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高考《語文》全真預測試卷及答案
本套試題適用地區(qū):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陜西 、湖北、湖南
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 (閱讀題,共70分)
甲 必考題
一、 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欣賞詩歌,由于它極精練,我們不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的字詞包孕著豐富的含義,而且要努力去尋求它的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韻味。這在中國舊詩詞的欣賞中是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例如采菊東籬,心境悠然與南山相合,情寄東籬之外。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它繁復的色彩和音響,烘托著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以傳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鐘聲給人留下了語言難以表達的離愁別緒。有趣的是,這種由具體的詩句引發(fā)的情思,其具體性可以因欣賞者的不同際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穩(wěn)定性,又有隨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鐘聲造成的余韻,大體上總與羈旅的愁思有關。至于它在欣賞者心中所喚起的具體思念,則是難以確定的:有人可因而感慨半生的飄零;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嬌妻;有人也許為友情離棄而痛苦;也許為了貧病,也許為了惜逝……但那浮動在落月漁火的微茫中的一縷輕愁,則是相同的。
詩歌欣賞可以認為是讀者在詩人所啟示的范圍內重新創(chuàng)造藝術世界。這個世界最大的特點就是讀者往往走進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內心的主觀世界融進詩的客觀世界中去。人們讀李后主的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能夠領會作者對于繁華失落的哀傷。他們對這首詞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懷往昔的范圍之內,添加進去若干屬于自己的東西,使得“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愁”不再成為亡國之君的哀怨,而變成了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悵惘、失落的情懷的寄托。
由于詩歌形象的基本規(guī)律是以一代十,以少勝多,它極簡約,極概括,因而留給欣賞者的聯(lián)想空間就極寬闊。因為以極簡約表現(xiàn)極豐富,讀詩難免有時就要“猜”。在別的文體可能說明意義的含混;而在詩,離開了猜想的空間卻可能意味著貧乏。當然,猜想應當與真正的晦澀加以區(qū)別。猜想不是因費解引起,而是由于詩本身有太多的郁積,從而需要欣賞者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思考來加以補充和闡發(fā)。當然,這里所謂的“猜”,其實就是欣賞過程中對詩和詩人的綜合性思考。
1.下列說法中,不屬于“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的韻味”的一項是(3分)
A. 陶淵明的《飲酒》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東籬”所引發(fā)的讀者的無限情思。
B. 張繼《楓橋夜泊》通過“霜”、“江楓”、“漁火”等繁復的色彩,和“夜半鐘聲”的音響,烘托出了江天子夜的秋景。
C. 李煜《虞美人》詞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所喚起的讀者追懷往昔的惆悵情懷。
D. 讀者在詩句的啟迪下,所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所寄托的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溫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情感經(jīng)歷。
2.對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欣賞詩歌,領略詩人所抒寫的感情并非目的,其最終目的在于通過詩人的啟迪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B. 詩歌的形象通常是以一代十,以少勝多,語言又極其精煉,因而就給讀者留下了極為廣闊的聯(lián)想空間。
C. 欣賞詩歌需要“猜”,并不是詩歌費解,而是詩歌有內容需要欣賞者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思考來加以補充和闡發(fā)。
D. 在欣賞詩歌時,需要加入自己的聯(lián)想與感受,但也要受詩歌詞句的限定,只能在作者啟示的范圍內。
3.根據(jù)上文所講的欣賞詩歌的理論推斷,下列對詩歌的猜想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李白《蜀道難》對蜀道的雄奇兇險的描寫,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讓人覺得作者是借此來表達仕途的險惡與人生道路的艱難。
B. 杜甫的《兵車行》,描寫了一個送別出征戰(zhàn)士的場面,記述了行人問答,揭露了當時統(tǒng)治者的窮兵黷武,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C. 李白《將進酒》,抒寫了內心的滿腔悲愁,表現(xiàn)了一個千金散盡,飲酒無度,恣情歡謔,游戲人生,放浪形骸的詩人形象。
D. 杜甫的《客至》中“但見群鷗日日來”一句,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居所的清幽與寧靜,還傳達出作者當時心境的寂寞與孤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命。乃上疏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钡塾[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比A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華善之。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宮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賜、興。
(節(jié)選自《晉書·李密傳》)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熱切的樣子。③游夏:孔子學生子游、子夏。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B.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C.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D.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
5.下列對文中相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密的上疏《陳情表》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自己應該報養(yǎng)祖母的大義,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言辭慷慨,表達感情直接坦率。
B.三國時期的蜀漢,終于漢懷帝劉禪。蜀國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帝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劉禪卻樂而忘本,樂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后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
D.古代臣民上書言事分為“上書”、“上疏’和‘上封事”,其區(qū)別在于“上書”是臣民向皇帝進言所采用的最常見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 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帶有機密性文書。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密幼年喪父,母親再嫁,年僅幾歲的他熱切地思念雙親,不能自已,以致憂思成疾。
B.“周門人方之游夏” “數(shù)使吳,有才辯”“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 等表現(xiàn)出李密有才干。
C.晉武帝讀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陳情表》后,贊揚他是真名士,并答應了他的請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喪期滿,晉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陽擔任太子洗馬。
D.借皇上東堂賜宴餞別之機,李密賦詩一首,詩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晉武帝為此很生氣,都官從事見機行事,馬上奏請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2)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
題省中院壁①
杜甫
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霤②常陰陰。
落花游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
腐儒衰晚謬通籍③,退食④遲回違寸心。
袞職曾無一字補,許身愧比雙南金⑤。
注:①這首詩為杜甫47歲,官居門下省左拾遺時所作。詩人在任上對肅宗多有勸諫,但主張少被采納。②霤:防止雨水滴落在人身上,在屋檐下用來接雨水的竹筒。③通籍,指記名于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借指做官。④退食:退朝而就食于家;蚬嘈菹。⑤雙南金,雙南金:指南方出產(chǎn)的銅,后亦借指貴重之物。此處指皇帝封賞自己的職位。
8.詩中首聯(lián)頷聯(lián)寫了省院中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9.結合詩歌的頸聯(lián)與尾聯(lián),分析詩人杜甫表達了自己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潔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兒悄無聲息之景來烘托琵琶女彈奏技藝高超的詩句是“ , !
(2)莊周在《逍遙游》中談及“小年不及大年” 時,用“ ,
”來說明“此小年也”。
【高考《語文》全真預測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江西2017年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10-28
小升初全真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10-11
小升初語文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09-07
小升初全真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推薦10-31
2017小升初全真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06-14
小升初英語全真模擬試卷及答案07-29
2017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預測試卷及答案09-19
關于小升初語文全真模擬試卷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