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志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規(guī)律。要達到這一目標,我想首先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乃至樂學。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己動起來,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激發(fā)興趣是培養(yǎng)能力的前提。一個人對感興趣的事物,其注意力可以持久集中,可以保持清晰的感知,引起豐富的想象和積極思維,產(chǎn)生愉快體驗,并能夠在從事與他有關的活動中用意志克服困難而不感到疲勞。 在教學各個階段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興趣,發(fā)掘問題。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景的手段經(jīng)常變換,有時用圖片,有時用幻燈,有時候用實物,有時用課室環(huán)境,有時候用學生用具,有時候則用教師本人的言語行動。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仿如身臨其境,觸景生情。較快進入英語角色。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英語的口語化,交際化,情景化。在鼓勵學生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語境外,同時運用電教,圖片,實物等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提供了廣泛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加深理解,熟悉運用,牢固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樣,在趣味教學的輕松氛圍中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素質和綜合能力。
學生的學習情緒,還取決于學生在獲得某種“成功后”的愉快感。 在學習英語知識、培養(yǎng)技能和能力的認知過程中存在著認知的個別差異。在教學中應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區(qū)別對待。反應快的,成績優(yōu)秀的,多提出他們的不足之處,促其力求完美,課堂上讓他們回答難題;對基礎差的、反應慢的學生,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與進步,并及時予以表揚和肯定,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后進生的成功愿望更加強烈,幫助他們增加學習的成就感,擺脫自卑心理,至關重要。對他們提些淺易的問題,絕不用難題去為難他們,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也就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
在培養(yǎng)興趣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表現(xiàn)能力,幫助學生自己發(fā)展的形成知識和技能。同時做到課內學習與課外指導相結合。 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精選材料,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使所選擇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適合學習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擴大眼界,增長知識,在英語知識水平上得到強化和鞏固,進一步開發(fā)智力。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意志和動機等非智力因素。除了課外閱讀,英語課外活動也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課外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如,堂前課后師生間進行幾句簡短的問候和寒喧,那真摯的關切即能讓學生很快進入英語學習的情境。同時又能融洽師生間的感情,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中學生都喜歡音樂,拿一些經(jīng)典英文歌曲,例如《yesterday once more 》,讓學生欣賞,教學生歌唱。讓學生在枯燥的學習氛圍中品味柔美的音樂,音樂既使學生的思想活潑,輕松愉快,又增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在唱英文歌曲中學到了不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此外,教師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單一的教學模式,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吸引學生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應力求讓自己的英語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感興趣,從而喜歡英語課,愛上英語課。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志 [篇2]
烏申斯基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有過這樣的感慨。無論干什么,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對它產(chǎn)生興趣,興趣的產(chǎn)生與學習質量的提高密切相關,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要想作為一名成功的中學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以便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但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筆者有了幾點感悟,愿與同行共鳴。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志》全文內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關注學生的情感,誘導興趣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情感調控的好,可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在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身感受英語知識的廣泛應用,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其產(chǎn)生肯定的學習情感,使他們意識到如果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且能更好的勝任以后的工作,必須學習英語并且一定要學好英語。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感情投入。通過日常教學中許多細微之處對學生科學引導、熱情幫助,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和對自己的關懷,時時刻刻感覺老師在關注自己,使之“親其師,信其道”,這祥師生之間就會產(chǎn)生情感共鳴,學生對英語課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由厭學轉化為好學、愛學、樂學。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批評的藝術和技巧,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個人尊嚴。使學生在教師的婉言中改正自己的錯誤。
二、利用“順口溜”,幫學生巧記英語語法規(guī)則
學英語切記死記硬背,但熟記必要的規(guī)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用一些“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這樣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介紹幾則常用口訣:
1. be的用法口訣:我(i)用am,你(you)用are,is連著他(he),她(she),它(it);單數(shù)名詞用is;復數(shù)形式全用are。be提句前變疑問,句末問號莫丟棄;be加not變否定,be后not莫忘記。
2.關于名詞復數(shù)的規(guī)則和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加s或es的詞尾讀音即[s][z]學生分不清,可通過下面的順口溜加以記憶:“清對清,濁對濁,元音也對濁”,如bikes[baiks] dogs[dgz]cars[ka:z]等。
3.巧記-f(e)結尾的名詞復數(shù):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嚇得發(fā)了慌;躲在架后保幾命,半片樹葉遮目光。(順口溜的劃線部分是學生所學的以-f(e)結果的名詞,變復數(shù)時,都是改-f(e)為ve,再加s)。繁瑣的規(guī)則利用順口溜就會趣味橫生,清楚而明白。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xiàn)新的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穎可信的情景。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xiàn)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使所呈現(xiàn)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教材內容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wǎng)上下載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形象的真實的畫面、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what’s the matter?”這一單元時,筆者就運用課件輔助教學的辦法,讓學生看著圖片,學習關于人體部位的單詞,多彩的圖片引起了同學們的哈哈大笑,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四、師生互教互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對學生來說,教師就是活的教科書。這樣,“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這樣,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與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師生互教互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把過去單純的教育教學過程,變成充滿友好的合作過程;把過去單項的知識傳授,變成師生平等對話、合力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能夠得到學生最廣泛的支持和幫助,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學生能夠樂學不疲,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五、建立新型的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
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fā)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fā)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與稟賦。當教師褪去權威、放下架子,與學生就學習、社交、情感等多方面的話題進行真誠平等的對話時,他就使自己也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印證了彼此的存在,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
這就要求教師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們必須有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吸引”,就是“使學生樂于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中來!
需要教師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傾注相當?shù)臒崆,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可以使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我們”的關系。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
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內外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倍⒄Z的學習更是如此。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用英語交際的機會,我們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內外活動。為此,每節(jié)課,我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的freetalk。或者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需要運用已學過的句型。這樣,不僅復習了舊知,又是一種創(chuàng)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的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鞏固舊知,避免了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
還可以成立英語課外活動小組,開展學習課外材料、演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會話或短劇等小組活動;結合實際地組織英語競賽,如:英文書寫競賽、朗誦比賽、單詞聽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智力比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水平,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因此,作為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地激發(fā)與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志】相關文章: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11-23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11-23
新課標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