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二級心理咨詢師考點記憶
平時勤奮學習是取得好成績的前提,心理咨詢師考試要想取得好成績,那么現(xiàn)在就該開始認真復習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7二級心理咨詢師考點記憶內容,希望對您的復習有所幫助!更多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1、方法
(1)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系統(tǒng)觀察人的行為和活動,從中 、方法: 、觀察法: 發(fā)現(xiàn)心理現(xiàn)象產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方法。
(2)調查法:就某一問題,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被調查的對象提問,讓他回答,通調查法: 調查法 過對他的回答來分析了解他的心理活動的方法。 口頭-訪談 問卷-回卷法
(3)個案法:對某一被試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詳細研究。 個案法: 個案法
(4)實驗法:主試者在嚴格控制條件的情況下,觀察被試者的行為或活動探索客觀條 實驗法: 實驗法 件和人的心理活動之間和因果聯(lián)系的研究方法。 自變量: 自變量:由實驗者選擇用來引起被試者心理或行為變化的刺激變量。因變量: (研究者試圖預測的行為) :由自變量引起的被試者心理和行為的變化。 因變量: 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除自變量之外的一切能夠對被試者的心理或行為產生影響的客觀條件。研究不同的對記憶效果影響的記憶 記憶方法——因變量 記憶效果——自變量例: 記憶材料、性別年齡、知識經驗、個性特點、環(huán)境——控制變量
2、神經元及其功能神經元的定義 (識記) :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單位、功能單位和營養(yǎng)單位。組成:細胞體、 組成: 神經元的定義(識記) : 組成 樹突、軸突。
知覺的種類(識記) 領會) 知覺的種類( (領會 : 知覺的種類 識記) 領會) ( 物體知覺:對物體的知覺 社會知覺:對人的知覺
(1)、對物體的知覺: 對物體的知覺: 對物體的知覺 空間知覺:對物體大小、形狀、形狀距離、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
4、距離知覺(深度知覺) :判斷遠近距離的知覺。 雙眼視覺:兩眼視網膜上形成的兩個略有差異的視像,是判斷遠近的主要三億文庫包含各類專業(yè)文獻、行業(yè)資料、應用寫作文書、外語學習資料、幼兒教育、小學教育、生活休閑娛樂、文學作品欣賞、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復習筆記198等內容。
5、相對運動時,近物移動快,遠物移動慢; (立體電影,立體攝影。 ) 時間知覺:對物質現(xiàn)象的延續(xù)性和順序性的反映。生物鐘:機體內部生理節(jié)律性的變化所引起的機體外部行為節(jié)律性的變化。 運動知覺:對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移產生的知覺。似動現(xiàn)象(動景現(xiàn)象) (/現(xiàn)象) :物體在 空間中并沒位移。(電影、霓虹燈動感、路牌廣告中畫面變化)卻被知覺為變動。
(2)、社會知覺:社會知覺: 社會知覺 對他人的知覺: 、 對他人的知覺:外表、言談、舉止、表情。影響因素:首因效應、暈輪效應(光圈效應) 定勢效應、投射效應。 角色知覺: 角色知覺:自我、他人、角色、人際人際知覺: 人際知覺: 自我知覺: 自我知覺:
6、特殊的知覺現(xiàn)象: 、特殊的知覺現(xiàn)象: 錯覺: 錯覺: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知覺,不正確知覺。幾何圖形錯覺 形重錯覺:等重的棉和鐵。
7、方位錯覺:飛行在海上易產生倒飛現(xiàn)象(不是幻覺) 。 運動錯覺:對比錯覺,時間錯覺。 幻覺:虛幻的,不正常的知覺,“無中生有”“無意想象”
8、基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
基礎心理學(普通心理學):以 正常 成人 的心理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總結心理活動最普遍、最一般規(guī)律的心理學基礎學科。
心理現(xiàn)象又稱心理活動,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動都屬于心理活動。
9、心理學的三大特點:
一、心理學既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也是一門古老的科學。
說它年輕,是因為它1879年誕生,至今128年的歷史;說它古老,是因為在人類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心理學思想一直存在(屬于哲學)。如: 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教育心理學思想家,他的《論語》一書蘊藏有豐富的教育心理學思想。再如:古希臘哲學 家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靈魂論》一書,也對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統(tǒng)的考察。
二、心理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一門社會科學。
三、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也是一門應用科學。
11、心理學研究對象的演變
基礎心理學的內容(1)
(一)認知
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
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表象、思維、想象、言語等心理過程。
基礎心理學的內容(2)
(二)需要和動機
需要是人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是對維持和發(fā)展其生命所必須的客觀條件的反映;動機是推動人從事某種活動,并朝向一定目標前進的內部動力 ;
當人意識到自己的需要時,這種需要就變成了人的活動動機。
基礎心理學的內容(3)
(三)情緒、情感和意志
情緒和情感是伴隨認識和意志過程而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和內心的體驗 ;
是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維決策見之于行動的心理過程
基礎心理學的內容(4)
(四)能力、氣質和性格
能力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
氣質是心理活動動力特征的總和,即表現(xiàn)在心理活動的速度、強度、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現(xiàn)在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基礎心理學的內容(5)
心理現(xiàn)象分為兩大類:心理過程和人格 ;
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都要經歷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束的不同階段,所以屬于心理過程;
人格也稱個性,是指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huán)境中一貫表現(xiàn)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傾向性和人格特征 。
12、動物心理的演化
無脊椎動物: 感覺
脊椎動物: 知覺
靈長類動物: 思維萌芽人: 思維、 意識
人的心理的本質
心理是腦的機能,
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
能動的反映
13、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
主觀的反映
一、心理是腦的機能
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
沒有腦的心理,或者說沒有腦的思維是不存在的;
正常發(fā)育的大腦為心理的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從心理現(xiàn)象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說明了心理是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活動的結果,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是從事心理活動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1)
大腦只是從事心理活動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腦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現(xiàn)象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通過大腦活動而產生的。所以客觀現(xiàn)實是心理的源泉和內容。離開客觀現(xiàn)實來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人來說,客觀現(xiàn)實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類社會,還包括人類自己。
二、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2)
心理的反映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動的反映。因為通過心理活動不僅能認識事物的外部現(xiàn)象,還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用這種認識來指導人的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
二、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3)
心理是大腦活動的結果,卻不是大腦活動的產品。因為心理是一種主觀映象,這種主觀映象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體驗,它是主觀的,而不是物質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把心理和物質對立起來,不能混淆,否則便會犯唯心主義或庸俗唯物主義的錯誤
二、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4)
心理是在人的大腦中產生的客觀事物的映象,這種映象本身從外部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為活動,又通過行為活動表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通過觀察和分析人的行為,客觀地研究人的心理。
二、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5)
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心理學應該是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中間科學、邊緣科學。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生理機制是自然科學的任務,研究社會對心理活動 的制約又是社會科學的任務。作為一個心理學家,如果他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現(xiàn)象,他就是一個自然科學家;如果他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研究心理現(xiàn)象,他就 是一個社會科學家。
14、心理學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1879年
馮特(德國 1832---1920)
萊比錫大學 建立心理學實驗室
15、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墨菲:在馮特創(chuàng)立他的心理學實驗室以前,心理學像個流浪兒一樣,一會兒敲敲生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倫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認識論的門。1879年,它才成為一門實驗科學,有了一個安身之處和一個名字。
心理學早期有影響的學術流派
【二級心理咨詢師考點記憶】相關文章:
二級心理咨詢師考點:什么是需要02-03
二級心理咨詢師考點:從眾、順從與服從05-30
2017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考點精選06-01
2017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考點01-18
2017心理咨詢師二級考點:什么是需要05-06
2017二級心理咨詢師常考點歸納07-16
心理咨詢師二級考點:如何商定咨詢目標04-06
心理咨詢師二級考點焦慮自評量表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