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時間:2024-10-17 11:48:05 詩琳 數學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數學五年級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1

  一、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再給積點上小數點

  二、點小數點的方法:

  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幾位,點上小數點。

  乘得的積的小數點位數不夠,就要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一個數(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數,數比原來的'數小。

  三、積的近似數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邊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

  大于5,向前進1,再把它和右面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

  由于小數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所以取小數的近似數時不用把數改寫成0,直接去掉。

  2.205≈2 (保留整數)

  2.205≈2.2 (保留一位小數)

  2.205≈2.21 (保留兩位小數)

  四、小數的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1)從左往右算

  2)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

  4)不用算的先抄下來

  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適用。

  乘法交換律: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a×b=b×a

  乘法結合律: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

  (a×b)×c=a×(b×c)

  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a+b)×c=a×c+b×c

  擴展:

  (a+b+c)×d=a×d+b×d+c×d

  數學怎么比較分數大小?

  (1)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2)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子比較大。

  (3)什么是真分數?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

  (4)什么是假分數?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假分數。

  (5)什么是帶分數?

  由整分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帶分數。

  (6)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7)什么是約分?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數叫做約分。

  (8)什么是最簡分數?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最簡分數。

  小學數學乘法法則

  1.一位數乘法法則

  整數乘法低位起,一位數乘法一次積。

  個位數乘得若干一,積的末位對個位。

  計算準確對好位,乘法口訣是根據。

  2.兩位數乘法法則

  整數乘法低位起,兩位數乘法兩次積。

  個位數乘得若干一,積的末位對個位。

  十位數乘得若干十,積的末位對十位。

  計算準確對好位,兩次乘積加一起。

  3.多位數乘法法則

  整數乘法低位起,幾位數乘法幾次積。

  個位數乘得若干一,積的末位對個位。

  十位數乘得若干十,積的末位對十位。

  百位數乘得若干百,積的末位對百位

  計算準確對好位,幾次乘積加一起。

  4.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法則

  因數末尾若有0,寫在后面先不乘,

  乘完積補上0,有幾個0寫幾個0。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2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1)綜合法

  先把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所設未知數(量)列成有關的代數式,再找出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進而列出方程。這是從部分到整體的一種思維過程,其思考方向是從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關系,再根據具體建立等量關系的'需要,把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所設的未知數(量)列成有關的代數式進而列出方程。這是從整體到部分的一種思維過程,其思考方向是從未知到已知。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范圍:

  小學范圍內常用方程解的應用題:

  (1)一般應用題;

  (2)和倍、差倍問題;

  (3)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體積計算;

  (4)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5)比和比例應用題。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底×高(推導方法如圖);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則S平行四邊形=ah

  三角形面積公式:

  S△=1/2x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

  梯形面積公式:

  (1)梯形的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另一計算公式:中位線×高

  用字母表示:l·h

  (3)對角線互相垂直的梯形:對角線×對角線÷2.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3

  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特點:

  (1)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2)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

  2、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正方體特點:

  (1)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

  (2)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3)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相同點

  不同點

  面棱

  長方體

  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6個面都是長方形。

 。ㄓ锌赡苡袃蓚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棱的長度都相等

  正方體

  6個面都是正方形。

  12條棱都相等。

  3、長方體、正方體有關棱長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長×4+寬×4+高×4

  L=(a+b+h)×4

  長=棱長總和÷4-寬-高

  a=L÷4-b-h

  寬=棱長總和÷4-長-高

  b=L÷4-a-h

  高=棱長總和÷4-長-寬

  h=L÷4-a-b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L=a×12

  正方體的棱長=棱長總和÷12

  a=L÷12

  4、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無底(或無蓋)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無底又無蓋長方體表面積=(長×高+寬×高)×2

  S=2(ah+bh)

  貼墻紙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a×a×6用字母表示:S= 6a2

  生活實際:

  油箱、罐頭盒等都是6個面

  游泳池、魚缸等都只有5個面

  水管、煙囪等都只有4個面。

  注意1:用刀分開物體時,每分一次增加兩個面。(表面積相應增加)

  注意2: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表面積會擴大倍數的平方倍。

  (如長、寬、高各擴大2倍,表面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4倍)。

  5、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長=體積÷寬÷高a=V÷b÷h

  寬=體積÷長÷高b=V÷a÷h

  高=體積÷長÷寬h= V÷a÷b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 a3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

  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 h(橫截面積相當于底面積,長相當于高)。

  注意: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相等,但體積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他們的容積。

  固體一般就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L = 1dm3 1ml = 1cm3)

  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

  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所以,對于同一個物體,體積大于容積。)

  注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體積就會擴大倍數的立方倍。

  (如長、寬、高各擴大2倍,體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8倍)。

  x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用排水法求體積,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用公式直接求體積。

  排水法的公式:

  V物體=V現在-V原來

  也可以V物體=S×(h現在- h原來)

  V物體=S×h升高

  8、【體積單位換算】

  大單位乘進率=小單位

  小單位÷進率=大單位

  進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鄰單位進率1000)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注意:長方體與正方體關系

  把長方體或正方體截成若干個小長方體(或正方體)后,表面積增加了,體積不變。

  重量單位進率,時間單位進率,長度單位進率

  大單位乘進率=小單位

  小單位÷進率=大單位

  數學奇偶數性質

  1、兩個連續(xù)整數中必有一個奇數和一個偶數。

  2、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3、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奇數。

  4、若a、b為整數,則a+b與a-b有相同的奇偶性,即a+b與a-b同為奇數或同為偶數。

  5、n個奇數的乘積是奇數,n個偶數的乘積是偶數;算式中有一個是偶數,則乘積是偶數。

  6、奇數的個位是1、3、5、7、9;偶數的個位是0、2、4、6、8。

  7、奇數的平方除以2、4、8余1。

  8、任意兩個奇數的平方差是2、4、8的倍數。

  數學時分秒知識點

  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分別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時針最短,秒針最長)

  2、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是秒針。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

  4、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5、常用時間單位:時、分、秒。

  6、時間單位:時、分、秒,每相鄰兩個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60。

  1時=60分1分=60秒半時=30分30分=半時

  7、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8、計算一段時間,可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4

  1、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字母公式:C=(a+b)×2

  面積=面積=長×寬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高=面積×2÷(上底+下底)】

  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

  剪拼、平移

  3、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

  旋轉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

  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面積的2倍,

  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4、梯形面積公式推導:

  旋轉

  5、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種推導方法老師已講,自己看書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知道就行。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梯形面積的2倍,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7、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8、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數學0是奇數還是偶數

  0是一個特殊的偶數(20xx年國際數學協(xié)會規(guī)定零為偶數;我國20xx年也規(guī)偶數定零為偶數)。它既是正偶數與負偶數的分界線,又是正奇數與負奇數的分水嶺。

  小學規(guī)定0為最小的偶數,但是在初中學習了負數,出現了負偶數時,0就不是最小的偶數了。

  哥德巴赫猜想說明任何大于二的偶數都可以寫為兩個質數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證明這個猜想。

  小學數學必背關系表達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

  3、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5

  1、分數的意義:一個物體、一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單位“1”: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單位“1”。)

  3、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如4/5的分數單位是1/5。

  4、分數與除法

  A÷B=A/B(B≠0,除數不能為0,分母也不能夠為0)例如:4÷5=4/5

  5、真分數和假分數、帶分數

  1、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

  2、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假分數。假分數≥1

  3、帶分數:帶分數由整數和真分數組成的分數。帶分數>1.

  4、真分數<1≤假分數

  真分數<1<帶分數

  6、假分數與整數、帶分數的互化

  (1)假分數化為整數或帶分數,用分子÷分母,商作為整數,余數作為分子,如:

  (2)整數化為假分數,用整數乘以分母得分子如:

  (3)帶分數化為假分數,用整數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數就是假分數的分子,分母不變,如:

  (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數。如:

  7、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8、最簡分數: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質因數,就能夠化成有限小數。反之則不可以。

  9、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如:24/30=4/5

  10、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如:2/5和1/4可以化成8/20和5/20

  11、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1)小數化為分數:數小數位數。一位小數,分母是10;兩位小數,分母是100……

  如:

  0.3=3/10 0.03=3/100 0.003=3/1000

  (2)分數化為小數:

  方法一:把分數化為分母是10、100、1000……

  如:3/10=0.3 3/5=6/10=0.6

  1/4=25/100=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如:3/4=3÷4=0.75

  (3)帶分數化為小數:

  先把整數后的分數化為小數,再加上整數

  12、比分數的大。

  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數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數才大。

  分數比較大小的一般方法:同分子比較;通分后比較;化成小數比較。

  13、分數化簡包括兩步:一是約分;二是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1/2=0.5 1/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

  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 1/20=0.05 1/25=0.04

  14、兩個數互質的特殊判斷方法:

 、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數互質。

  ② 2和任何奇數都是互質數。

 、巯噜彽膬蓚自然數是互質數。

  ④相鄰的兩個奇數互質。

  ⑤不相同的兩個質數互質。

 、蕻斠粋數是合數,另一個數是質數時(除了合數是質數的倍數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這兩個數也都是互質數。

  15、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俦稊店P系:最大公因數就是較小數。

 、诨ベ|關系:最大公因數就是1

  ③一般關系:從大到小看較小數的因數是否是較大數的因數。

  如何提高數學成績

  認真聽講的

  這里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說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認真審題

  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但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從小就具有做事細心、踏實的品性。

  認真計算

  計算是小學生數學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一個從小就能慎重對待計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會輕易犯下草率從事的錯誤。所以,家長要訓練孩子沉著、冷靜的學習態(tài)度。不管題目難易都要認真對待。對于孩子認真計算有進步的時候要給予鼓勵表揚,及時樹立自信心。

  檢驗改錯

  在數學知識的探索中,有錯誤是難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總是難免有各式各樣的錯誤。因此,檢驗改錯的習慣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個發(fā)展性學習習慣。由此,在日常練習中應把檢查和驗算當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驟,養(yǎng)成檢驗的好習慣。

  數學統(tǒng)計知識點

  (一)簡單的數據分析:在畫條形圖時要先利用格尺找準數量,做好標記后再畫。

  (二)求平均數用移多補少的方法:

  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6

  1、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數。

  3、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4、真分數: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5、假分數: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都大于或等于1。

  6、帶分數:由整數和真分數組成的分數叫做帶分數。

  7、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帶分數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8、整數化成假分數: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數與分母的積做分子。

  9、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變。

  10、質因數: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11、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如12=2×2×3

  12、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的一個,叫做它們的公因數。

  13、互質: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這兩個數叫做互質;ベ|的規(guī)律:(1)相鄰的自然數互質;(2)相鄰的'奇數都是互質數;(3)1和任何數互質;(4)兩個不同的質數互質(5)2和任何奇數互質。質數與互質的區(qū)別:質數是就一個數而言,而互質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之間的關系;這些數本身不一定是質數,但它們之間的公因數是1,如8和9。

  14、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5、求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關系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倍數關系

  16、分子分母互質的分數叫最簡分數,或者說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只有的1的分數是最簡分數。

  17、約分: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做約分。計算結果通常用最簡分數表示。

  18、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同分母分數,叫通分。通常用最小公倍數做分數的分母較簡便。

  19、如何比較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時,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相同時,分母小的分數大;分子分母都不同時,通分再比。

  20、分數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大小不變。

  21、分數的意義兩種解釋:①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 ②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

  數學整數加法知識點

  (1)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數叫做加數,加得的數叫做和。加數是部分數,和是總數。

 。3)加數+加數=和,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數學世界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

  最大的數,從數學意義上講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一個數,宇宙間任何一個量都未能超過它,這個數就是10的100次方,也叫“古戈爾”(gogul的譯音)。

  目前世界上每秒運算10億(10的9次方)次的最快速的電子計算機,假定它從宇宙形成時(距今約200億年)就開始運算,到今天,其運算總次數也不夠10的100次方次。

  沒有最小的數字,但有最小的自然數,就是“0”。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7

  1、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是等式的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這也是等式的性質。

  5、求方程中未知數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時常用的關系式: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注意:解完方程,要養(yǎng)成檢驗的好習慣。

  6、五個連續(xù)的自然數(或連續(xù)的奇數,連續(xù)的偶數)的和,等于中間的一個數的5倍。奇數個連續(xù)的自然數(或連續(xù)的奇數,連續(xù)的偶數)的和÷個數=中間數

  7、4個連續(xù)的自然數(或連續(xù)的奇數,連續(xù)的偶數)的.和,等于中間兩個數或首尾兩個數的和×個數÷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路:

  A、審題并弄懂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B、理清題目的等量關系。

  C、設未知數,一般是把所求的數用X表示。

  D、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檢驗G、作答。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8

  1、方程的意義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關系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qū)別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5、數量關系式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

  因數=積另一個因數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例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量關系

  (1)的7倍;(2)的5倍加上6;(3)5減的差除以3;

  (4)200減5個;(5)比7個多2的數。

  例9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米,修了6天,還剩下米。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這段公路有多少米;

  (2)根據這個式子,分別求等于50,等于200時,公路長多少米

  例11某個數與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這個數是多少。

  例12王晰買了2支鋼筆和5支圓珠筆,共付17元。一支鋼筆的價格是一支圓珠筆的40倍,求每支鋼筆多少錢,每支圓珠筆多少錢?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9

  1、方法:化大為小或化繁為簡,畫圖,列表,再總結應用

  2、植樹問題:

  (1)、兩端要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總長=間距×間隔數;

  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棵數-1

  (類似問題有:豎電線桿,兩端插旗......)

  (2)、兩端不栽:

  間隔數=總長÷間距;總長=間距×間隔數;

  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棵數+1

  (類似問題有:鋸木頭,剪鐵絲......)

  (3)、一端栽一端不栽:間隔數=總長÷間距;

  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間隔數=棵數

  (類似問題有:敲鐘聽聲,上樓時間.....)

  3、鋸木問題:段數=次數+1;次數=段數-1總時間=每次時間×次數

  4、方陣問題:外層的數目是:邊長×4—4或者是(邊長-1)×4;

  單邊邊長=(外層數目+4)÷4

  整個方陣的`總數目是:邊長×邊長

  5、封閉的圖形(例如圍成一個圓形、橢圓形):

  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數=間隔數。

  6、過橋問題總長=車身長+車間距×車間隔數+橋(路長)

  速度=總長÷時間

  7、出租車計費(信件郵資、洗照片)等問題。

  計算時分成兩部分。(1)標準部分。已經知道總價的,不再計算,不知道總價需計算。

  (2)超出部分。超出數量×超出單價。后相加。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10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1.單位“1”: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2.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3.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4.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0),反過來,分數也可以看做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

  5.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用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前面的量除以后面的`量)

  真分數和假分數

  1.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都小于1.)

  2.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1或等于1)

  3.帶分數:由整數(不包括0)和真分數合成的數叫做帶分數。

  4.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當分子是分母的整數倍時,能化成整數;當分子不是分母的整數倍時,能化成帶分數,商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的基本性質

  1.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2.性質應用: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也可以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數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11

  一、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

  1、數格法;

  2、重疊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計算面積法;

  5、借助參照物比較法。

  二、計算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的方法:

  1、數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積減小面積法;

  4、綜合計算法

  注:數格子時,先數完整的格子,再數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幾個格子可以拼接成一個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個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點點的,可以忽略不計;如果超過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計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兩條垂線段。(畫高時,用虛線畫高)

  2、畫垂線時用實線畫。

  四、面積公式

  1、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邊形面積÷高(a=s平÷h)

  高=平行四邊形面積÷底(h=s平÷a)

  2、三角形面積=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積×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積×2÷底(h=s三×2÷a)

  3、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積×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積×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積×2÷(上底+下底)(h=s梯×2÷(a+b))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12

  1、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

  3、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4、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

  5、除法中的變化規(guī)律:

 、偕滩蛔冃再|: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诔龜挡蛔,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

  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6、循環(huán)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huán)小數。

  循環(huán)節(jié):一個循環(huán)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如6.3232……的循環(huán)節(jié)是32

  7、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13

  自然數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廣泛使用自然數。自然數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數,自然數在計數和測量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人們還常常用自然數來給事物標號或排序,如城市的公共汽車路線、門牌號碼、郵政編碼等。

  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知識點

  1、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

  最大的一位數是9,最小的`一位數是0.

  最大的二位數是99,最小的二位數是10

  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

  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2、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3、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4、加法公式:

  加數+加數=和

  和-另一個加數=加數

  5、減法公式:

  被減數-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數或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6、口算時: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 “估算”、 “估計一下” “應準備”等詞語時,都是用估算。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 14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 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2、正面、側面、后面都是相對的,它是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通過觀察、想象、猜 測, 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 側面、 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觀察物體,從實物觀察到對立體圖形的觀察有一個體驗、認識、提高的過程,建議同學 們先多觀察物體,多畫觀察到的圖形,有意識的訓練想象能力,逐漸就會觀察立體圖形了

  4、觀察物體,先要確定觀察的方向(常選擇上面、正面、左側面、右側面) ,再確定觀察的' 形狀,并把它畫下來 擺立體圖形時, 可根據從上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擺出底層, 再根據從正面看到的擺出前排圖形, 然后根據從左面看對后排進行修正,最后從不同方向觀察所擺圖形是否符合原題要求

  5、擺立體圖形時,可根據從上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擺出底層,再根據從正面看到的擺出前排 圖形, 然后根據從左面看對后排進行修正, 最后從不同方向觀察所擺圖形是否符合原題要求。

  6、數正方體的個數時,為了既不遺漏又不重復,可分層數;觀察露在外面的面,應弄清從 哪幾個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圖形,再計算

  7、構建空間想象力:

  (1) 、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并排放,要求想象畫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強調 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見一個正方形) 。

  (2) 、將一個正方體和圓柱體并排放,要求想象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8、動手操作,思維拓展 用 5 個小正方體擺從正面看到的圖形 (你能擺出幾種不同的方法) 。 (有多少種不同擺 法,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最多只能用多少個小正方體

【數學五年級知識點】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09-04

【合集】數學五年級下冊知識點09-06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數學廣角06-03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梳理07-16

數學中考知識點06-29

五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07-20

數學函數知識點12-12

數學必考知識點07-12

五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