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出不了局,只好就地覺醒感悟
出不了局,只好就地覺醒!
1、牛頓的天窗。
其實,對人類而言,有一些答案早在眼前,只是還需要點破一下。
當一個蘋果砸中牛頓的時候,就是上帝為人類打開了一扇天窗。牛頓眼冒金星抬頭望天,看到的就是宇宙的真相。于是,他讓全世界都了解了一種神秘的力量——萬有引力。
牛頓的發(fā)現(xiàn)是偉大的。他說,宇宙間的物質(zhì)是彼此吸引的,吸引力的大小取決于各自的質(zhì)量和距離。質(zhì)量大,引力就大;距離近,引力就大。所以,大星球總是能吸引小星球向它靠近,而小星球要么靠近,要么圍繞大星球運動,除此別無選擇。牛頓最先讀懂了太陽和月亮,進而讀懂了滿天星云。
后來,牛頓仙逝了。肉體消失之后,精神也就煙消云散,這是普通人的痛苦。一旦精神和智慧可以借助他身得到延續(xù),死亡反而有了破繭而出的快樂。所以后來的地球衛(wèi)星、航天飛機和宇宙飛船,說明人類已經(jīng)讓牛頓成為了不朽。
但是,上帝的天窗里面是否只有牛頓看到的風景?透窗而入的天光還能不能照亮別人,以及照亮其他角落呢?
2、同性相吸。
牛頓的發(fā)現(xiàn)是驚人的,首先他告訴人類一個基本事實:同性物質(zhì)也是相吸的。與這一發(fā)現(xiàn)相比,正負電荷和南北磁極之間的相吸反而處于下一層面。雖然正負電荷之間的異性相吸構(gòu)成了原子和分子,但分子之間卻以同性相吸的方式聚合成了物質(zhì)、地球、太陽系、銀行系、宇宙。
同時,牛頓的表達也束縛了人類的思考,它很自然地把注意力引向了自然和科學,而忽略了社會、精神、靈魂具有與之同構(gòu)的模式。萬有引力,不僅僅局限于物質(zhì)之間,在精神領域里恰恰更加符合同性相吸的法則。而這便是牛頓發(fā)現(xiàn)的弦外之音。
信奉同一宗教的人是相互吸引的;在同一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是相互吸引的;具有同一理念和精神的人是相互吸引的。這些吸引的層面,高于肉體本身的陰陽屬性層面。意識的吸引往往沒有男女的界限,所以世界上會有多種意識形態(tài)并存,而不是由陰陽劃分出來的簡單的二元對立陣營。
雖然在精神領域無法對吸引力進行精確定量,但定性的類比也足以令人茅塞頓開。
3、人在局中。
同性相吸本身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藉此所形成了一種格局——大星球總是能吸引小星球向它靠近,而小星球要么靠近,要么圍繞大星球運動,除此別無選擇。注意,這一格局產(chǎn)生雖然源自于同性相吸,但它本身也具有非同凡響的啟示,因為它除了透射出星云挪移的真相,同時也暗喻出意識之間的關系。
任何一個人,必然會走進某個能量強大的組織,必然會圍繞某個能量強大的人旋轉(zhuǎn)。人可能會入黨、參軍,或成為某家企事業(yè)單位的職員,不管怎樣人都是星云陣列中的一粒塵珠。
任何一個人,必然會被某種意識形態(tài)所吸引,必然成為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踐行者和布道者。人可以信仰佛教,甚至可能崇拜明星;人可以相信科學,當然也可以醉心藝術。不管怎樣,人都是星云光影中的一線美芒。
如果一個人游離在組織之間而身份沒有歸屬,如果一個人沒有精神追求而心靈沒有歸宿,這個人可能很快產(chǎn)生無向、無力、無意義感,這種狀態(tài)就是茫然,而茫然的狀態(tài)可能要比前行在路上遭遇困境要痛苦得多。
所以,覺醒對于個人而言不是跳出局外,而是要明白“人在局中”。
4、大而無外。
“人在局中”,是覺醒的一部分。它的意義在于獲得平靜,也就是不再欣喜或忿恨于自身所處的格局坐標。有了這份平靜,才可能有寧靜,才能意識到最終身處的那個大而無外的格局。
當人想跳出一個局的時候,應該首先明白,接下來會進入或已經(jīng)陷入了另外一個局。當人覺得已經(jīng)跳出了一個小局的時候,其實仍然身處于一個能量和邊界更大的局。人在有意或無意之間選擇的只是進入一個自己覺得更為舒適的局而已。
所以,先意識到人在局中,進而意識到局有局外,再意識到局外有局,再意識到到局與局之間無窮嵌套,最終意識到到大而無外的意境,這是人類覺醒的基本路線。
可見,人不可能真正出局,但人可以就地覺醒。
【出不了局,只好就地覺醒感悟】相關文章:
人類,覺醒吧作文10-02
我是一只好毛毛蟲作文07-28
一雙令我覺醒的手作文09-07
秀出精彩作文10-13
春從心出作文08-13
如何鍛煉出肌肉07-29
怎么鍛煉出胸肌06-01
鍛煉出腹肌的方法06-08
如何瘦出小臉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