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飯前飯后養(yǎng)生對比
一、飯前飯后養(yǎng)生對比!
1、飯前睡覺VS飯后睡覺
以往人們都是習慣于午飯后休息,因為多數(shù)人午飯后覺得頭痛腦脹,四肢無力,周身酸懶等。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有一個較為恒定的指標,當人進食后,血流量就會較多集中于消化系統(tǒng),使得供應大腦和機體的血液相對減少,這樣一來,大腦、四肢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yǎng)素供給,而代謝產物也無法及時排除,從而引起一系列的不適癥狀。研究表明,飯前休息半小時,比飯后睡2小時更能有效地消除疲勞,并可大大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2、飯前喝湯VS飯后喝湯
俗話說:飯前先喝湯,不用醫(yī)生開處方。這話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會減輕空胃時突然受到的嚴重刺激,對胃有保護作用,這正如運動前做些預備動作一樣,能將整個消化系統(tǒng)動員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夠的消化液來消化食物,也更有利于對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利用。
3、飯前吃水果VS飯后吃水果
因為食物進入胃需經(jīng)1~2小時消化后才能慢慢被排出,而水果屬單糖類食物,極易被吸收,并不需在胃內停留,如果飯后吃水果,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易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癥,日久就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故此,飯前1小時吃水果最為適宜。
4、飯前快步走VS飯后散步
過去有句俗話: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據(jù)科學分析,飯后馬上行走,并不完全正確,因為飯后食物集中在胃部,需要大量的消化液與血液來參與消化,如果飯后立即散步,血液需運到全身其它部位,使胃腸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的消化。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一改過去習慣,在飽餐之前進行短時間的快步走,能夠迅速消除人體內的有害血脂,對預防心臟病大有裨益。
5、飯前刷牙VS飯后刷牙
齲齒的形成主要是牙垢與食物中的糖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的結果。當人進餐后,牙垢已與食物中的糖分發(fā)生反應,酸性物質已經(jīng)形成,再刷牙為時已晚,只有在飯前將牙垢除去,才能明顯減少酸性物質的形成,從而保持牙齒的清潔與健美。當然飯后刷牙有助于食物殘渣的去除,也是必要的。
二、最佳養(yǎng)生時刻
1、洗澡的最佳時間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jié)松弛,血液循環(huán)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
2、刷牙的最佳時間
飯后3分鐘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溶解牙釉質,使牙齒受到損害。
3、飲茶的最佳時間
飲茶養(yǎng)生的最佳時間是用餐1小時后。不少人喜歡飯后馬上飲熱茶,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時間一長可誘發(fā)貧血。
4、喝牛奶的最佳時間
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中老年人睡覺前飲用,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tài)而保護骨骼。同時,牛奶有催眠作用。
5、吃水果的最佳時間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為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體內白細胞就不會增多,有利于保護人體免疫系統(tǒng)。
6、曬太陽的最佳時間
上午8時至10時和下午4時至7時,是曬太陽養(yǎng)生的最佳時間。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抗癆和防止骨質疏松的能力,并減少動脈硬化的發(fā)病率。
7、睡眠的最佳時間
午睡最好從13點開始,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則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凌晨3點,而人在睡后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tài)。
8、鍛煉的最佳時間
傍晚鍛煉最為有益。原因是:人類的體力發(fā)揮或身體的適應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黃昏時分為最佳。此時,人的味覺、視覺、聽覺等感覺最敏感,全身協(xié)調能力最強,尤其是心律與血壓都較平穩(wěn),最適宜鍛煉。
9、美容的最佳時間
皮膚的新陳代謝在24點至次日凌晨6點最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妝品進行美容護膚效果最佳,能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和保護皮膚健康的功效。
【飯前飯后養(yǎng)生對比】相關文章:
飯后養(yǎng)生誤區(qū)08-23
飯后怎么養(yǎng)生適合06-16
飯后養(yǎng)生的法則有哪些08-20
飯后養(yǎng)生只需30分鐘10-16
飯后半小時應該怎么養(yǎng)生08-20
飯后半小時是養(yǎng)生關鍵時間點05-04
飯后半小時是養(yǎng)生關鍵時間點07-31
飯后怎么做才有利于養(yǎng)生05-12
飯后散步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