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拉貝日記觀后感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獲吧,何不趁現(xiàn)在趕緊寫一篇日記。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拉貝日記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拉貝日記觀后感1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京的恐怖,其中有三個場景:
第一個是“納粹旗下求生存”,日軍開始進攻南京,雖然號稱是打擊重點目標,但實際對市區(qū)實行了無差別轟炸,拉貝所在西門子公司也遭到攻擊,他命令門衛(wèi)把擋在廠門外的中國人放進來,冒著危險取出一面碩大的納粹旗,讓人們都躲在旗幟下面,最終日軍飛機離開。螞蟻般的人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那面巨大的納粹旗幾乎充滿銀幕,非常有視覺沖擊力。
網(wǎng)上有人說:“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拿著納粹旗才能活命是對中國人的侮辱”。我不贊同,一種特殊的歷史時期,連自己的國家都被別人侵占,人的生命都如草菅一樣任人隨意踐踏時,這位仁兄還在高唱“拿著納粹旗才能保全性命”不免有些站著說話腰不疼的味道。那些人可都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老百姓,在那樣危及生命的時候,保命是很自然衍生出來的反應,難道這位仁兄以為是在拍《蜘蛛俠》《超人》《變形金剛》嗎?
第二個是“拉貝的司機慘遭砍頭”,拉貝到日軍總部交涉,中國司機在樓下抽煙,卻被一名日軍刁難抓走。拉貝四處尋找,卻只從門縫里看到日軍砍去了司機的腦袋,影片沒有正面描寫砍頭的細節(jié),但當拉貝沖進場去,只看到一排中國人頭顱,看得出是按照某張很著名的暴行照片來設計,雖然鏡頭一晃而過,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肅殺已令人心寒。雖然看這部影片前已知道會有這樣一個場景,扮演司機的中國演員李明,也說了那些頭顱(包括他自己的)都是十分逼真的仿真人頭,可是真正看到那一幕時還是讓我忍不住閉上了眼睛。
第三個是“瑯書冷靜的用相機拍下了被日軍槍殺的中國士兵的慘狀”,安全區(qū)遵照和日本人的協(xié)議,將繳了械的中國士兵一百多名交給了日本軍官,以換回他們的生命和安全區(qū)的安全,可是卡普蕾女士面對日軍軍官提出“要帶走二十名中國女學生時,以予了斷然的拒絕”。日本軍官冷冷的說:“你會為你的行為后悔的”,隨后就是一陣槍場響起,那一百多名士兵被槍殺了,卡普蕾女士痛苦的掩面而泣,這時,張靜初扮演的中國女學生出場了,她以冷靜的態(tài)度按下了手中的快門。
我曾看過報道,拉貝日記中除了張靜初扮演的瑯書是虛構的人物外,大部分影片人物都是真實的,可是在拉貝先生的日記中也提到,向“那些提供給我照片的中國年輕人致敬,沒有他們,就沒有還原南京歷史真相的可能”。所以,當我看到在瑯書拍照時,冷靜得竟看不到一絲表情的`臉上,我突然有了許多的感動,我知道,正是這些勇敢的中國年輕人(我們的前輩),才能讓我們現(xiàn)在的人如此真實的知道那段沉痛歷史。
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屠殺場面,《拉貝日記》卻以德國人道救助者的視角,講述南京大屠殺這段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永遠的傷痛。其客觀冷靜善良溫暖且不乏對日獸罪行的鞭笞,我想會受到像我一樣的中國觀眾的尊敬和支持。
我想起現(xiàn)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的話:“紀念館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永不忘卻,既不忘卻那段歷史的真相,也不忘卻浩劫中人性的光輝”。我相信,這也就是《拉貝日記》的主題。
最后再次向拉貝先生以及那些真實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約翰遜大夫,卡普蕾女士和其他安全區(qū)的工作人員,還有像瑯書一樣勇敢的中國同胞們致敬!
拉貝日記觀后感2
今天是放假的第一天。昨天和朋友約好出去玩了,今天我也很守時的到了。剛剛聽到趙茜說《拉貝日記》時,我的反應是很不好的。曾一度的認為拉貝是女的……
看完《拉貝日記》后,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感觸……有道不盡的話……有難以形容的心情……很復雜……
影片播放中,我的心情一直是沉痛的,壓抑的……為日本人的行為感到憤怒,為中國人民感到傷心,難過,為約翰感動……
當我了解了約翰的身份后,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到底是因為什么,一個納粹黨員能夠盡自己所能拯救中國人?其實,我找到答案了。那是一種愛,那是一種向往和平的心呀!
約翰貝拉,一名德國商人。在中國的30多年間,一直擔任著西門子總經(jīng)理。1937年日本皇軍展開的無人性的.南京大屠殺中,他保護了25萬中國人民!他是偉大的!
在日軍的轟炸機瘋狂的轟炸著西門子公司附近的中國人民時,拉貝走出了車子,他奮不顧身的從后備箱中取出了納粹國旗。他叫來了助手,將這面巨大的旗幟撐開,讓無數(shù)的中國人躲在了旗幟之下,免受一死。
在德國發(fā)出緊急命令要求拉貝回國時,他毅然的選擇了留在中國,和熱愛和平的人開設了南京安全委員會。在生死關頭,他明知只要逃走,就不會面臨死亡的威脅?伤是選擇了讓夫人離開,自己駐留在中國。
或許是由于我的年齡已到吧?畢竟我已經(jīng)是青春期的少女了。會多愁善感。觀看途中,曾好幾次想要落淚。為了拉貝的無私,為了拉貝的偉大,為了拉貝的痛苦……當朵拉所乘坐的航船被日軍炸毀時,拉貝痛苦的呼喊著朵拉的名字……
拉貝會給安全區(qū)的孩子發(fā)放食物,會為中國人民解決疑難。他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英雄!
在日本皇軍下令射殺安全區(qū)的中國居民的前一刻,拉貝和他的同伴打開了大門,站在了日本皇軍的面前,堅定地說:“如果你們想制造第二次大屠殺的話,就請把我們也帶上吧。”
結合歷史時間,南京大屠殺發(fā)生于1937年,當時國民黨的首都在南京,南京政府是當時中國最高行政統(tǒng)治中心。蔣介石在日軍侵略南京之前便已撤離至成都。最近的電影中(有關南京的)貝拉這個人物總是會出現(xiàn)。我想,或許南京城中幸存的那些百姓,就是貝拉所救的吧?歷史書中所說的幸存者,都是貝拉所保護的吧?
拉貝,真的是中國人民應該敬仰,緬懷的一位國際友人。他經(jīng)歷了南京的屠殺的整個過程,用他的筆詳細的記錄了日軍猶如禽獸的屠殺活動。據(jù)資料所說,拉貝回到德國之后,曾給希特勒發(fā)過電報,進行過演講,將日記公開。但由于德國與日本是同盟國,所以,不允許談及有關南京的事情。
拉貝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愿意幫助中國人,面對同盟國,從本質上來說是敵人的日本。他毫不退縮,甚至可以為了中國人民,死于日本腳下。他毫不畏懼死亡。對待家人,他付出了自己的愛,當朵拉所乘坐的船被擊毀沉入大海的那個晚上,他默默流淚,望著朵拉微笑的照片神色黯淡。當他得知朵拉還好好活著的時候,激動的暈了過去!當他最終于朵拉團均的時候,他們相擁在一起……
在二戰(zhàn)期間,世界形成了反法西斯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其中也有意大利,德國,日本人的存在。并不是所有的納粹黨員想要統(tǒng)治世界,他們之中也有向往和平的人,像拉貝先生,像辛德勒先生,像那些日本人。他們都是熱愛和平的人,它們都不愿意發(fā)生戰(zhàn)爭。只是由于他們的國籍,他們出生于納粹國家呀……人的心是不能夠受到國籍的控制的!所以,我們不能只看一個人的身份證件,要想了解他,我們更應該看到他的內心。
拉貝日記觀后感3
前一陣子,看了一些關于南京大屠一殺的片子,有《拉貝日記》《南京1937》、《南京!南京!》。觀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沉痛無比,簡直難以表達,甚至不想寫什么。但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認為自己有必要去體會感受當時的環(huán)境,以及寫敘一點東西。南京,這個被歷史永恒地記住的城市在1937年是如何殘留下來的。25萬,25萬人被拉貝和國際安全區(qū)委員會救下來的人,他們如今還有多少子孫?25萬這個數(shù)字不是杜撰的,它不僅見于國際安全區(qū)的文件,也見于當時日本官方的文件。
記憶似乎停留在1937年,《拉貝日記》這部片子顯得短暫而漫長。短暫,是因為我們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濃縮成了一百二十四分鐘的劇片;漫長,是因為它被中國人民永遠地記住這一刻。這一刻的呼喊,這一刻的拯救,這一刻的屠一殺,似乎都成為我們心中的一個痛根。銀幕上,一張張幼稚、年輕、蒼老的充滿渴望的眼睛,劃過我們的.眼前。我們無能為力,只能在旁邊做一名歷史的見證者和旁觀者。今天南京能夠驕傲屹立在中國,我更想對拉貝,威爾遜,魏特琳,羅森以及為拯救南京人民的人真誠地說聲謝謝……不管他們是以何等的身份、何等的目的出現(xiàn)在中國,事實上他們拯救了南京人民,更拯救了整個中國人民的心。盡管拉貝的納粹身份是讓我百般厭惡,但他做了很多的善事。為了感激我會暫時遺忘這個厭惡,但是我忘不了被有組織屠一殺的猶太人的一尸一骨,忘不了奧斯維辛冰冷的煙囪。我想,如果當時拉貝在德國,可能也會去救那些猶太人的,這點我堅信不疑。因為他的人格和良知一直都深深地植根在心中,他明白南京屠一殺將會造成怎樣的后果,也知道輕言放棄,扼殺的是全中國人民的心靈,將會把整個世界沉入黑暗之中。我想,稍微有些良知的人都不會袖手旁觀。但是,大日本帝國納猝者卻瘋狂的侵占和侵略中國,毫無人一性一可言。
《拉貝日記》中,之前總認為電影中的拉貝這個角色似乎特別側重,感覺有點英雄人物的傳記,紀錄著南京當年的拉貝以及國際安全區(qū)的英雄事跡。但是,今天我覺得作為一名納猝者不顧自己的安危的英雄人物拯救了25萬南京人民,我是非常感動的,并感到以這種突出的表現(xiàn)方式去描寫一個英雄毫不突兀。在故事一性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是好萊塢式常用的表現(xiàn)方式。它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所以,我們看到的一位佇立在中國的英雄人物,他并不是萬能的,他也有脆弱、躲避等人一性一弱點的拉貝。目睹夫人在逃離南京時,船只被炸毀;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被國際安全區(qū)管理委員會舉手選為主席;當然,也有不同意的,與醫(yī)生威爾遜之間的口舌之爭等等……一幕幕歡快、詼諧的場景,不斷地緩和影片沉重氣氛。當各國大使和媒體就要乘船回到南京的前幕,拉貝帶領同伴們臨危不懼站在日軍的炮彈前,保護活下來的南京人民。這無畏的緊張的刻從此堅定不移地樹立了拉貝的英雄地位。
《拉貝日記》對于很多人來說,或許它只是一部有關紀念的電影,紀念在南京被屠一殺的人民。但是,我認為它最重要的使命是喚一起更多的中國人民的醒悟,以及世界人民“以和為貴”是你我的生存之道的道理;同時,紀念那些曾經(jīng)在艱難時刻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他們?yōu)橹袊嗣袼龅囊磺小,F(xiàn)在,日本右翼勢力仍然竭力否認事實;但是,事實勝于雄辯,它真真實實地存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不管今天他們是否承認與否,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1937年,永遠不會忘記曾經(jīng)在危難時期拯救過我們的人。
【拉貝日記觀后感】相關文章:
達貝妮語錄03-27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04-14
詩海拾貝教學設計04-19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02-06
《貝絲的快樂農(nóng)場》讀書筆記06-08
宿舍私拉電線的檢討書04-12
大學私拉電線檢討書03-08
愛默生·拉·沃的語錄合集35條06-27
布達拉宮導游詞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