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知識百科之鉤錢草
鉤錢草
別名
功效作用清熱利尿。主淋證;小便不利。
藥性寒。
藥味甘、淡。
來源
藥材基源:為燈心草科植物江南燈心草的莖髓或全草。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割取莖部曬干,或將莖皮縱向剖開,去皮取髓,曬干。
原形態(tài)
江南燈心草多年生沼澤草本,高30-70cm。有根莖。莖叢生,有節(jié)。葉鞘圓筒狀,疏松抱莖,葉片細長圓柱形,長10-20cm,粗2-3mm,中空,有明顯的橫隔膜。頂生復聚傘花序;花3-8朵聚生,花被片6,線狀被針形,長3.5mm;雄蕊3,長約為花被之半,花藥比花絲長2倍。蒴果三棱狀圓錐形,長約4mm。種子長卵形,有小尖頭;、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溝、池沼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陜西、西藏等地。
【性味】甘;淡;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尿。主淋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莖髓0.9-3g,全草9-15g。
【摘錄】《中華本草》。
【藥材知識百科之鉤錢草】相關文章:
藥材知識百科之排錢樹05-25
藥材知識百科之雞頭05-24
藥材知識百科之天腳板05-26
藥材知識百科:石防風05-31
藥材知識百科之苦蕎頭05-24
成語知識百科之騰聲飛實05-26
百科知識之魯班的介紹06-15
昆蟲百科知識之蟋蟀02-18
小升初語文考試之百科知識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