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5-04-12 04:04:38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反復誦讀課文,想象瀑布動人心魄的場面,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黃河的胸懷、精神和氣概,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壺口瀑布又是萬里黃河最壯觀的景象。黃河在這里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來,咆哮而去。你們想不想了解那動人心魄的壯觀場面。那我們就隨著文中的作者到壺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讀通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討論、交流。

  三、再讀,感知

  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的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四、研讀、感悟

  根據(jù)學情隨機反饋

  l.通過研讀,感受壺口瀑布那驚天動地的磅礴氣勢。

  (1)結合有關語句談理解,講感受。

  (2)點擊教學軟件,通過電視屏幕放映壺口瀑布奔騰咆哮的壯觀景象,使學生目睹那驚心動魄的壯觀場面,耳聞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3)指導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2.通過研讀,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

  (2)教師介紹材料,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zhàn)爭極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驟然被奔瀉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就在這里,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氐窖影,冼星海為這首詩譜了曲,杰出的《黃河大合唱》就此誕生了。這首表現(xiàn)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曾響徹大河上下,它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斗。

  (3)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教師引導:“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zhàn)無不勝,奮發(fā)圖強的英雄氣概。

  (5)說說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而以“黃河魂”為題?

  (6)有感情地朗讀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l.教師: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黃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帶領中華民族像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2.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寫下來,就是一篇讀后感。

  六、布置作業(yè)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資料。

  2.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領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和聰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人生。

  教學重點:

  結合家庭不幸、艱難謀生的情節(jié),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熱愛學習、要強好勝、不甘命運驅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學難點:

  抓住生活“再艱苦再勞累,……跟父親讀書”等細節(jié)體會主人公熱愛學習、要強好勝的性格。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談話引入:

  1、齊讀課題

  學生交流對大樹和小草的認識。

  課文所寫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樹”為題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交流理解。

  二、自讀課文:

  1、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詞語:指名讀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詞以及新詞。說說對詞語的理解。齊讀詞語。

  嗷嗷待哺 要強好勝 節(jié)衣縮食 脫穎而出

  寥寥無幾 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

  2、讀后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四、理清課文層次,分段。

  1、默讀課文。

  2、給課文分段,說說段意。

  一(1節(jié)):概述了《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講述了生活在極度貧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堅持學習、寫作,不斷遭受著打擊與失敗。

  三(5-7):講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經(jīng)過慎重思考,從寫詩改為寫小說,爭分奪秒、孜孜不倦終獲成功。

  五、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六、指導寫字

  第2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第一段

  1、默讀,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認識仙人掌花嗎?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惡劣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的頑強生命力。)

  三、學習第二段

  讀第二自然段

  1、朗讀課文,說說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樣的家庭不幸?

  2、面對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樣艱難謀生的`?用筆把表現(xiàn)主人翁艱難謀生的詞語畫下來,多讀幾遍,交流感受,體會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燒飯、縫縫補補、拾柴、撿破爛”等一連串生活細節(jié)體會主人翁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艱苦再勞累,都不肯放棄學習,上不起學,在家里跟父親讀書”等細節(jié)體會主人翁熱愛學習、要強毫升的性格。

  3)抓“始終沒有停止過寫作嘗試,希望用筆敲開幸運之門”等細節(jié),體會主人翁不甘命運驅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讀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1、在寫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1)遭遇詩人嘲諷訓誡。

  2)自費出版詩集,只賣出兩本。

  2、體會夏洛蒂向詩人請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抓住“惴惴不安”等詞語,開展對話交流,想象主人翁害怕而又充滿期盼的心情。

  3、夏洛蒂熱切盼望的結果怎樣?

  抓“原樣退回”等詞語理解詩人所說話的意思。

  4、面對這樣傲慢的訓誡,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呢?

  抓重點詞開展想象,體會倔強、不屈服的性格。

  5、沉重的打擊,夏洛蒂屈服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四、學習第三段

  1、夏洛蒂有沒有通過寫小說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敲開幸運之門呢?

  2、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經(jīng)過不懈努力最終取得成功的喜悅。

  五、回顧全文

  1、交流對課題的理解。

 。ㄍㄟ^題目鮮明對比抓住讀者、發(fā)人深思的藝術,進一步體會主人翁與命運和世俗的偏見,抗爭的勇氣和堅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顧全文,整體把握“小草”成長為“大樹”的艱辛歷程,交流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啟示。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情況。

  2.課文插圖。

  A 案

  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倍际瞧缴嘁。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nèi)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 漁歌子

  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脈絡;

  2、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學習抓住幾方面內(nèi)容來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3、學習課文的描寫兵馬俑的方法,仿寫。

  4、理解文中的詞語,重點理解“虎視眈眈、一臉稚氣、栩栩如生、膘肥體壯”等詞。

  二、教學過程:

  (一)開題:

  師:同學們,二十年前,在西安的沉沉地底下,沖出了一支古代帝國的雄兵,這支部隊,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出示課題,同時,邊講邊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的課件)。這支浩浩蕩蕩的地下軍陣,沉睡了兩千多年。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為重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它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千百萬參觀者。當時的法國總理希拉克在看了“這支部隊”之后,情不自禁地贊嘆:“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地到過中國!蓖瑢W們,你們聽到這番話,再讀一讀這段文字,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的心中會涌起怎樣的一種感覺?(自豪、激動)那么,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種自豪、激動的情感表達出來呢?

  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你見過秦始皇兵馬俑嗎?這個“俑”字,是單人旁的,所以它肯定與人有關!百浮本褪枪糯阍岬呐既,這種偶人與真人差不多大小,一般用陶土或是木頭制成。秦始皇兵馬俑就是指陪葬在秦始皇墳墓里的偶人和馬的塑像。

  (二)理清文章脈絡:

  師:那么,秦始皇兵馬俑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從文中找找答案,然后用簡潔的語言來說一說。(課件回到課題)

  學生讀書。

  學生交流:

  1、由兵馬俑組成的軍陣威武雄壯;(第3節(jié))

  2、兵馬俑的神態(tài)栩栩如生;(第4節(jié))

  3、歷史悠久;(第5節(jié))

  這兩部分內(nèi)容分別是哪一小節(jié)?(板書)

  師:是啊,這兩部分內(nèi)容就是作者重點向我們介紹的,那么除了這兩部分內(nèi)容外,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nèi)容?

  1、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

  2、兵馬俑博物館的雄偉建筑;

  3、兵馬俑在考古史上的地位。

  師:課文就是從這幾方面入手,來介紹秦始皇兵俑的,我們把這些內(nèi)容有機地連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學們能不能試著來說一說。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老師提供的這一個填空題。(課件出示“填一填”)

  學生準備,自由練說。

  學生交流。相機評議。

  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完整,也很簡潔。對這一類介紹性的文章,我們可以先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介紹的幾方面內(nèi)容,就能快捷而正確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同學們以后讀到類似文章,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重點學習第4小節(jié):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談到秦始皇兵馬俑做得栩栩如生是吸引世界各地參觀者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讀一讀描寫兵馬俑樣子的這一部分。來研究一下,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兵馬俑,他又是如何將這些兵馬俑向我們介紹清楚的呢?請同學們輕輕地讀一讀第四小節(jié),思考這兩個問題。

  學生自學。

  交流:

  1、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一個老兵俑,一個新兵俑,一匹馬的塑像。

  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描寫老兵樣子的相關句子。

  學生讀句子。

  師:你理解“虎視眈眈”這個詞語的意思嗎?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看。

  小結:是啊,從第三小節(jié)我們看出當時的.軍隊正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所謂的劍拔弩張,一觸即發(fā),作為一個有著豐富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老戰(zhàn)士,他的目光猶如老虎的眼光一樣,兇狠地注視著敵人,作好了隨時投入戰(zhàn)斗的準備。與之相對應的是剛入伍不久的新兵,誰來讀一讀描寫新兵俑的句子。

  學生讀相關句子。

  師:“一臉稚氣”是什么意思?(一臉的孩子氣)對啊,這些還帶著孩子氣的新兵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還缺乏經(jīng)驗,也許他們還對戰(zhàn)斗充滿了好奇心呢!我們一起把這一句描寫兵俑的句子讀一讀,感受一下他們的不同。

  學生齊讀。作者還寫到了一匹戰(zhàn)馬,我們也一起來讀一讀。“膘肥體壯”這個詞語以前我們沒學到過,你認為怎樣的戰(zhàn)馬才能稱得上是

  “膘肥體壯”的?(出示圖片課件)

  小結:同學們,作者在參觀兵馬俑的時候,面對的是泥塑木雕的兵馬俑,卻讓作者覺得他們很逼真,像活的一樣,這種高超的雕塑藝術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栩栩如生”。我們一起來把這一節(jié)讀一讀。

  師: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這些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介紹給我們的呢?我們再來仔細讀一讀這段文字,你能不能發(fā)現(xiàn)它在表達上的特點呢?

  板書:先概括后具體;

  有代表性的兵馬俑;

  樣子+想象,中間用連接詞(也許、可能、似乎)

  小結:是啊,作者用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結構,選取有代表性的兵馬俑,然后描寫他們的樣子,加上作者自己的想象,把兵馬俑介紹清楚,給我們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感受一下作者的寫作特點。

  四、拓展:

  師:同學們,兵馬俑坑內(nèi),有近千個兵馬俑,有文中寫到的老戰(zhàn)士和新兵,還有將軍、指揮官、另外還有步兵、騎兵、射手等等。這些形象無不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具有高超的雕塑藝術水平,但本文限于篇幅,沒有將他們一一寫出來。我想,我們今天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是否可以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描寫一下你看到的兵馬俑呢?老師在網(wǎng)上找到了一些兵馬俑的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仿照課文的寫法,選擇二到三個兵馬俑,也來寫一段話。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寫作。

  交流。

  五、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下節(jié)課,我們要重點討論由兵馬俑組成的軍陣。請同學們作好準備。

  六、布置作業(yè):

  抄寫并背誦第四自然段。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是詞語。

  3. 通過對課文的口氣讀領悟,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fā)崇敬老師的感情。

  教具準備

  卡片、田字格、掛圖

  教時

  3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感知大概意思。

 。2)認讀本課文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能抓住主要畫面進行觀察。

  教學過程:

  一、 出示掛圖

 、儆^察圖,圖上畫有什么?

 、谙胍幌,這些事物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

  ③按什么時候,什么人在干什么的順序說一說圖中內(nèi)容。

  二、聽老師范讀課文

 、傧胂胱隙∠愫彤嬛械睦蠋熤g是什么關系?

 、趯W生自讀課文。

  三、分小節(jié)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第1節(jié):正音“腳尖兒”“濃綠”

  第2節(jié):正音“伸進”“做伴”

  第3節(jié):正音“沙沙地響”“唱歌”“消除”“疲倦”

  第4節(jié):正音“滿樹盛開”“牽掛”

  第5節(jié):正音“眨眼”“飄進”“又香又甜”

  四、認讀生字/article/

  1. 二類字:株 踮 栽 幫 疲 倦 牽 掛 眨 案

  2. 一類字:香 濃 院 老 師 枝 伸 伴 消 除

  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通過對課文的吟讀領悟,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fā)崇敬老師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吟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 讀第一小節(jié)

 。1)“濃濃”的小院是什么樣兒的?

  師:院兒青色滿院,郁郁蔥蔥,濃濃的綠,淡淡的綠,點綴著小院的寧靜。

  (2)“我們”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3)誰來讀出小院綠陰蔥蘢的美好景象。

  二、 讀第2小節(jié)

 。1) 詩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樣的語氣呼喚老師,對老師說話的?

  (2) 孩子們是怎樣關心老師的?

 。3) 指導讀出語氣要親切,美好的.祝愿。

  三、 自讀3、4小節(jié)

  1.想象一下樹兒是怎樣陪伴老師的?

  2.“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是怎樣地動聽,小朋友會唱些什么歌?

  3.“滿樹盛開的小花是怎樣的美麗,小朋友會圍著老師說些什么?

  4.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會疲倦?

  生答:牽掛學生的學習、作業(yè)

  牽掛學生課間活動

  牽掛學生吃飯情況

  牽掛 認讀

  5.指導讀好這兩節(jié)。

  四、 看圖想象說話

 。1)師:夜深了,連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師還在怎樣地工作?

 。2)想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勸老師休息?

 。3)又怎樣祝愿老師睡得又香又甜?

  (4)指導朗讀/sjbwz/

  全詩由活潑親切漸漸轉入舒緩深情。

  五、 作業(yè)

  準備詩歌朗誦會

  第4、5、6課都是淺顯明快的現(xiàn)代散文詩,反復朗讀,單獨或小組均可。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感情背誦全文。

  2.寫好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書寫入體。

  教學過程:

  一、 指導朗讀,學生評議。

  二、 自由練讀。

  三、 再指名再讀,再評。集體評后集體朗讀。

  四、 寫字指導

  老:第五筆是弦撇

  伴、消:兩字右邊是點和短撇

  師:第一筆是短豎

  除:最后兩筆均為點

  五、學生練習書寫,注意寫姿。

  六、作業(yè)設計

 、俦纫槐冉M詞

  申( ) 半( ) 農(nóng)( ) 完( )

  伸( ) 伴( ) 濃( ) 院( )

  ②詞語搭配

  一抹 紅楓葉 一首 歌曲

  一片 綠蟈蟈 一個 古詩

  一只 紫丁香 一支 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認識9個生字。

  二、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時間的寶貴。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一分鐘》

  思考:那個青年人從著名教育家本杰明那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導入新課《7 一分鐘》

  看配音課件動畫片或圖片《一分鐘》,邊看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元元為什么后悔了?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ㄒ唬┳杂勺x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圈出意思不懂的詞語。

 。ǘ┩篮献鬏喿x課文,一個人讀時,另一個同學注意幫助糾正錯誤。

 。ㄈ┊敓嵝牡男±蠋煟嵝研∨笥涯男┳忠鬃x錯?告訴小朋友你用什么好辦法來記這些生字?

 。ㄋ模┤帻R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四、感悟課文,明白道理。

 。ㄒ唬┳x課文,討論。

  1、讀讀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課文的哪些句子具體寫了元元非常后悔?挑一句來把它讀好,讀出自己的體會。

  3、指導朗讀,體會學生找出來的這幾句重點句。

 。ǘ⿲W生表演讀全文(先自由準備,再上臺加上動作表演讀)。

 。ㄈ┱f說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練習:搜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讀一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認真思考

  師:接下來,請第七小組來為我們展示。

  生1:我們組展示的任務是——“在今后的生活與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哪些‘不確定’的生活,應該怎么做”。我們認為,“‘不確定’的生活”指的是在未來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生2: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有可能碰到許多困難,我們一定要勇于克服。

  生3:我們有可能患上抑郁,也有可能遭遇一些大病大災。我認為,我們要向桃花心木一樣,適應新的環(huán)境、新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走出痛苦,頑強地生活下去。

  生4: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像桃花心木一樣,自立、自強。記得我在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看到,有一位年輕人,小時候就失去了雙臂。但是,他不僅沒有灰心喪氣,還很樂觀地面對生活,練就了用腳代替手的本領。他能用腳寫出一筆很漂亮的字,還能彈奏出悅耳的鋼琴曲。他就像桃花心木一樣,是生活中的強者。

  生1:我們小組展示完畢,請給我們組打分。

  生5:你們組能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我給你們組打5分。

  反饋總結

  師:今天的讀書活動,你們有收獲嗎?都有哪些收獲?

  生1:我知道了課文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在困難中要學會獨立自主、戰(zhàn)勝困難。

  生2: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在未來的日子里,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要像桃花心木一樣,頑強地生活下去,不能有依賴心。

  生3:我知道了“寫事說理”的文章結構,我們以后在寫作時,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學生紛紛總結自己的收獲)

  師:看來同學們都讀懂了內(nèi)容、讀懂了寫法,也讀出了自己的'思考。我們還要向作者學習怎樣觀察生活、怎樣思考生活。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同時也送給我自己——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既要觀察生活,更要思考生活。

 。ń處煶鍪菊n件:觀察生活、思考生活)

  評委點評

  楊老師的這堂課,積極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切以“學”為中心,做到了“為學而教”,做到了如下“四學”:

  一是讓學生學有方向。學習目標是課堂學習的“方向盤”。課堂的目標是具有屬性的,在傳統(tǒng)課堂中,課堂的目標屬于教師,而不屬于學生。實際上,課堂目標不應該僅屬于教師,學生有權利知道“我為什么要學”、“我要學什么”。在目標的定位上,教師要多從學生的“學”來考慮——學生應該學到什么。剛開始上課時,在師生互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了課堂的學習目標,即讀懂內(nèi)容、讀懂寫法、讀出思考。這樣,學習課文的獨特指向意義立刻就出來了,而且也能被學生所接受,目標的主體性十分明確。

  二是讓學生學有內(nèi)容。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自然包括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教學內(nèi)容的改革又是建立在對教材內(nèi)容的認真研究與精心選擇的基礎上的。在許多課堂上,往往只關注了“怎么學”的問題,沒有關注“學什么”的問題,因而使得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科內(nèi)涵不夠突出。在這節(jié)課上,楊老師在學習內(nèi)容的選擇上頗具匠心。他沒有把重點放在對文本內(nèi)容的“繁瑣分析”上,而是根據(jù)文本特點,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生命發(fā)展出發(fā),把學習內(nèi)容定位于一個“思”字——一思文本,從文章中讀出自己的思考;二思寫法,思考作者的表達方法;三思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活與文章的聯(lián)系。這些“點”十分準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符合語文學科的學科內(nèi)涵。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興趣盎然。

  三是讓學生學有方法。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領。楊老師從閱讀方法入手,引導學生明確閱讀路徑,進而“遵路識斯真”。楊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一條十分可行的“閱讀路徑”,即“五讀”:讀通讀順—讀懂詞語—讀懂內(nèi)容—讀懂寫法—讀出思考。

  四是讓學生學有實踐。楊老師很注意把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變成真正的語言實踐過程,沒有以“教”為中心設計教學過程,而是以“學”為中心進行教學引導,采用“獨學、對學、群學”的方式,使閱讀過程成為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親力親為的實踐過程,成為了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交往過程,成為了動態(tài)生成的發(fā)展過程。因此,課堂上不斷有精彩的生成出現(xiàn)。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體育、操場、滿頭大汗、講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動、連蹦帶跳、感激”等詞語的意思。

  2、能照樣子,給句子加上合適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圖意。

  4、通過學習,知道賴寧苦練跳繩是為了學好體育,鍛煉身體,努力成為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課文的第2-3段是教學的重點,應抓住課文中“滿頭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腳腫、連蹦帶跳、感動”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從中體會賴寧勤學苦練的精神。指導學生利用插圖和重點詞復述課文。

  2、難點:(1)詞義辨析:感動和感激(2)教學學生要學好所有功課,做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片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2、通讀課文,初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學跳繩?他是怎么學跳繩的?

  2、學生匯報后,教師簡述賴寧事跡。

  二、學習生字新詞的讀音。

  1、出示帶有生字的新詞,請學生各自拼讀生字的讀音。

  2、交流自學情況

  3、開小火車認讀生字、詞語。隨機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場”:什么時候,我們在操場上干什么。(從操場的作用理解操場的意思)。

  (2)請學生用動作“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4、練習鞏固:課后練習2、3(校對)

  三、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體會賴寧苦練跳繩的重點詞句。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培養(yǎng)學生把問題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較句子,史學生懂得運用恰當形象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教師簡述這節(jié)課的目標:學習課文1-3自然段,重點學習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

  三、學生默讀第一段,思考:賴寧上小學時,學習情況怎么樣?學生匯報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我們要學習哪些功課?賴寧的工科學的怎么樣?從中理解“功課”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為了學好體育,賴寧是怎么刻苦練習跳繩的.?帶著問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劃:這段話共有幾句話?哪一句寫了賴寧刻苦練習跳繩?

  2、出示第3句

  (1)齊讀,說一說,那個詞語寫出了賴寧學跳繩很刻苦?為什么?

  (2)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滿頭大汗”有什么好處?(可以形象的表現(xiàn)出賴寧苦練的行動;又使學生初步懂得加上適當?shù)脑~語可以把句子寫具體。)

  3、第4句寫了什么?(老師幫助賴寧學跳繩。)

  4、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樣的苦練跳繩?

  五、默讀第3段。

  1、邊讀邊劃:從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賴寧在家中也苦練跳繩?

  2、學生匯報后,齊讀第1句和賴寧的話,出示句式說一說:因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師是被賴寧什么精神感動了?(勤學苦練、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師針對賴寧的精神進行品德教育。

  5、指導朗讀對話,注意郭老師奇怪的語氣和賴寧不好意思低聲回答的心情。

  6、齊讀第3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苦練跳繩。

  六、齊讀2、3段。說話訓練:賴寧是怎么苦練跳繩的?

  (各自準備--指名說,反饋評價--同桌互說)

  七、教師小結。(結合2、3兩段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賴寧肯下苦功夫,勤學苦練的精神。)

  八、練習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動”。

  (2)通過朗讀,體會賴寧獲得好成績的喜悅心情。

  2、正確朗讀課文?磮D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齊讀課文2-3段,說一說:這兩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第4段。

  1、指名朗讀,邊聽邊思考:賴寧苦練跳繩,結果怎樣?哪個詞寫出了他很高興?

  2、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1)齊讀兩句話,找出不同點。

  (2)討論:加上“連蹦帶跳”和“感激”有什么好處?

  (3)“感激”換詞理解。(課換成“感謝”)討論:“感激”能否換成“感動”,為什么?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那句話。

  3、賴寧為什么能在跳繩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口頭回答

  4、教師小結:

  只要勤學苦練,肯下苦功夫,學習才會進步,成績才會提高。

  三、齊讀全文,有感情。

  四、看圖復述課文,教師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結合半數(shù),用自己的話把賴寧學跳繩這件事說一遍。(各自準備,指名說,評價。)

  五、總結全文。

  以來寧學跳繩這件事中,你覺得應該向賴寧學習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練習:選詞填空。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位精彩詞句,感受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2理解故事寓意并得到啟示。

  3積累文言詞語并進行適當歸納。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位精彩詞句,感受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故事是對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的諷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的記憶里,一定珍藏著許多成語。今天,請大家說說你所知道的帶有動物的成語。(學生發(fā)言)今天我們會學習一個成語:黔驢技窮,它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寓言,看它講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文章,正音正字。

  1散讀課文,借助工具書以及書下的注釋,讀準字音。

  慭(yìn)駭(hài)遁(dùn)狎(xía)(hǎn)

  2聽錄音,再現(xiàn)故事情景。

  (1)聽錄音,注意停頓和注音。

 。2)散讀。探究

  3請一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點評。

  4全班齊讀。

  三再讀文章,復述內(nèi)容。

  1結合書下注釋讀懂課文并嘗試復述課文,小聲讀并翻譯。

  落實好重點字詞:船:用船。蔽:隱藏。窺:偷看。稍:漸漸地。慭慭然:小心謹慎的樣子。遁:逃走。且:將要。噬:咬。異能:特殊的本領。習:習慣。狎:親近而不莊重。計:盤算。蹄:踢。去:離開。

  2交流。(哪位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呢?)

  四深入文本,品讀字詞。

  1驢是“龐然大物”,但“止技此耳”,它有哪些“技”?“止”表明什么?

  “鳴”和“蹄”是驢的技能,“止”是只不過的'意思,表現(xiàn)出驢看起來很強大,其實沒什么本領的實質。

  2“虎”是怎樣逐漸認識、對待驢的?圈劃描寫虎的心理活動和動作的關鍵詞句,抓住字詞,品讀批注。

  “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又害怕的心情。

  “駭”“遁 ”進一步刻畫了虎的恐懼心理。

  “稍出近之”、“往來視之”、“近出前后”、“蕩倚沖冒”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的生性大膽和工于心計。

  “跳踉大(口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寫出了虎的果斷、干脆利落,志滿得意的情態(tài)。

  五質疑研讀,把握寓意。

  1大家在朗讀的過程中不知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本文題目是《黔之驢》,可是文中寫驢的卻只有寥寥幾筆,寫虎的卻筆墨很多,那題目為什么不是《黔之虎》呢?

  盡管文中寫虎的筆墨非常多,從開始的畏驢,到中間的察驢,再到最后的吃驢都寫了,但這些變化過程均是圍繞著對驢的觀察和反應作出的。課文的主題是驢而非虎,課文的寫法是以虎襯驢,本文寫了虎的謹慎精明,也就暗寫了驢的麻木、愚蠢。因而題目應該用“黔之驢”,而不能用“黔之虎”。

  2寓言,或諷刺或有明顯的教訓意義,用借此喻彼、以小見大的手法,將大的道理隱藏在小的故事之中,讓讀者去領悟。

  黔驢技窮這個成語比喻什么情況?齊讀p133比喻說理的知識卡片。

  3小結: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黔之驢是個龐然大物,卻只有“一鳴”,“蹄之”兩種防身之技,是一個虛有其表、實際無能的事物。老虎:在沒有弄清對方底細之前,存有成懼心理;它謹慎小心,善于觀察,反復試探,在摸清驢子的底細以后,反應迅速,行動靈活,大膽果斷地攻擊對方要害,立即致敵于死命,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形象。作者只不過借驢的形象,通過寓言這種形式(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六布置作業(yè):

  1積累實詞:“船”、“蔽”、“窺”、“遁”、“噬”、“狎”、“計”等詞的含義,并進行歸納。(如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

  2作者借驢諷刺了生活中怎樣的人?寫一段150字左右的讀后感。

  3從虎的身上我們能夠得到什么啟示?寫一段150字左右的讀后感。

 。1必做,2、3二選一)

  七板書:

  黔之驢

  柳宗元

  虎 驢

  懼 龐然大物

  識

  吃 技止此耳

  黔驢技窮:諷刺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精明愚蠢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二》教案05-05

小學語文《燕子》教案06-05

小學語文教案04-29

小學語文教案10-07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5-05

小學語文《夕照》 教案02-03

小學語文《絕招》教案08-06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5-28

小學語文《松鼠》教案04-11

小學語文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