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城》一課的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過程,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精神,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調動學生樂于探究的積極性,鼓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勇氣。
【教學目標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設計。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
3、結合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薄⒉捎枚喾N形式的朗讀,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利用合作學習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通過分析重點段落語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重、難點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冊教材也在閱讀教學要求中強調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一、教學重點確定為
1、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難點確定為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教學方法分析】
憑借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如下: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以讀代講法,做到講與讀結合,扶與放結合,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為教學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長城多媒體課件:
一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二是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程序設計】
整個課堂教學分為七個大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走進文本
上課伊始,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長城的圖片,把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感受、欣賞長城美景的同時,激起表達的欲望。接著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充滿激情地描述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吹竭@些精美的圖片仿佛把我們帶到長城腳下。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長城》,繼續(xù)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教師這種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的方式,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引領學生巧妙地走進了文本。
二、圖文對照,遠看長城,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看圖、學文和交流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遠觀長城的圖片,讓學生結合畫面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培養(yǎng)默讀習慣。使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思維中,交流讀后感受。體會比喻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用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并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進一步體會長城的雄偉氣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三、圖文對照,近看長城,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課文在體現長城的雄偉氣勢時,花重筆墨描寫了長城的高大堅固,,這也是教學中需要學生領悟的重點。為了突出重點,教師抓住了最能體現長城的高大堅固的語段進行深入地分析理解。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圈劃詞語,找出長城特點、結合課件,直觀演示課文中描寫的垛子、了望口和射口、同桌交流讀后感受的方式,體會長城的高大堅固。然后指導學生入境入情地朗讀。教師設計了:作者是在哪里看長城的?是按什么順序寫這一自然段的?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分散了教學難點。
四、抓重點句,體會情感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是本課又一教學重點。課標中指出:通過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方法。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抓住重點句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和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標注出自己的讀書體會,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整體把握課文,升華認識
在學生感悟我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修筑的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時,齊讀最后一段后,瀏覽全文,小組討論: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整體把握課文,使學生在學習課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激發(fā)進取精神,促進持續(xù)發(fā)展。
六、拓展延伸,形成積淀
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兩個問題:你認為文章寫的怎么樣?用了什么寫作方法?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達到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
七、總結課文,情感熏陶
在學生頌讀中外名人游覽長城后的留言中,結束全文。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板書設計】
采用總分式的板書設計,簡單、明快,學習內容一目了然,而且突出教學重、難點。
【《長城》一課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長城教學教案設計04-11
《游長城》教案設計02-23
最后一課教案設計08-07
《窮人》一課的教案設計05-10
《難忘的一課》教案設計參考06-20
2017最新最后一課教案設計03-12
《落花生》一課的教案設計06-06
《最后一課》的優(yōu)秀課堂教案設計06-16
《最后一課》小學教案設計分享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