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 氧化還原反應 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 氧化還原反應 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意識;
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儲備和開發(fā);
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生產、科學研究及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能力目標
通過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現(xiàn)在,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培養(yǎng)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擴展是很難得的。注意科學開發(fā)與保護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 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第一章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梢灾v是高中化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開篇,它起著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本節(jié) 教學 介紹的理論主要用于聯(lián)系實際,分別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能量變化等不同反應類型、不同反應過程及實質加以聯(lián)系和理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對知識深化和總結,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教法建議
以探究學習為主。 教師 是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建議教材安排的兩個演示實驗改為課上的分組實驗,內容不多,準備方便。這樣做既能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和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教師 不能用化學課件代替化學實驗,學生親身實驗所得實驗現(xiàn)象最具說服力。 教學 思路:影像遠古人用火引入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學生實驗驗證和探討理論依據→確定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討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保護環(huán)境→能源的展望和人類的進步→布置研究學習和自學內容。
教學 設計方案
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 重點: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教學 難點: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觀點的建立。能量的“儲存”和“釋放”。
教學 過程 :
[引入新課] 影像:《遠古人用火》01/07
[過渡]北京猿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用火后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
[ 板書 ]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過渡] 化學反應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
、俨僮鞣椒;
、谧屑氂^察實驗現(xiàn)象;
、劭偨Y實驗結論;
、軐懗龌瘜W方程式。
。1)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同時試管溫度升高,說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瘜W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 3 +3H 2 ↑
。2)混合攪拌后,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說明該反應吸收了大量的熱,使水溫降低結成冰;瘜W反應方程式:Ba(OH) 2 8H 2 O+2NH 4 Cl=BaCl 2 +2NH 3 ↑+10H 2 O
[結論]
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如 CH 4 (g)+2O 2 (g) CO 2 (g)+2H 2 O(l)
吸熱反應: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如 C(s)+H 2 O(g) CO(g)+H 2 (g)
[討論] 現(xiàn)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
結論:現(xiàn)代人利用化學反應主要是
、倮没瘜W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诶没瘜W反應制取或合成新物質。
[ 板書 ]二、燃料燃燒的條件和環(huán)境保護
[學生分組討論]
。1)燃料充分燃燒條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點?
[結論]
。1)使燃料充分燃燒需要考慮兩點:
、偃紵龝r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谌剂吓c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空氣不足:
、倮速M資源;
、诋a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
空氣過量:過量空氣會帶走部分熱量,浪費能源。
增大接觸面:改變燃料的狀態(tài)。如固體燃料粉碎、將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固體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倌芤饻厥倚
、跁斐苫剂咸N藏量的枯竭;
、勖喝紵欧哦趸,導致酸雨;
、苊喝紵龝a生大量的煙塵。
[ 板書 ]三、現(xiàn)代能源結構和新能源展望
[討論] 現(xiàn)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結論:人類所需要能量,絕大部分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它們的制品燃燒所產生的。
[講述]現(xiàn)代能源結構。
1999年我國化石燃料和水電能源的消耗結構:
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氣
水電
比例
76.2%
16.6%
2.1%
5.1%
[講述]我國化石燃料與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qū)對比。
石油儲量/1×10 10 t
天然氣儲量/1×10 10 m 3
煤炭/1×10 10 t
北美
5.6
8.4
262.9
西歐
3.4
6.1
99.3
日本
0
0
1.0
前蘇聯(lián)
8.3
42.5
241.0
中東
54
24.2
0
中國
2.4
0.8
99.0
[討論]我國能源結構的缺點和新能源展望(環(huán)保、防止能源危機)。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結論]得出以下結構。
[閱讀]能源與人類進步。
請學生閱讀教材22——23頁。
[本節(jié)課的總結和評價]——根據實際完成的情況和 教學 效果而定。
[尾聲]《太陽能》05 / 34
教學 手段:
設計思想: 教師 應從課堂的知識傳輸者和灌輸者,變?yōu)榻M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
板書 設計:
【高中化學 氧化還原反應 教案】相關文章:
氧化還原反應教案(精選15篇)10-10
氧化還原反應測試題及答案10-15
高一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案優(yōu)秀10-10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設計(通用10篇)10-22
《氧化還原反應》教學設計(通用10篇)10-15
高二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練習題及答案10-20
《 燃燒和緩慢氧化》教案08-29
用還原法解題教案示例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