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敗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詩。此詩概括了項羽平生的業(yè)績和豪氣,表達了他對美人和名駒的憐惜,抒發(fā)了他在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那種充滿怨憤和無可奈何的心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垓下歌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
垓下歌
項羽〔先秦〕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賞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zhàn)斗的前夕所作的絕命詞。《垓下歌》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卻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嘆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現(xiàn)出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和復雜的感情,真可說是個奇跡。
“力拔山兮氣蓋世”一句,項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風云的業(yè)績。項羽是將門之子,少年氣盛,力能扛鼎,才氣超群。他胸懷大志,面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項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23歲跟隨叔父項梁起兵反秦,率領江東八千子弟投入起義的大潮,成了諸路起義首領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戰(zhàn),項羽破釜沉舟,與幾倍于己的秦軍進行浴血奮戰(zhàn),奇跡般地滅了秦軍主力,被各路諸侯推舉為“上將軍”。此后,項所向披靡,直至進軍咸陽,自封為西楚霸王。但從這一句詩中也可以看出,項羽夸大了個人的力量,這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時不利兮騅不逝”,天時不利,連烏騅馬也不肯前進了。項羽不是新時代的驕子,而是舊制度的犧牲品。在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之中,他雖然與漢軍大戰(zhàn)七十,小戰(zhàn)半百,打了不少勝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會審時度勢,他的失敗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面臨絕境時的悲嘆。項羽被漢軍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漢軍重圍,以致眾叛親離,帳內(nèi)只剩下他心愛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與虞姬悄然相對,借酒澆愁。突然,四面?zhèn)鱽黻囮嚦䴕b,項羽愕然失色,驚呼“漢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jīng)無可避免,他的事業(yè)就要煙消云散,但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甚至也沒有嘆息。他所唯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jīng)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后,虞姬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于是,尖銳的、難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嚙著他的心,他無限哀傷地唱出了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面臨絕境時的悲嘆,在這簡短的語句里包含著無比深沉的、刻骨銘心的愛。虞姬也很悲傷,眼含熱淚,起而舞劍,邊舞邊歌,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項王歌》)歌罷,自刎身亡,非常悲壯。
相對于永恒的自然界來說,個體的人極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里也不過像一朵大的浪花,轉瞬即逝,令人感喟;但愛卻是長存的,它一直是人類使自己奮發(fā)和純凈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縱或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在愛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贊嘆!钝蛳赂琛冯m然篇幅短小,但卻深刻地表現(xiàn)了人生的這兩個方面。
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宿遷)人,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zhàn)派”代表人物,與“謀戰(zhàn)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后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巨鹿之戰(zhàn)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秦亡后稱西楚霸王。后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長江段西)邊自刎。項羽至今為止一直被評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勇猛的著名武將,稱之“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注釋譯文
1、兮:文言助詞,相當于現(xiàn)代的“啊”或“呀”
2、奈何:怎么辦
3、奈何:怎樣;怎么辦
4、若:你
作品譯文
力可拔山啊氣可蓋世,可時運不濟寶馬也再難奔馳;
寶馬不奔馳啊,還有什么辦法?虞姬呀!虞姬呀!我該如何安排你?
創(chuàng)作背景
項羽是在秦末與叔父項梁一起舉兵反秦的。由于其輝煌的戰(zhàn)功、無雙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實際上成為反秦群雄的領袖,在推翻暴秦的統(tǒng)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秦亡以后,長達五年的時間內(nèi)項羽與劉邦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戰(zhàn)爭。但由于坑殺20萬秦國降卒,迸咸陽后又再燒殺搶掠,項羽早已失去民心,就只他分封諸侯的作法,就完全背離了黎民百姓渴望安定統(tǒng)一的愿望。項羽終于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南沱河北岸)陷入劉邦的重重包圍之中,損兵折將,糧草吃盡,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一個黑沉沉的夜里,項羽忽然聽到從四面劉邦的軍營中傳來一陣陣楚國的歌聲,項羽大吃一驚,誤認為漢軍已經(jīng)把楚國的全占領了,他慌張地從床上爬起來,飲酒消愁。項羽身邊有一個美人,名叫虞姬,十分寵愛,多年來一直跟隨左右,與他形影不離;還有一匹毛色青白相間的駿馬,項羽經(jīng)常騎著它行軍打仗。項羽看著即將永別的美人,看著心愛的駿馬,忍不住唱出了這首慷慨悲壯的《垓下歌》。
作詩之后,項羽率部突圍,雖曾殺傷敵軍多人,終因兵力單薄,自刎于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
作者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項羽少年時,項梁教他讀書,但他學了沒多久就不學了,項梁又教他學劍,沒多久又不學了,項梁因此特別生氣。項羽說:“讀書識字只能記住個人名,學劍只能和一個人對敵,要學就學萬人敵。”項梁于是又教項羽學習兵法,項羽非常高興,但是只學個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會稽游玩,駕大船渡浙江,項羽與項梁一起觀看,項羽對項梁說:“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項梁捂住項羽的嘴說:“你不要胡亂說話,否則會給全族招來禍患!表椓阂虼藢椨鹆硌巯嗫础m椨鹕砀甙顺叨,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即使是吳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項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同年九月,會稽太守殷通對項梁說:“江西人全都造反,這是上天要亡秦的時刻,我聽說先發(fā)制人,后發(fā)為人所制,我準備發(fā)兵,想要用你和桓楚為將!碑敃r桓楚在大澤逃亡,項梁說:“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項羽知道!庇谑琼椓撼鋈诟理椨鸪謩υ谕饷娴群,然后又進來跟殷通一起坐下,說:“把項羽召來,讓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后,項羽在項梁的指示下將殷通殺死。項梁手里提著殷通的頭,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羽連殺將近一百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發(fā)動吳中之兵起事。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們分別做校尉、侯、司馬。于是項梁做了會稽太守,項羽為裨將,去巡行占領下屬各縣。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陳勝被殺,項梁召集部下議事,居巢人范增前來告訴項梁,如果不立楚國后人而自立,一定不會長久。于是項梁聽取范增的意見,在民間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仍立為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
項梁統(tǒng)軍在東阿大破秦軍,別遣項羽、劉邦攻打城陽,破秦軍于濮陽東,秦軍被迫退入濮陽城內(nèi),項羽、劉邦又率軍攻打定陶,斬殺秦將李由。項梁連破秦軍,非常驕傲。而此時秦派了大量的援軍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軍后突襲項梁,項梁兵敗被殺。項羽和劉邦攻打陳留不下,于是商議退軍,項羽引軍駐扎彭城西,劉邦駐軍于碭。
垓下之戰(zhàn)
鴻溝和議后,項羽引兵東歸,劉邦卻趁這個時候突然撕毀盟約,追
擊項羽,想要把項羽一舉消滅。但和劉邦約定一起出兵的韓信和彭越卻沒有來。項羽引兵反擊劉邦,大破漢軍,劉邦于是深溝高壑,堅守不出。
劉邦以加封土地為條件,說動韓信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qū),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shù)萬從梁地出發(fā),先南下后西進,于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后退;漢將劉賈率軍數(shù)萬會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萬,自淮北出發(fā),從西南方發(fā)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并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而鎮(zhèn)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卻在此時叛楚,先屠滅六縣,再與英布、劉賈會師,隨后北上合擊項羽;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六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后撤。
劉邦以韓信引兵三十萬為前軍,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后。項羽引兵十萬,先與韓信大戰(zhàn),韓信軍失利往后退卻,令左右兩翼包夾項羽軍,項羽軍抵敵不住,于是往后撤,韓信趁機反擊,項羽軍大敗,退到壁壘堅守,劉邦乘勝領大軍將項羽重重包圍。
項羽軍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糧草不夠,又被劉邦幾十萬大軍包圍,于是率領八百騎兵趁夜突圍,天亮后,漢軍發(fā)覺項羽離去,于是灌嬰率五千精銳騎兵追擊,等他渡過淮河,隨從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來到陰陵時,項羽迷路了,他去問一個老農(nóng),老農(nóng)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澤,耽誤了時間。漢軍追了上來,經(jīng)過一場激戰(zhàn),項羽又往東去,到達東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騎,而追擊的漢軍卻有數(shù)千人。
軼事典故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戰(zhàn)時,項羽率軍渡過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鑿沉,把做飯的器具全部毀壞,只帶著三日糧草與秦軍作戰(zhàn),項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奮勇向前,項羽軍因此戰(zhàn)斗力得到大的提升,個個以一擋十,殺的諸侯軍人人膽寒,最終取得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
鴻門宴
即范增勸項羽殺劉邦所擺的一場宴會,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由此而來。
四面楚歌
項羽兵敗垓下后被劉邦軍四面圍定,劉邦軍在晚上高聲唱起了楚地的歌,項羽軍聽到歌后都非常的傷心,以為劉邦已經(jīng)平定楚地,項羽軍的軍心也因此被瓦解。
霸王別姬
項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項羽左右,但項羽要率領精騎準備突圍,不得已作歌與虞姬訣別,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與項羽淚別。霸王別姬后又被改編為戲曲、影視、小說、歌曲等文藝作品。
作壁上觀
由章邯帶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圍攻趙國于巨鹿時,趙王派人向各地諸侯求救,雖然各地諸侯都有引兵前來,但是都懼怕秦軍的強躲在自軍修筑的壁壘里不敢出來,與秦軍長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圍。項羽率領英布、蒲將軍等幾萬楚軍主動向秦軍發(fā)起進攻時,諸侯還是只敢躲在壁壘里觀看,直到項羽殺敗秦軍之后,諸侯才敢從壁壘里出來。作壁上觀現(xiàn)指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協(xié)助任何一方。
錦衣夜行
項羽率軍破咸陽之后,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xiāng)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xiāng),就像是穿著錦繡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誰能知道呢?”
沐猴而冠
項羽攻占并燒毀咸陽之后,想要東歸彭城。韓生聽到后說:“人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表椨鹇犚娺@話,便把韓生扔進鍋里煮死了。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03-13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經(jīng)典01-23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經(jīng)典】11-02
《垓下歌》原文及翻譯賞析02-01
垓下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2-25
《垓下歌》原文及翻譯賞析07-28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精品)11-21
垓下歌原文及賞析【熱】11-24
(優(yōu)選)垓下歌原文及賞析11-02
垓下歌賞析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