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半生緣讀后感優(yōu)秀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半生緣讀后感優(yōu)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里,除了顧家兩姐妹以外,石翠芝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女人。相比顧曼楨和顧曼璐,石翠芝的結(jié)局算是很幸福了。她有一雙可愛的兒女,丈夫沈世鈞能力強,人可靠,動蕩年代還能讓她在上海過上衣食無憂的闊太太的生活,確實令人羨慕。
石翠芝出生在南京,家境優(yōu)渥,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點嬌縱任性,對于她不喜歡的人和事常常把不滿掛在臉上。不過她懂得分寸,基本遵守傳統(tǒng)禮節(jié)。她家和沈世鈞家是世交,兩家大人有意讓她和世鈞結(jié)為連理,這點她明白。只不過她并不喜歡世鈞,她知道世鈞也不喜歡她。然而她也不駁父母的面子,照樣該去沈家就去沈家。
她愛上世鈞的朋友許叔惠,在父母面前爭取,無奈石父石母覺得門不當戶不對堅決反對。翠芝不死心,給叔惠寫信要去上海上學,目的是想和叔惠繼續(xù)發(fā)展。叔惠遭到石母的羞辱,氣憤萬分,堅決拒絕了翠芝。翠芝看到和叔惠結(jié)婚無望,她也知道世鈞已經(jīng)有了曼楨,暫時答應家里給她定的親事。后來沈世鈞和顧曼楨分手,她又果斷地拒絕了紈绔子弟一朋,投向世鈞。她權(quán)衡利弊,即使這倆男人都不是她喜歡的類型,世鈞也要比一朋踏實多了,于是她選擇了和沈世鈞結(jié)婚。石家本來看好的人就是沈世鈞,當然也不會反對了。
石翠芝一直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爭取著自己的幸福。她雖然有點嬌縱,卻從不偏執(zhí)。她愛叔惠,他們倆卻沒有辦法在一起,翠芝雖然傷心,但并沒有歇斯底里地尋死覓活。她平靜地接受著傳統(tǒng)所賦予一個女人的一切,卻也巧妙地為自己爭取較好一點的歸宿。
嫁給沈世鈞后,她事事都有自己的主見。婆婆想干涉他們在上海新家的擺設,她堅決不同意,所有裝修和擺設必須按照她的習慣和愛好來。翠芝以此捍衛(wèi)她女主人的地位。以翠芝娘家的勢力,婆婆也不敢拿她怎么樣,只好悻悻地回老家了。許多時候都是:你強勢了,對方就不敢對你放肆。對于世鈞的工作,翠芝也有自己的主張。她提醒世鈞要眼睛放亮,多討好領導,一有升遷的機會才能抓住。她要求世鈞每周帶她和孩子出去玩。沈世鈞說不上愛她,但看到優(yōu)雅漂亮的太太和兩個可愛的孩子也是滿心歡喜,基本上事事都依她。
在有些問題上,世鈞和翠芝意見不一致,世鈞也常常不滿翠芝對他過多干涉,翠芝也明白這一點。世鈞有緣見到曼楨后,重新燃起了愛火焰。他問翠芝是不是跟著他覺得很委屈,因為他們經(jīng)常為一些小事拌嘴。
翠芝回答:“你是個有責任心的好男人,雖然你不愛我,你也從來不做對不起我的事。你是個好爸爸,你非常疼愛兩個孩子。嫁給你我很知足!
翠芝的坦率讓沈世鈞對她刮目相看,他甚至覺得自己有點對不住妻子了。石翠芝對沈世鈞的判斷很準,這個男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拋下他們母子不管。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可以說石翠芝對封建婚姻反抗不徹底,沒有為了自己的婚姻自由和家庭抗爭到底。叔惠是她愛的人,叔惠為了自己男人的面子首先放棄了這份感情,翠芝如果為他和父母決裂,弄到無家可歸,也不一定值得。石翠芝只是平凡女性中的一員,然而她又有自己的不平凡之處。她聰明、世故、冷靜,也不乏善良和勇氣。石翠芝的性格和經(jīng)歷也有值得許多女性借鑒之處,不是嗎?
【半生緣讀后感優(yōu)秀】相關文章:
《半生緣》讀后感05-16
半生緣讀后感06-23
關于《鏡花緣》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01-27
表示緣盡的說說02-19
我的前半生讀后感05-27
我的前半生讀后感03-17
《我的前半生》讀后感05-04
鏡花緣讀后感04-28
《鏡花緣》讀后感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