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自學考試《危機管理》專項試題:單選題
為幫助考生們順利備考2017年自學考試《危機管理》科目,并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以下是百分網小編搜索整理的關于自學考試《危機管理》專項試題:單選題,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1、下列不屬于危機基本特征的是(D)。
A、危害性 B、不確定性
C、超常性 D、不可轉化性
2、發(fā)生規(guī)模大,后果特別嚴重,發(fā)生在一個市(地)以內或是波及兩個市(地)以上,需要動用省級有關部門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機事件,應屬于(C)。
A、一般危機事件 B、較大危機事件
C、重大危機事件 D、特別重大危機事件
3、政府采取危機應對措施必須有憲法上的授權,并且政府啟動危機管理機制必須有法律上的明確規(guī)定。這即告訴我們,政府在危機應對中應當遵循(A)。
A、合法性原則 B、合理性原則 C、責任原則 D、時效原則
4、新中國第一部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的綜合性基本法律是(B)。
A、《緊急狀態(tài)法》 B、《突發(fā)事件應對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 D、《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5、我國建立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體制的要求是:統(tǒng)一領導、綜合協(xié)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D)。
A、上級政府管理為主 B、縣以上政府管理為主
C、基層政府管理為主 D、屬地管理為主
6、下列關于危機決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
A、危機決策往往是在條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機決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機決策往往是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機決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確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7、在公共危機管理溝通機制建設中應避免出現的情況是(A)。
A、保持沉默,少說為佳 B、保證正規(guī)渠道暢通
C、保持信息口徑一致 D、保證公眾的知情權
8、下列關于危機發(fā)言人應具備的相應技能中,不應有的是(C)。
A、 質疑不準確的信息 B、解釋有些問題不能回答的原因
C、 盡量使用專業(yè)術語 D、壓力下保持冷靜
9、關于危機事件新聞發(fā)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
A、一定要及時、準確,爭取先聲奪人。
B、充分考慮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嚴重的危機事件暫時說得輕些。
C、不能因為沒有弄清楚情況而對相關信息不予披露。
D、新聞發(fā)布可通過新聞發(fā)布會、吹風會、新聞通稿、記者采訪、書面回答記者提問等多種方式進行。
10、當強烈地震發(fā)生時,民眾在自救中不應有的行為是(C)。
A、躲進衛(wèi)生間 B、就近找個枕頭、坐墊、厚書本等護住頭、頸部
C、趕快乘坐電梯下樓 D、就近躲藏在堅固的機器、設備或辦公家具旁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C)。
A、要從中小學開始普及公共危機教育,提高每個公民應對危機的能力。
B、我國大量已有的突發(fā)事件顯示,我國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樂觀,普遍缺乏危機應對技能訓練。
C、在危機的經驗中,民眾相信傳聞而不相信政府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務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12、自然災害的應急救助是以(B)為基本行政單元實施災情管理。
A鄉(xiāng)鎮(zhèn)級 B縣級 C地市級 D省級
13、一級響應只需要滿足下面選項中哪一條就可以? (A)
A、死亡200人以上
B、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少于90萬
C、倒塌(嚴重損壞房屋)5萬間以上,少于15萬間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4、重大、較大、一般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日內做出批復;特別重大事故,30日內做出批復,特殊情況下,批復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0日。(A)
A、15 B、18 C、10 D、20
15、下列哪個不是“四不放過”原則?(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 B、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
C、檢查驗收未通過不放過 D、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16、下列不屬于公共衛(wèi)生事件特點的是(D)。
A成因的多樣性 B傳播的廣泛性 C分布的差異性 D治理的單一性
17、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監(jiān)測與報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則。
A、早期發(fā)現、早期報告和早期處置
B、網絡直報、分層管理、逐級審閱、分級處置
C、共同參與、協(xié)調配合
D、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國際合作
18、能否處理好突發(fā)社會安全事件的關鍵原則是(B)。
A、以人為本原則 B、盡早化解原則
C、依法處理原則 D、當地領導負責原則
19、突發(fā)社會安全事件一旦發(fā)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
A、領導與群眾直接對話 B、迅速控制事態(tài)
C、主導輿論導向 D、動用武裝力量
20、當前,國際反恐的主導是(D)。
A、八國集團 B、歐安組織 C、上海合作組織 D、聯合國
21、不同類型的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性質、涉及范圍、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實行( B )。
A、分級管理 B、分類管理 C、分層管理 D、分群管理
22、建立公共危機預警機制時,要考慮政府治理能力、民眾心里承受能力和大眾傳播媒介等諸多因素屬于( D )
A、以人為本原則 B、常抓不懈原則 C、分級預警原則 D、講究方法原則
23、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應急系統(tǒng)要實現指揮一體化、信息網絡化、執(zhí)行程序化、( A )的建設目標。
A、 決策智能化 B、檢查經; C、處理及時化 D、責任明確化
24、在非常規(guī)狀態(tài)下,即便沒有針對某種特殊情況的具體法律規(guī)定,行政機關也可進行公共危機緊急處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權利受到更大損失。這是指( B )。
A、權力優(yōu)先性 B、緊急處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會配合性
25、建立公共危機預警機制時,要考慮政府治理能力、民眾心里承受能力和大眾傳播媒介等諸多因素。這是指( D )。
A、以人為本原則 B、常抓不懈原則 C、分級預警原則 D、講究方法原則
26、在公共危機狀態(tài)下,由于時間緊迫,不可能有很多時間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據不充分的信息作決策,這指的是( C )。
A、 事態(tài)的嚴峻性 B、時間的緊迫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資源的有限性
27、制定公共危機應急救援預案的基礎是( B )。
A、現場調查 B、開展重大危險源普查 C、事故等級和類型的劃分
D、應急響應機制
28、定期進行信息溝通,提供與公共危機有關的研究報告,提出為處置的建議和意見等的公共危機預警系統(tǒng)是( D )。
A、 監(jiān)測系統(tǒng) B、組織系統(tǒng) C、決策系統(tǒng) D、咨詢系統(tǒng)
29、地方政府是發(fā)現公共危機事件苗頭、預防發(fā)生、首先應對、防止擴散的第一責任人。這是指公共危機管理的( B )。
A、 社會性大協(xié)作原則 B、屬地管理 C、常設性原則 D、統(tǒng)一指揮原則
30、公共危機管理過程的第一道防線是( B )。
A、危機決策機制 B、危機預警機制 C、危機資源配置機制 D、危機保障機制
【自學考試《危機管理》專項試題:單選題】相關文章:
2017自學考試《美學》單選題專項試題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