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湖心亭看雪》課后拓展練習題
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里,有許多以西湖為題材的名篇佳作,《湖心亭看雪》就是其間一篇,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意境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課后拓展練習題,大家可以自我檢測一下課文掌握情況。
《湖心亭看雪》課后拓展練習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0.下列各組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上下一白/則一舸無跡 B.獨往湖心亭看雪/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C.天與云與山與水/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湖中人鳥聲俱絕/哀轉(zhuǎn)久絕
11.翻譯下列句子。(3分)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__
12.用原文填空。(3分)
作者到湖心亭看雪的情緒是一波三折的,作者不懼寒冷“□□□□□□□”,然后被眼前“□□□□,□□□□□□□,□□□□”的雪景所迷住,接著湖心亭的巧遇更讓作者“□□”,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緒。
13.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 作者寫作此文時,已經(jīng)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禎”年號,含蓄地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懷念。
B. “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寫出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表現(xiàn)了悠遠脫俗的精神。
C. 兩個賞雪人見到志趣相投的作者,驚喜勸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杯酒后趕緊離去。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深化意境,反襯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
答案:
(二)12分
10、(3分)D(A.全/數(shù)詞,一 B.獨自/老而無子的人C.跟、和/參與。這里指欣賞 D.動詞,消失)
11、(3分)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12、(3分)“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大喜“
13.(3分)C (“被迫”是對“強”的誤解,文中也沒有趕緊離去之意)
《湖心亭看雪》課后拓展練習題
基礎(chǔ)練習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是日更定( ) 擁毳衣爐火( ) 霧凇沆碭( )( )
長堤一痕( ) 與余舟一芥( ) 舟子喃喃曰( )
2.解釋下列加黑的字詞。
湖中人鳥聲俱絕_________________ 余拿一小船__________________
擁毳衣爐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霧凇沆碭____________________
惟長堤一痕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
3.填空。
(1)本文選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又字_______,號_______,又號_______,是_______時期的散文大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書。
(2)本文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筆墨,寫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___和游湖人的_______。
語段訓練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于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予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4.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鋪氈( ) 焉得更有此人( ) 相公( )
5.下列各句中加黑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1)余拿一小船( ) A.用手取 B.撐、劃
(2)上下一白( ) A.副詞,全 B.數(shù)詞,
(3)強飲三大白而別( ) A.白色 B.酒杯
6.比較下列句中的加黑字,把解釋寫在括號里。
(1)是日更定( )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2)湖中人鳥聲俱絕( ) / 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
7.下列句子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獨往湖心亭/看雪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鳥聲俱絕 D.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8.翻譯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運用
西湖七月半①(節(jié)選)
吾輩始艤舟②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額面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座。韻友④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⑤發(fā)。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拘人,清夢甚愜。
[注]①選自《陶庵夢憶》卷七,作者張岱。②艤(yǐ)舟:將船向岸邊靠攏。③頰(huì)面:洗臉。④韻友:風雅的朋友。⑤竹肉:竹,指簫、笛等竹制管樂器;肉,歌喉。
9.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淺斟( ) 匿影( ) 酣睡( )
10.解釋下列加黑的實詞。
杯箸__________ 縱舟__________ 清夢甚愜__________
11.翻譯下列句子。
(1)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fā)。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描寫盛夏西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句子運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
13.這篇短文與課文《湖心亭看雪》同為張岱所作,試從某一方面將這兩篇短文比較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ɡēnɡ cuì hànɡ dànɡ dī jiè nán
2.斷絕,消失 撐,劃 鳥獸的細毛 水氣凝成的`冰花 只 哪能
3.(1)《陶庵夢憶》 張岱 宗子 石公 陶庵 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2)奇景 雅趣
4.zhān yān xiànɡ
5.(1)B (2)A (3)B
6.(1)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還 (2)斷絕,消失 極
7.C
8.(1)大雪連下了三天,西湖中的人聲和鳥聲都消失了。(2)不說公子您迷戀(西湖),還有比您更癡情于它的人。
9.zhēn nì hān
10.筷子 任縱,放縱 暢快,適意
11.(1)剛才慢慢地喝酒,低低地唱歌的人出來了,藏身在樹底下的人也出來了。(2)風雅的朋友來了,有名的歌妓也來了,(大家)安放好杯子和筷子,笛聲與歌聲一同響了起來。
12.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口面。 比喻 擬人
13.此題為開放題。學生回答得有理有據(jù)即可。學生可就內(nèi)容或?qū)懽鞣椒〒褚环矫孢M行比較。
【《湖心亭看雪》課后拓展練習題】相關(guān)文章:
初二語文《湖心亭看雪》課后練習題及答案01-10
《鄉(xiāng)愁》課后拓展練習題04-08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shè)計04-11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shè)計05-19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shè)計01-26
《湖心亭看雪》教案(精選10篇)04-09
《湖心亭看雪》教案(精選10篇)01-20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shè)計范例06-04
《湖心亭看雪》教學設(shè)計與解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