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
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學科,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詳細內(nèi)容!
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
一、凝眸“文眼”,洞察文思
好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一雙眼睛,通過“文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洞察文思,了解文章的精髓所在。例如,《美麗的丹頂鶴》文如其名,作者緊扣“丹頂鶴”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突顯其美麗的形象,通過生動有致的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又如,《母親的恩情》,作者用以文包詩的手法將膾炙人口的《游子吟》擴寫成一個動人的故事:母親燈下縫衣,情深切切;母子臨行話別,依依不舍。母親的恩情如膠似漆地交織在字里行間,于素淡之中浸潤出血濃于水的親情。
二、梳理“文脈”,把握整體
“文脈”就是文本的結(jié)構(gòu)線索,不同的文本結(jié)構(gòu)常呈現(xiàn)不同的表達效果和言說效應,有些小學低年段教師在教學中對“文脈”梳理不夠,常把簡單的課文復雜化,他們往往過多地關注文中的細枝末節(jié),致使教學臃腫,結(jié)構(gòu)松散,明晰度不高,整體感不強。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fā)揮!睙o論是作者、編者、還是教者,其語言都不僅僅是感性的表達,更應是一種理性的思考,語言文字中包含著嚴謹?shù)倪壿嬛腔,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理清文本的脈絡,才能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邏輯智慧。
例如,《美麗的丹頂鶴》,文章開篇寫丹頂鶴從遙遠的北方飛來,繼而以特寫的鏡頭捕捉其“顏色之美”和“姿態(tài)之美”,最后以丹頂鶴在其第二故鄉(xiāng)——黃海之濱的無憂生活結(jié)尾。全文行筆流暢,動靜交替,首尾呼應,有一氣呵成之感。又如,《云房子》以小鳥造云房子為敘事線索,從造云房子、用云房子、失云房子三個層次來呈現(xiàn)白云生成、變幻、消失的全過程,全文構(gòu)思奇特,妙趣橫生。再如,《梅蘭芳學藝》開篇寫梅蘭芳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后文寫梅蘭芳經(jīng)過勤學苦練,彌補了先天的不足,雙眼漸漸靈活起來,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縱觀全文,從“學藝遇挫”到“堅定決心”再到“勤學苦練”最終“功成名就”,文章篇幅短小,卻跌宕起伏,情節(jié)曲折,耐人尋味。
三、咬文嚼字,品詞析句
語言是思想情感的載體,讀者通過語言文字這個介體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閱讀任何一篇文章,對文本語言的正確理解、感悟,都是讀懂文章最基本、最關鍵的起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文本語言,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間,對“語”動情,對“言”生思,在揣摩、辨析、感悟、欣賞中品味語言文字的內(nèi)蘊。
例如,《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中“我來到小小的荷塘,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小小的荷塘與大大的荷葉形成了一組鮮明的對比。照常理,荷塘應該是大的,荷葉相對則要小許多,但課文卻以“小小的荷塘”來反襯出“大大的荷葉”,給人無盡的遐想。那圓盤似的荷葉一片連著一片,荷葉用自己圓潤的身體撐滿了整個荷塘,原本的荷塘仿佛真的是變小了。又如,“我想變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逼渲幸粋“睡”字很有意蘊,如果換成別的詞“躺”、“!、“落”、“歇”、“滾”……總覺得沒有“睡”字那樣愜意,那樣舒適,一個“睡”字足以把我們帶入雨滴那甜美的夢鄉(xiāng)。再如,《云房子》中有一段描寫云房子外形的語言十分生動,給人以很強的畫面感!霸品孔釉旌昧耍河械南翊蠖夏菢由瞪档貦M著,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著。”一個“傻”字透出云房子的萌態(tài),而“美”字卻又顯出它的出眾!坝泻芨叩拇髽欠浚泻軐挼拇蠖Y堂”,高矮寬窄之間勾勒出云房子的姿態(tài)萬千、形態(tài)各異!耙灿幸稽c點小的,小得只可以住進一只小麻雀。”一句話中竟用了三個“小”字,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云房子的玲瓏精巧所吸引。
四、吸收內(nèi)化,學以致用
書本中的語言是固定、靜止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用環(huán)境,使學生克服死記硬背,學會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從而實現(xiàn)文本語言的吸收和轉(zhuǎn)化,滋養(yǎng)出自己的語言。
例如,《水鄉(xiāng)歌》從“水多”、“船多”、“歌多”三個角度來描繪水鄉(xiāng)的詩畫美景和幸福生活,數(shù)量詞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亮色!扒l渠,萬條河”讓人感嘆水鄉(xiāng)河流交錯的奇景;“千只船,萬只駁”使人驚異于水鄉(xiāng)白帆競渡的盛況。以“千萬”來表達數(shù)量的“多”是語言的常規(guī)表達,但本文卻用“一”來表達“多”的特質(zhì),更顯其言語的智慧!俺靥烈粋連一個”“歌曲一籮又一籮”,“連”與“又”的短語組合就把數(shù)量從一擴展到了無窮多,真是妙不可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展示語言組合的魅力,以插圖為背景,讓學生模仿練說,如青山一座連一座;綠樹一片連一片;小鳥一只又一只;白云一朵又一朵……水鄉(xiāng)的靈動與秀美便在學生的仿說中逐一地鋪展開來,日積月累,就能給學生豐富的語言積累。
又如,《世界多美呀》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作的童話故事,說的.是一只等待出殼的小雞,從一個小小的洞眼中窺探到一個明麗的世界,它迫不及待地破殼而出,發(fā)出了對五彩世界的贊美:“啊,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顯然,學會疊詞的用法是本課教學的目標之一。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來感知“藍湛湛”的天空如寶石般澄明透亮;“綠茵茵”的草皮給人以毛茸茸的質(zhì)感。學到“碧澄澄”一詞時,則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來體會小河的清澈與勃勃的生機。最后,還可創(chuàng)設一個課堂的延伸情境:讓我們隨著出殼的小雞一同去探尋世界的美麗。于是學生用自己內(nèi)化建構(gòu)的語言七嘴八舌地描述自己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情不自禁地贊嘆那“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地”、“金燦燦的太陽”、“亮閃閃的星星”……
總之,小學低年段的語文課就是要從文本語言出發(fā),循著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瞄準設定的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真切地設計有效教學情境,以自己的個人魅力和教學智慧引導學生建構(gòu)知識與技能,體驗學習過程與方法,內(nèi)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滋生每位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所在,也是實現(xiàn)師生互動,共同成長的必由之路。
【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相關文章:
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評課稿10-12
語文閱讀教學的案例03-07
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03-07
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足03-09
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03-09
什么是語文閱讀教學01-27
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涵03-07
淺談語文閱讀教學03-07
語文閱讀教學方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