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路考技巧指導:制動技能訓練
汽車制動性能是指汽車在行駛中能強行降低行駛速度直至停車,或在下長坡時維持一定速度的能力。
汽車制動性能的評價指標,一般是:制動減速度、制動時間和制動距離。而最常用的是制動距離,在國際上已被廣泛采用,在我國也采用了這一評價指標。
一、汽車的制動過程
汽車的制動過程是指由駕駛人發(fā)現緊急情況,踩下制動踏板后,汽車產生制動減速度j.,到汽車完全停止,這一過程中制動減速度i。與制動時間t的關系,如圖5-29所示。它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駕駛人反應時間
汽車行駛中,由駕駛人發(fā)現危險信號(圖5-29a點),大腦反應想要停車時開始,到右腳踩到制動踏板上為止,所經過的時間to(圖5-29a-b點),稱為駕駛人的反應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取決于駕駛人的精神是否集中和動作的靈敏程度,而兩者則又取決于駕駛人的年齡、個性、駕駛技術、疲勞程度和健康狀況以及道路、氣候條件等多種因素。實驗表明:t。一般為。.3-1.0s,其平均值為0.6-0.8s.
2.制動裝!反應時間t,(亦稱制動滯后時間)
是指從駕駛人開始踩下制動踏板,克服制動踏板自由行程、制動蹄回位彈簧的拉力和制動裝置的殘余壓力,到汽車開始有制動減速度(有制動力)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圖5-29b-。點),稱為制動裝置的反應時間,或稱制動滯后時間,用t;表示。這段時間的長短,決定于制動傳動機構和制動裝置的形式。液壓制動裝置反應時間一般為0.03-0.05s,氣壓制動系統(tǒng)為0.2-0.5s.
3.制動減速度(制動力)增長時間12
從制動器開始產生制動作用起,隨著駕駛人踩踏板力的增加,制動器的制動力由零上升到最大值,因而制動減速度由零增加到最大值(絕對值),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稱為制動減速度(制動力)增長時間t2(圖5-29c-d段)。這段時間的長短,受制動蹄摩擦襯片與制動鼓接觸面積狀況的影響,也受制動器結構形式的影響,而且還受駕駛人踩下制動踏板的速度和作用力大小的影響。液壓制動的t2為0.15-0.2s.
t, +t:為制動裝置的協(xié)調時間,此時間在“制動規(guī)范”中規(guī)定:液壓制動裝置不得大于0.3s;氣壓制動裝置,中型汽車不大于0.5s,大型汽車不大于0.6s.
4.持續(xù)制動時間t3
車輛在最大減速度作用下,斷續(xù)行駛到完全停止時所經歷的時間稱為持續(xù)制動時間(圖5-29d-e)。在t:時間內,制動減速度基本不變。
5.制動完全釋放時間t4
t4(圖5-29e--f段)是從放抬制動踏板開始到制動力完全消除,制動減速度下降到零所經歷的時間,稱為制動完全釋放時間。t;一般在0.2-1.0s之間.
二、汽車的制動停車距離
由以上制動過程可知,在實際制動停車中,并不是駕駛人踩下制動踏板,汽車就會立即停住的。從駕駛人發(fā)現危險情況采取緊急制動措施,到汽車完全停住需要經過t0 'ti }t2 't:四段時間。在這些時間內,汽車仍在行駛,這一行駛距離,稱為制動停車距離。
制動停車距離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反應距離;二是制動距離。也就是說制動停車距離是反應距離與制動距離之和。
1.反應距離
就是在駕駛人反應時間t。內汽車所行駛的距離,它是汽車的行駛速度(m/s)與反應時間(s)的乘積。由此可知,反應距離的長短,取決于車輛的行駛速度和駕駛人的反應時間。行駛速度快或反應時間長,反應距離就長;反之則短。
2.制動距離
制動距離在“制動規(guī)范”中,已有明確規(guī)定和解釋,即從駕駛人的右腳踩上制動踏板起到車輛停住止,即車輛在t} +t:十t:時間內所行駛的距離,稱為制動距離。
制動距離的長短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傩旭偹俣。汽車行駛速度越快,即開始制動時的速度越高,制動距離就越長。行駛速度增加1倍,制動距離則為原來的4倍。如行駛速度為20km/h,在干燥、平坦的瀝青路面上制動距離為2. 6m;當車速提高到40km/h,在相同的道路上,制動距離則長達10. 4m,
②附著系數。路面的附著系數對制動性能影響很大。不同的路面,附著系數不同。汽車在相同的速度下,制動距離隨著附著系數值的下降而增長。以干燥路
面與冰雪面相比較,由于冰雪路面附著系數小,制動距離就長得多,制動效能變壞;在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車,如制動過急,容易產生制動“跑偏”與“側滑”等現象。
、燮嚳傎|量:總質量愈大(車廂或行李箱載物過多),制動距離越長。
3.制動停車距離的概略計算
可以用近似法計算制動停車距離。其方法是:將車速(km/h)除以10,再將所得結果自乘,即為制動停車距離(m)。例如:60(km/h)-. 10=6,制動停車距離:6X6=36(m).這種估算方法,只適用于干瀝青和混凝土路面上行駛的汽車。
實驗證明:駕駛人反應距離So和制動裝置反應(滯后)距離S;,共約占總制動停車距離的500o-70%.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縮短制動停車距離,除了保證車輛制動裝置工作可靠外,尤其需要駕駛人嚴格掌握車速和反應敏捷,以便對公路上的交通動態(tài)做出迅速、正確的判斷,以縮短反應時間;并根據路面附著情況正確運用制動。這樣才能達到制動生效快、制動停車距離短,確保行車安全。
三、汽車的制動方法
汽車的制動方法可分為預見性制動和緊急制動兩種。
1.預見性制動
駕駛人在駕駛汽車過程中,對已發(fā)現的地形、行人、車輛等交通情況的變化,或可能出現的復雜局面,預見性地提前做好思想上和技術上的準備,有目的地采取減速或停車措施,稱為預見性制動。預見性制動不但能保證汽車行駛安全,而且還可以節(jié)約燃油,避免機件、輪胎受到損傷。因此,這是一種運用范圍廣的制動方法。
預見性制動的操作方法可分兩個步驟:
(1)預見性減速車輛正常行駛中,當駕駛人觀察到道路上的車輛、行人的異常動態(tài),并判斷可能出現難以通過的情況時,提前運用發(fā)動機或制動器,使汽車逐漸減速,稱為預見性減速。預見性減速可采用下列兩種方法:
、侔l(fā)動機制動減速。所謂發(fā)動機制動,就是利用發(fā)動機怠速牽阻減速。當遇到一般情況,需要降低車速時,右腳應離開加速踏板,并放在制動踏板上,利用發(fā)動機怠速時活塞壓縮行程時的反作用力降低車速。這種方法,車速比較平穩(wěn),使用方便,當情況解除后又可徐徐加油繼續(xù)前進,因此,在行駛中被經常采用。
、谥苿訙p速。在使用發(fā)動機怠速牽阻減速不能達到預計要求時,再運用制動器進行減速。制動減速的方法是:右腳離開加速踏板,輕踩制動踏板(只踩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然后根據車輛慣性和障礙物的距離,適當踩下制動踏板,但不完 全踩下,使車輛保持一定的余速,即所謂“剎慢不剎停”,待情況解除后,立即換進所需擋位,再加速前進。
(2)預見性停車當車輛在行駛中遇到路口紅燈、前方交通堵塞等情況時,駕駛人預先有目的地采取制動措施將車停住,稱為預見性停車。
預見性停車的操作方法:可聯(lián)合采用發(fā)動機怠速牽阻和制動器制動的辦法,使車輪制動鼓“早踩長磨”,以加快車輛減速。當車速降至lOkm/h以下時,踩下離合器踏板,在駛近停靠地點時,逐漸放松制動踏板,讓車輛在到達停靠點前略有一點余速,待車輛將停未停時,制動踏板再稍許抬一點,然后輕輕踩下,這樣可減少慣性沖動,使停車平穩(wěn)。此法簡稱“輕一重一輕”的制動方法。
2.緊急制動
汽車在行駛中遇到突然的緊急情況時,駕駛人迅速地使用制動藕,在最短距離內將車停住,稱為緊急制動。緊急制動對汽車的機件和輪胎都會造成較大的損傷,并且往往由于左、右車輪制動力不一致,或左、右車輪與路面的附著系數有差異,以致造成汽車“跑偏”、“側滑”,失去方向控制而危及安全。因此,緊急制動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方可使用。
緊急制動的操作方法:握緊轉向盤,迅速放松加速踏板,并果斷地用力踩下制動踏板,然后踩下離合器踏板(如果情況十分危急,可以不踩離合器踏板,但傳動裝置易受損傷)。有時為了充分發(fā)揮車輛的最大制動能力,在使用行車制動器的同時,還可以拉緊駐車制動器操縱桿,使車輛盡快減速或停住。
四、制動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僭诔鲕嚽、下長坡前都要試踩制動踏板,檢查制動的效能,只有在制動效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出車。
、谠谛旭傊校夷_不加油時,應放在制動踏板上,以減少反應時間。但裝有制動助力器的汽車(如北京切諾基),在不用制動時禁止將腳放在制動踏板上,以免造成制動器發(fā)熱和損壞。
、坌旭傊,應與前車保鈞足夠的距離,即始終保持大于制動停車的距離,以防萬一。
、茉谶\用預見性制動減速中,應早踩長磨,平穩(wěn)減速,以免造成急剎車。
、菰谟辍⒀⒈鶅黾澳濘道路上,禁止使用緊急制動,以防發(fā)生側滑。
⑥緊急制動時,切忌先踩離合器踏板和情況未變化時就放松制動踏板,否則會造成制動距離增加,發(fā)生危險。
⑦除制動器失效或不宜使用制動器等情況外,嚴禁在道路復雜地段用高速擋換人低速擋的方法來代替制動減速。
五、制動與后軸側滑的預防
行駛的汽車使用強烈的緊急制動時,車輪要抱死,這時常出現后軸側滑,引起汽車劇烈回轉運動,嚴重時可汽車掉頭。特別是在附著性能差的路面上,這種現象更為常見和明顯。
為了預防和減輕后軸的側滑,可采取以下措施:
、佼敵霈F側滑時,應立即停止制動,并把轉向盤朝著后輪側滑方向轉動。當汽車位皿調整后,再平穩(wěn)地將轉向盤轉到正常行駛的位置。
、趯囕啗]有防抱死裝置的汽車,還應做到以下兩點。
a.調整制動時,應將前軸和后軸的車輪同時抱死;特別要防止后軸車輪比前軸車輪先抱死,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側清。
b.在制動時,如圖5-30所示,采用,間歇制動”的操作方法,使車輪盡可能地不抱死或少抱死。其具體操作過程是:右腳用最大的力作用在制動踏板上,力求在短時間內制動抱死車輪。在開始抱死的瞬間,駕駛人立即減弱作用在踏板上的力(并沒有完全放松制動踏板),防止車輪抱死和汽車側滑。然后,又用力踩制動踏板,力求短時間內抱死車輪,再減弱作用在踏板上的力。如此反復操作,可使汽車獲得較好的制動效果,并能減少側滑。
【路考技巧指導:制動技能訓練】相關文章:
路考技能訓練:起步05-21
路考技能訓練:靠邊停車05-12
路考技能訓練:變更車道04-07
路考技能訓練:加減擋01-15
路考技能訓練:直線行駛07-07
路考技能訓練:上車準備05-27
路考技能訓練:公路掉頭與停放08-04
科目三電子路考技巧指導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