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鞏固備考習題及答案
社會應提供資源與服務,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并避免食而無糧、教而無師、病無良醫(yī)、住無蔽身以及種族歧視等問題的發(fā)生人人有平等機會參與社會的模塑過程。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鞏固備考習題,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一、單項選擇題
1.通用社會工作的過程模式中,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涉及的因素不包括
( )。
A.個人
B.群體
C.動物
D.社會
2.關于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論說法不準確的是( )。
A.學習信任階段(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B.發(fā)展主動性階段(3~5歲):自主與羞恥、懷疑的沖突
C.建立個人同一性的階段(12~19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D.顯示創(chuàng)造力感的階段(25~65歲):生育與自我專注的沖突
3.( )是人生生命循環(huán)最多變化的時期。
A.兒童時期
B.青少年時期
C.成年時期
D.老年時期
4.家庭結構圖用圖形方式來顯示家庭的內在結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 )。
A.家庭的重大事件
B.家庭內部的資源
C.家庭內部的壓力
D.家庭與環(huán)境的界限
5.王平因酒后駕車將行人撞成重傷而被拘押和起訴,妻子兩個月前因車禍去世,現(xiàn)家中只有年邁的父親和年幼的女兒,再無他人照顧,也無任何經(jīng)濟來源。此時社會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務是( )。
A.尋找收養(yǎng)機構
B.尋找臨時安置場所
C.為他們申請低保
D.進行心理輔導
6.為了提高當?shù)貧埣踩说纳钯|量和生活地位,社會工作者向當?shù)卣ㄗh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huán)境。針對殘疾人身體不便的困難,最主要的措施是( )。
A.建設無障礙環(huán)境
B.以多種形式開展對殘疾人的幫扶活動
C.呼吁社會各界理解殘疾人
D.積極宣傳助殘日
7.下圖所示的家庭結構圖所代表的意思是( )。
A.一個30歲的離婚女性帶著一個8歲的女兒
B.一個30歲的離婚女性帶著一個8歲的兒子
C.一個30歲的離婚男性帶著一個8歲的兒子
D.一個30歲的離婚男性帶著一個8歲的女兒
8.矯正社會工作者在司法判決前提交調查報告的作用是( )。
A.為犯罪嫌疑人做辯護
B.為法庭判決提出參考建議
C.為律師辯護提供證據(jù)
D.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
9.因父母工作調動,方立從農(nóng)村轉到城市的重點學校,因學校教學方式不同,方立暫時跟不上老師和同學的教學節(jié)奏,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同時因自己成績和同學有差距,認為自己很笨,很害怕與老師、同學交流。針對方立的情況,社會工作者開展輔導介入的重點應放在( )。
A.人際溝通能力培養(yǎng)
B.朋輩交往能力的提升
C.自信心方面的訓練和提高
D.情緒調節(jié)方面的輔導
10.( )是學校社會工作者進行個案管理的對象。
A.一般學生
B.有學習困境的學生
C.有暴力傾向的學生
D.處境不利的學生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理論是關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發(fā)展的理論,包括人們生活所處的各個社會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理論,重點放在個人、群體、社會和經(jīng)濟系統(tǒng)之間的交互作用上。
2.【答案】B
【解析】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論將人的一生劃分成八個階段,每一階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機的概念來貫穿:①學習信任階段(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②成為自主者的階段(1.5~3歲),自主與羞恥、懷疑的沖突;③發(fā)展主動性階段(3~5歲),主動與內疚的沖突;④變得勤奮階段 (6~12歲),勤奮與自卑的沖突;⑤建立個人同一性的階段(12~19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⑥承擔社會義務階段(19~25歲),親密與孤獨的沖突;⑦顯示創(chuàng)造力感的階段(25~65歲),生育與自我專注的沖突;⑧達到完善的階段(65歲以上),自我完善與絕望期的沖突。
3.【答案】B
【解析】青少年期是人生生命循環(huán)最多變化的時期。
4.【答案】A
【解析】在家庭評估中,社會工作者經(jīng)常運用家庭結構圖作為評估的工具。家庭結構圖是用圖形方式來表示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它幫助社會工作者迅速、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受助家庭成員的結構、成員關系以及其他一些家庭情況。
5.【答案】C
【解析】犯罪嫌疑人如果是家庭收入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提供者,其被收押和等待審判期間會使家庭經(jīng)濟陷入困難境地。矯正社會工作者此時的重要工作任務,是依據(jù)當?shù)氐南嚓P法律法規(guī),為犯罪嫌疑人的家人尋找社會資源以維持生計,如幫助申請社會救濟、幫助尋找暫時性工作等。
6.【答案】A
【解析】為了提高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必須改善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種種障礙,十分不利于殘疾人參與社會交往活動。因此,針對殘疾人身體不便的困難,最主要的措施是建設無障礙環(huán)境。
7.【答案】D
【解析】在家庭結構圖中,□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婚姻關系;#表示離婚關系;+表示分居關系;……表示同居關系。家庭結構圖的繪制遵循三項基本原則:①長輩在上,晚輩在下;②同輩關系中,年長的在左,年幼的在右;③夫妻關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由此可知,本題中圖示代表的意思是一個30歲的離婚男性帶著一個8歲的女兒。
8.【答案】B
【解析】社會工作者在司法判決前提交調查報告的目的不是像律師一樣為被告做無罪或輕罪辯護,而是在罪犯承認犯罪事實的基礎上為法庭判決提出參考建議。
9.【答案】C
【解析】人際關系困境主要是指那些渴望與人溝通、得到別人理解卻因為種種原因難以實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對那些遭遇嚴重人際關系困境的學生,社會工作者可以對他們采用個案工作的方法,通過多次咨詢和輔導,了解他們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并和他們一起制訂出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本題案例中,方立是因為不夠自信而造成人際關系困境,因此,社會工作者應該對其進行自信心方面的訓練和提高。
10.【答案】D
【解析】學校社會工作者進行個案管理的對象應是那些處境不利的學生。處境不利指由于處于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或者在家庭、同伴群體中長期受不良對待,如虐待、忽視、欺負,而出現(xiàn)或可能出現(xiàn)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
【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鞏固備考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