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填報志愿的注意知識
高考讓多少學子為之全力以赴,高考讓多少學生家長牽腸掛肚,高考志愿填報讓多少老師教之又教,高考結束后填報志愿必須了解這三大因素才能玩轉志愿填報,考上理想的學校。
招生計劃、投檔比例、專業(yè)級差,是志愿填報必須考慮和把握的三個基本因素,因此,簡稱志愿填報三要素。
1、招生計劃
高校招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根據(jù)招生計劃,結合成績排序和考生志愿,進行“一個計劃對應錄取一名考生”的過程。顯然,招生計劃是填報志愿和高考錄取的基礎。
所謂招生計劃,就是院校準備招收學生的人數(shù)。招生計劃由院校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報請國家教育部審批備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招生計劃具體劃分為三種類型:(1)來源計劃;(2)預留計劃;(3)農(nóng)村專項計劃。
2、來源計劃:
所謂來源計劃,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達的招生專業(yè)及人數(shù),又稱分省計劃。它包括:(1)分批計劃,如本科一批招收人數(shù),本科二批招收人數(shù);(2)專業(yè)計劃:如招收的專業(yè)有哪些,每個專業(yè)招收多少人?忌顖笾驹敢罁(jù)的正是這個來源計劃里的專業(yè)計劃。
來源計劃的分配,高校所在省份所占比例一般為50%-60%,其余分配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
3、預留計劃:
高校的招生計劃與其公布的來源招生計劃會有一定數(shù)量的差別,即預留計劃數(shù)=招生計劃總數(shù)-來源計劃數(shù)。
預留計劃包括三種情況
(1)單獨招生計劃:如保送生、預科生;
。2)自主選拔招生計劃(約占5%):如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特殊類考生;
。3)少量的機動計劃:這部分計劃為全國高考錄取時調劑之用。如果某個省份生源很好(錄取分數(shù)高),可以臨時決定予以增加招生計劃,多投檔多錄取一定數(shù)量的考生。增加的這部分預留計劃大多數(shù)會投放在征集志愿中,因此征集志愿也會有好院校好專業(yè)。
絕大多數(shù)考生接觸的都是來源計劃,預留計劃通常不會干擾來源計劃的錄取。來源計劃、預留計劃都屬于非定向計劃,國防生、委培生則屬于定向計劃。定向計劃為單列計劃,不在來源計劃和預留計劃內。
2016年國家教育部決定并向社會公布,取消高校招生預留計劃。實質上是取消的機動計劃,并把單獨招生、自主招生納入來源計劃。
4、農(nóng)村專項計劃
國家新增農(nóng)村專項計劃,從一些好的學校里拿出一些計劃,專用于農(nóng)村學生招生。這是用于照顧農(nóng)村學生。
1、國家教育部直接給各省市自治區(qū)、各重點高校下?lián)苡媱潯?/p>
2、國家重點大學,比如985、211,自己要列出一些計劃,分輸?shù)礁魇∈凶灾螀^(qū)用來招收農(nóng)村學生。
3、省屬重點高校,單獨下計劃,用于招收農(nóng)村學生。
農(nóng)村有很多聰明的孩子,因為他們享受的教育資源不一樣,他們的分數(shù)與擁有更多資源的孩子相比較缺乏優(yōu)勢,政策向他們傾斜,也是合情合理的。
農(nóng)村專項計劃不屬于機動計劃和預留計劃,是一個單列計劃。
2、投檔比例
投檔比例,就是為了便于高校選拔錄取,省招生主管部門即省教育考試院(省招辦)按照多余招生計劃人數(shù)的一定比例,向招生院校投遞考生檔案。
投檔比例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
1、零投檔比例:規(guī)定提檔不退檔,情況很少;
2、低投檔比例:5%-10%;
3、中投檔比例:15%-20%;
4、高投檔比例:>20%;
一般投檔比例都在5%-20%之間,低于5%,高于20%的,也是極少數(shù)。但是有極個別院校的投檔比例極高,高達150%,甚至180%。
那么,志愿錄取與投檔比例是什么關系呢?投檔比例對錄取有什么影響呢?
投檔比例與錄取風險成正比,投檔比例越大,錄取風險也就越大,即退檔的風險越大。因此,我們填報高考志愿選擇目標院校,盡量選擇投檔比例低的院校,盡力規(guī)避投檔比例高的院校。
同時特別強調:在投檔比例一定的情況下,還必須考慮招生計劃的人數(shù)。比如本省院校投檔比例5%,表面上看投檔比例很低,但招生計劃基數(shù)很大,所以錄取風險非常之大。例:本省某院校面向全省招生2000人,投檔比例5%,則意味著將有100名進檔的考生被刷掉。如果是壓投檔線進去的,絕大多數(shù)會被退檔。
【填報志愿的注意知識】相關文章:
高考生填報提前批志愿需要注意的問題08-08
高考如何填報志愿08-03
如何掌控志愿填報09-02
2023高三什么時候填報志愿01-17
云南高校招生第六輪征集志愿填報時間02-28
夏天喝冰飲要注意什么 小知識04-21
社區(qū)志愿服務08-04
什么是征求志愿05-25
志愿宣誓范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