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要點
高二的學生覺得必修三的歷史很難學,其實只要從課本內(nèi)容出發(fā),將知識點都弄明白,歷史就會變得很簡單。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要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要點
一、漢字與書法藝術
1. 漢字
(l) 起源: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圖畫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體系。
(3) 演變:
、傩蛄校喊醇坠俏摹⒋笞、小篆、隸書、楷書的脈絡演變。
、谮厔荩河煞钡胶。
2. 書法藝術
(l) 發(fā)展脈絡:魏晉以前處于自發(fā)階段 , 以后進入自覺階段,成為一種藝術。
(2) 基本特征:
類別 特征 代表人物
楷書 筆畫詳備, 結構形體嚴整,實用價值高。 鐘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
草書 筆畫簡約,勾連不斷,線條流暢縱情, 審美價值高。 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等。
行書 兼具楷書的規(guī)矩和草書的放縱, 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雅俗共賞。 東晉王羲之、唐朝顏真卿、北宋蘇軾、元朝趙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二、京劇的出現(xiàn)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表演;
、诘拦饽觊g,又有湖北的漢劇藝人進京,形成“徽漢合流”。
、劢(jīng)過表演實踐,徽劇和漢劇兼收其他民間曲調(diào)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來的京劇。
、芡、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長庚等號稱“同光十三絕”的名藝人。
、莺髞砹餍腥珖种鸩阶呦蚴澜。
高二必修三必備歷史知識
一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1)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社會地位較低的士,受到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的重用。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
(2)政治和經(jīng)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fā)生變化。社會上形成一些以傳播文化、發(fā)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些學者和思想流派,被稱為“諸子百家”。
(3)學派之間的互相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系。
2、評價: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
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后人尊稱“至圣”。
2、早期儒學:
(1)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做到待人寬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鬃訌娬{(diào)統(tǒng)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鬃邮讋(chuàng)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發(fā)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
荀子也主張統(tǒng)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3)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歸納
中國古代思想寶庫
一、孔子與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魯國人,“三家一創(chuàng)”;《詩》《書》《禮》《易》《春秋》和《樂》
2、學說:
、僬螌W說:A。“仁”(仁者愛人 ) B。“為政以德”
C.“禮”(“克己復禮”)【實質(zhì)是恢復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
、谡軐W觀點(天命觀,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
、劢逃枷耄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仁不讓于師”
3、歷史地位:
、偎珜У娜寮宜枷氡缓笕税l(fā)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
、酆笕苏砜鬃友孕袨椤墩撜Z》,尊孔子為圣人,歷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德經(jīng)》
2、學說:
①哲學思想:
A、“道”是萬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B、辯證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對立的,并可互相轉化;
、谡螌W說:“無為而治”
3、歷史地位:①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 ②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要點】相關文章: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點10-18
高中必修二歷史知識要點框架11-10
高二歷史知識要點歸納10-18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點提綱10-18
高二必修三歷史知識點歸納10-18
高二必修三政治知識要點總結12-04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識要點總結12-04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識要點歸納01-27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要點歸納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