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等高線》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等高線圖的基本特點
。2)利用等高線圖判斷坡度陡緩
。3)辨認山頂、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部位
2.過程與方法
。1)嘗試運用等高線地形圖分析、解決某地工程區(qū)位決策方法。
。2)通過閱讀等高線地形圖,體驗從地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的認識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運用所學的等高線地形圖知識和原理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養(yǎng)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 習慣,感悟地理科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等高線的特點
2.難點:等高線地形圖判讀
教學方法
講解、提問教學 圖表演示 練習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入
大學期間,我們地理系組織我們到山東野外實習,在爬到山頂?shù)臅r候,有兩條道可供下山。這時我的一位同學拿出了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今天我也帶到了我們班級,大家能為老師指出應該怎么走,既能快速,又安全到達山腳?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能助我一臂之力的。
二、新課展示
1.先復習兩個概念--海拔和相對高度
2.等高線的基本特點
Flash展示等高線
總結:
。1)等高線:
。2)等高線的基本特點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各種地表形態(tài)
想成為一位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首先必須對作戰(zhàn)的環(huán)境有深入的了解,而作戰(zhàn)地區(qū)的地形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怎么樣來區(qū)分不同的地形類型呢?(展示地形俯視圖和等高線地形圖)
。1)五大地形:
(2)各自特點:
承轉:我們的地表形態(tài)千姿百態(tài),除了五大地形之外,還有山脊、山谷、山峰、鞍部、陡崖。
(展示山脊、山谷、山峰、鞍部、陡崖等高線地形圖)
怎樣判讀這些形態(tài):
三、運用練習
四、結課
同學都學的不錯。
現(xiàn)在,回過頭來我們看看上課伊始老師講過的故事。我們應該知道怎么走可以下山。
五、教學反思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寓教于樂;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求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這結課我通過我的旅游經歷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等高線》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Photoshop等高線應用技巧05-05
《去年的樹教學設計》經典教學設計08-14
經典的教學設計03-25
教學設計07-08
教學設計07-13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4-18
單詞教學教學設計04-18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6-01
設計制作標志的教學設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