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爺爺的教案設計(通用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爺爺的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本課4個生字
能力目標: 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兒歌中對話的方式,明確是誰對誰說話,能照樣子和山爺爺對話。
情感目標:通過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意識到用雙手和智慧才能創(chuàng)造美麗世界,收集資料,閱讀同類兒歌,加深理解。
教學重點: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中對話的方式,明確是誰對誰說話,能照樣子和山爺爺對話。
教學難點: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中對話的方式,明確是誰對誰說話,能照樣子和山爺爺對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 學 流 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播放課件)孩子們,你們好!你們喜歡山爺爺嗎?瞧,山爺爺正向我們走來了,用我們的掌聲歡迎山爺爺,好嗎?謝謝孩子們,看,文文也來了,正和山爺爺說話呢?你們想知道他們說什么嗎?我們一起去學習兒歌《山爺爺和孩子的對話》這首兒歌后,同學們就知道了。和老師一起寫寫題目,好嗎?
、 齊讀課題,
、谧x了課題,你想說點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3.師導:你們真棒!學會了從課題中去發(fā)現(xiàn)內容,提出問題,F(xiàn)在,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美美地讀讀這篇兒歌。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提出學習目標: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讀兒歌,要求讀準音,學生在自學時,教師輔導學習較困難的學生。讀后用鉛筆在文中圈出兒歌后的四個生字(真、才、比、雙),拼讀生字,抽生讀(選擇生字讀兩遍再組詞)。
2.拼音漢字對照讀,把兒歌讀正確、流利。小組練習朗讀課文,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3.抽生朗讀,評價讀書情況。
三、探究感悟,體驗發(fā)現(xiàn)
㈠、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邊讀邊想,你能找出哪個句子是孩子說的,哪個句子是山爺爺說的嗎?
2.你想怎樣讀這一部分,(大聲朗讀、找同學讀、分角色讀……)你能按著你的想法讀一讀、試一試,再起來讀給同學們聽聽,好嗎?
3.同學們讀得真精彩,不過老師還想考考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一段主要贊美山爺爺的什么嗎?(生:“高”,教師適時板書“高”同時課件出示高山圖畫即課文插圖)
3.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過你搜集的資料來舉例說說山的高嗎?(學生把自己搜集到“高”山的資料向大家匯報。)想了解老師給你們搜集到的高山圖片嗎?(出示課件:高山圖片,教師配上簡單的介紹。)
4.面對孩子們對山爺爺“高”的贊美,山爺爺說了什么?哪位孩子來讀讀山爺爺說的話。你們喜歡登山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登山,好嗎?
【活動】:登山
【課中休息】:欣賞一段美妙的音樂讀對山爺爺的贊美。(課件出示):
、妗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兒歌的第二部分,相信聰明的同學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
1請孩子們自由的、美美的朗讀兒歌。邊讀邊想,好嗎?
2.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收獲,好嗎?誰愿意第一個來?
(學生可以自己朗讀兒歌或和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讀,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是你的感受,誰還有不同的感受?
3.我們的家鄉(xiāng)黑龍江也有許多美麗的大山,你們想看看嗎?課件出示(黑龍江的山景圖),師介紹圖片引入:孩子們看得很認真,老師從小朋友們的表情中發(fā)現(xiàn),都不停的贊嘆山爺爺的什么?(美)教師板書:“美”。你能說說從哪兒看出了山爺爺的'美?
4.你有和山爺爺的合影照片嗎?展示給同學們看看。教師適機提問:你為什么要在那里拍?
5.謝謝小朋友們,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讀讀對山爺爺的贊美。(課件出示):
山爺爺,你真高,白云才到你的腰。山爺爺,你真美,綠樹、紅花把你環(huán)繞。
山爺爺,你真……
你還想對山爺爺說什么?請小朋友們模仿贊美山爺爺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說出自己對山爺爺的贊美。)
6.面對同學們的贊美,山爺爺又高興又難過,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課件出示“我真可憐”)
孩子們,看了這幾張圖片,你想說什么呢?我們該怎么幫助他們呢?看,幫助山爺爺的人們來了。(課件播放“幫幫我”)
看了這幾張圖片,你想對幫助山爺爺的人們說什么呢?你參加過植樹嗎?你打算怎樣去幫助山爺爺。是啊,在人們的幫助下,山爺爺又慢慢變美了?(課件播放“我變美了”)
正如山爺爺告訴我們的那句話“你的雙手和智慧,能把最美的世界創(chuàng)造”。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學生讀后,師提問)這是山爺爺對孩子們提出的希望,我們將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chuàng)造最美的世界”為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做些什么?請同學們小組討論,相互說說,好嗎?(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你能說說你自己的想法嗎?感謝孩子們,希望你們能向自己說的那樣,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把最美的世界創(chuàng)造。(課件出示:提供“改造荒山”“退耕還林”的圖片,老師介紹資料即環(huán)境的變化。)
四、趣味作業(yè),課外延伸
1、“我會讀”。搜集自己喜歡的兒歌,帶著自己的感情去讀一讀、背一背。
2.“我會畫”。畫畫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級開展“我眼中的世界”畫展。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2
教學內容:
西師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P44——P4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說說荒山和綠化過的山各有什么樣子,了解樹、草等植被對山體環(huán)境的保護作用,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植樹造林”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生字卡
學生:預習課文,觀察本地植被情況。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山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說說你所見到的山的樣子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2、孩子們說得不錯,對呀,我們平時所見到的山就這樣,或高或低,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可美了?墒怯幸蛔絽s在哭泣,它為什么要哭呢?(出示課件)
3、這座山已經好多年了,你們看它都長胡須了,所以我們稱它為山爺爺。(板書:山爺爺)
4、指導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課的生字。
2、將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同桌互讀生字,互相檢查、互相幫助。
4、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學生自愿認讀,互相評價矯正。教師注意引導讀好“淋”、“受”、“植”、“織”、“穿”。齊讀。教讀。再去掉拼音讀。
(2)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給生字找朋友,組詞理解字意。
5、將生字放入課文中,再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質疑問難,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生讀課文,讀準字音,其余學生評價。
2、齊讀課文。
3、再讀課文,勾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小組互相解疑。
5、向老師質疑。
6、師梳理學生問題。
四、本課小結,布置作業(yè)。
1、師小結。
2、作業(yè):孩子思考課堂中提出的問題,下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3
教學內容:西師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P44——P46。
教學目的:
一、了解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二、正確、流利、有情感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察看丹青,聯(lián)絡生存,說說荒山和綠化過的山各有甚么模樣,認識樹、草等植被對山體情況的維護作用,建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一、識字寫字。
二、理解課文內容,培育門生“植樹造林”的意識。
教學準備:
老師:本課生字卡
門生:預習課文,察看當地植被情形。
課時支配:
兩課時
教學進程:
第一課時
1、發(fā)言,導入。
一、孩子們,山人人都很熟識吧,你能說說你所見到的山的`模樣嗎?(門生自由談話)
二、孩子們說得不錯,對呀,咱們日常平凡所見到的山就如許,或高或低,長著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可美了。但是有一座山卻在飲泣,它為何要哭呢?(出示課件)
三、這座山已經好多年了,你們看它都長胡子了,以是咱們稱它為山爺爺。(板書:山爺爺)
四、指點讀課題。
2、自讀課文,了解生字。
一、門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勒出課的生字。
二、將生字多讀幾遍,注重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三、同桌互讀生字,相互搜檢、互相幫助。
四、搜檢識字情形。
(一)出示生字卡,門生自愿認讀,相互評價改正。老師注重引誘讀好“淋”、“受”、“植”、“織”、“穿”。齊讀。教讀。再去掉拼音讀。
(二)讓門生自己說說是怎么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三)給生字找同伙,組詞理解字意。
五、將生字放入課文中,再讀課文,讀通讀順。
3、質疑問難,初步感知課文。
一、指名生讀課文,讀準字音,其它門生評價。
二、齊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勾勒出自己不懂的處所。
四、小組相互解疑。
五、向教師質疑。
六、師梳理門生題目。
4、本課小結,部署功課。
一、師小結。
二、功課:孩子思索講堂中提出的題目,下節(jié)課繼續(xù)鉆研。
第二課時
1、溫習導入。
一、用爬山游戲溫習生字。
二、節(jié)課提出題目,激起門生思惟。
2、圖文結合,指點學文。
一、結合圖一學習第一部份。
(一)山爺爺長什么樣呢?請小朋友們察看這幅圖。
(二)門生反饋。
(三)是呀,山爺爺都那末老了。但是卻沒有樹木、小草為他擋雨擋太陽,它怎樣受得了呢?(四)瞧老爺爺的表情會說些甚么?(自由談話)
(五)出示相干筆墨,指點生誦讀。(生自讀,指名讀評斷,師范讀,再讀,齊讀。)
二、結合圖二學習第二部份。
(一)小朋友們,你們想匡助山爺爺嗎?(想)快想一想設施吧(以小組為單位,說說自己的設施)
(二)集體反饋。(植樹、種草)
(三)小朋友們的設施真棒,你們看,山爺爺在人人的匡助下,換上了新衣裳。(出示圖二)
(四)小朋友,你們看,山爺爺的衣服產生了甚么變化?(穿上了綠色的長袍)
(五)這幅圖和適才那幅圖還有甚么不一樣的處所?(飛來了小鳥,山爺爺笑了)
(六)為何小鳥會飛來?(生自由說)
(七)師出示:你植樹,我種草,織一件,綠長袍,山爺爺穿了瞇瞇笑。指點有情感誦讀。
3、講堂延長,深化主題。
一、你覺得山爺爺如今還會雀躍嗎?
二、山爺爺的生存到底怎么樣了嗎?老師讀山爺爺的話。
小朋友們,你們好,謝謝你們讓我有綠長袍穿。但是,由于我的這件綠長袍吸引了很多人來觀賞,我已經體無完膚了。你看他們把牛羊牽到我這兒吃草,我的衣裳都破了好幾個洞;有人偷偷砍走了我的大樹,讓我淋了雨曬了太陽。你們說,我這么年夜年齡了,還能堅持多久呢?我的身子骨已經有些疏松了。這還掉了一塊肉。
三、小朋友,這統(tǒng)統(tǒng)都是誰干的呀?你們覺得咱們應當怎么樣維護小樹?
四、講堂小結,背誦課文。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4
設計理念
這節(jié)課的設計重在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樹、草等植被對山體及環(huán)境的保護作用,樹立環(huán)保意識。倡導主動、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在課文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走入課文,去體會山爺爺的感受,有感情地讀好課文。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學習體驗,提高識字效率。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中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在課文學習中激發(fā)情感,使之與生活相結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感情朗讀中了解樹、草等植被對山體及環(huán)境的保護作用,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樹木對于山體保護、水土保持的作用,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字卡、詞卡、教學掛圖。
學生:帶有拼音的生字詞卡片以及詞語搭配游戲卡。觀察家鄉(xiāng)山體的植被情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趣學習
小朋友們一定爬過山吧,請你們介紹一下看到的山是什么樣子的。今天老師邀請小朋友一道去認識一位山爺爺。(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1、小朋友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并用圓圈圈出生字,難讀的.多讀幾遍。(自主識字。)
2、同桌交流識字成果,分享知識,互相幫助。
3、?學生領讀,不正確的互相糾正。
4、給生字組詞語。(以開火車的形式,全班跟讀。)
三、練讀課文,讀通讀順
1、小朋友真能干,這么多的生字和詞語都難不倒你們。要是它們躲進課文里,你還能讀準嗎?趕快自己讀讀課文,讀熟課文。(自由讀文。)
2、現(xiàn)在把課文讀給同桌聽聽吧,看看誰更棒!(同桌互讀。)
3、趕快把你們的朗讀成果匯報一下。(全班齊讀。)
四、深入學習,體驗感悟
1、觀察插圖,說說荒山和綠化過的山各是什么樣子。
2、學習一、二句詩。(“山爺爺……受不了!保
。ǔ鍪疽话霋靾D)小朋友先讀讀第1句詩。(山爺爺……樹木少。)結合掛圖,說說是怎樣的景象。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巖石多,樹木少”會怎樣呢?山爺爺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我們接著往下讀。
學生自由讀“大雨淋……受不了”,找到答案。
小朋友觀察掛圖,說說山爺爺會說些什么。(學生發(fā)揮想象談。)
齊讀這部分,注意和你不高興,難受時的心情相結合,讀出山爺爺的不高興。
3、學習第3句詩。(“你植樹……山爺爺穿了瞇瞇笑”。)
讓我們趕快來幫幫山爺爺吧。ǔ鍪玖硪话霋靾D。)
齊讀第3句詩。看圖思考:“我們”是怎樣幫助山爺爺的?觀察圖,然后告訴你的同桌,山爺爺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心情怎樣。(班上交流。)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再來讀讀這部分吧!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綠長袍”指的是什么?結合掛圖思考。)
4、前后對比,引起共鳴。
課文前部分山爺爺心情怎樣?到后來心情又怎樣?小朋友,能用你們的朗讀告訴老師嗎?(美讀課文。)
5、拓展。(環(huán)保意識的樹立。)
不僅是山爺爺需要大家的關心、愛護與幫助,我們周圍的小花、小草、小動物們都需要大家的關愛。讓我們都行動起來,愛護它們,建造美好的家園吧!
五、練習寫字
1、讀生字,讀帖書空。
2、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
3、重點提示“受”的書寫。中間部分寫在橫中線上一點!皹洹弊种虚g部分寫得小一些,又字的捺變成點。“穿”字的“”寫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摹寫。
5、評比,展示。
附板書設計:
受不了—山爺爺—瞇瞇笑
大雨淋
烈日烤
植樹
種草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樹、草等植被對山體及環(huán)境的保護作用,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卡片。
學生:觀察本地山體的植被情況,找一找哪些山爺爺穿上了綠袍,哪些沒被林木野草遮住,裸露著身體,再看看這兩種山在下暴雨后有什么不同。
教學設計
一、課題引入,滲透知識
1、教師提問引入:本課課題寫的是誰?為什么稱爺爺?
2、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作答。
二、自讀課文,疏通意思
1、學生自讀課文,勾出不懂的地方。
2、同桌互相幫助解疑。
3、向教師質疑。
三、認識生字,理解意思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愿讀生字,互相評價矯正。教師注意幫助巖字的讀音。
2、讓學生說說自己人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3、齊讀課文,鞏固生字。
4、自己讀課文,想想懂了些什么。
四、指導讀文,拓展內容
1、學生告訴大家,這首兒歌寫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談,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教師有重點地引向對山爺爺,受不了和山爺爺穿了瞇瞇笑兩句詩的理解。發(fā)掘兒歌暗含著的環(huán)保知識和環(huán)保教育的內容,重點要落實在行動上。可以問學生是怎么愛山爺爺的,為山爺爺做了些什么。讀你植樹,我種草,織一件,綠長袍。讓學生說說是什么意思。
3、重點指導兒歌前后兩部分不同感情的朗誦。
4、學生裝自己朗讀課文,理解意思,體會感情。
五、結合實際,擴展遷移
1、把學生帶出教室或走出校園。
2、讓學生說說家鄉(xiāng)有些什么山,有沒有還沒穿上綠袍的山。
3、討論:我們該為山爺爺做些什么事?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6
教材分析
《山爺爺和孩子的對話》講述了山爺爺和孩子的兩次對話,贊美了人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世界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兒歌內容。
2、認識本課4個生字,學習兒歌中的對話的方式,能照樣子和山爺爺對話。
3、讓學生意識到用雙手和智慧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美麗的世界。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4個生字,學習兒歌中的對話的方式,能照樣子和山爺爺對話。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意識到用雙手和智慧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美麗的世界。
課前準備
卡片、課件
總體要求:
1.“統(tǒng)一”設計“分段”教學;
2.圍繞“三維”落實“三問”;
3.充實“心案”活化“形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教師活動
1、(播放課件)
孩子們,你們好!你們喜歡山爺爺嗎?瞧,山爺爺正向我們走來了,用我們的掌聲歡迎山爺爺,好嗎?謝謝孩子們,看,文文也來了,正和山爺爺說話呢?你們想知道他們說什么嗎?我們一起去學習兒歌《山爺爺和孩子的對話》這首兒歌后,同學們就知道了。
2、和老師一起寫寫題目,好嗎?①齊讀課題,②讀了課題,你想說點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3、師導:你們真棒!
學會了從課題中去發(fā)現(xiàn)內容,提出問題,F(xiàn)在,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美美地讀讀這篇兒歌。
學生。讀后用鉛筆在文中圈出兒歌后的四個生字(真、才、比、雙),拼讀生字,抽生讀(選擇生字讀兩遍再組詞)。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提出學習目標: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讀兒歌,要求讀準音,學生在自學時,教師輔導學習較困難的學生。讀后用鉛筆在文中圈出兒歌后的'四個生字(真、才、比、雙),拼讀生字,抽生讀(選擇生字讀兩遍再組詞)。
2、拼音漢字對照讀,把兒歌讀正確、流利。小組練習朗讀課文,互相檢查朗讀情況。
3、抽生朗讀,評價讀書情況。
㈠、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邊讀邊想,你能找出哪個句子是孩子說的,哪個句子是山爺爺說的嗎?
2、你想怎樣讀這一部分,(大聲朗讀、找同學讀、分角色讀)你能按著你的想法讀一讀、試一試,再起來讀給同學們聽聽,好嗎?
3、同學們讀得真精彩,不過老師還想考考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一段主要贊美山爺爺的什么嗎?
3、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過你搜集的資料來舉例說說山的高嗎?
4、面對孩子們對山爺爺“高”的贊美,山爺爺說了什么?哪位孩子來讀讀山爺爺說的話。你們喜歡登山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登山,好嗎?
總體要求:
1.“統(tǒng)一”設計“分段”教學;2.圍繞“三維”落實“三問”;3.充實“心案” 活化“形案”。
孩子們看得很認真,老師從小朋友們的表情中發(fā)現(xiàn),都不停的驚嘆山爺爺的什么?(美)
教師板書:“美”。你能說說從哪兒看
4、你有和山爺爺的合影照片嗎?展示給同學們看看。教師適機提問:你為什么要在那里拍?
5、謝謝小朋友們,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讀讀對山爺爺的贊美出了山爺爺的美你還想對山爺爺說什么?
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請小朋友們模擬贊美山爺爺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
我們將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chuàng)造最美的世界”為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做些什么?請同學們小組討論,相互說說,好嗎?
搜集自己喜歡的兒歌,帶著自己的感情去讀一讀、背一背。
2、“我會畫”。畫畫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級開展我眼中的世界”畫展。
◇山爺爺,你真高,白云才到你的腰。 山爺爺,你真美,綠樹、紅花把你環(huán)繞。 山爺爺,你真…… 你還想對山爺爺說什么?請小朋友們模仿贊美山爺爺的句子 △引用學生運用教材中的句子及表達法去表達,發(fā)展學生的思路。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7
教學要求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萌發(fā)出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為綠化作出貢獻的良好意識。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增強植樹造林的意識。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植樹造林的好處。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增強植樹造林的意識。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6)
1.小朋友,你們見過山嗎?它長什么模樣呢?
2.老師見到的山和你們見到的一樣,或高或低,可它們都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鮮花、小草,可美了?捎幸蛔絽s在哭泣,它為什么呢?
3.這座山已經有好多年的'歷史了,你們看它都長胡須了,所以人家都叫他山爺爺。
4.指導學生讀題。
二、圖文結合,邊讀邊識字(19)
(一)結合圖1識字。
1.山爺爺長什么樣呢?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這幅圖。
2.學生反饋。
3.出示相關文字,教師有感情地范讀。
4.學生自由讀,找出這段文字中的生字,自由讀拼音認讀。
5.拿生字詞卡檢查認讀情況。
6.討論識記這些字。
7.開火車,鞏固生字的認讀。
8.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二)結合圖2識字。
1.小朋友,你們想幫助山爺爺嗎?
2.集體反饋。
3.小朋友你們的辦法真棒,你看山爺爺在大家的幫助下,換上了新衣裳。
4.小朋友,你們看,山爺爺的衣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5.這幅圖和剛才那幅圖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6.小鳥為什么會來這兒?
7.教師出示:你植樹,我種草,織一件,綠長袍,山爺爺穿了瞇瞇笑。有感情地范讀。
8.學生找生字,小組內認讀。
9.集體反饋,指名讀,開火車讀。
10.指導朗讀該段。
三、再次讀文(10)。
四、布置作業(yè)(10)
1.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8.山爺爺
受不了→瞇瞇笑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萌生出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為綠化作出貢獻的良好意識。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增強植樹造林的意識。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5)
1.復習生字并組詞。
2.出示課后練習,學生完成練習,集體反饋。
二、總結延伸,深化主題(10)
1.你覺得山爺爺現(xiàn)在還會高興嗎?
2.山爺爺現(xiàn)在的生活到底怎么樣了呢?教師播放錄音。
3.小朋友,這一切都是誰干的呀?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樹?
5.教師總結,鼓勵學生多參加植樹活動,保護樹木,為綠化作出貢獻。
三、指導寫字(20)
1.出示要寫的漢字,指名認讀并組詞。
2.集體認讀,鞏固認知。
3.指名說說怎么記住這些字,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以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師總結。
5.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提醒“雙姿”。
6.簡單的評析。
四、布置作業(yè)(5)
1.抄寫生字。
2.學了這篇課文,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會怎么做?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8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理解、鑒賞文章。
。ǘ┙滩姆治
《山爺爺》這篇課文是三字句組成的兒歌,好讀易記,對山進行擬人化的描寫,使山爺爺的形象有一種親切感,易被兒童接受。但也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因為整個環(huán)保行為都隱含在具體的形象的描繪之中了。我對這堂課的設計側重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自己談談對大山的感受,自主選擇識字方法。然后借助多媒體激勵學生自由想象,創(chuàng)造發(fā)揮,保證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發(fā)展。
(三) 教學目標
我認真鉆研教材后,為《山爺爺》這課設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① 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 借助多媒體啟發(fā),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中認知,理解、感悟。
、 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
。ㄋ模┙虒W重難點
① 識字、寫字。
、 理解課文內容,增強“植樹造林”的意識。
(五) 教學設計
。1) 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好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景入情。我在教學中利用謎語(個子和云一樣高,樹木都在它懷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綠秋黃景色好。)導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大山的印象,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然后我再適時小結,告訴學生并非所有的大山都那么綠,那么美。
。2)圖文結合,激發(fā)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所以我在教學時,就通過插圖努力營造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因此,我讓學生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初步感知山爺爺的樣子,然后再借助課文理解植樹前后山爺爺面貌的變化,從整體上把握文中的思想內容。
。3)結合課文,認讀生字
低年級的閱讀要求教低,重點是識記生字。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因此我在制作課件時,將本課的生字用橫線和不同的顏色作標記,并把flash制作的生字卡鏈接到課文中,讓學生更好地借助課文識字。
另外,我在教學生字時鼓勵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然后再請小老師上臺教讀,并告訴小老師教讀的要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因此,我讓學生在前面閱讀的基礎上,適時地聽課文錄音,并提出要求,就是“認真看書,仔細聽”因為有的一年級學生往往只是聽,不看書,這樣就起不到示范作用,這是一個必要的細節(jié)。
(4)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寫道:“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蔽以诮虒W中讓學生自己談談讀好課文的方法后誦讀課文,再播放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暢談感受。
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還是應該進行朗讀指導。具體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我的指導所在,只有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語感,然后在圖片的幫助下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六)幾點體會
。1)理念為統(tǒng)帥,讀悟結合,達到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我以新課標精神作指導,努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不讓學生一開始就聽范讀,然后有聲有色地模仿,而讓他們自讀自悟,并大力贊賞提出疑問的學生。這種教學方式關注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了他們的獨特感受。我特別注重讀的重要性,以讀代講,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fā)生感悟,在讀中激發(fā)情感,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2)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心理學認為,愉悅的教學情緒有利于智力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展示生動的畫面,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動聽的錄音,創(chuàng)設了生動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使課文內容形象、直觀、具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把無形的課本知識變?yōu)榛钌挠行沃R,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氛圍,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本課的設計致力于創(chuàng)新,力圖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以多媒體為教輔手段,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能充分利用多媒體這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 9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圖片,錄音等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體會情感。
2、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中認知,理解、感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植樹造林,為綠化做貢獻的意識。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想猜謎語嗎?
個子和云一樣高,樹木都在它懷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綠秋黃景色好。(學生反饋)
2、同學們說說你見到的大山是什么樣子?(學生回答)
3、看來,同學們對山都特別熟悉,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的山上長滿郁郁蔥蔥的樹木,開放著美麗的.野花,住著各種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可是有一座山卻在哭泣,這是為什么呢?(簡筆畫)
4、揭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圖文結合,邊讀邊識字
1、觀察圖畫,借助圖畫初步理解課文。
。1) 山爺爺長什么樣子呢?(學生觀察左邊的插圖后反饋)
。2) 再觀察右邊的插圖,說說山爺爺的模樣。(穿上了綠長袍,飛來了小鳥,山爺爺笑了。)
。3) 同學們真聰明!能夠認真地觀察圖畫,想知道課文中是怎樣介紹這位山爺爺的嗎?誰來說一說,咱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讀好課文?
。▽W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先認生字, 再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問題在書上作記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也可以把課文讀給同學聽,讓他們評一評,幫助自己。)
。4)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并勾畫出本課中帶有紅色音節(jié)的字。
2、聽錄音,結合課文識字
。1) 小組內合作認讀生字,教師出示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2) 出示課文,聽課文錄音。學生說說自己想學習哪個生字?播放多媒體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課文,仔細聽。觀察課文中劃橫線的生字,抽生自由說識字方法,指名當小老師,上來教小朋友識字。)
。3)對小老師的要求:①教讀音②教筆順③教擴詞④教識記方法
(4)教師出示生字,學生齊讀。(開火車讀,小老師教讀,分組讀,在認讀的基礎上,學生齊讀兒歌)
。5)寫生字
三、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1、教師范讀課文
。1)學生說說山爺爺為什么受不了?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山爺爺?
。2)看來小朋友們真有辦法,你看,山爺爺在大家的幫助下?lián)Q上了新衣裳,活潑的小鳥為它歌唱,清澈的小溪為它鼓掌,這里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山爺爺好開心。ê喒P畫)
2、學生讀文,注意讀出山爺爺從傷心到愉快的變化。有什么話想對山爺爺說?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1、我們來看以前的山爺爺和現(xiàn)在的山爺爺是什么樣子?(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解說)
2、學生談感受,教師總結
現(xiàn)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植樹造林的重要,努力地為綠化祖國做貢獻,自覺制止一些人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但仍然有一部分為了個人的利益任意破壞環(huán)境。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綠化環(huán)境做貢獻。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山爺爺》的教案設計01-25
《山爺爺》教案設計06-07
《在山的那邊》教案設計04-23
《山爺爺》教案05-20
《在山的那邊》優(yōu)秀教案設計02-25
《山爺爺》精品教案02-24
爺爺的蘆笛的教案設計05-28
《爺爺的蘆笛》教案設計04-28
爺爺的氈靴的教案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