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知識框架
雖然必修一的政治比較難掌握,但是只要我們學生將課本概念理解明白,再利用知識框架進行復習和鞏固,成績就會提高。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一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政治必修一知識重點
1、商品
①含義: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诒仨毦邆涞臈l件:
A、必須是勞動產品,不是勞動產品不一定是商品。
B、必須用于交換,不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不是商品,交換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價值,但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離不開流通領域,一旦進入消費領域就成為消費品,不再是商品。
、凵唐返膬蓚基本屬性:
自然屬性——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社會屬性——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注:1、勞動產品不一定有價值,因為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
2、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因為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價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價值
☆兩者關系:對立統(tǒng)一
統(tǒng)一:同時存在商品中,商品是兩者的統(tǒng)一體。
對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屬性。
2、①貨幣產生:偶然物物交換--擴大的p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貨幣產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換不是等價交換。
②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本質)是商品。
③貨幣的職能:
A、基本職能:流通手段,只需現實貨幣,價值尺度,只需觀念上的貨幣。
B、其它職能:(1)貯藏手段,足值的貨幣
(2)支付手段,交錢與交換時間不同。例:到銀行取工資。
(3)世界貨幣,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3、紙幣:
、偌垘诺暮x:由國家(或某些地區(qū))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诋a生:
③職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國家的紙幣還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注:紙幣沒有價值,有使用價值。
、馨l(fā)行:紙幣的發(fā)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通貨膨脹:供小于求;物價上漲,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銷售困難,經濟秩序混亂。
通貨緊縮:供大于求;物價下降,紙幣升值;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有好處,但長時間大范圍下降會影響企業(yè)生產與投資積極性,使經濟蕭條,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導致市場消費不振,對經濟長遠發(fā)展,人民長遠利益不利。
4、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不平衡引起的
通貨膨脹: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
通貨緊縮: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發(fā)行國債,投資環(huán)境設施建設,擴大出口。
政治必修一必備知識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居民的收入物價總體水平
(1)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措施:發(fā)展經濟,保持經濟穩(wěn)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
(2)商品價格高低,措施:穩(wěn)定物價,控制物價上漲,這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2、消費類型:
(1)按產品類型分: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交易方式不同:錢貨兩清,貨款消費,租貨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生存資料消費,發(fā)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
(1)消費結構指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所占的比重。
(2)特點:不是一成不變,會隨經濟發(fā)展,收入變化而變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fā)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順序。
4、消費觀。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5、消費原則: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綜合
探究:金錢的重要性:
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從本質上看,它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從職能上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從在社會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一定意義上,金錢是財富的象征,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金錢。
正確的金錢觀:
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政治必修一知識總結
生產與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fā)展生產
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1、生產與消費
分配與交換是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
(1)生產決定消費(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
(2)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發(fā)展、對生產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新產業(yè)的出現和成長;為生產創(chuàng)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最終目的與動力
2、生產力
(1)必要性:①解決主要矛盾②社會主義本質要求③體現社會主義的有優(yōu)越性④增強綜合國力⑤提高我國國際地位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⑦縮小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趕超發(fā)達國家(2)如何發(fā)展:①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②必須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要通過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基本制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③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④加快科技發(fā)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快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
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生產資料公有制
國有經濟:國有經濟國民經濟的支柱,掌握國民經濟的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主導作用--國有經濟,主體地位--公有制地位)
(1)公有制主體地位:
1、主要體現:
、俟匈Y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就全國而言)
、趪薪洕刂茋窠洕},對經濟發(fā)展起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體現在控制國民經濟發(fā)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tài)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上。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
2、為什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①現行的經濟制度,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fā)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②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
【政治必修一知識框架】相關文章: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要知識框架10-24
政治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框架11-09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框架01-27
高一必修一必備政治知識框架01-26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知識框架11-06
政治必修三必備的知識框架11-09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識框架10-17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知識框架12-05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框架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