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含答案)(精選2套)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試卷,試卷是紙張答題,在紙張有考試組織者檢測考試者學習情況而設定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的試卷。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卷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含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含答案 1
一、積累與運用(12分)
1、默寫填空( 6分)
(1)剪不斷,理還亂, 。
(2)最喜小兒無賴, 。
(3)王安石《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懷,表達自己滿懷信心,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的詩句 , 。
(4)面對磨難,許多詩人都以樂觀進取的精神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請寫出體現(xiàn)他們這種風采的句子。(連續(xù)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性學習(6分)
今年5月11日是母親節(jié),班里準備在這天召開班會,班會的主題是“感謝母親”。請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務。
(1)老師首先向同學們展示了這樣一份調(diào)查結(jié)果統(tǒng)計表
項目 | 小學生 | 初中生 | 高中生 |
祝福母親生日的 | 54% | 66% | 91% |
祝福同學生日的 | 56% | 86% | 92% |
差值 | 2% | 20% | 1% |
a、用簡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分)
b、作為初中生的我們,請根據(jù)表格內(nèi)容,談談你的感受:
(2分)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學說一句祝福母親的話,并準備編輯成冊,請你為這個冊子設計一個好聽的名字。(6個字以內(nèi))(2分)
二、古詩文閱讀 (18分)
(一) 閱讀下面宋詞,完成3~5題。( 6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本詞上闕寫景,描寫了 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闕言志,抒寫了詞人
的豪情壯志。(2分)
4、“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么含義?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2分)
5、詞的上片突出觀獵盛況的的一個詞是“________”。
(二)閱讀課外文言語段,完成6~12題。(12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②,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qū)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fā)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jù)鞍默誦諸經(jīng)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肚宄囋贰
[注釋]①亭林:即顧炎武。②亭障:邊塞崗亭、堡壘。
6、用“/”標出下列句子的誦讀節(jié)奏。(1分)
出 門 則 以 一 騾 二 馬 捆 書 自 隨
7、解釋文中加粗的詞。(3分)
(1) 釋( ) (2)詣( ) (3)咨( )
8、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fā)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面文段中沒有涉及的內(nèi)容是( )(2分)
a.交友 b.考察 c.讀書
10、這段文字主要表現(xiàn)了顧炎武的哪些特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由“精勤至此”,我們可以想到韓愈的名言:“ ________”。(16字)(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一)課內(nèi)精典語段閱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2~17題。(14分)
①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后,里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己。我對異鄉(xiāng)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有“腌蛋”一條。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他的《食單》好些菜的做法是聽來的,他自己并不會做菜。但是《腌蛋》這一條我看后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文不長,錄如下:
、陔绲耙愿哙]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傄饲虚_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③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端午節(jié),我們那里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端午的鴨蛋,新腌不久,只有一點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12、(1)高郵咸蛋的特點是什么?(2分)
(2)用袁枚的話說高郵咸蛋的特點是什么?(2分)
13、作者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如畫線句①給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2分)
14、畫線句②引用文言文為文章增加了___________的語言美。(2分)
15、畫線句③“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吱”字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
16、隨著時代的進步,有許多節(jié)日的舊風俗正在逐步消失,你覺得可惜嗎?對這種現(xiàn)象你有何看法?(2分)
17、請你仿照“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zhì)細而油多”的句式,簡介一種家鄉(xiāng)小吃。(2分)
(二) 課外遷移拓展閱讀:閱讀短文,完成 18~24題。(16分)
在海上“種植”石油
海洋科學家預言,21世紀人類將從海洋上的“海藻園”取得石油。
海藻是大海里隨處可見的海洋植物,出于它具有含油量高的特點,科學家都在積極進行海藻精煉成類似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用于發(fā)電的開發(fā)研究。美國能源專家曾利用生長在美國西海岸的巨型海藻,成功地研制成優(yōu)質(zhì)“柴油”。據(jù)實驗結(jié)果,海藻中脂類含量可達67%,每平方米海面平均每天可采收50克海藻。加拿大科學家也對海上“種植”石油進行了成功的試驗。他們將一些特殊的細菌放在生長很快的藻類上,經(jīng)化學方法處理后就生長出了“石油”。這和在漫長的地質(zhì)過程中細菌分解生物體中的'有機質(zhì),最后把有機質(zhì)加工成石油的過程基本相同。
英國科學家獨辟蹊徑,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進地海藻直接發(fā)電的技術研究,最近研制出一套功率為25千瓦的海藻發(fā)電系統(tǒng)投入發(fā)電。研究人員將海藻經(jīng)干燥后碾磨成直徑約50微米的細小顆粒,再將小顆粒加壓到300手帕,變成類似傳統(tǒng)燃料的“霧狀劑”,最后送到一個標準的雙燃料發(fā)電機組中,于是電力便從這里源源不斷地輸送出來,通向千家萬戶。
目前,國外科學家正在海洋上建立“海藻園”新能源基地,采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人工種植栽培,形成海藻規(guī)模生長,以滿足發(fā)電站的燃料需求。據(jù)專家計算,用一塊56平方公里的“海藻園”種植海藻發(fā)電,可滿足英國的供電需求。試驗表明海藻發(fā)電的成本比核發(fā)電便宜得多,與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相比發(fā)電成本大抵相當。而海藻在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可通過光合作用再循環(huán)用于海藻生長,因此不會向空中釋放可使氣溫升高的溫室氣體,對環(huán)境保護有重要意義。據(jù)稱海洋藻類中儲備的有機物十分驚人,等于陸地植物的4-5倍。不言而喻,在21世紀的植物能源中,海藻發(fā)電將大有可為,前景誘人。
18、本文的標題不能全面概括本文主要內(nèi)容,請給本文另擬一個能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標題 。(2分)
19、作者列舉的美國能源專家、加拿大科學家和英國科學家,進行將海藻精煉成類似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用于發(fā)電的開發(fā)研究的事例是否重復?為什么?(4分)
20、海藻發(fā)電的主要優(yōu)點是:① 、凇 (2分)
21、本文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有 、 、 。(2分)
22、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文章采用 順序進行說明。(2分)
23、“試驗表明海藻發(fā)電的成本比核發(fā)電便宜得多,與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相比發(fā)電成本大抵相當!本渲小岸唷薄ⅰ按蟮帧眱蓚詞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
24、請根據(jù)本文有關知識,另設計一種開發(fā)利用水藻的方案。(2分)
四、寫作(40分)
25、 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吁吁地請求只馱一點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么;可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
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么讓我?guī)湍泷W東西,我樂得輕松呢!
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讀了上面的故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請自選角度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參考答案】
1、略
2、(1)a、隨著年齡的增長關注母親生日和關注同學生日的學生越來越多,但初中生對母親生日的關注率遠遠小于對同學生日的關注率。(2分)
b、略(圍繞班會主題,言之有理即可)(2分)
(2)略(圍繞班會主題,言之有理即可)
3、密州出獵(或:出城打獵 出獵 打獵 狩獵 )渴望報效國家(或:渴望建功立業(yè))
4、這是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起用自己呢? 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
5、傾城
6、出 門 /則 以 一 騾 二 馬/ 捆 書 自 隨
7、(1)放下(2)到(3)詢問(共6分,每個2分。)
8、示例:如果發(fā)現(xiàn)與自己以往了解的情況不相符合,他就翻書詳細地訂正,一定要毫無疑問才停止。(共4分。)
9、a(2分)
10、勤奮、嚴謹、專注(3分。)
11、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12、(1)質(zhì)細而油多(2)顏色細而油多
13、語言自然,生動,信口而出,讓人倍感親切。
14、清新,典雅
15、“吱”字表現(xiàn)出筷子一扎下去的動感,以及吃鴨蛋時的快感,同時也突出了咸鴨蛋油多的特點,讓人垂涎欲滴。
16、可惜,應該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不可惜,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人們又有了不同的習俗。
17、略
18、海藻煉油與發(fā)電(或海藻·煉油·發(fā)電)
19、不重復。這三個事從不同側(cè)面說明從海藻中取得石油的可能(能答出一個側(cè)面即可)
20、①成本低、谟欣诒Wo環(huán)境
21、舉例子 列數(shù)字 作比較
22、能否利用海藻煉油與發(fā)電;邏輯
23、不能去掉。“多”表示數(shù)量大,說明海藻發(fā)電比核能發(fā)電更便宜的程度!按蟮帧笔谴蟾胖。表示利用海藻發(fā)電與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發(fā)電成本大致相同,去掉就不準確了
24、略
25、按中考要求。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含答案 2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nóng)諺(yàn)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hóu)知識。
B.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shuāi)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zài)途的寒冬。
C.魚類換核技術的成熟(shú)和兩棲(qī)類換核的成功,使一批從事良種培育工作的科學家激動不已。
D.日落確實很美,色彩絢(xuàn)麗,變化多端(duān)。
【解析】選A。“候”應讀hòu。
2.找出錯別字,并依次改正在表格內(nèi)。(2分)
日薄西山 束手無策 無動于中 物竟天擇
草長鶯飛 翩然歸來 冰雪溶化 周爾復始
錯別字
改 正
答案:
錯別字 中 竟 溶 爾
改 正 衷 競 融 而
3.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語運用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這里沒有棕樹蛇的天敵,一旦它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B.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還在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話。可是當看到嚴厲的班主任時,都銷聲匿跡了。
C.運動會開幕式上,我們班代表隊每人手里拿著一面小紅旗,五彩斑斕,煞是好看。
D.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合身,簡直是天衣無縫。
【解析】選A。B項中“銷聲匿跡”原意是不公開講話,不公開露面。而這里學生只是不說話,并沒有隱藏起來。C項前后矛盾,小紅旗只是一種顏色,不能說“五彩斑斕”。D項不合語境,“天衣無縫”形容事物(多指詩文、話語等)嚴密,沒有一點兒破綻。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
A.“中國式過馬路”,無疑不是對中國人的安全意識、文明意識的一種諷刺。
B.網(wǎng)絡時代,我們即使親近了鍵盤,而疏遠了親情。
C.完善食品安全法規(guī),規(guī)范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已經(jīng)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一個人找準了人生的起點,就等于降低了與成功的距離。
【解析】選C。A項否定不當,可把“不”刪去;B項關聯(lián)詞不當,“即使……而……”可以換為“因為……所以……”;D項搭配不當,可把“降低”換為“縮短”。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 )
A.“大自然的語言”這個題目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貼切風趣,富有吸引力。
B.《奇妙的克隆》向我們介紹了關于克隆的科學知識,同時提醒我們要全面地看待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C.《恐龍無處不在》用科學研究中的一則實例,有力地說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fā)現(xiàn)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chǎn)生影響”的道理。
D.《生物入侵者》不僅使我們明白了一些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我們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是一篇事理性說明文。
【解析】選D!渡锶肭终摺方榻B的是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而不是有關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知識。
6.有同學說,現(xiàn)在是快餐文化時代,讀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們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學校準備就此問題開展一場辯論賽。(6分)
(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觀點是:
(3分)
(2)假如你是反方代表的主辯人,請簡要陳述支撐你方觀點的理由。至少寫出兩條。(3分)
你方觀點的理由是:
答案:(1)示例:閱讀經(jīng)典名著更利于提升我們的素養(yǎng)。
(2)示例:①經(jīng)典名著是一個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文化的不朽之作,有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觀、價值觀。如《論語》《孟子》等。②經(jīng)典名著有勵志作用,看后使人們振奮、堅強,有助于塑造我們健全的人格。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人傳》等。
二、閱讀品悟(40分)
(一)閱讀《大自然的語言(節(jié)選)》,完成7~10題。(13分)
①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谑紫仁蔷暥取T酵碧一ㄩ_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xiàn)象南北差異的日數(shù)因季節(jié)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jié)束,夏天就到了。
、劢(jīng)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qū)的春天的來臨比內(nèi)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jié),煙臺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因為煙臺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苡绊懳锖虻牡谌齻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xiàn)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fā)現(xiàn)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荽送,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jù)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說,春天提前九天。
7.選文運用了“ ”的結(jié)構,采用的說明順序是 。(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說明結(jié)構和順序的把握能力。第①段是一個設問段,總領下文四個物候現(xiàn)象來臨因素的說明;在說明四個因素時,則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的邏輯順序。
答案:總—分 邏輯順序
8.第②段畫線句運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解析】此題考查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答題時可先抓住“如”及一些數(shù)字判斷語句運用的說明方法,然后聯(lián)系緯度對我國氣候的影響體會其作用。
答案:這個句子使用了舉例子、做比較、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具體地說明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使文章真實可信。
9.第④段中“常會發(fā)現(xiàn)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的“!弊钟玫煤,說說好在哪里。(4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對說明文語言的品析能力。先理解“!钡囊馑迹缓蠼Y(jié)合語句內(nèi)容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常”是“經(jīng)!钡囊馑迹砻鬟@種現(xiàn)象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但并不是肯定發(fā)生的,也有例外的情況。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0.閱讀下面兩首詩,對其中的物候現(xiàn)象做簡要概括,并聯(lián)系上文指出詩中這種物候現(xiàn)象的決定因素。(3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塞下曲六首(其一)(節(jié)選)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1)《大林寺桃花》:
(2)《塞下曲》:
【解析】本題考查綜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詩句提到的物候現(xiàn)象,然后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對照分析。
答案:(1)大林寺地勢高花開遲。高下差異。
(2)天山到了五月仍沒有花。高下差異或南北(緯度)差異。
(二)(2013大理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題。(14分)
奇妙的唾液
、偻僖,俗稱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內(nèi)各種腺體所分泌的黏稠狀液體。大的唾液腺有三對: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頰腺、腭腺等。唾液腺雖小,卻是個很勤快的器官,一個成年人,一晝夜間可以分泌出1 000~1 500毫升唾液。唾液實際上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zhì)之一。
、谕僖旱淖饔煤芏,我們的口腔里假如沒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說的.,就連嘴巴恐怕也張不開。因為我們的舌頭之所以能在口腔里“運轉(zhuǎn)自如”,完全是因為有唾液在里面起“潤滑油”的作用。而這種“潤滑油”一旦失去的話,舌頭就會和上顎或者下顎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們口腔內(nèi)的一整套“機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閣”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傷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齦手術后很少發(fā)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殺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內(nèi)細菌大量繁殖。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唾液中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特質(zhì)——唾液生長因子,它能顯著地縮短傷口的愈合時間,并可以止血。
、芙陙,醫(yī)學家們發(fā)現(xiàn)唾液對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學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對食物中的異常蛋白質(zhì)有極高的凝聚力,可增強人體的防衛(wèi)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對強烈致癌的黃曲霉素、苯并芘、亞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說,唾液相當于一種天然防癌劑,具有令致癌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無害物質(zhì)的功能。它將發(fā)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質(zhì)黃曲霉素與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動物體內(nèi)細胞,使原來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質(zhì)幾乎全部消失。
、莨糯嗅t(yī)說:“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币馑际钦f,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長壽。醫(yī)學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唾液中還含有一種能使人保持年輕的激素,這種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稱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輕,是因為它能強化肌肉、血管、結(jié)締組織、骨骼及軟骨、牙齒的活力,尤其能增強血管的彈性和結(jié)締組織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組織(疏松結(jié)締組織)的作用就會加強,皮膚的彈性就會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觸發(fā)了化妝品制造商的靈感,他們開發(fā)出“唾液化妝品”——抗皺霜、洗面奶等。
11.唾液有哪些作用?(4分)
答:
【解析】此題考查對說明內(nèi)容的概括。文中主要介紹了唾液的奇妙作用,據(jù)此從②~⑤段中概括即可。
答案:口腔“潤滑油”(潤滑口腔),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對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使人健康長壽(使人保持年輕)。(答出兩點即可)
12.第③段畫線句子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畫線句通過口腔里的傷口和其他地方的傷口愈合時間的不同的對比,突出說明唾液的作用,使人印象深刻。
答案:做比較。將口腔內(nèi)傷口與其他地方傷口的愈合時間進行比較,突出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
13.第④段“使原來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質(zhì)幾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粗詞“幾乎”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根據(jù)上下文判斷能否刪去,然后回答“幾乎”一詞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回答刪后造成的影響。
答案:不能。“幾乎”指大部分,表明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質(zhì)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如果去掉“幾乎”就成了全部消失,與事實不符,“幾乎”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所以不能刪去。
14.你還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奇妙的現(xiàn)象?請舉出兩例。(4分)
答:
答案(示例):含羞草受到觸摸就會閉合;癢癢樹受到觸摸時,樹枝會搖擺;豬囊草會捕捉小昆蟲;變色龍會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色等。(寫出兩點即可)
(三)(2014徐匯一模)閱讀下文,完成15~19題。(13分)
霧 霾
①霧霾是霧和霾的統(tǒng)稱,是將兩種相似且難以區(qū)分的天氣現(xiàn)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說法。
、陟F是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導致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 000米以內(nèi)的天氣現(xiàn)象;水平能見度在1 000~10 000米時則被稱為輕霧。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霧散射的光與光的波長關系不大,因而霧看起來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混濁,并導致能見度小于10 000米的現(xiàn)象。由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呈灰色。
④霧和霾常常相伴出現(xiàn)。區(qū)別霧和霾,空氣相對濕度是重要依據(jù)。一般相對濕度小于80%時的空氣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人們習慣上稱此天氣為霾天;相對濕度大于90%時的空氣能見度惡化主要是霧造成的,通常被稱為霧天;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的空氣能見度惡化是霧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統(tǒng)稱為霧霾天。
、菰陟F霾天氣中,PM2.5是“罪魁禍首”。其主要來源有多個:一是道路揚塵和建筑施工揚塵;二是汽車尾氣;三是工廠制造出的廢氣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時燃燒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質(zhì)(秸稈、木柴)的燃燒以及垃圾焚燒產(chǎn)生的煙塵。
、捱@些污染顆粒和細菌、病毒等一起在水滴上,對人體的呼吸道產(chǎn)生影響,可能會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國倫敦大霧一周不散,煙塵廢氣在低空聚積,期間有4 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霧散后,還有8 000多人因霧死亡,“霧都劫難”震驚世界,人們將倫敦霧災列為20世紀世界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這是顯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況是霧霾在不知不覺中危害著人的健康。
、哽F霾天應減少開窗,減少外出,外出時避免騎車,戴正規(guī)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潤肺食品。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源頭上采取“減排消塵”的措施。此法既能減少由溫室氣體引發(fā)的空中水汽,又能減少空中的凝結(jié)核,從而達到控制霧霾頻發(fā)的現(xiàn)象。這方面?zhèn)惗刈龀隽税駱樱?956年英國頒布了《清潔空氣法》,在“減排消塵”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見成效,原來每年有幾十個霧霾天,現(xiàn)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霧都”已名不副實。
15.第⑦段中加粗詞語“名不副實”在文中具體含義是指
和 不相符。(2分)
答案:由霧霾天多而得名的“霧都” 現(xiàn)在少霧霾而清潔的天氣狀況
16.第④段中加粗詞語“常!蹦芊袢サ?請闡述理由。(3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解答此題首先回答能還是不能,然后結(jié)合語境解釋“常常”的意思,體會“常!币辉~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最后點明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答案:不能。“常!钡囊馑际峭ǔ#蠖鄶(shù)情況,霧和霾大多數(shù)情況下相伴出現(xiàn),實際中也有霧和霾不同時出現(xiàn)的情況,這里在范圍上做了限制,符合實際情況,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特點。
17.第⑥段畫線句使用的說明方法是 、列數(shù)字,其作用是 。(3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說明方法的判斷及其作用的分析。由畫線句結(jié)尾的“這是顯性危害的例子”可判斷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從霧霾的危害方面分析作用。
答案:舉例子 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霧霾會危害人的健康
18.根據(jù)文章第①至④段內(nèi)容,結(jié)合下列兩個圖表,判斷徐匯區(qū)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氣,將相應的選項填在橫線上。(2分)
12月5日 12月6日 12月13日
A.霧天 B.霾天 C.霧霾天
答案:A C B
19.本文⑤至⑦段依次說明了 、霧霾的危害、 ,其說明順序是 。(3分)
答案:霧霾的來源 霧霾的預防 邏輯順序
三、寫作(40分)
20.(2013宜昌中考)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行走的過程。行走不僅是雙腿走路,也是一種人生姿態(tài),一種精神歷程。正處青春年少的我們,常常行走在自然風景內(nèi),行走在街頭巷道中,行走在藝術長廊里,行走在茫茫書海中,行走在仁愛溫馨里……我們或快樂,或感動,或徘徊……這些豐富多彩的行走歷程,讓我們頓悟,催我們奮進,促我們成長。
請你以“行走在 ”為題,寫一篇文章。寫出自己的行走經(jīng)歷、獨特體驗和感悟。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③字數(shù)在600字左右。
【寫作提示】這是一道半命題作文。審題方面,認真閱讀提示語,可以用其中的短語把題目補充完整,也可以自己另辟新徑、另選短語,把題目補充完整,如“行走在秋天里”“行走在記憶中”“行走在青春的路上”“行走在真情中”等。題目中“行走”的含義豐富,可以理解為“行走”的本義,但更要寫出其深層的含義,即自己經(jīng)歷的某種歷程。立意方面,不但要寫出“行走”的歷程,更要著重寫出在這個歷程中的感受和獨特體驗,這才是寫作的重點和要表現(xiàn)的主題。選材方面,一定要圍繞填寫在橫線上的詞語(短語)選取素材,所選素材要貼近生活,有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材料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含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七年級語文下冊階段測試卷(第四、五單元含答案)09-28
2015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07-25
2017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試卷10-03
2015年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08-29
初一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卷11-07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試卷09-16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