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遇見古詩作文【經(jīng)典9篇】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chǎn)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遇見古詩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遇見古詩作文 篇1
詩詞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轉(zhuǎn)悠揚,在抑揚頓挫里低回不盡,讓人忘憂,使人開顏;詩詞如畫,在蟲魚鳥獸中描摹自
然,在小橋流水中展現(xiàn)乾坤,為我們描繪出或凄美、或壯闊、或靜謐、或熱烈的絕美意境;詩詞又像一位哲人,在歷經(jīng)千年后,向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真諦,激勵我
們走向生活,面對挑戰(zhàn)。
喜歡詩詞,喜歡詩詞的韻律美。誰不曾陶醉于詩詞的天籟中?誰不曾被詩詞的.音韻之美撥動心弦而樂以忘憂、喜笑顏開?牙牙學(xué)語時,我們被父母教以“春眠不
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雖然不通其意,但心中卻有種異樣的感覺;上小學(xué)時,我們背著手,昂著頭,搖晃著腦袋朗誦“牧童騎黃牛,歌聲
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個個都瞪著無知的雙眼,樂在其中;至于現(xiàn)在,當(dāng)我在心中吟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時,仍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這就是詩詞的音樂美所帶來的美好體驗。詩詞如歌,讓我們陶冶性情,促我們享受人生。
喜歡詩詞,喜歡陶醉于詩詞的意境。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向往荒居野處的古人,攜一張琴,捧一杯茶,于深山幽林之中偃仰嘯歌,在千里澄江之上快樂垂釣。與
自然同呼吸,和天地共變幻,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喜歡陶淵明式的隱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淡觀天邊云卷云
舒;沉醉于王維的山水田園,“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更流連于蘇軾“水風(fēng)清,晚霞明”的初晴鳳凰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
子湖畔……詩詞如畫,展現(xiàn)了自然萬物的奇妙瑰麗,我只愿做一個畫中人,永遠陶醉在詩詞的意境中。
遇見古詩作文 篇2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小學(xué)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dāng)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xiàn)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只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著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xiāng)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胡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只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fā)現(xiàn)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fēng)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遇見古詩作文 篇3
大唐的風(fēng)煙早已逝去,大宋的曙光照亮了天空。一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詩人從西蜀的山水間緩緩走來,著一身青衫,留幾縷美髯。目光深邃,自信俊朗,他就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山鼻祖——蘇軾。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文、書、畫”五絕天下,詩詞文創(chuàng)作更是千古一絕,難以為繼。在他的詩作之中,我們能夠看到許許多多的美景與哲理。有“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無窮理趣,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清麗美景,有“驚起卻回首,有恨無人醒,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不屈不饒,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揮灑;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雄闊灑脫;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對美好事物的`綿邈情意;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劣境中的豁達和泰然;有“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jié)來生未了因”的兄弟情深;有“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純情婉約;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真摯和相思……
縱觀蘇軾一生,他屢屢遭受朝廷排擠,卻屢屢用超然的態(tài)度,不拋棄,不放棄,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用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靈光彩讓苦難變得黯然失色,仍然積極的從容地做那個豪邁、豁達、樸素的自我。林語堂說他“雖飽經(jīng)憂患,卻始終不失其赤子之心!钡拇_,同樣是面對風(fēng)雨挫折,浮沉宦海,他沒有選擇像陶淵明那樣隱居田園,沒有像柳宗元那樣意志消沉,更沒有像屈原那樣投江身死。同樣是面對人生風(fēng)霜,顛沛流離,他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隨遇而安,而是用超然豁達的心靈、用更積極地處事、用和詩詞歌賦相依來對待這個無情的世界,“一蓑煙雨任平生”,書寫著他獨特的豐富與深沉,氣度與風(fēng)骨,鑄就了讓后人久久仰視和神往的傳奇!
時光流轉(zhuǎn),蘇軾的背影已然漸行漸遠,然而這位青衫磊落、獨樹一幟的曠世大家?guī)Ыo我們的心靈撞擊仍然歷久彌新。他如歌的生命畫卷,筑成了一道亮麗的永不褪色的人生風(fēng)景。讓我們用心的,慢慢體會……
遇見古詩作文 篇4
中外名著,童話寓言,詩歌散文,名人傳記,科普科幻是每位讀者不可不讀的經(jīng)典。本學(xué)期我讀了《唐詩三百首》、愛麗絲漫游奇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這三本書。下面讓我來談?wù)勛x了《唐詩三百首》的收獲吧!
從這本書中,我認(rèn)識了“詩仙”李白,他的詩歌抒發(fā)了進步思想,氣勢豪放,想象豐富。認(rèn)識了“詩圣”杜甫,他的詩歌以詩寫歷史,而是在深刻、廣泛反映現(xiàn)實的同時,通過獨特的藝術(shù)手段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還認(rèn)識了“詩魔”白居易,他的詩歌淺切、生動自然,讀來瑯瑯上口且便于記憶傳誦……
《春夜喜雨》一詩中詩人杜甫面對春雨心中十分歡喜,所以詩中句句都充滿了喜悅之情,而且描寫的十分生動、形象,猶如一幅絕妙的春雨圖。此時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現(xiàn)了這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讓我體會到了詩人王維那深深的思念親友,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從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體會到了詩人李白對即將分別得故友依依不舍的情感,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令人感動。
《游子吟》一詩中描寫了一位慈母雙手不停地飛針走線,為兒子遠行趕制衣衫的情景。在兒子臨走的時候還將衣衫密密地縫了又縫,只怕兒子遲遲不回家園。讀罷全詩不覺被這位慈母而感動,這首詩很貼近生活,非常真摯感人。
每當(dāng)我吟起這首詩就讓我想起了那對我恩情濃厚的媽媽。她每天早起晚睡,不停地工作著。記得有一次,爸爸勸媽媽不要這么拼死拼活的'工作,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媽媽卻說:“我再苦再累沒關(guān)系,主要是得讓孩子過好!”聽了這句話躲在門外的我頓時熱淚盈眶,無比激動。從現(xiàn)在開始,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使爸爸媽媽付出的一切沒有白費。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領(lǐng)域中一朵絢爛的奇葩。無論是思想內(nèi)涵與形式,還是優(yōu)美的意境與格律都獨樹一幟。
我相信,
在古詩詞的熏染下,我定會更懂得用心去感悟生活,體味人世間的真善美。
遇見古詩作文 篇5
淅淅瀝瀝下著小雨,我愛獨自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捧著一本詩詞集,在橘黃色的燈光下,獨享古詩詞帶給我的無盡歡樂。
那一首首傳頌千古的詩詞,飽含了我多少向往啊!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著蘇軾的曠達;李白的豪爽,領(lǐng)略著李清照的婉約,陸路的悲壯,陶醉在王維的田園情懷,辛棄疾的浪漫狂想中......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如癡如醉。在陽光燦爛的春日,在荷香四溢的夏季,在月白日清的秋夜,在銀裝素裹的嚴(yán)冬,我用心品味著,用情感受著詩詞帶給我的另一種境界,另一種思想。
如涓涓流水,如淡淡云煙,那些清麗雅致的小詩,總會穿過我的心靈,在我的腦海里縈繞不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我陶醉在早春的清新之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陶醉在夏日的絢麗之中,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陶醉在秋夜的溫婉之中,“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陶醉在冬雪的爛漫之中。
一唱三嘆的琴聲,蕩氣回腸,壯懷激烈的號角,鏗鏘有力,那些蒼涼悲壯,富有哲理的詩詞總會震撼著我的靈魂,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芭d,百姓苦,亡,百姓苦!蔽易x出封建大夫的蒼涼與悲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又讀出了前人豁達的`胸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被詩人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感動著,“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被游子的思鄉(xiāng)情感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良師益友的勸勉,鼓勵著我更加勤奮地去拼搏,去創(chuàng)造......
一曲又一曲,一首又一首,如神奇的音符如可愛的精靈,給我超凡脫俗的享受,主我無法擺脫對它們的鐘愛,啊,陶醉在詩詞中無盡的情思、情趣、情理之中,感覺真的挺好!
遇見古詩作文 篇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别嵲鹿庀拢谝粋透著微微亮光的小小窗口前,一個小女孩在咿咿呀呀地用著稚嫩的聲音在讀著一首詩。淡粉色溫馨房間里,兒童玩物放滿在床上,木偶鬧鐘擺放在床頭邊,房間整整齊齊,干干凈凈。一個扎著雙尾辮不過十歲的小女孩在拿著本兒童讀物,用那雙胖乎乎的小手,指著讀物上的一個古人,奶聲奶氣地問道:“媽媽,他是誰?”“他啊,是唐代的詩人李白!薄袄畎祝亢闷婀值拿!跟洗衣粉立白一樣”……額,他的名字已經(jīng)早是家喻戶曉啦。而且,他還被稱為詩仙呢!“”詩仙?哇,作詩都作成仙人了,好厲害!”“額……”
李白?立白?小女孩的腦海中從此便出現(xiàn)了這古怪名字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的名字跟立白有諧音吧,也許是因為今后的教材書上很多次出現(xiàn)這個人的名字,使小女孩更加印象深刻。她看過他的資料,是一個漂泊流浪的詩人,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推薦和賞識而得官,卻每次令他失望!罢鎱柡,一個漂泊四方的詩人,卻能得到這個‘詩仙’的稱號,真是個人才!“小女孩這樣想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女孩懂得他的詩就更多了,他寫的詩有很多種,山水景的,思鄉(xiāng)的,還有送別朋友的,許許多多。漸漸地,小女孩喜歡上了古詩,并且時時會朗讀于口。而這個小女孩,就是我。
偶然的一次,小女孩又在書上看到了李白的一首送別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這時的她,已經(jīng)是初一的學(xué)生了。她反復(fù)朗讀了幾遍,大概的了解了意思后。便問媽媽:“媽媽,這個‘龍標(biāo)’是在哪里?”“這個!‘龍標(biāo)’是唐朝縣名,是在湖南,現(xiàn)名叫黔陽!薄芭丁蔽一腥淮笪,“那……‘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中的‘子規(guī)’是什么?是植物嗎?”“這個啊,‘子規(guī)’指的.是一種動物,即杜鵑鳥,又稱布谷鳥!薄澳敲础逑傅氖鞘裁?是五條溪流嗎?”“沒錯,的確是五條溪流。它們是湖南西部五條溪流的總稱,分別是酉水、辰水、溆水、舞水和渠水,統(tǒng)稱‘五溪’!薄拔疫有一個地方不懂,那就是‘夜郎’是什么東西?”“‘夜郎’啊,指的是古代少數(shù)民族國名,轄境主要在現(xiàn)在貴州西部!薄芭丁蔽医K于弄明白了!扒,你知道,這是一首什么詩嗎?”“我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薄皬哪男┑胤娇闯鰜恚俊薄拔覀兛梢詮淖詈笠痪淦肺冻鰜;‘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其中,‘我寄愁心與明月’最為明顯,當(dāng)作者知道好朋友王昌齡被貶湖南黔陽后,為他同情,也為他擔(dān)憂,‘我寄愁心與明月’的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而‘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的意思則是希望能隨著風(fēng)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guī)、明月、風(fēng)等意象,以擬人和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安诲e不錯,看來,你的古詩知識又提升了!”“嘻嘻……”
又一個夜晚,風(fēng)溫柔的戲弄著柳樹的細辮,楊花開得艷美,卻又是那么的凄涼。皎潔的月光照進屋子里,像是披了一層朦朧地霧霜。蟬兒終于停止了他高昂的歌聲,轉(zhuǎn)為了永眠的沉睡。波光粼粼的小湖上,銀光閃閃,倒映著寂靜的夜空。朦朦朧霧中,似是一位穿著青玉白褂衣竹葉服的詩人站在湖邊,雙手背后,抬頭望月,默默碎念著:“家鄉(xiāng)可好……家鄉(xiāng)可好……”夜光照在他身上,顯得一片凄涼。我不禁又念起五年前那一首思鄉(xiāng)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思起了家鄉(xiāng),也思起了人。李白當(dāng)時的心,也許就是這樣的吧。人間情源可有,卻又無緣相見。問夢知多少,似是故鄉(xiāng)來。
遇見古詩作文 篇7
夕陽不僅會勾起我們那些未解的惆悵,夕陽有時候也有一種門掩黃昏,漁樵晚歸的靜謐和溫馨。
而如果說斜陽照亮的只是一己憂傷,那它不會留下古今這么多的吟唱,之所以如此,更重要的是因為斜陽照徹古今,見證江山更迭。比個人心事更開闊的是黃昏的那份莊嚴(yán),是斜照里的興衰。
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長的時候,莫過于夕陽西下。這個時刻,光影迷蒙,熟透了的溫暖中隱隱含著一絲感傷,夕照把影子映得細長細長,人心中的眷戀也如絲如縷,綿長悠遠……龔自珍說:“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只需要念到、想到“夕陽山外山”這幾個字,千古以來的詩人騷客們,就都被重重疊疊的情思纏繞住,無法逃避。這里的情,可以是男女的愛情,可以是親朋的感情,還可以是人感時傷懷的一種情愫。“夕陽山外山”,到底牽絆著我們多少歌唱呢?
夕陽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邊界,馬上就要墜入茫茫黑夜。這一瞬間,人心百轉(zhuǎn)千回。李白說:“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睘槭裁搓陨谷顺钅?就是因為,有歸來就有未歸,有未歸就有思念,有思念就有哀愁。當(dāng)歸不歸,一天的流光和心愿,都無法安頓。
其實,歸來是人的永恒心愿。我們一次次地出發(fā),就是為了一次次地歸來。《詩經(jīng)·王風(fēng)》里,看著茫茫暮景,一個思婦想念她在遠方的愛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我的良人出去服役,走的時候也沒告訴我歸期,這個時候你在哪兒呢?什么時候你才能歸來呢?接著,她細數(shù)眼前風(fēng)景:“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太陽西斜了,雞上架了,羊啊牛啊全都回家了,我的良人啊,你叫我怎么能不想你呢?這是中國人對日暮晚歸的最早歌唱,平白如話!皻w來”的心愿在中國詩歌中,曾經(jīng)如此樸素!
就是這樣的樸素情懷,喚醒了人心中掩埋的情感,開啟了詩歌史中的“閨怨詩”題材。清代許瑤光評價《君子于役》這首詩:“雞棲于桀下牛羊,饑渴縈懷對夕陽。已啟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昏黃!笨吹诫u上架、牛羊回家,就開始想到遠方的人,想到自己的等待沒有盡頭,內(nèi)心纏繞著百折千回的思念,怎堪面對夕陽?一天之中,最難面對的時光,最難排遣的情緒,就在黃昏時分。所以錢鍾書在《管錐編》里說:“蓋死生別離,傷逝懷遠,皆于黃昏時分,觸緒紛來,所謂最難消遣!
人心中所有的懷遠、離別,在這個時刻,都裹在了一起,紛至沓來,涌上心頭。它有美好,有眷戀,它有失落,有感傷。著名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千古絕唱,短短十個字,蘊涵著遼闊的意象和豐富的回味!跋﹃枱o限好”講的是空間,籠罩著天地景象的溫馨、歡愉;“只是近黃昏”講的是時間,黑暗漸漸逼近,留下的是悲傷,是蒼涼。空間的迷茫和溫馨,時間的蒼涼和短促,組合成了荒煙落日、斜陽晚照,組成了中國人千古以來的日暮情思、不舍歌唱。
每每讀到“近黃昏”三字,生命匆急之感撲面而來,倉促與疲憊,感傷與哀愁,面對時間流逝,人心中的那一點點不甘,都在這三個字中泛起,讓人不由得渴望傾情投入這一刻,抓住黃昏時分這最后一點點流光。
遇見古詩作文 篇8
星期五的時候,老師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那就是背古詩了。 我一聽老師說的三個字‘背古詩’,我就嘆了一口氣說:“哎,古詩呀!古詩!到底甚么時候才能把你們統(tǒng)統(tǒng)背玩呢?我唉聲嘆氣的回到了家,放下書包,拿出《必背古詩詞70+80》,打開老師要背的兩首古詩,開始背誦起來。哇,太好了!我興高采烈地說:“這首古詩太簡單了,是我最拿手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于是我背了起來,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有很多地方背錯了,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我不是已經(jīng)會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了嗎?為什么老師今天要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反而我背不出來了呢?”媽媽笑了笑對我說:“哈哈乖兒子你已經(jīng)忘了怎么背的了,古人說:“溫故而知新!蔽覛鈶嵉恼f:“你才忘了呢!
我的靈感突然來了,我背到第二句的時候,媽媽已經(jīng)在沙發(fā)上哈哈大笑了,笑的合不攏嘴。我憤怒了大聲地對媽媽說:“笑什么笑,我明明背的是對的.嗎?”媽媽開心的說:“乖兒子你自己看看什么地方背錯了吧!”我胸有成竹地打開了書本,看了一下我自己都笑了起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背成了‘碧玉妝成一樹高’了,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房間繼續(xù)背古詩了。幾十分鐘過去了我連一首古詩還沒背完呢?
古詩可真難背呀!正當(dāng)我要放棄背誦的時候,媽媽走到了我的面前和藹可親地對我說:“要有耐心,背古詩不要死記硬背,要先讀懂每句古詩的意思,然后再把整首古詩的意思連起來,這樣就比較容易背誦了!蔽衣犃藡寢尩脑掝D時茅塞頓開,于是我按照媽媽的話來背,你別說還真管用,幾分鐘就把兩首古詩背完了。我開心極了!
遇見古詩作文 篇9
詞人馮延巳的一首小詞《玉樓春》里面有一句,寫從殘冬進入早春時天空的變化:“雪云乍變春云簇,漸覺年華堪縱目!蔽以谏蠈W(xué)時,聽葉嘉瑩先生講過這兩句詞,帶我們溫婉細膩地體會每一個字!把┰普ё兇涸拼亍。我們想一想冬天的云是什么樣的?是沉郁的,堆積的,一塊一塊的,像石頭,層次不分明,光線不明朗。我們眼中的殘冬,還是一片沉沉暮氣。但是早春呢?我們會看見春天的云像一朵一朵花,忽然爆出來,蓬勃爛漫地綻放著。所以這首詞里面用了一個字,“簇?fù)怼钡摹按亍,也是“花簇”的“簇”。不知什么時候,某一個剎那,沉沉的雪云“乍變”,一下子變成了春云擁簇。就在天空云朵變化的一瞬間,大地上的詞人開始感慨逝水流光,“漸覺年華堪縱目”。在這樣的'早春,人眼中、心中的一切,是如此舒展,又帶著些許惆悵。
我們從小就讀熟了韓愈寫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首七絕,寥寥四句,每一個字都耐人尋味: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的這句詩總讓我想起湯顯祖的《牡丹亭》,杜麗娘在游園之前看春天,對春天的形容——“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敝刖W(wǎng)般的絲線,被微風(fēng)吹進閑到空曠的院落——在二八年華的少女杜麗娘眼前,春天恰如這些在風(fēng)中飄浮的游絲,在陽光下一根一根抽開,在春風(fēng)中閃閃搖漾……詩人要有什么樣的心,才能去發(fā)現(xiàn)潤如酥的小雨,還有這如絲裊裊襲來的春天呢?
韓愈接著說“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個感受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只是不知道我們是不是還記得。遠遠看,連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經(jīng)滿是蒙蒙綠色,但是近了去看,卻又好像沒有了!在遠方的淡淡的一抹,在眼前卻消失了。這一視覺偏差,對于尋春探春的詩人,是一個“謎”!白钍且荒甏汉锰帲^勝煙柳滿皇都”,現(xiàn)在真是春天最好的時光了,那種早春幾近透明的綠,是淺淺,淡淡的,朦朦朧朧的,只可遠觀不可褻玩,這一點嬌嫩撩人初初萌動的春色,還真勝過了滿城柳絲的濃春景色呢!
形容水面裊裊變化,有一個詞叫“煙波”;柳絲蕩漾,依然如煙。人的心思如煙,世事歲月的變遷如煙。一個“煙”字里面,裊裊涌蕩的那種氣息,那種光影斑駁,打動著我們的心。這才是春天真正的意味啊。
再晚一些日子,春光再盛一些的時候,綠意分明,柳條飄蕩。我們小時候都背過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教我背,帶著我去看什么叫“細葉誰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幼兒園,又在我身邊奶聲奶氣地念這首詩。每個人的年華都曾經(jīng)從早春經(jīng)過,都曾經(jīng)天真地用小手拈著柳葉,用小腦瓜去浪漫地想象什么叫“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是春風(fēng)一縷一縷地,像我們做手工剪彩紙那樣,把柳枝裁成了婀娜的模樣嗎?如今,感到疲憊的時候,我還是喜歡對著一盞春茶,在氤氳的香霧里淡淡看見這些小時候念熟的景象,在默誦中,心漸漸柔軟松弛,被春雨滋潤,被煙柳感動,就輕盈起來,如同被春風(fēng)托舉。還可以閉上眼睛問問內(nèi)心,在如今忙得分不出一年四季的生活中,我們還有多少春光可以流連?
【遇見古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遇見古詩作文11-08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5篇04-23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7篇04-15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四篇11-16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五篇02-28
精選遇見古詩作文6篇04-11
遇見古詩作文三篇10-23
遇見古詩作文8篇10-18
遇見古詩作文四篇09-27
遇見古詩作文9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