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十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類對各種資源的使用規(guī)模日漸擴大,但是地球上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現有資源已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
我校大多數學生沒有環(huán)保意識,有隨手扔垃圾的不良習慣。不懂得有些垃圾的回收利用和隨意丟棄垃圾的危害。為了改變學生的不良習慣,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認識人與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決定開展“變廢為寶,保護綠色家園”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相關人員和事件:
班級全體同學,分小組進行手工制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活動,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心素質,讓學生用行動呈現報紙其它用途,能再次開放、利用廢舊報紙價值。
。、能力目標: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培養(yǎng)分析能力、歸納能力、收集整理能力、想象能力、動手實踐能力。
。场⑶楦心繕耍
改變學生隨意丟棄垃圾,不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了解人類為保護環(huán)境所做的努力,處理好生活垃圾對國家和人民生活的深遠影響。培養(yǎng)學生學會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習慣。
教學難點:
發(fā)揮想象,有所創(chuàng)造
教學準備:
舊報紙、膠水、剪刀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活動流程:
一、導入
1、談一談自己對廢舊報紙的處理,是否科學、合理。
2、了解報紙制作流程。(出示課件)
3、每張報紙來之不易,凝聚了很多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不能輕易扔掉。
二、課堂活動
1、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廢舊報紙,給學生提出要求并給予方法指導。
。1)閱讀報紙,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自己認為有用的剪下來。
。2)把剪下來的內容制成版面展示,認為有收藏價值的可以粘貼到日記本中收藏。
2、根據內容,確定主題。學生自由組合成立制作小組,推選小組長,并做好記錄。
3、成果展示。(談收獲與感受)
4、評選優(yōu)秀作品加以點評。
5、出示圖片場景,對廢舊報紙的價值再次進行開發(fā)利用。(利用剪裁后剩下的報紙。)
三、拓展延伸(給垃圾二次生命)
1、展示圖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創(chuàng)新欲望。
2、同學思考、交流
如何給垃圾二次生命?
四、教師寄語
張張報紙生不易,凝聚心血與智慧,
認真閱讀莫拋之,動腦想來動手做,
再次開發(fā)其價值,變廢為寶真好玩,
你我都來試一試,節(jié)約環(huán)保顯智力。
只要大家齊努力,美好環(huán)境屬于你。
五、課外作業(yè)
1、進一步搜集報紙的相關資料。
2、制作一件變廢為寶的手工作品。
附:綜合實踐課活動記錄表
綜合實踐課活動記錄表 | |||||
學校:?? 年級 班? ? 年? 月? 日 ?? 年級 班 | |||||
實踐活動內容: | |||||
組 長 | 指導教師 | ||||
小組成員 | 承擔的任務(人員分工) | ||||
活動記錄(記錄人: ) | |||||
設計主題: | |||||
活動用時: | |||||
成員參與情況(紀律、表現等方面): | |||||
活動收獲: | |||||
努力方向: | |||||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概述】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
本課所需課時為2課時。
主要學習內容是識記生字,感悟課文,擴展閱讀,網上留言。
【教學目標分析】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和部首“□”,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由本課生字引出的新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通過留言版,展示學生的收獲和心愿。
【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對創(chuàng)新識字、閱讀、寫作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2、學生能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編兒歌等方法識字。
3、學生愿意使用留言板,但打字速度有待提高。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主要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策略,讓學生在語文實
踐活動中自主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新,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整合各種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大量識字、大量閱讀,盡情想象和表達。
【學習資源】
1、多媒體網絡資源。
2、課文──《四個太陽》。
3、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趣味揭題:
播放歌曲《種太陽》,導入課題。
2、自讀課文,快樂識字:
展示課件,學生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并在小組匯報自己的識字成果。同學評議。
3、合作探究,朗讀感悟:
以小組為單位,給四季畫太陽,交流讀書心得,在留言版上打出來。
4、瀏覽網站,擴展閱讀:
學生進入教師提供的資源網站,自主選擇閱讀內容,進行有效閱讀。
5、質疑問難,展示成果:
學生可以提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展示閱讀收獲。
【教學過程流程】
提供網絡資源,指導學習
播放動畫
學生自由朗讀
朗讀感悟
留言版
畫心中的太陽
寫讀書感受
屏幕投影
打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詞語
學生自主識字
自能識字:多種方法識記,擴展偏旁認字
師生游戲:教師組織學生做猜字游戲
生生游戲:看誰摘的“蘋果”多
開始播放歌曲
情境導入
學生欣賞課文
借助拼音擴展閱讀
提供展示平臺
質疑問難交流收獲
投影學生作品
結束
【教學評價】
學生的學習評價融入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
1、認知目標:有興趣地識字;積極地閱讀;創(chuàng)造性地思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討論研究,善于與他人合作;喜歡用網絡、媒體等多種信息工具搜集處理信息 。
3、情感目標:有較強的求知欲;能持之以恒地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3分鐘)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
2、讀課題,從題目中,你獲得哪些信息?(板書:釣魚啟示)
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10分鐘)
1、請大家放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想想,課文哪部分寫了釣魚,哪部分寫了啟示?
2、反饋并補充板書:放魚
3、瀏覽全文,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三、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1、研讀“釣魚”部分:(10分鐘)
。1)過渡語:很明顯,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的釣魚部分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2)引導學生體會:“我”釣到魚時是什么樣的心情,父親是什么樣的心情。劃出相關的語句,并在重點詞下打上著重號。(板書:我父親)
。3)反饋,隨機指導朗讀句子:(板書:得意)
重點指導:啊,這樣大的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出示課件)
相機提問:“我”釣到的是一條什么樣的魚?我得意什么?父親得意什么?
。ò鍟旱靡猓
指導朗讀:你想重點突出哪些詞?
。4)“釣魚”這部分有關于月夜的描寫,寫得很美,能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嗎?你想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體會到什么?(美、靜)
。5)小結:誰來歸納一下這一段寫的什么內容?請在書上做筆記。
2、研讀“放魚”部分:(15分鐘)
。1)過渡語:是呀,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魚,多令人高興呀!如果是你,你舍得放走這條魚嗎?
(2)你的這種心情,文章中的“我”也有,而且心情很復雜!讀課文“放魚”部分4--9自然段,你能體會到“我”復雜的心情嗎?劃出相關詞句,好好讀一讀。(板書:依依不舍)
。3)這一部分對話較多,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來學?(分角色讀或表演等)
。4)引導提問:在“我”釣到魚時,父親是得意的,而此時……你想到什么問題沒有?
(板書:不容爭辯)
。5)小結:誰來歸納一下這一段寫的什么內容?請在書上做筆記。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2分鐘)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這一過程并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fā)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么啟示?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五、課外作業(yè)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板書設計
29、釣魚的啟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得意
放魚 依依不舍 不容爭辯
啟示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獲得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體會本文寓準確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能根據天上的云彩推測天氣的陰晴雨雪;培養(yǎng)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作生動的說明。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說明事物的妙處。
【教學難點】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氣情況。那么,誰能告訴我今天的天氣情況呢?(學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對,通過天氣預報我們能夠準確知道某天的天氣情況。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現在正值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旅游季節(jié),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邊沒有天氣預報,為了避免被雨水淋濕的尷尬,你該怎么辦呢?今天,讓我教給大家一招識別天氣的方法:看云識天氣(幻燈片1演示),我們將會受益無窮。
二、小組合作預習,展示與評價
。ㄒ唬┳衷~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峰巒( ) 一霎間( ) 彌漫( ) 暈頭轉向( ) 月暈( )
崩塌( ) 勻稱( ) 籠罩( ) 薄云( ) 諺語( )
點綴( ) 頃刻( ) 預兆( ) 輕盈( )
2、辨析下面形似字,為其注音并組詞
綾( ) 卷( ) 幕( )
凌( ) 劵( ) 暮( )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預兆:
輕盈:
彌漫:
征兆:
4、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成語。
。1)形容姿態(tài)多種多樣。( )
。2)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guī)律性。( )
(二)初步感知
1、為什么“看云”能“識天氣”?用文中的一句話作答。
2、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
。1)夏天,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常會掛上一條彩色的圓弧,這就是虹。( )
。2)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白色的綾紗。( )
。3)人們常說:“東虹轟隆西虹雨!币馑际钦f,虹在東方,就有雷無雨;虹在西方,將有大雨。 ( )
(4)積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爭奇,聳入天頂,就變成了積雨云。( )
三、朗讀,整體感知
1、導讀:將課文分成五塊,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采用不同的方式齊讀、雜讀)。
2、自讀:框出依次介紹了哪些云?畫出對它們進行描寫的語言材料,并明確它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天氣?(幻燈片3演示)
四、演讀,理清層次
1、明確任務:各合作學習小組任選一種云,以第一稱的方式作自我介紹。
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云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教師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
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guī)砬缋实奶鞖!保ɑ脽羝?演示)
2、對照課文和幻燈片,各小組學生各人自說自講。(幻燈片5-11演示)
3、小組展示,課堂交流與評價。
4、小結:通過自我介紹,我們認識了各種云,明白了它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天氣,這對我們認識天氣有很大的幫助。課文告訴我們,除了云的形狀,還有云彩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天氣,請同學對照課文完成表格。(幻燈片12演示)
6、總結:課文用三個小節(jié)給我們介紹了兩種通過云來識別天氣的`辦法,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發(fā)現它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本文的層次也十分明了。(幻燈片13演示)
五、課堂小組合作與探究,展示與評價
1、怎樣看云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課文主體部分對云和天氣關系作了具體細致的介紹。
(1)閱讀第三節(jié),完成下表
云 名形 態(tài)位 置厚 度天氣征兆
卷 云
卷積云
積 云
高積云
。2)閱讀第四、五節(jié),完成下表
云 名變化過程形 狀位 置天氣征兆
卷層云
高層云
雨層云
積雨云
。3)閱讀第六節(jié),完成下表
云彩名產生和分布情況色 彩天氣征兆
暈
華
虹
霞
由以上三個表格可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看云的 和 來預測天氣,還可以通過看云上的 來預測天氣。但是,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畢竟有一定的限度,要準確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 。
2、課文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并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3、文中第2段揭示了云的形態(tài)和天氣關系,它與后面的三個語段是什么關系?句中“往往”和“常!眱蓚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4、本文介紹了如此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起來卻感到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六、課外延伸
1、點示:課文講的是“看云識天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云”才能識別“天氣”,我們可以看“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等都可以幫我們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你能說出一兩條來嗎?
2、學生活動:學生自由講述,教師補充。(幻燈片15演示)
3、布置作業(yè):收集并積累識天氣的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領學生在語言訓練中感受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你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蘇州和杭州適宜人們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不僅多,而且幸福快樂)
2、廣東省新會市有一處旅游勝地──鳥的天堂,猜一猜:為什么叫鳥的天堂?(這里適宜鳥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鳥不僅多,而且幸福快樂)
二、讀通課文
1、初讀全文,談談讀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學習:不可計數──數的第三聲調 應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讀全文,指名練讀重點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歡讀的句子)
三、研讀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文句
1、“鳥的天堂”,盛名遠揚,每年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而來,蜂擁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鳥?墒,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 ”時,不見一只鳥的影兒,他們看到了什么?
2、自由快速讀課文,用“──”劃找寫大榕樹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么?
3、體會榕樹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計數(不計其數 無以數計 無數 數不清 )
b.重點指導讀:真是一株大樹。( 通過校園12畝大感知18畝榕樹的大 , 讀出恍然大悟、驚奇、贊嘆的感受)
c.指導讀整個句子,感受樹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朗讀感受樹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體會榕樹的茂盛。
“鳥的天堂”其實是一株枝干不可計數的大榕樹,一株樹根不可計數的大榕樹,一株仿佛臥在水面上面積有18畝的大榕樹?粗粗,巴金爺爺發(fā)出了深深地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句子1: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a、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詞,使你體會到了綠葉的多?(一點兒,區(qū)別:一簇和一片,堆和疊)
(2)句子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讀著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指導朗讀(帶著這種感受讀讀句子,同時體會體會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指導讀。
5、作者沒有看到鳥,為什么把大而茂盛的榕樹寫的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美! (體會榕樹適合鳥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過渡:巴金爺爺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雖然有些遺憾,沒有看到一只鳥,但是他看到了枝繁葉茂的適合鳥兒生活的大榕樹,他知道了當地人特別珍愛這里的'環(huán)境,特別珍愛“天堂”里的各種各樣的鳥。鳥兒生活的情況怎樣呢?
四、研讀寫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文句
1.學生讀文,用“( )”劃找:那些文句讓你感受到天堂中鳥特別多,生活特別快樂,特別幸福。
2、指導讀句子,感受鳥的多。
(1)句子1: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帷^(qū)別“熱鬧和吵鬧”體會鳥多,生活自由、快樂和幸福。
。狻⒅笇Ю首x,感受鳥的多。
(2)句子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體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快速讀,感受鳥的多。
。狻Ⅲw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舒緩、優(yōu)雅讀,感受鳥的多。(給人想象的空間,體會大作家沉醉其間的感受)
3、指導寫句子,感受鳥的多。
句子3: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
這看似樸素的句子,精妙地寫出了鳥的多,云的變化快,千島湖魚的多,足球比賽傳球得快,煙花的美麗等等都可以套用著寫。(如:湖中的魚真多,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條,又錯過了那條,看見了那條,另一條又游起來了。)
4、指導說句子,感受鳥的樂。
句子4: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那歌聲真好聽。
如果你是畫眉鳥,你想對其它鳥、游客、當地的人們和巴金爺爺說些什么?
五、研學最后一節(jié)。
1、教師范讀。
2、“我”留戀什么?(我留戀那郁郁蔥蔥的、不斷釋放生命力的大榕樹,我留戀天堂中自由、快樂、幸福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鳥兒,我留戀真真切切的“鳥的天堂”。)
3、理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4、寫廣告詞。
“鳥的天堂”享譽國內,要想譽滿全球,必須打造品牌。我們班小才子、小才女很多,我們一起來寫寫廣告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殘疾青年不計得失,想方設法幫助“我”的優(yōu)秀品質,體會“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3、了解作者巧妙設計懸念的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習殘疾青年不計得失,想方設法幫助“我”的優(yōu)秀品質,體會“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錄音等。
【教學過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揭示課題。
2、引導學生就課題進行質疑,激發(fā)閱讀需要。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自由讀課文,通過或聯系上下文、求助同組同學等弄懂新詞。
2、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教師出示提綱:
白讀書──受責怪──賣馬草
買馬草──遇好事──心里樂
送馬草──明真相──直想哭
2、學生依據提綱,速讀理清脈絡。
四、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隨機出示描寫攤主語言的句子,適當提問點撥。
如:“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
“他急了……”“他拍著我的肩頭,輕聲說道……”等。
教師作適當補充。
2、遷移運用,指導讀好:
、 你怎樣看待攤主說謊?
、 你覺得殘疾攤主是個怎樣的人?
、 引導學生讀有關語句。
五、課后拓展練習
收集身邊感人的'助人為樂的事例,在語言實踐課上說給大家聽聽。
六、板書
別餓壞了那匹馬
白讀書──受責怪──賣馬草
買馬草──遇好事──心里樂
送馬草──明真相──直想哭 學生齊讀。
學生提出疑問。
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
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學生討論。
學生交流文章分段情況。
指名學生朗讀出示的句子。
學生對這些句子提出疑問。
學生討論解決。
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朗讀有關的句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3、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這兩個詞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具準備】
多媒體,動物圖片,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孩子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件禮物、先看看這是什么?(出示醋)什么味兒的?(酸的)再看看這是什么?(出示糖)什么味兒的?(甜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呀?(嘗的)是啊,這么簡單的辦法卻有人不知道,是誰呀、我們一起來看看第17課:酸的和甜的(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2、聽了這個故事誰能說說故事里講的什么?
三、朗讀感悟,深入體會
1、說得真好,那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抽8名學生接讀,學生提出朗讀要求:要讀流利,要讀出感情,要讀準字音),好,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思考“課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
2、剛才孩子們讀得非常認真,現在誰能回答課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的味道)那么,葡萄到底是酸的還是甜的?我們先來聽聽狐貍是怎么說的?
3、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并讓生從課文里找出狐貍說的話、聽了狐貍的話,你有什么疑問?質疑如:狐貍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它吃不到就騙人,哦看來狐貍真狡猾。)
4,剛才你們都說狐貍想吃葡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先讓孩子們看圖并找出句子讀一讀,然后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做動作、)讀了過后我們可知道狐貍是真想吃,但又吃不著怪不得騙人說是酸的,那么除了狐貍還有誰說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師板書)
5、他們又怎么知道的呢?請孩子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2~3自然段(他們是聽狐貍說的,他們相信了狐貍。)傻小兔,傻松鼠輕易相信了狐貍,太老實了,(師邊說邊板書:輕信,老實)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它們的心情,男女生分讀2、3自然段。
6、前邊的三個小動物都說葡萄是酸的,有沒有誰會說葡萄是甜的呢?(猴子)學生自讀4~7自然段、讀后你覺得小猴子怎樣?(聰明)聰明在哪兒呢?(它嘗了呀)小猴子真聰明(邊說邊板書:聰明 敢嘗、)
、 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猴子來時的表現(課件出示第4段)并讓學生找出描寫小猴子動作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做動作),然后師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讓學生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指名說)多了一個“迫不及待”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說)
、 我們再來瞧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課件出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讀一讀,并做做動作,然后師用課件出示: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讓學生說說自己發(fā)現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 分角色朗讀4~7自然段、(師抽1人,讓其自己選擇合作伙伴,讀后讓學生評一評誰讀得好。)
7、當小兔子和松鼠吃著甜甜的葡萄時,他們頭腦里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請孩子們聽聽(出示課件播放第8自然段)學生齊讀第八自然段。
、 議一議: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你能幫他們想想原因嗎?把你的想法說給同位聽、然后抽生匯報。
、 說一說: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你會怎么做?(抽生說說,從而引導學生無論遇到什么事,自己應該親自嘗試一下,不要輕意相信別人的話)。
8、演一演:師請四位學生上前面各飾一個角色、老師讀旁白,合作表演課本劇。
9、讀一讀:很多孩子都想表演,下節(jié)課老師安排你們四人一組全都表演一下,看誰演得好并評出最佳演員,好嗎?現在我們先來分角色朗讀全文。
(分四個大組,老師讀敘述部分)
四、遷移運用
1、學生看圖復述故事。
2、師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向小猴子那樣,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親自嘗試一下,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板書設計】
酸的和甜的
狐貍圖 小兔子和小松鼠圖 猴子圖
狡 老 輕 聰 敢
猾 實 信 明 嘗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體會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準確生動地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介紹知識的說明方法。
2、 過程與方法:從說明對象特征、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說明語言特色這四個角度來解讀課文。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初步樹立科學的宇宙觀,感受人類是征服宇宙的熱情、激發(fā)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2、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的說明順序。
難點:作者如何運用各種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說明宇宙的特點。
三、 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夏夜在外乘涼,仰望天空,我們總會對神秘的宇宙 產生無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和認識 。
2、 整體感知:
。1)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同于記敘文的“以情感人”,也不同于議論文的“以理服人”,說明文是“以知授人”的。速讀全文,想一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宇宙的哪些知識?你了解的宇宙的哪些特征?
。2) 學生舉手發(fā)言,師生共同歸納。
3、 理出說明順序:
。1)、設疑: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新奇而豐富的,作者說明了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三個基本特征。但老師有一個疑問,宇宙對于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作者對它的介紹內容也是頭緒繁多的,但作者是依據什么樣的說明順序來介紹宇宙的,從而讓我們覺得宇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絕不可知的呢?合作小組討論來回答。
。2)代表發(fā)言,教師點撥。
空間順序:由遠及近。(星星、星云——銀河系——仙女座里的一個恒星系等等。)
邏輯順序:由已知到未知。(如由人們肉眼能看到的恒星,說到行星和星云;由大家熟悉的銀河系說到河外星系;由已經發(fā)現的數以億計的恒星系推測到別的恒星系等等。)
。3)牛刀小試:你能用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方法來簡要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嗎?
4、認識說明方法:
這篇課文在介紹宇宙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產生某種驚嘆呢?而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手段激起了你豐富的情感體驗的?要求畫出相關內容,并概括你的內心感受。同座互相交流。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撥。
5、品味語言
在剛才的內容感悟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熱情贊嘆“宇宙之大”“宇宙之美”“宇宙之奇”.可是,老師有一些想法,想對這篇課文的某些內容進行修改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寫的'比作者還要好?清同學們來評論評論。
原句: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改句;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比地球還小。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點撥本文說明語言特色:語言準確而生動。
6、課堂總結:
宇宙深邃而又遼闊,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在閃爍的星星背后,隱藏著無窮的秘密。感謝科普作家鄭文光向我們揭開了宇宙的秘密面紗一角,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相比于浩瀚的宇宙簡直是微乎其微的,我們相信人類不會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們期待在更多天文工作者的努力下,宇宙的秘密不在神秘。
7、作業(yè):
搜集中國近幾年來宇宙探索的重大進展,依照一定的說明順序,用準確的語言介紹事物或整理特征。不少于200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借助圖畫自主認識酸、葡等9個生字。會寫串、兔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這篇童話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貍和葡萄》,是以連環(huán)畫形式編排的。針對孩子們喜歡故事的特點,要充分利用起班內的插圖,把插圖做成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們的神態(tài)、動作,想像它們的語言,猜猜它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趣的文章孩子們都喜歡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在尊誒分角色、比塞讀等方式多讀。在仔細的觀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中理解為什么有的人說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說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貍的樣子演一演,讀一讀它說的話,把故事演一演,在學生朗讀、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復述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薄鍟咸,學生認讀。
。、說說葡萄的味道。
3、揭示課題,齊讀。
結合課題認識酸。
二、自主識字
。、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連環(huán)畫認讀生字,不會的可以找同學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樹葉中的拼音讀準字音。
。病⑿〗M內互讀、互查。
。场⑽視v:
借助連環(huán)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梢哉照n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
。础⑽視x:
課件出示生詞:
酸葡萄
狐貍
一串
硬幣
迫不及待
、抛约鹤x讀,不認識的問同桌;
、仆罊z查;
⑶小老師教;
、三R讀。
過渡: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到課文中,你的課文是不是讀得更好了?
三、朗讀感悟
。薄⒆约鹤x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
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幫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
。、討論: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分角色朗讀全文。
6、重點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通過表演、反復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讀好帶有迫不及待的句子。
四、精讀課文
。、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告訴大家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么?
。场⑿〗M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4、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五、拓展練習
續(xù)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貍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字,會寫12個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薄J生字、會寫生字。
。、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課時】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放錄音)
師:“聽出來了嗎?”(這是風聲。師板書“風”)
師:平時小朋友們都感受過風吧!風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呢?(風很冷。風很涼爽。風有時候大有時候小。風能吹動很多東西。風沒有顏色……)
師:風能唱,能寫,能聽到,能看到,能感受到,那它能畫嗎?(板書: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15、畫風(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學習生字
。、結識文本角色:書上有三位小朋友,我們來認識一下吧。ㄕn件出示:文中的三位小朋友卡通形象,并在各位小朋友的頭上標出他們的姓名)是誰呢?趕快借助拼音認識一下吧。▽W生自己拼讀音節(jié))
2、認讀生字:指名讀三個人名組成的生字,介紹他們的名字;指名教讀其它生字;去掉拼音再讀;男女輪讀,開小火車讀生字。
讀到“宋、陳、趙”時,分別聯系到本班具有相同姓氏的同學,讀到丹、藝、濤時,可用它們練習組詞。
四、學會寫的字
。薄⑼瑢W們可真聰明,接下來,這三位小朋友還想給大家出出難題(課件呈現要求學會的字)。學生自讀要求學會的字。
。、讀了這些生字,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最容易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注意指出:“陳”“轉”“!笔锹N舌音,“絲”是平舌音……)
。、組詞比賽:同學們會用這些字組成哪些詞語呢?下面我們就來一個“組詞”的比賽,你愿意選哪個字組詞就選哪個吧,看誰組得又對有多。
。、范寫:小朋友們真能干,會說這么多的詞語,能寫這寫字嗎?(師在田字格中范?“藝”、“絲”、“桿”、“轉”)
。怠l(fā)觀察:這四個字嗎?寫時要注意什么?
。、課件呈現“丹、烏”。這是什么結構的字呢?它們在書寫的時候又要注意什么呢?生練習把這些生字寫一寫,同桌互評。
五、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小朋友們真聰明,陳丹、宋濤、趙小藝出了這么多的難題沒能難住大家。下面他們將邀請大家來讀一讀他們的故事,你們愿意嗎?
打算怎么讀呢?(大聲朗讀,默讀,小聲讀,……)
那就請小朋友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記得去請教一下旁邊的小老師。(學生自讀課文,配音樂)
2、請小朋友們再一次默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談)
小結:這一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我們認識了7個生字,還會讀、會認、會用、會寫了12個字,并且讀熟悉了課文,了解了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課文去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不少的生字,小朋友們還記得嗎?那我們來開開小火車。(開火車認生字)
小朋友們記得可真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畫風(師指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根據課題質疑
小朋友們,當你看到這個課題后,你會產生什么疑問呢?
(誰在畫風?他們在哪兒畫風?風是什么樣的?他們是怎樣畫風的?他們畫得好嗎?……)
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問題提得真好!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是誰在畫風呢?(宋濤、陳丹、趙小藝)今天這節(jié)課呀,我們就主要解決:他們是怎樣動腦筋把風畫出來的?(生默讀課文)
三、看圖說圖理解文意
。、同學們可能已經找到了答案,那就把你找到的答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你們找得對嗎?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畫吧!這就是他們的畫,可這三幅畫都沒有標小畫家的名字,它們分別是誰畫的呢?請小朋友們再次默讀2~8自然段找一找它們分別是誰畫的吧!找到的小朋友就舉手說理由。(學生默讀)
。场⒄l來說說它們的小作者分別是誰?為什么?(學生邊說,老師點擊鼠標出現小作者的名字。)
4、現在我們已經為它們找到小作者了,那你喜歡誰的畫呢?喜歡誰的畫你就可以來說一說。不過在說之前老師這有三個問題要請小朋友們注意,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
、 你喜歡誰的畫?
、 他的畫上畫了什么?
⑶ 從哪兒可以看出有風?
下面就請小朋友自己練習把這三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吧,你想說哪幅就說哪幅。
5、哪位小朋友愿意說給大家聽一聽呢?(根據學生的選擇,隨機點擊放大這些畫)
、 趙小藝的畫:
。ㄉf)
師小結:從她的回答中,我們知道了,原來小藝是通過畫紅旗飄、風車轉(同時板書:紅旗飄 風車轉)來表現風的。還有哪位小朋友想來說說其他的圖?(課件回到三幅圖)
⑵ 陳丹的畫:
。ㄉf)
師小結:原來陳丹畫的是被吹彎了的小樹來表現風的。(同時板書:小樹彎)老師這還有一幅畫,誰想說?(課件顯示: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這是課文中的一個句子,誰來讀?(指名讀)
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小朋友們注意聽,看看你從老師的朗讀中體會到了什么?
你是從哪一點感受到的? (突出“彎彎的”)
原來突出“彎彎的”就能體現有風。那么誰再來讀一讀?生再齊讀。
、 宋濤的畫:
。ㄉf)
。◣煱鍟河杲z斜)
6、小結:剛才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現在誰能看著老師黑板上寫的來告訴大家,他們是怎樣把風畫出來的?
生:他們是通過畫紅旗飄、風車轉、小樹彎、雨絲斜把風畫出來的。
師:也就是說他們是通過畫風中不同景物的變化來表現風的。
過渡:文中的三位小朋友可真會動腦筋,我們的同學也不錯!這么快就弄明白了這兩個問題。下面,我請幾位小朋友上臺來分角色讀這幾句話。這次老師有個要求,在讀的時候不僅要有感情,還要加上表情和動作,誰來?(指名表演讀)
其他的小朋友來做評委,仔細看,認真聽,讀得好呢,咱們就來點掌聲。(生上臺讀)
。、剛才,同學們把課文中的句子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來把整篇課文連起來讀一讀怎么樣?下面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小組里分角色讀一讀。
。、剛才哪些小朋友是讀的敘述的語言?請站起來。讀宋濤、陳丹、趙小藝的小朋友都把書拿起來,記住你們的角色,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篇課文。(全班分角色讀課文)
四、拓展訓練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書上的三個小朋友是這樣(指板書)來畫風的,但老師相信,如果是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畫的話,你們的點子一定會更多。現在,請小朋友們一閉上眼睛。聽!風兒向你們吹來了。(放錄音)
師描述:在風中呀,許多事物發(fā)生了變化,高高的天空中,清澈的小河邊,碧綠的山坡上,人們身上穿的,桌上擺的,陽臺上掛的,等等。
如果讓你們也來畫風,還可以畫些什么呢?一起來說說看。
。ㄎ铱梢援嬵^發(fā)飄起來了。我可以畫窗簾被風吹動了。我可以畫書頁在翻動。我可以畫塵土在飄揚。我可以畫裙子被風吹得擺起來了!
同學們想象真豐富!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剛才說的畫下來呢?
。病⒄埻瑢W們拿出彩筆和紙,把你們想象的用簡單的兩筆畫下來,看誰畫得又快又好?。(生畫,師放錄音)
。场ⅲㄕ故井嫞┻有很多小朋友都想來說一說自己畫了些什么來表現風的?那這樣吧!小朋友們再次拿起你的筆把你畫的風寫下來吧!這樣老師就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小朋友想要表達的了。這里老師給你們一個開頭,你可以接著寫下去。
課件展示:風兒吹來了,_______________。(學生自己寫話)
。础⒄故緦W生所寫的句子。
五、總結
小朋友們真不錯,在這一節(jié)課中了解了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自己也能畫風,并能把自己畫的風描寫下來。不僅如此,還能畫出其他類似風的東西?梢钥闯鲂∨笥褌兤綍r很愛觀察,很愛動腦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鼓勵一下自己吧!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5-13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2-25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04-2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2-2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3篇08-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六篇08-03
教學設計方案四篇02-16
教學設計方案8篇07-20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02-03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