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其實高中必修三的地理內容不難理解,只是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需要我們大家在課后勤加復習和鞏固。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地理必修三知識點
地理信息技術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中的應用
一、地理信息技術
1、概念: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
2、類型: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3、應用領域:
(1)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資源調查、環(huán)境監(jiān)測、自然災害防御監(jiān)測等
(2)大眾化應用:導航等
二、遙感(RS)
1、概念:人們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懟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2、組成:遙感平臺、傳感器、信息傳輸、處理設備
3、應用:資源調查、環(huán)境監(jiān)測、自然災害防御監(jiān)測等
三、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
1、概念:利用衛(wèi)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tǒng)。
2、組成: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戶設備部分
3、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xù)性、實時性
4、作用: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定位、測速、導航、授時)
四、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1、概念: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tǒng),用于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
2、應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1、3“S”之間的關系:遙感(RS)獲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處理信息,分析表達結果
2、數字地球: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后,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tǒng)。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必修三地理必考知識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發(fā)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及一些半濕潤地區(qū)的土地退化,是氣候變異等自然因素與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產物。
2、表現: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次生鹽漬化
3、基本過程:
植被遭破壞——地面裸露——風沙侵蝕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流失——土地生產力長期喪失——荒漠化景觀
二、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區(qū)概況
(1)位置范圍: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在行政區(qū)劃上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東部是遼闊坦蕩的高原,西部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
(3)主要景觀:干旱是最顯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觀。
(4)內部分異:以賀蘭山為界,以東為半干旱草原帶,以西為干旱和極端干旱地區(qū)。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條件——氣候干旱少雨
(2)物質條件——地面疏松,為沙質沉積物
(3)動力條件——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大風日數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氣候異常
三、荒漠化的人為因素——在荒漠化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對環(huán)境的壓力;人類活動不當,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huán)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1、三項內容:
(1)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
(2)扭轉正在發(fā)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復已經發(fā)生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2、兩條原則:
(1)堅持維護生態(tài)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2)堅持治山、治水、治堿、治沙相結合的'原則
3、一個重點:重點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風沙危害嚴重的地段
4、五條措施:
(1)合理利用水資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
(3)調節(jié)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
(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qū)的能源問題
(5)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5、西北地區(qū)荒漠化防治的現狀——寧夏中衛(wèi)沙坡頭草方格沙障
高中地理知識
1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 宇宙的基本特點 由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變化。
3 天體的分類 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4 天體系統(tǒng)的成因 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tǒng)。
5 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 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6 日地平均距離 1.496億千米。
7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結構特征分類 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溫度、液態(tài)水。
10 太陽的主要成分 氫和氦
11 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 核聚變反應
12 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 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huán)、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 太陽活動 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16 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 11年。
17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影響氣候②影響短波通訊③產生磁暴現象
18 月相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9 月相變化規(guī)律 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來 朔望兩弦四相。
21 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 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天。
22 空間開發(fā)階段的開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飛機試航成功。
23 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1970年“東方紅”一號、1999年“神舟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2003年神舟5號
24 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 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資源。
【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總結10-13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人教版)11-06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0-28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3-02
高一英語必修一unit2知識點總結02-09
高一英語必修一unit5知識點總結02-09
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知識點總結02-26
外研版高一英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0-24
關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