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明的`爸爸是個養(yǎng)殖專業(yè)戶,這些雞,鴨,鵝除了支付小明的學費和一家人的開銷外,還有結余呢!今天天,我和家人一塊去他家的養(yǎng)殖場去看看,看看誰能發(fā)現和提出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學生觀察圖。
師: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師:你仔細看一看,有多少只雞?多少只鴨?多少只鵝?
2、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
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多得多,多一些的認識。
師:雞比鵝多了幾十多只,因此我們說:“雞比鵝多得多!
師:鴨比鵝多著幾只,因此,我們說:“鴨比鵝多一些”。
師:雞比鵝多得多,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鴨比鵝多一些反過來說呢?
師:請大家和同桌說一說,自已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不同。
學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4、想一想。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多一些,多得多。同學們都說得很好。
請看圖片。
師: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你能自已解決嗎?試試看。
學生自已根據要求選擇正確的答案。
師:你能說說自已選擇的理由嗎?
三、布置作業(yè)。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
2.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結合實踐經驗,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小明的爸爸是個養(yǎng)殖專業(yè)戶,這些雞,鴨,鵝除了支付小明的學費和一家人的.開銷外,還有結余呢!今天,我們一起去他家的養(yǎng)殖場去看看,看看誰能發(fā)現和提出數學問題。
(二)自學質疑
(1)(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師:同學們,這幅圖漂亮嗎?生:好漂亮!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生:養(yǎng)殖場。
師:養(yǎng)殖場都養(yǎng)了些什么呀?
師:你仔細看一看,有多少只雞?多少只鴨?多少只鵝?
養(yǎng)殖場有92只鴨子,22只鵝,還有100只雞。
師: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然后告訴老師。
生1:我發(fā)現養(yǎng)殖場中雞最多,有100只,鵝最少只有22只,
(雞比鵝多得多)。鴨子92只,鵝有22只,(鴨比鵝多一些)。
生2:我發(fā)現:鴨子92只比雞100只少一些,鵝22只比雞100只少得多。
師:還可以怎么說呢?
生1:雞100只比鴨子92只多一些,鴨子92只比鵝22只多一些。[也就是說鴨子比雞少一些,鵝比鴨子少一些。
。3)質疑反饋,點撥引導。
你能用剛學過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從現實生活中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呢?
生1:教室里,有一位老師,44個學生,學生比老師多得多。
師:反過來呢?
生2:老師比學生少得多。
生3:媽媽買了15個蘋果,22個梨,(梨比蘋果多一些),(蘋果比梨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扎實新知
同學們,我們來看智慧老人為我們準備了什么。
1.跑步的有86人。
2.我爸爸今年37歲。
3.這半籃有28個松果。
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四)實踐作業(yè),強化新知
用3、6、4的三張卡片中的兩張組成兩位數,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是多少?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小小養(yǎng)殖場”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數量之間的大小關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
2、能在具體情境中,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來描述現實事物,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3、通過描述數量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4、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小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第四部分內容。通過前三部分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及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本節(jié)課通過設置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比較兩個數的基礎上學習數量大小的估計,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建立初步的數感,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要因地制宜地組織和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游戲和緊張有趣的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最后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戲進一步鞏固加深理解。整個過程中讓學生處于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可以各抒已見、自由發(fā)問、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主動學習,實現個性化發(fā)展。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實驗課題。從2002年啟動新課程改革實驗,現有實驗班20個,教改研究氣氛濃,是全市課改工作的領頭雁、排頭兵。
學生來自城區(qū),家長對學生關注得很多。學生看得多、懂得多、思維活躍、聰明,是一群很難對付的“小精靈”。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始料不及之處,使得課前的設計會發(fā)生許多變化,不能按事先預設好的進行下去。所以教師應把握課堂教學的生成性,讓學生從他們的認識基礎出發(fā),主動學習。
四、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的含義及其相對關系,建立數感。
教學難點:學會通過數量的相對關系進行數量估計。
教學關鍵:通過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數量之間的大小關系。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
放《數鴨子》兒歌,這首歌好聽嗎?會唱的小朋友隨著一起唱吧!
剛才畫面上的小朋友聽說咱班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歡小動物,想邀請你們去她的養(yǎng)殖場做客,你們愿意嗎?
多媒體演示:“小小養(yǎng)殖場”的情境
你能幫這位小朋友介紹一下她的小小養(yǎng)殖場嗎?
[評: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將學生迅速地引入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
。ǘ┙M建模型,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師:小朋友們,你覺得這位小朋友的養(yǎng)殖場漂亮嗎?
生:(贊嘆地齊答)真漂亮!
師:是啊,老師也有同樣的感覺。養(yǎng)殖場里都養(yǎng)了些什么呢?(生聚精會神)
生1:(躍躍欲試地)養(yǎng)殖場里養(yǎng)了42只鴨子,34只鵝,還有85只雞。
生2:(激動地)我發(fā)現養(yǎng)殖場里雞最多,鵝最少。
師:別急,現在老師想請你們都自己來動動腦筋,看看有什么偉大的發(fā)現,待會兒告訴小組的同學。(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投入探究。)
[評:真正有意義的小組合作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小組合作也無法真正代替學生個體的思維發(fā)展及知識建構。因此,這里意在讓每個學生明白自己作為小組中的一員的職責,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為后面的小組有效合作做強而有力的保證。]
2、合作交流,匯報成果
師:小朋友們,現在請把你的發(fā)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可以提意見,可以補充,但是別人說過的你不要再說了,小組長做好記錄,下面看哪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最出色。(各小組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師:好!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組的交流情況匯報一下。其他小朋友注意聽,可以補充。(爭先恐后,積極舉高小手)
生1:我們小組發(fā)現養(yǎng)殖場中雞最多,有85只,鵝最少只有34只,鴨子42只,不多不少,屬第二。
生2:我們小組發(fā)現養(yǎng)殖場中雞85只比鴨子42只多一些,鴨子42只比鵝34只多一些。
生3:我們也發(fā)現,鴨子比雞少一些,鵝比鴨子少一些。
生4:除了他們說的,我們還發(fā)現,鴨子和鵝都向著小橋的地方游,可能是集合起來。
師:是的,他們再商量合作的事呢!
生5:我們發(fā)現雞85只,比鵝34只多得很多,鵝34只比雞85只少得很多。
生6:我們還發(fā)現,雞比鴨和鵝的總數還多呢。
師:你真愛動腦筋,連這都比較過了,真了不起。
……
[評析:成功的體驗是學生健康情感發(fā)展的基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暢所欲言的發(fā)表見解、交流信息的機會,讓學生在發(fā)言、補充、爭論、傾聽中,形成互相幫助、共同合作、互相激勵的數學活動氛圍,促進同伴間的交流。并通過學生匯報小組合作成果,再次給學生提供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參與數學的探究過程,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質疑問難,點撥引導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嗎?請?zhí)岢鰜怼?/p>
生1:“多一些”,“多得多”區(qū)分起來不太好區(qū)分。
生2:“少一些”,“少得多”我還不太理解。
師:不懂就問,多誠實的學生!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今年有幾歲?
生:(齊聲響亮的說)想!
師:你們猜一猜吧!
生1:(爭先恐后)24歲
師:比24多得多
生2:37歲
師:比37歲少一些
生3:32歲
師:比32歲多一些
生4:34歲
師:是啊,老師34歲,你們才7、8歲,你們的歲數比老師的少得多。
[評:通過讓學生猜老師的年齡,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加以引導。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毫不知覺地加深了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應用
1、猜數游戲
師:小朋友,請你模仿剛才猜老師年齡的方法,兩人結合來做猜數游戲,看誰猜的又快又準。學生兩人結合進行游戲,教師桌間巡視。
2、師:在養(yǎng)殖場后面的樹林里有許多小動物在談話,你想見一見他們嗎?(想。﹥热菔墙滩牡9頁第3題,第10頁第3題。(課件演示動畫并有配音)
讓學生獨立完成,只要學生能說清理由,就加以肯定,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
。ㄋ模┛偨Y收獲
師:同學們玩得真開心,你能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交流。教師的“導”得心應手;學生的“學”積極主動。本節(jié)課的成功得益于以下三方面:
1、創(chuàng)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
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先通過教材創(chuàng)設的“小小養(yǎng)殖場”這一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從而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依據“學習需要合作,數學教學必須著眼于兒童獲取信息的多向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這一理念。我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給學生提供表現、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學會以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究、交流、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真正實現學生的“合作探究”。整堂課,我努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知識的研究者、探究者、發(fā)現者。學生爭著匯報他們的合作成果,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自己是成功者。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開放、創(chuàng)新,令聽課的老師們不得不贊嘆、佩服。
2、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本課從始到終,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學時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點撥引導,幫助學生構建新知。在“質疑”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當反饋信息是學生對“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些不太理解的情況下,我及時采取措施,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猜老師的年齡”這一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緊張的課堂學習中得到放松,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理解,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些概念。這樣學生的疑惑迎刃而解,又為學生提供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也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理念。
3、以人的發(fā)展為本
本節(jié)課注重創(chuàng)設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情境,當《數鴨子》的歌曲響起時,就有許多同學在小聲唱,這時我就讓會唱的小朋友大聲的一起來唱這首兒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當學生的匯報有些離譜時,老師并不是責怪,而是及時的引導,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真正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和諧統一。
同時,在課堂實踐中也產生了一些困惑。如:給小組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應該如何把握?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是力求課堂環(huán)節(jié)的完整美,還是有適度的“殘缺”美?等等,這些都是讓我感到困惑的。
總之,本節(jié)課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轉變教師角色、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實踐與探索。
[總評: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三個特點
1、符合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整節(jié)課設置一系列活動,學生喜歡的小動物等,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學的積極主動,教師教得輕松自如。
2、學生的合作活動充分。
教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使學生真正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并且活而有序,活而有趣。
3、學生探究的空氣濃
整節(jié)課學生都處在不斷的“探索”之中,當然,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探索只能是淺顯的、表面的;同時,分組探究,小組合作為學生的探究起了重要作用。
總之,本節(jié)課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性,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節(jié)好課。]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2、情感、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勇于發(fā)表意見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估計的思想,發(fā)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義;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鋪塹導入。
1、談話激趣。師:小朋友,你們去過養(yǎng)殖場嗎?今天,小灰兔朋友要帶我們去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養(yǎng)殖場,你們想去嗎?
導語:好了!現在我們可以去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養(yǎng)殖場了,大家請看(師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參觀動物王國里的養(yǎng)殖場”,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部分學生對“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理解困難,再加上教材的插圖不夠直觀形象,不能讓學生一目了然:“_比_多得多,_比_多一些”。因此,在這里,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小灰兔帶來的問題,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多得多……”的'含義,讓數學模型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為新知的探索起到鋪塹的作用。】
二、引導交流,理解新知。
。ㄒ唬┯^察。師:這就是動物王國里的養(yǎng)殖場,多美麗呀!大家仔細瞧瞧,圖上有什么?跟同桌的同學說一說。
(二)反饋。學生自由發(fā)言,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并板書:
雞85只鴨42只鵝34只
。ㄈ┱f一說。師:請你們用剛才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在小組里說一說,誰多誰少?(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學習困難的小組。)
(四)想一想。課件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觀察“想一想”的內容,羊可能有多少只?通過看圖,你還知道了什么?(由學生自由回答,師再板書,讀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時,讓學生自我評價或評價他人。)
【設計意圖:在上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學生較輕松地完成“說一說”這部分內容,運用小組交流的形式,描述數量間的關系,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在反饋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他評,有助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三、練習鞏固,扎實新知。
師:小朋友!闖關游戲開始了,今天要闖三關,大家可要努力哦,比一比,看誰得的紅旗多!
1、P31第1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生獨立解答,最后集中交流,進行評價。
2、P31第2題。幫助理解題意,讓生認真思考后做答,交流評價。
3、P31第3題。指名生說明題意,再獨立思考做答。(反饋時,可能會出現兩個答案,只要理由正確,可以加以肯定。)
4、游戲。
。1)師:恭喜小朋友闖完這三關,現在我們來玩?zhèn)數學游戲,好不好呀?嗯,請大家注意了:
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兩位數,你們猜一猜,是多少?(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加以提示。)
(2)30頁,兔子有多少只?
四、總結。
師:今天玩得開心嗎?你學會了什么?
調查家里成員的年齡,并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說一說。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2.能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難點
正確描述情境中的`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出示3杯飲料,量的多少不同,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體驗“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這四個詞的含義。
教師出示小小養(yǎng)殖場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二、學習新知
1.學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請學生用“誰多誰少”說一說。
自己說,同桌說,全班說。
通過全班說讓學生正確建立誰比誰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誰比誰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還有差不多等概念。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個,女生有36個,我們就可以說他們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數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運用所學知識。
跑步的有86人,跳遠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繩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遠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繩的可能有多少人?學生選擇后畫圈,并說明白為什么這樣選。
88人()、12人()、76人()。
三、鞏固反饋
1.小紅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紅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紅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畫鉤)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畫鉤)
35428542885
()()()()()()
2.第2和3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認真思考后,再獨立選擇答案。選擇后全班交流,并說說自己選擇的道理。
3.數學游戲。
猜數。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數,另一人語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個兩位數。
乙:是20嗎?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課堂總結
這堂課上,你感覺最快樂的是什么地方?為什么?
【《小小養(yǎng)殖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08-23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10-16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08-22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07-24
小小理財家教學設計08-29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1-01
對認識小小手教學設計的反思08-09
《小小的船》優(yōu)秀教學設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