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教案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4-02 13:27:21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

  【教材依據(jù)】

  《進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

  【設計思想】

  教材從回顧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及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開始,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等方法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學目標】

  情感:利用原有的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及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知識,通過觀察情境圖,適時動手擺小棒,使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的算理,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計算方法;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生活中有數(shù)學,數(shù)學中有生活;結合進位加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從小養(yǎng)成仔細計算、認真書寫的好習慣;教育學生熱愛數(shù)學、熱愛生活、熱愛國家。

  價值觀:領會事物之間是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提高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辯證思維能力,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點】

  1、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意義。

  2、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學難點】

  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法選擇】

  以活動為主,適當伴有講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對比、學習、總結、積累經(jīng)驗。

  【學法指導】

  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比較、學習、總結、積累經(jīng)驗。

  【教學準備】

  教科書第11頁情景圖、第14頁例3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ㄒ唬、學前準備

  1、口算,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師指導學生總結: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口算時可以先把兩位數(shù)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先把一位數(shù)相加,也就是先算個位上的數(shù)。】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豎式計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ǘ⒁龑骄,學習新知

  1、導入新課(出示第11頁情景圖)

  師談話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2、學習例3(出示第14頁例3圖)

  35+37=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先加什么?

  a、指導學生分別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學生自主擺小棒。

  c、同學交流擺放結果。

  【方法一】:先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師總結一、二方法的相同點:先加單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這兩種方法的相同之處是把單根的相加,滿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單根的和整捆的加起來。

 、、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怎樣寫?怎樣算?

  匯報交流:

  a、寫豎式時相同數(shù)位對齊。 35

  b、計算時從個位加起。 + 37

  c、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72

  d、我想從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學會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和以前學的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及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兒相同,哪兒不同。

  4、通報學生總結結果

  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

  5、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像這樣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寫豎式時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四)、課堂作業(yè)設計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個位是()+()=()

 。ǎ┰偎悖ǎ+()=()十位上是()+()=()

  2、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書練習二第4~7題。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學生在對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及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的方法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為此我設計了兩個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很快學會新知識,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1、動手實踐。學生通過擺小棒活動,誘導學生把單根相加,夠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從而暗示: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在探究能否從十位加起時,我故意讓學生試一試,不強調(diào)“計算時應從個位加起”、“個位和個位相加的和應如何在豎式中寫”,進而造成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有從十位加起的,也有不進位的,或是進位后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最后告誡學生這種方法很麻煩,不可取。在這個活動中,讓學生按合作學習的要求,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進行探究,樂于交流。

  總之,在教學計算時,既需要讓學生在直觀中理解,也需要讓學生掌握抽象的法則,更需要學生充分體驗由算理直觀化到抽象化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把握。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2

  【教材分析】

  《兩位數(shù)加兩數(shù)的進位加的筆算方法》是在學生會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以及會算倆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 加法基礎上的教學,本節(jié)課在例題的選取上,取材于現(xiàn)實,來源生活,貼近于生活實際,這一課題要解決兩個問題:1、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如何向十位進位的問題、為什么進位?2、筆算兩位數(shù)加法進位符號的創(chuàng)立和書寫。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拓展到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加法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筆算加法,懂得了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數(shù)相加、減,知道了相鄰數(shù)位的十進關系,以及一個十數(shù)是10個一、10個一是一個十的轉(zhuǎn)化關系。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筆算加法既可以從個位加起又可以從十位加起,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先算十位有矛盾沖突,學生要在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中生成新的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

  2、通過擺學具,說算理,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讓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數(shù)的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數(shù)的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教學具準備】

  彩色吸鐵石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算一算:65+32= 34+12=(指名兩位學生板演)

  學生評價兩位學生的計算結果。

  提問:用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板書課題: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1、創(chuàng)設情境

 。ǔ鍪纠3情景圖)

  提問:說說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指名生提問)

  追問:要求兩人一共有多少張郵票,該怎樣列式?(指名學生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34+16=

  啟發(fā):思考35+37等于多少呢?可以在你的作業(yè)本上畫計數(shù)器或擺小棒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小朋友聽一聽。

  2、組織交流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預設1:擺小棒

  請同學到實物投影擺出畫法,并說說為什么這樣擺?

  0 0 0 11111

  0 0 0 1111111

  追問:又是怎樣算的?

  板書:先算5+7=13,滿十圈一圈,捆一捆

  再算30+30+10=70

  同桌互相說說擺小棒是怎樣算的?

  預設2:畫計數(shù)器

  在黑板上畫一個計數(shù)器,用彩色吸鐵石表示算珠

  提問:先在計數(shù)器上擺幾?(34用紅色吸鐵石表示)

  再在計數(shù)器上加幾(16用黃色吸鐵石表示)

  追問:又是怎樣算的呢?

  板書:先算個位5+7=13

  設疑:好,那老師在個位上寫好13,這擠一擠,行嗎?為什么?

  引導說出:10個一就是1個十。(去掉個位上的彩色吸鐵石,在十位上添上一顆藍色的)

  再算十位 3+1+3=5。

  同桌互相說說畫計算器是怎樣算的?

  預設3:列豎式計算

  提問:除了剛才的兩種方法算35+37,你還有其它辦法算嗎?

  生:列豎式計算。

  師:好,自己動手試試用列豎式的方法算!

  組織交流:

  提問:列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數(shù)位對齊)

  引導: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列豎式的時候兩個數(shù)位稍微空開一些。在第一行寫第一個加數(shù)34,第二行寫加號和第二個加數(shù)16,再畫上橫線表示等號。(邊說邊板書)

  十 個

  3 5

  + 3 7

  啟發(fā):計算的時候要從個位算起。先算個位5+7=10,我能在這邊擠一擠嗎?那我們得想個辦法,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個位寫0。為了不忘記向十位進1,我們可以在十位的右下靠近橫線的地方寫一個小“1”,表示進上來的1個十。再算十位3+1+3=7。

  讓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是怎樣列豎式計算34+16等于幾的?

  先指名學生說再全班齊說。

  3、試一試

  談話:剛才我們用三種方法都算出了兩班一共有73人。(板書 73人),并學會了用豎式計算,下面這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你也會用豎式計算嗎?

  4 6

  + 2 4

  □ □

  組織交流: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的?

  先算個位6+4=10,怎么寫?(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3.)

  再算4+2+1=7.

  再指名說說是怎樣算的?

  追問:如果從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計算結果寫出來,你覺得會怎么樣?

  4、比較

  談話:剛才我們用三種方法都算出了35+37=73(人),如果現(xiàn)在要你再算這道題,你覺得你會用那種方法來計算?為什么?

  比較:觀察今天我們學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豎式計算和以前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豎式計算有什么不同?

  板書:(進位)

  5、小結

  提問:現(xiàn)在你能再來說說列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嗎?

  相同數(shù)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非常用心,現(xiàn)在老師想來考考大家,有信心嗎?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指名板演后集體交流,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計算時,你要提醒同學注意些什么?

  2、談話:你能說說下面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估算)

  指名說,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 數(shù)學書15頁5題,你要提醒同學們以后做這樣的題要注意什么?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在筆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6頁:第7題

  【板書】

  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

  35+37=73人)

  十 個

  3 5

  + 3 7

  7 3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jīng)歷給三角形分類的過程,認識并識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了解各種類型三角形的特點。

  2.通過觀察、比較、歸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景讓學生充分地、主動地進行思考、歸納和相互討論,激發(fā)其更加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氣;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關鍵:

  學會根據(jù)事物的某一特征對其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三角形卡片若干張

  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nèi),帶領學生對屋子里的人進行分類,學生們想到按性別分、按發(fā)型分、按年齡分、按視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既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也為教學三角形的分類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題圖

  1.導入

  2.研究分類標準

  (二)三角形的分類

  1.三角形的分類

  2.學生匯報

  ①將研究的分類結果展示到黑板上。

 、趯W生匯報如何根據(jù)角的`特征將三角形分類

  3.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①學習定義

  什么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呢?請你練習說一說。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請學生判斷是什么三角形。

  ③認識三種三角形的特點

  a. 三種三角形角的特點

 、茏鲆蛔

  請同學們拿出題卡,完成第一題(根據(jù)角的特征對三角形分類)。

 、菪〗Y,板書韋恩圖。

  4.學生匯報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僬J識等腰三角形

  ②學習各部分名稱

 、圩鲆蛔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紅領巾、底角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讓學生逐一判斷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認識等邊三角形,了解它的特點

  誰能完整地說說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⑤做一做

  三、看書質(zhì)疑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斷下面說法正確嗎

  1.一個三角形里有一個銳角,必定是銳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

  3.一個三角形里至少有兩個銳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邊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戲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紙游戲

  你能用長方形紙折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嗎?

  五、全課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zhì)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

  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shù)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jù)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20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6-11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10-27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8-09

新青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7-2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6-04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設計08-27

買水果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9-27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