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考點企業(yè)成本管理內涵和方法
成本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的概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企業(yè)成本管理內涵和方法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成本的含義及分類
成本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的概念。在經濟學領域,馬克思的成本理論認為成本是商品價值(C+V+M)中的C+V部分,即商品生產中耗費的物化勞動(C)和活勞動(V)的貨幣表現。在會計學領域,成本分為財務會計中的成本概念和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概念。財務會計中的成本是指遵循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要求確認和計量的成本。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是指可以用貨幣單位來衡量,為達到特定目的而發(fā)生的各種經濟資源的價值犧牲。
二、成本管理觀念的轉變
企業(yè)成本管理,是指企業(yè)營運過程中實施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總稱。隨著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等因素的變化,企業(yè)成本管理觀念也不斷發(fā)生著轉變。
(一)注重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轉變
(二)從成本的經營性控制向成本的規(guī)劃性控制轉變
(三)從產品制造成本管理向產品總成本管理轉變
(四)從靜態(tài)成本管理向動態(tài)成本管理轉變
三、成本管理系統(tǒng)的發(fā)展
成本管理系統(tǒng)發(fā)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各階段所關注的重點分別是:
(1)單純的核算報告系統(tǒng);
(2)以可靠性為目標的對外財務報告;
(3)追蹤關鍵經營數據以生成更具相關性、精確性的成本信息供決策使用;
(4)戰(zhàn)略成本管理。
四、成本管理方法
在企業(yè)成本管理的發(fā)展過程中,先后出現了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比如實際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作業(yè)成本法、目標成本法、戰(zhàn)略成本管理法等。
案例分析
資料
A公司是一家從事軟件開發(fā)的高科技企業(yè),成立于2000年。該公司將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其財務戰(zhàn)略目標,并將利潤作為其業(yè)績考核的核心指標。A公司2009年實現凈利潤1600萬元;2009年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為5000萬元(其中普通股1000萬股,面值1元),長期負債為5000萬元(年利率為8%)。假定A公司的長期負債水平在2009年度內未發(fā)生變動,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為20%,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0%。
B公司是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生物制藥企業(yè),成立于2005年。為求得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B公司將增加企業(yè)價值作為其戰(zhàn)略目標,并確定將經濟增加值作為其業(yè)績考核的核心指標。B公司2009年實現凈利潤1500萬元;2009年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總額為6000萬元(其中普通股1000萬股,面值1元),長期負債為4000萬元(年利率為7.5%)。假定B公司的長期負債水平在2009年度內未發(fā)生變動,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為15%,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0%。
假定不考慮所得稅調整和非經常性收益項目以及資本調整因素的影響。
要求
1、分別計算上述兩個公司的經濟增加值。
2、綜合上述兩個公司的財務戰(zhàn)略,對其會計利潤和經濟增加值進行簡要分析。
【分析與提示】
1、計算A公司和B公司的經濟增加值如下:
(1)A公司的經濟增加值
A公司的利息=5000×8%=400(萬元)
A公司的息前稅后利潤=凈利潤+利息×(1-所得稅稅率)
=1600+400×(1-30%)=1880(萬元)
A公司的投資成本=所有者權益+有息負債=5000+5000=10000(萬元)
A公司的投資資本收益率=息前稅后利潤/投資成本=1880/10000=18.8%
因此,A公司的經濟增加值
=(投資資本收益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投資資本總額
=(18.8%-20%)×10000=-120(萬元)
(2)B公司的經濟增加值
B公司的利息=4000×7.5%=300(萬元)
B公司的息前稅后利潤=凈利潤+利息×(1-所得稅稅率)
=1500+300×(1-30%)=1710(萬元)
B公司的投資成本=所有者權益+有息負債=6000+4000=10000(萬元)
B公司的投資資本收益率=息前稅后利潤/投資成本=1710/10000=17.1%
B公司的經濟增加值
=(投資資本收益率-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率)×投資資本總額
=(17.1%-15%)×10000=210萬元)
2、簡要分析A公司與B公司的會計利潤和經濟增加值如下:
會計利潤是企業(yè)在一定經營時期內的經營成果,是在各個領域中運用得較為廣泛的會計指標之一。而經濟增加值是企業(yè)投資資本收益超過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部分的價值,在計算式考慮了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真實反映了股東財富的增加。
根據上述材料,A公司將會計利潤作為企業(yè)財務戰(zhàn)略核心目標,而B公司將經濟增加值作為企業(yè)財務戰(zhàn)略核心目標。若將會計利潤作為評價目標,A公司2009年實現凈利潤1600萬元,而B公司實現凈利潤1500萬元,由于A公司的會計利潤大于B國內公司,故A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好于B公司。但是,若以經濟增加值作為評價目標,A公司2009年經濟增加值為-120萬元,小于0,說明企業(yè)并不能增加股東價值;而B公司的經濟增加值為210萬元,說明B公司經過經營可以增加股東價值。
從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由于采用的財務戰(zhàn)略目標不同,相同的情形,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F代企業(yè)戰(zhàn)略財務管理要求企業(yè)建立以價值資管理為核心的戰(zhàn)略財務體系,將經濟增加值作為業(yè)績評價指標與企業(yè)資本提供者要求比資本投資成本更高的收益的目標相一致。經濟增加值消除了傳統(tǒng)會計核算無常耗用股東資本的弊端,要求扣除全部所用資源的成本,包括資本成本,真實地反映了企業(yè)的經營成果。
【高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考點企業(yè)成本管理內涵和方法】相關文章:
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考點總結:戰(zhàn)略成本管理概述03-11
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考點總結:目標成本的設定03-09
高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考點總結:目標成本的設定07-07
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考點總結:作業(yè)成本法概述06-25
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考點總結:目標成本法概述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