輕地搖頭說:“不錯,還有其他擺法嗎?”?
又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是這樣擺的,3根減8根不夠減,我就把23根分成13根和10,10根減8根得2根,13根加2根得15根!?
老師又苦笑著說:“不錯,但還有其它擺法嗎?”?
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發(fā)言,最后在老師再三鼓勵下,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是這樣擺的:3根減8根不夠減,我就把23根分為15根和8根,8根減8根得0,
剩下的15根就是結果了!?
老師顯得很失望,再問:“還有其它擺法嗎?”沒有學生發(fā)言,面對冷場局面,老師笑笑說:“同學們,其實老師這里有一種更好的擺法:3根減8根不夠減,可以把整10根的一捆打開,和3根合起來,就是13根,13根減8根還剩5根,最后把10根和剩下的5根合起來等于15根!崩蠋煍[后寫出等式:23-8=10+(13-8)=10+5=15。
?接著老師引導學生反復比較,得出結論:老師的方法最好。進而總結出“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這堂課,現(xiàn)在讓我回想起來,首先,我覺得老師的標準答案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老師為了能夠引出教案中的標準答案,對前幾名學生的合理回答,沒有給予應有的肯定,這樣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這樣常年累月的訓練下,學生慢慢就懂得了只有老師的答案才是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提問只不過是一種教學手段罷了。學生漸漸學會了等待標準答案,不再標新立異,不再異想天開,這時學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個性,更失去了創(chuàng)造的能力
其次,呆板的教法封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老師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點撥、追問下,學生剛接觸問題時的興致,隨著課堂的進程,慢慢的消失了。在這種呆板的教學方法束縛之下,學生的創(chuàng)造之樹枯萎凋零,想象之鳥折翅不再高翔。
【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如何被扼殺的】相關文章:
換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05-17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速算能力10-13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05-13
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05-23
如何讓學生擁有超強的解題能力07-18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06-29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10-18
如何提升自我能力08-02
如何提升自我能力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