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木匠的故事
關于木匠的故事1
去年暑假,有一個美國女孩戴安娜到我的公司實習,她的母親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是一個研究中國歷史的專家。她請我到她家吃一天的飯。我在美國很少到別人家里去吃飯,更何況是吃一天的飯。想到要花整整一天的時間,就帶了兩本書去。
到了她家不久,有個人敲門,大概五十來歲,穿著工裝,帶著工具箱。女教授對我說:“是個木匠,來給我修櫥柜的!庇谑,我第一次看到上門的美國木匠,我對女主人說:“我的同行來了!(我是賣別墅的。)
我在那里很寂寞,就開始觀察他。他一邊熟練地修著櫥柜,一邊跟我聊天。這個人很健談,他說:“我最喜歡木工這個職業(yè)了,這個職業(yè)也給了我豐厚的收入!蔽艺f:“我是賣別墅的,對質(zhì)量要求非常高,對木工很有感情,所以,我很尊敬木工。”講著講著。他對我說:“春天和秋天的時候。我還有第二份工作,是個兼職。”我問他:“那你兼職干什么呢?”
“我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簽約攝影師!
在世界攝影界,只要你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簽約攝影師,也就意味著你在攝影界有著崇高的地位。結(jié)果他一講自己的名字,把我嚇了一跳,我看過很多期的《國家地理》雜志,很多著名的'非洲照片都是他拍的。
我贊嘆道:“你是一個大藝術家!彼麚u搖頭說:“我是一個木工,拍這些照片,都是業(yè)余的。”我覺得這個人有點犟。他說:“在我們傳統(tǒng)的美國人眼里,什么是自己的分內(nèi)工作,什么是業(yè)余工作,我們是有著自己的標準的。我父親也是個木工。我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爸爸并沒有多管我,他總是跟我講人要勤勞,你把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就能獲得很好的收入。我牢牢記住了爸爸經(jīng)常講的這句話,后來,書讀得不怎么樣,只好跟著他學本事,學完之后,我就開始自己做木工活。”
在美國,木工收入是中上層的收入,年薪在5萬美元以上。這個時候,他越做得多,報酬就越高,生活就變得越好。他說:“我喜歡玩,有了多余的錢,就到非洲去旅游。旅游不能不干事啊,我就照相,我照了相之后就寄給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編輯發(fā)現(xiàn)我照得蠻好,用了幾期后,就和我簽約了,F(xiàn)在,我業(yè)余的這份工作,一年又能掙個五六萬美元。”在美國,每年十幾萬美元的收入算是很不錯了。
這是什么?一個人成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記者,他仍能心平氣和地當做兼職,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這就是心態(tài)。古今中外、各行各業(yè),都是需要這種心態(tài)的。
關于木匠的故事2
小熊貓是個粗心的小木匠,做事情一點也不專心,木板鋸得象狗啃一樣,木條刨得兩頭彎彎象小橋。
但是小熊貓卻非常熱心幫助別人,它幫長頸鹿一家修桌子、幫著大象修澡桶..........
可是,手藝不精的小熊貓把事情搞得亂七八糟的,嘗到了不認真學習的苦頭。
故事點評
小熊貓粗心做事情不專心,這樣子能把事情做好嗎,但是小熊貓卻有一副好心腸,直到小熊貓嘗到自己不認真做事的.后果,小熊貓能改掉就好。小朋友不要像小熊貓一樣做事太粗心,我們對待一件事一定要認真負責細心起來,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關于木匠的故事3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yè),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后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斑@是你的房子,”他說,“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彼痼@得目瞪口呆,羞愧的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么會這樣呢?他很后悔,他現(xiàn)在住在一棟粗制濫造的房子里!
其實,這個故事我閱讀過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我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建造一所叫做“回憶”的宮殿。如果是用心去建造的,用愛去加瓦的,那么將來的回憶宮殿必定是金碧輝煌,賞心悅目。讓人永生難忘;如果是用應付馬虎粗糙建成的,那一定是一座黯淡無光根本沒人來走訪的孤獨的小屋。我又在想:假如你每時每刻把自己當成那個以前一直耐心聰明細致的木匠,你的生活中將會贏得多少無悔的笑容和激勵的鮮花和掌聲埃
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jīng)心地“建造”我們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警覺自己的處境時,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這個木匠。
每天,我們砌一塊磚,釘一塊木板,壘一面墻,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居然不得不居住在自己建成的房子里。可是,到這時,一切都已經(jīng)注定,我們已經(jīng)無法回頭了。這就是人生。充滿了遺憾和嘲弄。
再也沒有比“我只是為別人在工作”這種觀念更傷害我們自己的了。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及早認識到,我們是自己命運的播種者。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會在將來深深地影響到自己的命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幾分耕耘,就有幾分收獲。
認識到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意味著自我負責和自我激勵。一個人只有能夠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激勵自己進步,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最根本的問題。如果我們甚至不愿意對自己負責任,不愿意自己督促自己進步,那將不會再有力量能使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站住腳跟了。
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子,加上去一塊磚,或者豎起一面墻,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chuàng)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的優(yōu)美、高貴!要記。骸吧钍亲约簞(chuàng)造的”。
關于木匠的故事4
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曾提到過一位女科學家,她在德國工作,是研究放射性衰變的先鋒。由于當時德國科學界普遍歧視女性,她被迫在物理大樓外一間木匠房里做實驗。但就是在這里,她成為了弄懂原子核裂變的第一人。
木匠房本該是制造椅子的地方,卻在這里誕生了核裂變,這既讓人激動,又讓人心酸。
這位女科學家名叫麗絲·邁特納。她的真實處境比吳健雄提到的還要糟,她不僅被安排在木匠房里工作,而且還不能隨意進入物理大樓,甚至連大樓內(nèi)的廁所都不允許使用,因此,每次內(nèi)急她都要一溜小跑到附近的'餐館解決。
在如此惡劣的處境中,1918年,邁特納發(fā)現(xiàn)了新的放射性元素,并將之命名為“鏷”。她確立了核裂變的概念,但卻一直拒絕參與研制核武器。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邁特納訪問哥倫比亞大學時,已是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了。細心的吳健雄很快發(fā)現(xiàn),這位老人有個不良習慣——不洗澡。
在哥大,洗澡是每個人的生活常態(tài),所以她的這個習慣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因此吳健雄不得不小心地提醒她,她是否想去洗個澡?她歪著頭,調(diào)皮地說:“不,她已經(jīng)‘練’出來了!币驗樵谒哪窘撤坷锸菦]有洗澡間的。她的話讓吳健雄終生難忘,每次提起都會難過。
麗絲·邁特納終身未嫁,1968年以90歲高齡去世。
【木匠的故事】相關文章:
木匠作文05-29
白雪公主的故事睡前故事06-02
我家的故事05-04
飯桌的故事12-08
母愛的故事04-15
卡通故事02-27
長輩的故事03-29
麥穗的故事01-19
漢字的故事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