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孩子才有安全感
0-6個月
如何做:無條件接納,及時響應寶寶,用撫觸和親吻使寶寶感受到安全感。
剛出生的寶寶,他們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困了,餓了,尿布要換了。每當寶寶一哭,媽媽就會前來抱著、哄著、安撫著。餓了、冷了、熱了,媽媽也時刻關注著。這讓寶寶知道,他的不舒服,會有媽媽來關心。母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就是這樣建立的,寶寶也有了最初的安全感。當然,及時滿足寶寶的需要,也不等于任何時候寶寶一哭就要0.01秒之內響應。
除此之外,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會幫助寶寶形成安全感。嬰兒很討厭總是變來變去,有了每天的日常生活作息,寶寶就能預測什么事情會發(fā)生,知道幾點應該做什么,這就是安全感的來源。越是進食、睡眠毫無規(guī)律的寶寶,越愛哭鬧。所以,兩三個月以后要及時建立規(guī)律生活。
對于1歲之前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培養(yǎng)獨立性,而是培養(yǎng)依戀關系和安全感。當他能和媽媽建立信賴、安全的依戀關系,進而相信“世界是安全的”,才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6個月-1歲半
如何做:鼓勵獨立探索,需要時再幫助。
6個月以后,很多寶寶會坐會爬了,別小看這些運動發(fā)展,這可是寶寶的里程碑。一旦他會爬了,他就能不依賴媽媽,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把“會爬”視為寶寶獨立性的開始,是有道理的。
這時候父母的做法應該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支持他冒險。在寶寶需要抱時,就給他一個擁抱;寶寶想自己玩的時候,就隨他去。這個時候寶寶的安全感在于:他知道即使爬走了,媽媽還在那里守護他,會隨時來幫助他。這時候的安全感,好像風箏那根看不見的線。
有個網友有一個絕妙的比喻:這個時候寶寶的'安全感,就像家的鑰匙,不是時時刻刻都得呆在家里,但是有了鑰匙,在外面玩就安心,知道隨時可以回去。
這個時候該怎么處理寶寶的哭呢? 6個月以后,有的寶寶很聰明,已經會“假哭”了,利用哭聲來控制大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應該先分辨一下是真的餓了、害怕了,還是在“騙抱”。如果是用哭聲來控制大人,不妨等上三五秒鐘再去抱他,放心,這不會影響安全感的建立。因為安全感絕對不是有求必應。
1歲半-2歲半
如何做: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教給他規(guī)則。
在一歲半以后,很多寶寶進入了可怕的兩歲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希望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不要不要”時常掛在嘴邊,開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氣。就拿寶寶吃飯來說,他不讓你喂,你喂他就生氣,自己吃卻又吃不穩(wěn)當。這體現(xiàn)了寶寶既依賴著媽媽的安全感,又渴望獨立的矛盾心理。
這個時候,怎樣幫寶寶培養(yǎng)安全感呢?答案是:要尊重寶寶的獨立性,他要自己做就讓他自己做吧,媽媽不要主動幫忙。但他回頭看看尋找我們時,我們要在他的視線內,需要幫忙時,我們也要幫他解決。
再有,這個時候一定要教給孩子規(guī)則!如果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因為他沒有界限感,不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心里沒底。孩子需要必要的管制、約束和限制規(guī)則才是安全感的最好朋友。一手安全感一手規(guī)則,兩手都要硬。
2歲半-3歲
怎么做:接納寶寶的情緒,教給寶寶安全知識。
這時候寶寶自己探索的半徑更大了。這時候一方面媽媽要維持穩(wěn)定的情緒,讓寶寶在玩累了、害怕了的時候知道媽媽隨時都在,另一方面要教他一些安全知識,比如火是不可以碰的,電源是不可以摸的,必須和開水保持一定的距離等,讓他學會自我保護、逐漸代替父母保護。
處理寶寶哭泣很重要。平靜的接納,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傷心”。千萬不可以說”再哭就不是好孩子了。”寶寶感到委屈或者孤立無援的時候,適當的哭泣是一種很好的宣泄方式,能及時排解負面情緒。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被接納才會哭,能哭出來的孩子才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怎么做孩子才有安全感】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感的方法07-21
男生怎么做讓女生更有安全感11-29
孩子犯錯家長應怎么做01-02
遇到這樣的孩子,您會怎么做?12-01
家長怎么做才能給孩子更有效的激勵01-05
當著孩子的面被父母批評該怎么做12-31
當孩子攀比要求買買買你該怎么做12-29
孩子膽小防御心理過強家長應該怎么做12-26
如何鍛煉才有效果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