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利用司法維護加班勞動者權益
導語:無薪加班、名存實亡的休假、動輒見諸報端的過勞死,已成為嚴重危害勞動者身心的現(xiàn)實隱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北京高院是怎么說的把。
日前北京高院就勞動爭議問題做出回應:未休年假可獲3倍工資,加班費不只計基本工資。這份《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解答》,不僅給出具體的利益衡量,更富有實操的指導性。
比如,加班費計算基數(shù)應參照“基本工資”和“崗位津貼”等所有工資收入。而支付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報酬與正常勞動工資報酬、加班工資報酬的性質不同,包含工資(100%)及法定補償(200%)兩個部分。短短26條的指導意見里,秉承了勞動法的宗旨,側重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在勞資天平上給加班者添了一塊“法治腰墊”。
在鼓勵平衡健康與工作關系的多種舉措中,“未休年假折算”和加班費是企業(yè)對于勞動力的重要補償,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小錢”。強化這筆費用的算法與支付,一方面有利于合理提升勞動者及其家庭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也對那些無限壓榨勞動力的“血汗工廠”和“無良企業(yè)”施壓,讓撕破臉、走上法庭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擁有了確認糾紛與追索報酬的法律憑據(jù)和底氣,長遠看來司法價值不可低估。
和諧勞動關系,最重要是勞資兩利。當前非公經濟中勞動關系不和諧、矛盾多發(fā),勞動爭議特別是勞動合同糾紛居高不下。表面看,這些屬于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背后卻隱含著強勢企業(yè)、“霸道總裁”和普通勞動者在實際上的對立。
不能忘記,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工人偉大、勞動關榮”并非空話,而要實實在在體現(xiàn)到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制度設計中。今天被點贊的加班費與最低工資制度等一道構成了對勞動這一“人類本質活動”的法治化捍衛(wèi)。
或許有人說,加班費算起來容易、討起來難。的確,再完備的法律也要付諸執(zhí)行。事實上,執(zhí)行難已被充分重視,不僅這次《解答》中有行政救濟與強制征繳等引導,在其他相關法律中存在配套規(guī)范,而且最高法關于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避免“燈下黑”也在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如是,無論執(zhí)行如何艱難,我們都不應該放棄對良法善治的不懈追求,賦予勞動者應得的報酬與尊嚴。
當然,執(zhí)行之外更值得深思的是新型勞動關系問題。在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勞動形式超越了傳統(tǒng)認知,也超越了法律的滯后調整。所以,這塊給勞動者撐腰的“法治腰墊”需要更富動態(tài)的彈性,要在實踐中反復摸索、經常反饋,在堅守基本原則的同時矢志創(chuàng)新,在司法改革浪潮中守護勞動的榮光、彰顯勞動的力量。
【如何利用司法維護加班勞動者權益】相關文章:
2017年備考司法考試如何利用好大綱07-17
如何利用考試大綱06-12
司法考試妙招:利用好司法考試歷年真題03-24
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03-28
如何守候司法良知03-23
如何利用暑期考研04-17
《維護消費者權益》優(yōu)秀教學設計05-23
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教學設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