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爬山虎的腳課件
《爬山虎的腳》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jié)的順序,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以及是怎樣用腳在爬的,啟發(fā)人們留心和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繼續(xù)練習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6課 爬山虎的腳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重點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3.朗讀指導:讀出葉子的美來。
4.試著把這一自然段背下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用自己的話與同桌相互說一說。
2.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腳的話,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3.讓全班學生,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出爬山虎的腳。
4.學生匯報。
四、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1.學生細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關鍵動詞。
2.學生邊匯報,體會:觸 變 巴 拉 貼
3.小結: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了這些動詞,才把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長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
4.再讀課文體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學會的內容。
5.教師小結: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就必須再長一只腳,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6.看電腦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墻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緊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7.小結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變成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學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總結。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
4.總結: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了細心而有序的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拓展作業(yè)。
1.把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2.細心觀察一種植物,用本課學過的寫作方法寫幾篇連續(xù)的觀察日記。
【四年級爬山虎的腳課件】相關文章:
爬山虎的腳課件05-24
小學教案《爬山虎的腳》05-27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06-01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04-10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05-21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07-06
《爬山虎的腳》的教學設計02-06
爬山虎的腳優(yōu)秀教案03-01
爬山虎的腳精品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