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點歸納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選修四化學基礎知識
一、焓變、反應熱
1.反應熱:一定條件下,一定物質的量的反應物之間完全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2.焓變(ΔH)的意義:在恒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符號:△H
(2)單位:kJ/mol
3.產生原因:
化學鍵斷裂——吸熱
化學鍵形成——放熱
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放熱>吸熱) △H 為“-”或△H<0
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吸熱>放熱)△H 為“+”或△H >0
常見的放熱反應:
①所有的燃燒反應
、谒釅A中和反應
、鄞蠖鄶档幕戏磻
、芙饘倥c酸的反應
、萆液退磻
⑥濃硫酸稀釋、氫氧化鈉固體溶解等
常見的吸熱反應:
、 晶體Ba(OH)2·8H2O與NH4Cl
、 大多數的分解反應
③ 以H2、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④銨鹽溶解等
二、熱化學方程式
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要點:
、贌峄瘜W方程式必須標出能量變化。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g,l,s分別表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水溶液中溶質用aq表示)
、蹮峄瘜W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
、軣峄瘜W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莞魑镔|系數加倍,△H加倍;反應逆向進行,△H改變符號,數值不變
三、燃燒熱
1.概念: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傺芯織l件:101 kPa
、诜磻潭龋和耆紵a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廴紵锏奈镔|的量:1 mol
、苎芯績热荩悍懦龅臒崃。(ΔH<0,單位kJ/mol)
選修四化學知識重點
一、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v)
⑴ 定義:用來衡量化學反應的快慢,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變化
⑵ 表示方法:單位時間內反應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 計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濃度變化,Δt:時間)單位:mol/(L·s)
、 影響因素:
、 決定因素(內因):反應物的性質(決定因素)
、 條件因素(外因):反應所處的條件
2.
注意:
(1)參加反應的物質為固體和液體,由于壓強的變化對濃度幾乎無影響,可以認為反應速率不變。
(2)惰性氣體對于速率的影響
、俸銣睾闳輹r:充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但是各分壓不變,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
、诤銣睾泱w時:充入惰性氣體→體積增大→各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二、化學平衡
(一)1.定義:
化學平衡狀態(tài):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2、化學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應)
等(同一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動(動態(tài)平衡)
定(各物質的濃度與質量分數恒定)
變(條件改變,平衡發(fā)生變化)
3、判斷平衡的依據
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方法和依據:
(二)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1. 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1)影響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的濃度或減小反應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動
(2)增加固體或純液體的量,由于濃度不變,所以平衡不移動
(3)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稀釋溶液,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也減小, V正減小,V逆也減小,但是減小的程度不同,總的結果是化學平衡向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和大的方向移動。
2、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會使化學平衡向著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降低會使化學平衡向著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3、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guī)律: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縮小方向移動;減小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增大方向移動。
注意:
(1)改變壓強不能使無氣態(tài)物質存在的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
(2)氣體減壓或增壓與溶液稀釋或濃縮的化學平衡移動規(guī)律相似
4.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由于使用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動。但是使用催化劑可以影響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濃度),平衡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硫及其化合物
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6個,化學性質較活潑,容易得到2個電子呈-2價或者與其他非金屬元素結合成呈+4價、+6價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離態(tài)又有化合態(tài)。(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單質存在)
2、硫單質:
、傥镔|性質:俗稱硫磺,淡黃色固體,不溶于水,熔點低。
、诨瘜W性質:S+O2 ===點燃 SO2(空氣中點燃淡藍色火焰,純氧中藍紫色)
3、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
(2)SO2的制備:S+O2 ===點燃 SO2或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化學性質:①SO2能與水反應SO2+H2OH2SO3(亞硫酸,中強酸)此反應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定義:在相同條件下,正逆方向同時進行的反應。(關鍵詞:相同條件下)
、赟O2為酸性氧化物,是亞硫酸(H2SO3)的酸酐,可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a、與NaOH溶液反應:
SO2(少量)+2NaOH=Na2SO3+H2O (SO2+2OH-=SO32-+H2O)
SO2(過量)+NaOH=NaHSO3(SO2+OH-=HSO3-)
b、與Ca(OH)2溶液反應:
SO2(少量)+Ca(OH)2=CaSO3↓(白色)+H2O
2SO2(過量)+Ca(OH)2=Ca(HSO3) 2 (可溶)
對比CO2與堿反應:
CO2(少量)+Ca(OH)2=CaCO3↓(白色)+H2O
2CO2(過量)+Ca(OH)2=Ca(HCO3) 2 (可溶)
將SO2逐漸通入Ca(OH)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與CO2逐漸通入Ca(OH)2溶液實驗現(xiàn)象相同,所以不能用石灰水來鑒別SO2和CO2。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這說法是對的,因為SO2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跾O2具有強還原性,能與強氧化劑(如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氯氣、氧氣等)反應。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水褪色,顯示了SO2的強還原性(不是SO2的漂白性)。
(催化劑:粉塵、五氧化二釩)
SO2+Cl2+2H2O=H2SO4+2HCl(將SO2氣體和Cl2氣體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將大大減弱。)
、躍O2的弱氧化性:如2H2S+SO2=3S↓+2H2O(有黃色沉淀生成)
⑤SO2的漂白性: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會恢復原來的顏色。用此可以檢驗SO2的存在。
、轘O2的用途:漂白劑、殺菌消毒、生產硫酸等。
【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知識點歸納01-20
關于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11-09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10-22
高中化學知識點歸納與匯總10-12
高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知識點歸納11-26
高二地理選修5重要知識點歸納09-13
科目四考試知識點歸納09-28
物理選修必備知識點07-31
必修四數學知識點歸納07-30
高中化學必修四知識點大全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