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抓住關(guān)鍵語段,探討人類登月的偉大意義。
4、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知識鏈接
1、美國的登月計劃
美國于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組織實施了載人登月工程,或稱“阿波羅”計劃。這一工程的目的是實施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的探測進行技術(shù)準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工程開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結(jié)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2、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是整個人類的英雄。1969年7月21日,當“阿波羅11號”飛船正準備在月球“靜!钡念A定著陸點著陸,突然發(fā)現(xiàn)飛船下方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隕石坑,里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阿姆斯特朗馬上采取緊急措施,把飛船改為動駛,繼續(xù)飛行了約20秒后,在6公里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安全著陸。
自主預習
1、給下列的生字注音
海域()相提()并論人跡罕()至橢()圓
休斯敦()鐵鍬()可望而不可即()
2、詞語解釋
。╨)可望而不可即:
。2)里程碑:
。3)神往已久:
。4)暢談:
。5)昂首挺立:
(6)遙遙在望:
3、熟讀課文,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獨立學習
1、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3、宇航員從登月到返航經(jīng)歷了多長時間?登月后做了哪些事情?
4、人類登月有什么意義?用原文來回答。
合作研討
1、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边@句話的?
2、課文以“月亮上的足跡”為題,有什么含義和作用?
拓展延伸
文中說,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課后作業(yè)
假如你駕駛著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會做些什么?展開想象,寫一篇短文。題目為《我駕飛船登月球》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08-17
月亮上的足跡 教學設計09-25
《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與反思08-06
《月亮上的足跡》優(yōu)秀教學設計10-04
關(guān)于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09-30
《月亮上的足跡》優(yōu)秀的教案設計09-26
《月亮上的足跡》優(yōu)秀教案設計09-30
《月亮上的足跡》語文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