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總結合集五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fā)揚成績,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識字教學總結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識字教學總結 篇1
在課題研究中,作為一線教師,我充分利用教材優(yōu)勢,引導孩子在課外閱讀中,在經典誦讀中,在生活中認字,鞏固識字效果。從而拓展孩子閱讀視野,提高識字能力。讓孩子在自己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和漢字交朋友,常見面,成功地完成識字任務。從課題研究至今,我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1、大量的識字讓孩子有了主動閱讀的興趣
我們的識字教學課題研究已經一年多了,其結果是學生對識字充滿了興趣,識字量大大增加,20xx年XX月我們對學生進行了識字量的檢測,優(yōu)秀的學生識字量已達到20xx多個,能力較差的學生對四冊教材中所要求會認的字也基本能認讀出來。
識字最終是為讀寫服務的,所以在識字時,我們注重識字與運用密切結合,不是讓學生認識一個個孤零零的漢字,而是把字放到詞語中,放到文章中去閱讀,注重漢字的運用,讓孩子們在具體情境中識字,以逐步實現識字的自動化。到二年級時,我們已經學完《必讀古詩80首》,學生熟讀成誦,認識了大量漢字,還舉行了古詩背誦比賽和古詩知識競賽。學生有了強烈的閱讀欲望,讀課外書已成為他們的興趣。每個學生的書包里至少帶有一本課外書,課間、午間,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自覺地拿出書來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像毛柳方已經看完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齊占波能背誦《三字經》,徐瑩等同學會看《愛的教育》等名著。
2、促進了孩子的學科整合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以生活化情境為基礎的識字課,一方面作為一種情感的激勵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誘發(fā)孩子奮發(fā)進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傾向,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教學設備它具有超文本、虛擬仿真的特性,創(chuàng)設啟迪思維的各種問題情境,學習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滿足個人需要,也可以依據能力和水平自定學習速度,滿足個人的發(fā)展。事實證明,雖然實驗的時間不長,但實驗班和非實驗班孩子的差距在語文識字量上、識字方法上及由此引發(fā)的閱讀能力等方面已經有所反映。尤其是在課外閱讀和寫話中反映出來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是無法用分數來衡量的。
反思:
此課題的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在教學班中實行大量識字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識字教孩子活化使孩子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效率高。他們喜歡閱讀,樂與寫話,能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識字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種需要,孩子有意識地留心記錄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識字,主動獲取知識與經驗。他們的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得到了發(fā)展,學會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3、對于改進教師的教育方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4、識字教孩子活化對于不同層次的孩子所產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同的。對于接受能力中上水平的孩子效果相對顯著。
5、由于教育個體性的差異,識字教孩子活化也并非能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會有明顯積極的效應。
存在問題:
我們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通過一學年的研究也有許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主要問題有:
1、對識字教學的生活化評價我們覺得很難檢測等。
2、孩子方面:存在著兩極分化。
3、如何通過識字教孩子活化,改變孩子的生活價值觀,學會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課外生活,成為一個善于學習和生活的人。
識字教學總結 篇2
識字難,識字教學更難,連教師上公開課都避開生字不講,覺得乏味,單調沒有意義。但識字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卻又是一個新的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柳斌同志在“全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交流會”上談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人生識字聰明始,成人識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會是高素質的民族。”作為一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我覺得責任重大。在努力學習各種識字教學法之后,結合我們所運用的,由國家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小學課程現代化民族化實驗研究”編寫的“新世紀語文教材”的特點,我認為要還識字教學于精彩必須集百家之長,融自身教材于一體,為我所用,以期能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開發(fā)學生識字潛能。
一、以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喚起學生識字興趣
新大綱要求學生識字量為4000字左右,掌握2500個字。識字量的多少是學習語言文字的根基。因此,識字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喚起學生對識字的興趣。
1.電腦動畫識字
教學課件的運用,把枯燥的識字變得形象、有趣了,加以聲音的畫面吸引了孩子。如學習“采”時,色彩鮮艷的畫面:一棵樹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靈活的采摘著樹上的果子。輔以字理與解說:“采”樹上采果子。動感的畫面,形象的解說,艷麗的色彩吸引著學生把畫面與相關聯的漢字“采”聯系在一起。再如“走”字的學習,出現畫面A:以一條寬廣的大道為背景,一個疾跑的人閃現在屏幕。教學中組織學生觀察,進行語言訓練:(1)這是一個()的人。這個人()。(2)他跑得()。畫面B:出現“走”的字理,加以解說:古人說“走”就是跑的意思!皟和沧咦伏S蝶”就是這個意思,后來才單指步行。小朋友你明白了嗎?你又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字?
教學中的課件,以接示字理讓孩子們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對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動。
2.故事聯想識字
調動孩子的.觀察、分析、想象等各種能力,運用語言來描述,創(chuàng)造性的識字。現采擷教學中孩子的精彩描述,供大家賞析。
。1)學習“首”時,學生講到:“首”字上面點、撇象頭發(fā),橫向頭頂,臉上最突出的是鼻子。古時鼻子的圖畫代表自己,所以“首”字下面是“自”。
。2)學習“壯”時,學生講到:“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上將軍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壯士!
(3)“非”字學生這樣記憶:兩個非常強壯的人,打到了六個壞人。
此外,諸如:“師徒兩人徒手走在路上”學習徒;“我非常傷心”學習悲;“妹妹是個女孩,她是未來的希望”學習妹;“姥姥是媽媽的媽媽,她年老了!睂W習姥......通過孩子們的語言描述,把識字與語言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豐富了孩子們的識字方法,促進了各種能力的提高。
3.字型聯想韻文識字
當學過同一類字后,啟發(fā)學生由一字想多字,把字串成串,辨字義記字形,并利用韻文幫助識字。如學習過“青、清、請、晴、情、蜻、睛”后,組織學生觀察聯想,編寫韻文:“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們一同捉害蟲。請出專家評一評,莊稼豐收好心情!痹偃纾簩W習了“各、處、落、洛”時編寫韻文:“三人同日踏春去,賞觀洛陽名牡丹。各個爭奇斗艷處,花落東都滿城香!
此類識字,借鑒了“字族文識字”中的“字以族聚,族以文存”的原則,把本字和由之派生出的字歸攏起來,看成一個“族”,把這一族字編進韻文,使生字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出現,既明字義,又辯清了字形。使學生在學過一族文字后,在頭腦中形成了一種識字框架,形成識字能力。
此外繪畫識字,演示識字,猜謎識字等都深受學生喜愛,他們通過畫筆、動作等助其記憶。如:兩個孩子背對背坐在地上,形象的揭示了“坐”的形、義。孩子們筆下畫出了一條長長的道路,路上有一個行走的人,逼真的揭示了“道”形與義。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當我們不在以長者自居,俯下身來,與孩子們共同學習探索時,我們會驚喜地發(fā)現,孩子們的思維之廣闊,潛能之無邊。只有相信他們,為他們營造更多的鍛煉空間,相信孩子們會更主動學習,更好的發(fā)展。
二、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識字,以培養(yǎng)其自主識字的能力
識字貴在得法,有了方法貴在應用。新大綱指出“注重學生識字能力”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在識字教學中,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識字,會更好的提高其自學能力,促其發(fā)展。
識字教學中,幫助學生總結方法是為學生自主識字提供基石。隨著基本識字方法的掌握,便可開始放手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識字。教學中采用了三步法:(1)分析歸類;(2)選擇方法;(3)學習交流,總結提高。
以《池上》一詩為例。該課有生字八個,首先學生給這幾個字分類,如:(1)圭——娃掌——撐首——道(2)采首(象形)(3)浮萍(與水有關)分類后,有選擇的學習一類字或幾類字,并選擇或創(chuàng)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生字。學習中不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學中學生展示出令人驚訝的能力。如:有的畫出“道”;有的做出“撐”的動作等等。
最后的交流學習十分活躍,一“浮”字為例,展示孩子們不同的識字方法:
。1)結構分析:浮——左右結構,左邊是個三點水,右邊是個孚,合起來就是“浮”
。2)語言描述:用手摘池邊的蓮子
(3)演示:學生端來一盆水,演示浮的現象
。4)猜謎:“水邊撈蓮子”
(5)繪畫:(略)
在我的教學研究中,我同孩子們共同成長,我們的識字課堂也不在單調,在識字的學習中,開啟著孩子們的心智,激蕩著孩子門充滿靈性的創(chuàng)造。
識字教學總結 篇3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識字教學。而識字教學枯燥無味,老師要上好識字教學的課,是難度很大的,既要指導學生的書寫,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記住字詞的理解,重點還要交給學生理解記憶字詞的方法。
今天聽了一節(jié)三年級王婧超老師的識字教學。三年級的識字量是很大的,一課時要完成。這節(jié)課王婧超老師在學生初讀課文后,結合課文認讀本課生字,然后王老師把重點落在要求會寫字的指導書寫上。整節(jié)課教學識字的方法較好:主要是按結構分類進行,進行中又結合易錯或形近的字經行對比理解記憶,疑難字又進行了書寫的重點指導。特別是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較好,強化了學生對字詞的理解記憶。
結合著王老師的這節(jié)課,我也談談對識字教學的一些體會。
1.抓住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時間是很短的.,識字教學要先講文中重點字,這樣學生的記憶會更深些。
2.指導與書寫結合進行。我覺得教師對字的指導認讀、筆畫強調后,緊接著不僅描紅,還要落到本子上進行書寫。這樣認寫結合會更好些。
3.對字詞的理解還要聯系課文和生活的實際。這樣學生對字詞的理解會更明確,也有利于學生字詞的運用。
總之,三年級了,教師對新的生字的講解不用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講不僅時間緊張,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簡單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音形義以及記憶的方法,還可以讓學生說出書寫注意的筆畫以及易混淆的字的區(qū)分。
識字教學總結 篇4
對于低段孩子來說,語文素養(yǎng)中的識字積累非常重要,這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更是讀書、寫作的關鍵,低年級識字教學總結。小學低年級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活潑、好動。而小學一二年級在整個小學階段識字任務最重,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抓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好動的特點進行教學,就不會取得令人滿意的識字效果。因此,我們二年級語文學科教研活動從一開始就相當重視識字的探索和研究,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動"起來,我們有如下做法: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愿望,樂于識字
低年級兒童最喜歡的就是游戲,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我注重了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在識字中獲得快樂。讓枯燥的識字教學充滿趣味性!缎抡n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這兩年的低段教學實踐中,我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識字游戲,力求寓教于樂,引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氣氛中學會漢字。如:"爬大山"活動,教師用吹塑紙制作一座大山,讓小組推選一名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生字卡片里認識的生字,放在大山上,然后大聲的帶著大家讀,自己用這個生字擴詞語,或說話,或編字謎,初步理解生字詞語的意思。同學們把自己認識的生字卡都一步一步的放到了大山上,最后所有的生字都在這座大山上,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所有的學生都能當堂課就順順利利的爬到山頂,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看到自己小組同學親手制作的生字卡貼到了吹塑紙山上,大家心里都非常開心,而且還想在下一次把生字卡做得更好,認識更多的生字。
二、引領學生探究識字規(guī)律,巧識字
漢字的構成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構字規(guī)律,快速的識字。因此,在教學中,注意生字與熟字比較進行教學,這樣既利于記住生字讀音,又利于辨別生字字形。如:在教學柏、紀、紡、織、灣等生字時,與熟字白、己、方、只等字進行比較,采用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從而更好的更快的認識并記住新的生字。這樣,學生就會學得興趣盎然,并利用形聲字的規(guī)律主動的去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更多的生字。又如,教學"牽""獻""奏""困""米"這些字時,根據字的形狀和意義,引導小學生自編,互猜字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學生給生字編的謎語:
如:牛兒躲在屋底下,抬頭看天少一畫(牽);
南邊來了一條狗(獻);
春字日去天字來(奏);
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頂中央(困);
木字頭上兩只眼(米);
這些字謎,有的是同學們自己動腦編出來的,有的是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從課外收集的,還有的是從家長那里獲得的`,工作總結《低年級識字教學總結》。讓學生充分的動起來,從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獲得知識,認識生字,這樣把字音,字形,字意相結合,學生好記好認,讓生硬的識字變得有趣,教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有勁。
三、利用情景識字,生活中識字
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有了想認識生活中的字的愿望,因此順勢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愿望,讓他們能從生活中主動識字。我結合每篇課文的學習,引到學生在生活中去復習鞏固所學生字,同時,認識積累新的生字,讓他們留心身邊的標語、商店招牌、家里生活用品,家具等上面的文字,在自己家的家具,電器等上貼上標簽,通過反復見面,一回生,二回熟,多次閱讀,多次見面,凡是看到有文字的讓學生都去閱讀,并且到學校與同學交流,這樣,不但課堂上所學生字得到了鞏固,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大了識字量。學生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所學的生字。同時還養(yǎng)成了時時處處積累和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好習慣,使識字和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學以致用。
四、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活動中識字
另外,還開展了富多彩的識字活動,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識字氛圍。比如:在進行單元復習時,和學生一起回憶本單元所學生字,在學習生字時為了好認好記所編的謎語、兒歌、順口溜等,再拿出來重溫一遍,鞏固所學生字,把編有謎語的生字寫到自己的筆記本里,保存好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是對所學字詞的積累。又如:在語文園地中我還讓孩子們辦手抄報,孩子們在識字還不多的情況下,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辦手抄報。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通過寫寫畫畫,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展示自己的才華,擴大識字范圍,提高識字能力,多積累,多應用。并且對學生自己辦的手抄報進行評比,辦得好的貼到光榮榜,讓孩子們互相交流學習,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傊,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識字交流的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介紹自己識字的經驗和識字的方法,讓他們體會到識字的樂趣和享受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快樂的進行識字,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進而實現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動"起來,就是要讓學生能夠課內課外相結合,在生活中去尋找,去發(fā)現,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和主動性。迅速的走上獨立閱讀,自由寫作之路。
本學期,我們的工作做了很多,效果也不錯,問題也還存在,但是我們義無反顧地研究著、探索著、前進著我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獲!
識字教學總結 篇5
隨著實驗課題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和實踐,低年級課外識字活動已達到了高潮,形成了一種良好的識字氛圍,學生在掌握了識字方法和途徑以后,潛移默化地在生活中去自主識字,真可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課題從申報、立項以來,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大力關心和幫助,得到了課題組的教師支持。我從實際教學中,結合了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案例,對課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通過一些專業(yè)書籍對該課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理解,并利用網絡工具對別人的部分成果進行了一些參考和反思。我按照研究方案,扎實有效地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嘗試了一些做法,積累了一些經驗,F將上階段的工作進行匯報,以求共同探討,完善和提高。
一、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就要求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語文學科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最有效的學科之一。因此,我以盡快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的,進行了識字的研究。此課題現已經歷了“課題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初期”,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這學期的實驗課題首先是實施階段。
、倮^續(xù)讓學生做識字卡片,做成長記錄袋;
、陂_展與識字有關的活動;
③組織有經驗、有能力的教師擔任實驗課、公開課,全體教師參與聽
課、備課、評課、反思;
④對學生的課外識字量及識字途徑和識字方法做跟蹤調查。
然后是階段總結階段:
、賹嶒灥馁Y料進行整理、分類;
②進行總結;
、圩珜懻n題相關的材料,迎接領導檢查。
這學期,我針對學生的情況及研究的需要,采取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跟蹤調查法、文獻法。不同的研究方法,讓老師和學生都大有收獲,更是總結了許多經驗理論。
據調查統(tǒng)計,一年級上學期課本中的一類生字有350個,二類生字有450個,學生通過課外各種途徑的識字量可達到80%,課堂成了學生的展示臺,除了極少數難字和怪僻字要老師指點外,幾乎都是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活動。另外,我將學生四次測試的分數及識字量在電腦上制成了條形統(tǒng)計圖和矩形表格,從圖表中我不難發(fā)現所有的數據都是成上升的趨勢。還有由于學生的識字量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大大增強,孩子們不僅能閱讀課外書報,有的竟然還在悄悄看中外名著呢!
二、課題取得的研究成果
經過近一學期的實踐,從效果看,是令人滿意的。實驗達到了預期目標:
1、實驗班學生朗讀課文時,聲音響亮,讀得也比較正確、流利,速度也快。
2、學生看圖寫話能力也比較突出。大部分能比較準確地看清圖意,語言表達比較通順。
3、實驗班學生在識字時都能夠想出很多方法來識記漢字,方法多樣,有趣、新鮮。自主識字,創(chuàng)新實踐,主動發(fā)展,學生樂于識字,學習興趣濃烈 ,學生不但能用上在課堂上所學的識字方法,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4、學生的識字熱情空前高漲。
在學習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識字認字;在生活中,同學們樂學好問,注重積累,閱讀水平也逐年提高。
5、試驗成果得到肯定。
三、存在的問題及討論
1、識字主體千差萬別,初入學的孩子識字量從十幾到數百,相差很大。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培植了“識字”的土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經常得到滿足,愈來愈強,萌生了早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家長有意識地教,慢慢變成孩子主動地學(認字)。不具備以上家庭環(huán)境的孩子其實也有識字愿望,只是總得不到滿足?偠灾粋個生活經歷不同、學前識字儲備不同的復雜個體匯聚到一個語文教師這里。如果僅靠一份教案上課,以“一”擋“數十”,會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癥狀。
2、片面強調學生自主識字,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識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但是,倡導自主識字,并不是說教師的教可以不講方法,不講教學策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有些教師想在40分鐘內盡可能多地體現課標新精神,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變得缺乏重點,多而雜亂,結果使課失去了亮點,由于承載了太多的任務而變得“不倫不類”。
3、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支撐。
4、 沒有比較科學的成套的教學方法。
四、下段研究的大致設想
1、加強理論學習,形成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
2、定期進行實驗工作階段性小結。
本學期,我的工作做了很多,效果也不錯,問題也還存在,但是我義無反顧地研究著、探索著、前進著……我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總會有收獲!
【識字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識字教學教學反思10-21
識字的教學反思06-24
識字教學設計08-29
《識字》教學設計08-28
識字教學反思08-25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09-09
識字教學工作總結09-10
《識字6》教學設計07-23
識字2教學反思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