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高考志愿填報:能力與興趣因素均需考慮
高考后,除了放松就是坐等分數(shù)揭曉嗎?錯!在公布分數(shù)線之前,考生要做的“功課”還真不少!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4高考志愿填報:能力與興趣因素均需考慮,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志愿指導專家、西安市遠東一中副校長劉鵬指出,每年有95%以上的學生盲目地選報專業(yè),對專業(yè)并不了解,對自己適合做什么也沒底。
關于考后減壓放松,西安大唐補習學校心理督導室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重佐表示,可以考慮像溫泉、健身、郊游等舒緩的休閑方式。
填報志愿不妨試試“能力+喜好”模式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呢?李重佐表示,以往,很多人會說遵從個人興趣愛好來選報專業(yè)。但實際上,有些人雖然在某一方面有興趣但未必干得好,也就是說,能力與喜好之間不一定存在必然聯(lián)系,他建議以“能力+喜好”模式來選報專業(yè)。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你的能力不一定匹配你的愛好;你的能力不一定能支撐你實現(xiàn)理想,因為,人的能力存在天賦因素,而喜好、理想是你后天習得的目標。你所制定的目標需要你擁有足夠的相關能力去實現(xiàn),你所具備的天賦能力與你的目標之間的匹配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目標實現(xiàn)的難易度。因此對于考生來說,首先弄清楚你在哪些方面有天賦,再去對照理想或目標,客觀評估你對人生規(guī)劃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難易度”,李重佐說道。
“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心理測試:霍蘭德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也叫霍蘭德職業(yè)興趣測試,國外在制定個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時必測的一個心理測試,能夠科學測評一個人的能力傾向與職業(yè)選擇之間的關系,網上可找到免費測試版本)。通過測評你的能力傾向,再結合你的興趣愛好,很快就能確定選報的專業(yè)方向!崩钪刈暨M一步分析說,“選用‘能力+喜好’模式報志愿,大體上考生會遇到三種情況:一種是完全匹配型,即能力傾向與興趣愛好高度統(tǒng)一。如果是這種類型,那么在選擇高校時可以毫無顧慮;第二種是部分匹配型,也就是個人能力傾向與興趣愛好之間的統(tǒng)一度不高,那么對之前選擇的專業(yè)需要認真考慮下。再一種就是低匹配型,是指能力傾向與興趣愛好之間存在較大分歧。如果你是這一類型,就要慎重考慮志愿!你是否考慮先解決未來的就業(yè)生存問題,建議當物質基礎達到‘無后顧之憂’時再去追求夢想!崩钪刈舯硎驹谶@段時間內,考生根據估分搜集目標院校及專業(yè)。
對照一下看你的興趣屬于哪種類型
李重佐指出,“能力+喜好”模式偏重于現(xiàn)實主義,而傳統(tǒng)的志愿填報思路偏向于理想主義。
西安理工大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劉澤雙教授認為,霍蘭德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系統(tǒng)比較權威,通常有以下幾個測試結果:
1.你在某一興趣組的分數(shù)可能比其他興趣高得多。如果是這樣,這也許意味著你對于那一項興趣對應的工作非常有興趣。
2.如果你在許多興趣組上得高分就意味著你喜歡許多種工作和活動。這種結果意味著你可能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對于許多事情都感興趣;便有可能存在著興趣過于分散的趨勢,這給職業(yè)選擇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3.如果你沒有哪一項的分數(shù)特別高,這說明你的興趣比較淡漠,你應該在得分較高的興趣組中做進一步的探究,以發(fā)展某一興趣,家長不要過分強求。
4.更多的人會有2-3種分數(shù)都較高的興趣,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許多種職業(yè)同時具有幾種類型的特點,你可以尋找同時具有幾類特點的工作。
常犯錯誤把生活興趣和學科興趣混為一談
“沒出分之前要趕快做功課——了解自己、了解專業(yè)和學!保瑒Ⅸi說,每年填報志愿的時候,家長、考生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把生活興趣和學科興趣混為一談,往往是喜歡玩啥就報啥,他舉例說,有女生平時喜歡養(yǎng)寵物犬,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就填了獸醫(yī)之類的專業(yè),殊不知,獸醫(yī)與從事寵物工作相去甚遠。
“有個女孩,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學金融,女孩說想學計算機專業(yè),經過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評,再結合面測,結論是她既不適合讀金融,也不適合讀計算機,因為女孩不善于與人打交道,數(shù)學學得好,且有繪畫功底,綜合考量,建筑學專業(yè)比較適合她。事實證明,女孩進入大學確實學得不錯”,劉鵬說,建議有條件的考生可以做個職業(yè)能力傾向測試,“比如你是研究型、技術型,還是社會型,或經營型,這樣就能對你的專業(yè)方向有大致的研判”。“還有的學生是哪一科學得好就報哪個專業(yè),而不考慮將來的就業(yè)問題,比如有的學生生物學得好,就報了與生物工程相關的專業(yè),但現(xiàn)狀是本科生物專業(yè)就業(yè)比較困難。”
高考志愿怎么填?
一、學校優(yōu)先原則
原則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雙一流,不上“雙非”院校!以此類推
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yè)學校的評價,實際只有幾個硬標準,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現(xiàn)在也流行籠統(tǒng)地說“雙一流”院校);其次是省屬本科、高職高專等等。在招聘時,經常會對畢業(yè)學校有一個要求,即便不公開說,也會悄悄地立下這個規(guī)矩。
隨著大學招生越來越多,學生分層嚴重的同時,大學在出口把關不嚴,看出身的只能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目前,全國每年招收800多萬大學生(含本專科生),每年也畢業(yè)800多萬,淘汰率很低,沒有辦法,只能看入口了,這就是大家看院校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學生層次區(qū)別不大說事,那時的人如果能上?茖W校,放到現(xiàn)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實看學校出身是世界通則,不止中國,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說,暗地里也會在意這一點。哈佛本科的申請錄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碩士層面,平均下來就超過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要更加重視。
這里特別要提醒家長與考生的是,一本二本不是一個明確的層次區(qū)別,更不是社會上的學校層次區(qū)別,只是當?shù)卣猩k為錄取而決定的一個分類標準。有的學校在這個省參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個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
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這樣一點。比如,如果有985學校部分專業(yè)在二本招生,那就去報,最后那塊牌子最重要。在這里,小曲想提醒,有幾個985學校因為地域原因,比較好上。
一般來說,西北東北地區(qū)的985高校分數(shù)都比較低,但學校很不錯,比如蘭州大學。蘭州大學是當時在西北布局的2所綜合性大學,后來西北大學下放陜西,她就成了西北地區(qū)唯一一所綜合性重點大學。再比如吉林大學,與此類似。最后想推薦的是一個特別的985高校,西北工業(yè)大學。這個學校在西安,屬于前國防科工委(現(xiàn)在屬于工信部),實力強悍,也是最早入選985高校的,論資歷在現(xiàn)有的985高校也屬于前列,但因為地域影響,影響力下降。
對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選擇地方普通高校,各個大學本質上區(qū)別不大,相對選擇發(fā)達地區(qū)的好一點。非要選好壞,建議注意學校歷史,一般來講,大學還是講究文化積淀傳承的,歷史長的老本科學校,可優(yōu)先選擇。
二、地域原則
北京上海優(yōu)先,其次需要考慮各大區(qū)首位城市
在哪里上大學非常重要,毫無疑問,北京上海首選,其次建議考慮杭州、南京、廣州、天津等東部沿海地區(qū)。有兩個地方比較特別,一個是杭州,一個是深圳,需要特別提出。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眼界的問題,見世面的問題。在中國,沒有比北京上海更發(fā)達的城市了,你見的世面有多大,也決定了你的理想與定位。其次,也沒有比他們有更多好學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種文化生態(tài),這是所有高樓大廈解決不了的。
對于北京上海的孩子,給你們一個忠告,此條不適合你們,你們已經見過這種世面了,你們需要其他的,最好離開本地上大學,你的收獲會更大,因為你們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離開父母生存,是了解中國,了解更豐富的中國。
麻煩的是,北京上海分數(shù)都太高,很多人難以有條件選擇,多數(shù)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么,我們注意選擇各大地區(qū)的首位城市。如華中地區(qū)的武漢,西南地區(qū)的成都,西北地區(qū)的西安,東北的沈陽。其次是這些地區(qū)的副中心城市,如東北的大連,東南的廈門。原因非常簡單,這些地方都是好大學聚集的地方,不僅都有985、211學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個大學群,學科門類齊全,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還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區(qū),居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北京,而且多數(shù)是部屬老牌高校(當然現(xiàn)在不一樣了)。
這里面糾結的就是沈陽,原來在東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學都不在沈陽,比如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在長春,工科重點大學在大連,還有一個重要的工科學校哈工大在哈爾濱。
重慶是原來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現(xiàn)在是直轄市了,有一個非常好的重慶大學,還有一個有資歷的西南大學,211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推薦杭州和深圳,主要是著眼未來。深圳已經超越香港,廣州,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杭州孕育了阿里巴巴,深圳大學培養(yǎng)了騰訊的馬化騰,深圳還有華為等頂尖高科技公司,隨著杭州、深圳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開眼界,必須考慮這兩座城市了。
三、專業(yè)原則
能上更好學校的學生,可以暫不考慮這一原則;只能上?频膶W生,要堅持選喜歡的專業(yè)
其實很多人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恰恰是最不需要糾結的一個問題。
第一,學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嗎?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圍,有多少人是學什么就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優(yōu)秀的人,基本是學什么不干什么。從這個角度來說,學什么不決定你的一生與職業(yè),你能否在這個行業(yè)做到最優(yōu)秀才決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畢業(yè)就工作嗎?對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準備讀完研究生再說。如此,更不需要糾結了。研究生再換專業(yè),很多學校與老師更喜歡復合型人才,即跨專業(yè)的。
第三,你確定你想好了學什么嗎?其實對于多數(shù)人,在這個年齡沒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國大學制度就是考慮到18歲時很多人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想學什么,因此,強調寬口徑培養(yǎng),按大類招生,包括換專業(yè)如喝涼水,非常自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因為此,你更不需要糾結了,讀碩士時再說,尤其是專業(yè)與學校選擇發(fā)生矛盾時,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而不是專業(yè)。
第四,實在想不清楚時,給你兩個建議。第一,學數(shù)學。數(shù)學是學科之母,未來換專業(yè)時更受歡迎,比如經濟學、金融、管理等等。8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都是學數(shù)學出身的。當然,你想換計算機等工科更沒有問題。學數(shù)學只是因為你想不清楚才選擇,主要是為未來考慮打算,不是讓你以此為生,不是讓你當?shù)谝幻,不要發(fā)憷。第二,學英語。幾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實際工作中掌握,但惟獨語言能力,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是無法在實際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死功夫,沒有捷徑。但語言又是一個放大器,比如你是開出租車的,如果英語好會怎么樣?同時,未來無論出國還是考研,英語都是必須過關的,對于很多學習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語拿下,也是一個不知道學什么時的選擇之一。
當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應用型大學,三本或者高職高專,那么專業(yè)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比如軟件工程,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yè),如市場營銷之類。這是和那些有更多選擇權的學生不同的。
最后總結一下,學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則上就不要糾結專業(yè)、地區(qū),尤其是專業(yè),糾結地區(qū)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讓你決然的,是985、211這種層次區(qū)別,細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犧牲太多。特別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關注的,但卻可以利用的。
三個原則卡下來,其實你可以考慮選擇的學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愿下,還有什么難題嗎?
【高考志愿填報:能力與興趣因素均需考慮】相關文章:
填報高考志愿時應考慮的因素03-12
填報志愿需考慮要因素01-11
高考填報志愿08-13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志愿填報誤區(qū)02-13
2015高考志愿填報:高考平行志愿填報6誤區(qū)05-08
2016高考填報志愿填報規(guī)則12-27
高考如何填報志愿01-11
高考志愿如何填報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