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詩和賞析
【詩句】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出處】唐·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翻譯】登高臨眺仿佛站立在塵世之上,塔梯紆曲盤旋于虛空之中。
【全詩】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唐] 岑參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全詩賞析】
岑參一生強烈追求個人功名,前后兩次出塞,都是要尋找建功立業(yè)的機會。但首次出塞,并不得意于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加上邊地荒涼,生活艱苦,使他感到塞外也和長安一樣“寂寞”。于是,他于天寶十年冬(751)返回長安,僻居終南,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天寶十一年 (752)秋,岑參和高適、杜甫、薛據、儲光羲一起去登慈恩寺塔。五人先后都有紀游之作。其中除薛據一首已佚外,岑、杜二人所作最為杰出。岑參此詩筆力奇恣,“語奇體峻”(見《河岳英靈集》)。尤其“秋色從西來”四句,意境闊大,刻畫工妙,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最后四句由佛塔而歸結到“凈理可悟”,反映了消極出世的思想,且游離于詩境整體之外,難免落套。比之杜甫憂念時局,融情入景,渾涵汪茫,寄慨遙深,自是稍遜一籌。但此詩變化奇幻的筆法,已經預告了岑參后來邊塞詩幻想豐富、光怪陸離特色的消息。賀貽孫“如風雨馳驟,鬼神出沒,滿眼空幻,滿耳飄忽,突然而來,倏然而去”之評,最為得之。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詩和賞析】相關文章: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文和賞析08-04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文賞析03-12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的原文及賞析08-08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文及賞析08-05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文及賞析08-05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的全詩及賞析08-08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原文及賞析5篇02-20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原文、翻譯、注釋、賞析09-29
高適《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原文譯文賞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