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讀后感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者》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者》讀后感1
我的印象中,電視黃金檔不是播放電視連續(xù)劇,就是播放綜藝文藝節(jié)目,《朗讀者》是一臺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怎么會在央視一臺黃金檔時間播出?我?guī)е@個疑惑,懷著好奇心,觀看了已經播出的《朗讀者》1-3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滿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為什么。也明白了為什么它還被微信的各個公眾號大肆宣傳!
這檔節(jié)目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詞:“遇見”、“陪伴”、“選擇”。第一期的“遇見”,既是一個好的開端,也讓我們遇見了《朗讀者》這檔節(jié)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讓人感到了各種溫暖;第三期的“選擇”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是由各種選擇組成的。你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人生軌跡就會把你帶向光明的未來。
來參加節(jié)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國際醫(yī)生蔣勵,她遇見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們;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為他的`父母改變了一生。愿更多的人看到這檔節(jié)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書!
2月18日,《朗讀者》開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導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jié)目。節(jié)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節(jié)目旨在實現(xiàn)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
《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動人的是那些朗讀者背后的真實情感故事,并感動于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
《朗讀者》能夠在黃金檔播出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它所傳遞的責任感、溫情符合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而且現(xiàn)在我們正是需要這種擁有文化內涵,讓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能讓人感到精神振奮的節(jié)目。
《讀者》讀后感2
上個學期,我們學了冰心奶奶的許多文章。在這個七天假期,我又讀了一部非常有名的散文集《再寄小讀者》。
故事講的是冰心領著兩個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動物園。這兩個孩子都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那一回,她們玩得很高興,回去以后兩個孩子都寫了日記。第一個孩子只寫了什么時候跟誰去了動物園。下面就像記流水賬似的列出了這些動物的`名字,有大象、白熊、斑馬、孔雀等等,他在日記的結束只寫了“真是好玩極了”,就回家睡覺了;而第二個孩子卻寫了上千把字。他從天氣到游人寫得井井有條。而且把動物的神態(tài)、皮毛或羽毛都寫得栩栩如生。還把人物之間的對話也記錄得有理有條。作文沒有一個錯別字,讀起來很舒服,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為什么會這樣呢?
原因就在于兩個人的學習習慣如何。要想寫好作文,就應該像第二個孩子一樣。之所以能夠寫好作文,是因為他喜歡語文,專心致志,筆記記得好,讀書仔細,碰到意義深刻、優(yōu)美、生動的詞句都摘錄下來,這樣積累下來,又會靈活運用;就不會寫不好作文了。我們就可能出現(xiàn)冰心奶奶所說的提起筆來無話可說,心中有話可是寫不出來,甚至有時候會出現(xiàn)這種“提筆忘字”的情況。
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更好的與人溝通、看書讀報、寫信或寫作文。當你們能更輕松地駕馭這種語言文字時,是不是有種心里特別高興的感覺?
最后,祝你們成為學習的有心人!
《讀者》讀后感3
最近我讀了一本《讀者》,其中有一段話讓我沉思良久。
這是一段犯人和富商的對話。犯人說:“我媽媽小時候買了兩雙鞋子,一雙布鞋、一雙皮鞋。弟弟說要皮鞋,媽媽卻對他說,好孩子要懂得謙讓,我故意說要布鞋,媽媽表揚了我,還把皮鞋給了我!备簧桃矊λf:“我小時候也遇到和你類似的事,可是我說出了自我的想法。經過比賽我也得到了自我想要的物品。這看似簡單的對話,卻蘊含著多么大的奧秘!
其實成敗有時只是一念之差,經過努力才能得到成功。努力得到的是正義的,是人們所向往的。卻不是不擇手段謀利。
在我的生活中,也遇到過類似的事。上次我的媽媽去二期廣場買東西,可這一片的小偷異常多,一個年約七八歲的小孩看樣貌不像壞人,沒想到他巨人是一個慣偷!手法高明,作案的'時候一點都不緊張。他的手正拉開媽媽的錢包,一個好心人提醒了媽媽,那小孩一溜煙就跑了,商店的保安正跑來大喊:“抓住那個小偷!原先他剛才在商店偷了東西。之后他被抓住了。真是善者流芳百世,惡者遺臭萬年!干了一件壞事,卻斷送了他的前程,這難道不和書中所說的犯人一樣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我們要犯錯誤時,應當深思熟慮,才能減少錯誤發(fā)生?刹荒芤驗橐荒钪铘斆惺。這本書真讓我收益!
《讀者》讀后感4
《三寄小讀者》曾經讓我十分感動,而我現(xiàn)在也深切地感受到,愛,就是生活中堅定的信念。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了冰心的這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淚是熱的;心,凝固了世界,淚,溫柔了世界。”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需要被愛。愛就想是生活的必需。沒有愛,天空是灰暗的;沒有愛,生命是枯萎的。每當我們看見那一只只珍貴的野生動物被捕、被殺害、被關進冷冰冰的籠子里,從心底發(fā)出憤憤不平的怒火;每當我們忽略了腳下的生靈,在它們興奮地搬運食物的時候,將它們踩于腳下,心底所涌起的一絲波瀾。我想,這就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愛。愛,可以讓一個軟弱的人變得堅強;愛,也可以讓一個蠻橫無理的人變得善良。當我看完了冰心的《寄小讀者》,那第二篇通訊始終使我難忘——
“……一只小鼠,悄悄地從桌子底下出來,慢慢地吃著地上的餅屑。這鼠小得很,它無猜的,坦然的,一邊吃著,一邊抬頭看看我——我驚悅地喚起來,母親和父親都向下注視了。四面眼光中,它仍是怡然不走,燈影下照見它很小很小,淺灰色的嫩毛,靈便的.小身體,一雙閃爍的明亮的小眼睛!
從冰心寫的字里行間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只很可愛的小鼠,仿佛要忍不住想去靜靜地將它捧在手心,細細地去觀賞。若在平時,我們看到老鼠的時候,絕對不會起一絲的憐憫之心。但是那只老鼠是多么地小。我想象著:在面對這一只小鼠的時候,我的心跳加速了,老鼠在我的概念中是不好的,但它有那么小,這還只是一個剛到世界不久的小生命。讀著冰心的文章,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我仿佛看見了生命在字里行間歡快地跳動著。
《讀者》讀后感5
當我買回一本《讀者》,我都會品味著“卷首語”,我覺得,一本書的“卷首語”是不可缺少的,《讀者》的每一篇“卷首語”都會告訴人們一個深深的道理,讓你不容易忘記。
請耐心地聽我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光滑的墻壁上,一只螞蟻在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的第七次失敗。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沿著墻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個人注視著這只螞蟻,禁不住說:“一只小小的螞蟻,這樣執(zhí)著頑強,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現(xiàn)在遭到一點挫折,能氣餒退縮嗎?”他覺得自己應該振奮起來,來勇敢地面對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難。第二個人注視著這只螞蟻,也禁不住說:“可憐的螞蟻,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螞蟻!
一只小小的`螞蟻途徑了7次失敗都還不放棄,而讓現(xiàn)在的我們呢?也許1次小小的挫折有可能會讓我們放棄了以及整個人生,就比如一些高考失敗的高中生吧!這是多么令人可悲的事啊。如果高考失敗換做故事里的兩個人的話,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會選擇對人生放棄的,要么就去重考,要么就找工作,就從低層慢慢做起,再苦再累也會忍著。
這種精神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只要心中有盞不滅的燈,生活就會展開新的出路和生機。
《讀者》讀后感6
“風景秀麗,趣味無窮,多元文化,開拓眼界,人生啟迪”,這便是我對《讀者》一書的評價。讓我們感受著熟悉的書香氣息,翻開簡單和諧的封面,走進《讀者》的世界。
漫步于《讀者》這片寧靜的樹林,我體會著溫暖的陌生人所透露出的和諧的社會;感受著愛酒的史學大家在艱苦歲月中的樂觀與堅強憎惡著戰(zhàn)爭甚至讓一只鳥兒為了生命放棄自由;感嘆著永遠不會黯淡的真相;品味著簡單卻融入了濃濃親情的外婆菜。我驚嘆于經濟學家堪比“詹姆斯·邦德”的計算能力;敬佩于霍華德·休斯用一次又一次沖擊人生的信念與那敢于走出自己的路的勇氣;好奇于一位“最熟悉中國的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驚異于小布什通過樂觀所贏得的總統(tǒng)大選;陶醉于手中清風裊裊,暗香盈袖的茉莉花與“慢”的那份嫻雅與靜好;
真正感染我的是一篇外表并不光鮮出彩,語言并不并不深奧難懂,但內容卻讓人回味無窮的《父與子》。
在一位父與子的的演繹下,即使是迷信,依舊讓人覺得那么美好,高尚;即使是謊言,依舊讓人覺得感動,幸福。每位父親各自用著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兒子的愛,德國的卜勞恩用自己的畫筆,勾勒出一對幸福的父子,向兒子以及千千萬萬的父子傳遞溫暖,即使面對死亡,他依舊帶著父親獨特的微笑,讓兒子樂觀,快樂的生活下去,將最后的一點光芒灑向人間。父親善意的謊言,兒子對于勝利的追求,父與子的相互信任,成就了一段用凄美的微笑,高尚的謊言所造就的童話,人生最大的恩典莫過于父親用犧牲為兒子換來的美好童年。無論如何,人生是美好的!
合上這本帶給我無數(shù)啟迪的書,心中豁然開朗,面對以后的人生之路,我仿佛更有信心,遠眺遠處的美景,依然回味無窮。
《讀者》讀后感7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后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yǎng)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于文字、關于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對于創(chuàng)新節(jié)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fā)!拔幕敲褡迳婧桶l(fā)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jié)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jié)目《朗讀者》的出現(xiàn),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xiàn)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jié)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jié)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独首x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后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jié)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zhàn),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tài)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jié)目和娛樂節(jié)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制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拔淖值谋澈笫乔楦械某休d,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讀者》讀后感8
冰心奶奶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她是現(xiàn)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詩人和兒童文學作家,她用最親切的語言寫著屬于自己的作品。我曾經有幸讀過冰心奶奶的著名詩集《繁星·春水》那一句句生動的兒童詩,讓我十分的著迷。這幾天我十分有幸的讀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讀者》,書里,冰心奶奶的一篇篇寄給小讀者的信,那溫暖親切的語氣,令我十分的著迷,在著迷的同時,我也獲得了許多的感悟,今天我就來分享分享。
在這本書中,冰心奶奶以充滿女性氣質的細膩,清新的筆法表達了自己在異國他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與此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對祖國,故鄉(xiāng)的熱愛。她在信中親切地與小讀者們講述著自己在異鄉(xiāng)的所見,所聞,還與小讀者們談著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友誼。溫柔得讓人如坐春風。
其中,我最為喜歡的是《通訊七》這一篇。它的主要內容是:冰心奶奶乘著約克遜號離開了自己熱愛的'祖國,去向了遠方。望著窗外平如鏡子的茫茫大海,冰心奶奶想起了自己的親人。而被奇景震撼的冰心奶奶也產生了對奇景的眷念,不舍。而本篇給我的感受是:冰心奶奶離開家人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多回憶自己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所以我們一定要多珍惜自己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不要快失去時才懂得珍惜。
而這篇寄給小讀者的信也運用了景色,場景,動作,細節(jié)等描寫和借代,擬人等修辭手法。將海上的奇麗景色描寫的美輪美奐,仿佛近在眼前,同時冰心奶奶也將自己離家的思鄉(xiāng)的情感融入了大海的美景中,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非常值得我學習。
《寄小讀者》這本書圍繞著冰心奶奶的母愛,童心,對人生的感悟和自然而寫。十分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讀者》讀后感9
《讀者》是本感人至深的雜志,也是本能給人深刻教訓的雜志。這是我仔仔細細地讀完《讀者》第23期后的第一個想法。的確,《讀者》里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讓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鏡子》就是一篇。這片短文講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療,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醫(yī)院。幸虧他遇到了一位雙目失明卻又帶著明鏡的老人。他從老人那兒明白了生命是多么寶貴,從而撿回了一條命。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吧薄粋對我們來說既陌生有熟悉的詞,一段既漫長又短暫的時光。在這段時間里,有人成了明星,賺了許多錢;有人當了科學家,為人類做出了貢獻;有人什么也沒做成,整個一生都是平平淡淡,還有的人,很不幸的.變成了殘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種人,他(她)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對于前三者來講,他(她)們過得還算好,不太會“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對于殘疾人來說,活著,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會有“一走了之”的想法。這時候,他(她)就像那個朋友一樣,需要一位熱愛生命的人來為他(她)指點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當然,找回自己的生命并非易事,但也不難,只要有這個想法就行。正如那個朋友所說:“我現(xiàn)在擁有了人生米足珍貴的兩件寶:一是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另一個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們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態(tài),堅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殘疾,是否快樂,都能夠頑強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各位,行動起來吧!讓我們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滿自信吧,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生命吧!
《讀者》讀后感10
開學不久,我有幸拜讀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讀者》,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原先,我總不明白怎樣寫作文,讀了這本書我才找到一些門道。下面談談我收獲:
第一,認識到作文材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冰心奶奶在信的開頭詢問我們那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所包含的生活事實不正是寫文章的好材料嗎?可是,過去我卻從來沒有注意到,每天只知道傻乎乎地玩,什么也不留心、不思考,一到作文就總覺得沒啥事可寫。如今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身邊有許多事可寫——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第二,找到了文章寫得具體生動的方法。信中說:第一個孩子寫動物,只寫出一些動物的名字,卻寫不出那些動物的樣子;第二個孩子卻把那些動物的動作、神態(tài)和外表都寫得十分生動、鮮明。這正是他細致觀察,留心記憶的結果。我去公園只是漫無目的地玩,從來沒有仔細地觀察過公園里的'花花草草、亭臺樓榭。甚至連老師布置我們觀察菜市場,我只用20分鐘走了一趟,什么印象也沒留下,怎么能寫具體呢?
第三,明白了學好語文課,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途徑。第二個小孩作文寫得具體生動,還因為他語文學得好。他上課認真聽講,天天寫作業(yè),所以遣詞造句能力強。而我總是覺得上語文課只不過學幾個字詞,一寫作文不是提筆忘字,就是心里有話寫不出來。今后我要一個字一個詞地認真學好語文。
《再寄小讀者》使我找到學寫作文的門徑。今后,我一定多寫多練,將來像冰心奶奶一樣當個非常出名的作家。
《讀者》讀后感11
看完了《再寄小讀者—通訊13》,我不禁感慨萬千,心中跌宕起伏。
這篇通訊先用兩本兒童讀物在議會上被查禁的事例點出話題——黑種人在自己的國家里收到白種人的歧視和迫害。這到底是什么故事會在議會上被查禁?第一篇是《小兔的婚禮》,講小白兔與小黑兔結婚的故事,第二篇則是《三只小豬》,講黑、白、花三只小豬被大灰狼捉住了,小黑豬很有智慧,逃了出去,白、花兩只小豬卻被吃了。這兩則通俗淺顯的童話故事居然在議會上被查禁,真是可笑!接著介紹了殖民主義者迫害其他人種的.現(xiàn)象,抒發(fā)了美好的愿望。
閱讀完了以后,我感觸頗多:那些議員們真是可笑而又不可理喻。在他們眼中,白兔不能和黑兔結婚,黑豬也不可能比白豬聰明。可是,這怎么可能?誰說黑種人的智商就比別人低?就不能和白種人共處?這種可笑的想法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他們就好比霸王,好比騎在別人頭上的惡魔,但是,不論他們有多么兇惡,我們都能翻身。再想想現(xiàn)在的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呀!沒有人壓迫,沒有人歧視,在爸爸媽媽的關懷下健康的成長,F(xiàn)在的情況真是大快人心!我們一定要在長大以后用和平的力量戰(zhàn)勝戰(zhàn)爭的力量,把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從苦海里解救出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我們一定要有愛國之心,并讓它永垂不朽!把世界變得更加和諧、幸福!
《讀者》讀后感12
今天,我把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讀者》讀完了。
這篇文章就是從兩個小小的日記為例,告訴我們怎么提高寫作水平。其中有幾點對我有很大的感觸。
第一點:他總是專心的聽講,筆記寫的也非常好,從來沒有錯字。讀到這我就羞愧萬分,我上課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思想總轉變,筆記上的字很潦草,當時還能知道,再過兩天就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么了,每次寫作文差不多都錯字連篇。要不然我的作文分數(shù)總是不上不下,就卡在那里了。我現(xiàn)在已經下了決心,一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向那位小朋友學習。
第二點:他尤其喜歡讀書,輔導員和教師介紹過的書刊,他總是度得很仔細,不但記住了書中的故事,還把書中優(yōu)美的詞、句摘記到一個本子上,并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我讀的課外書也不少,但讀的不認真,怪不得媽媽經常說我:“你總是光看故事情節(jié),不注意好詞好句,總是走馬觀花的讀。我們班有個同學,他的作文總是的滿分,用的好詞好句也很多,經常受到老師的好評。就是因為他的書讀的`多,而且記住了那些好詞好句,一件小事在我們寫來覺得無話可說,而他卻能寫出長篇大論,一件小事都能把他寫的細致入微。
第三點:你們現(xiàn)在的語文課本單面許多思想性高、寫的很好的故事和詩歌,老師講的也很好,你們應當抓緊學習時間,好好聽講。這是我情不自禁想起書上的內容:解放前的孩子想上學都上不成,可我們現(xiàn)在條件那么好為什么還不好好學習呢?
我讀完這篇文章,下定決心向冰心奶奶說的那個孩子學習。
《讀者》讀后感13
讀完了《寄小讀者》使我思緒萬千。冰心奶奶不僅文章寫得生動、有趣,還不停地回復著小讀者們的來信,直到自己生病了,還仍然堅持著回復小讀者們的來信,她真的時時刻刻保持著一顆童心,真讓人敬佩呀!同時,我也深刻地感受到“愛”就是生活中堅定的信念。也深切地體會到了冰心奶奶的這一句名言:“心是冷的,淚是熱的;心,凝固了世界,淚,溫柔了世界!
《寄小讀者》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它就像一位最私密的知心朋友,時刻陪伴在我身邊;又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給我講做人的道理、講有趣的.故事、教我寫作的技巧。
冰心奶奶在這本書的一篇里寫道,她很喜歡大海,也非常喜歡海邊的小動物,同樣,也很愛護它們。她在回復小讀者的時候,曾說起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冰心奶奶正在海邊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忽然看見一只海鳥在海里,不飛向天空,她很疑惑,海鳥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為什么只有這只海鳥不飛呢?于是,就走了過去,原來鳥的羽毛被一些東西刮傷了。于是,她就找來了一些可以處理傷口的東西,細心料理這只海鳥,海鳥慢慢好了,又可以到天空中飛翔了,冰心奶奶由衷地笑了。冰心奶奶的愛讓我深深地感動了。所以,只要我一看到小動物受傷,就會心痛,就會忍不住的給它包扎傷口。我只想跟大家說:心是冷的,淚是熱的,讓我們大家?guī)椭鷦e人吧!
《寄小讀者》,看似簡單的一封封書信,其中卻蘊含著很多深刻的道理,希望大家與我一樣,多多體會吧,讓書香伴你成長!讓大海伴你海闊天空!
《讀者》讀后感14
冰心奶奶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作家。她的文章質樸無華,誠摯深遂,以平實的文風,將永恒的感動帶給讀者,延續(xù)了愛與美的血脈!都男∽x者》就是冰心奶奶的代表作之一。請和我一起走進這本書,品味冰心奶奶的語言。
《寄小讀者》是冰心奶奶于1923年至1926年之間寫給小朋友的通訊。這本書共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冰心奶奶赴美留學期間寫的.。這本書主要表達了冰心奶奶對親人和祖國的思念,冰心奶奶以細膩、柔美的筆調揮灑出在異國他鄉(xiāng)時那種眷戀。這本書到處都透著童真的氣息。
冰心奶奶曾在信中寫道“我是你們天真隊里的一個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以前也曾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還有時仍是一個小孩子。為著要保守這一點天真直到我轉入另一個世界時為止,我懇切地希望你們幫助我,提攜我,我自己也要永遠勉勵著,做你們的一個最熱情最忠實的朋友!”從這個句子中冰心奶奶希望永遠天真的欲望也可見一斑了。
《寄小讀者》這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無疑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懷念。是啊,母親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一個最重要的角色。生我們,養(yǎng)我們,母親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一天天漸漸衰老。母愛如水,溫暖人心,也許只是一個小動作卻能讓我們擁有力量,勇氣,信心。我們還小,每天都依偎著母親長大,母親照顧我們都已成往事。
然而一旦離開母親,才會產生異常濃烈的對母親的思念。特別是離家很多年,哪怕只是一碗母親親手熬的粥都求之不得。那時候,就會像冰心奶奶一樣,時時刻刻都牽掛著母親。一個人孤身在外,真想靠在母親身旁,看她那慈祥的笑容,聽她溫柔的話語。
去《寄小讀者》里,感受冰心奶奶筆下偉大的母愛和純真的語言。
《讀者》讀后感15
在暑假里,我閱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寄小讀者》這本書,冰心是我非常喜愛的作家,她的名字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
《寄小讀者》是冰心于1923年在出國留學前后,她為《晨報》副刊“兒童世界”專欄撰寫的一系列散文通訊,最后結集成為這本書。
《寄小讀者》中的文字優(yōu)美,描寫細致,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小朋友們的.心靈。你看,她是這樣描寫“銀灣”的,“山雨欲來,湖上漫漫飛卷的白云,亭中尤其看得真切,大雨初過,湖凈如鏡,山青如洗。云隙中霞光燦然四射,穿入水里,天光水影,一片融化在彩虹里,看不分明”。作者描寫的多么惟妙惟肖,我讀到此處時仿佛親眼所見。
讀完《寄小讀者》,我感覺到作者是一位愛一切美好事物的人。她愛小動物,“我小時曾為一只折足的蟋蟀流淚,為一只受傷的黃雀嗚咽”。她愛聽碎雪和微雨,愛看明月和星辰。她很愛母親,文中的一段話讓我特別感動,“這時宇宙已經沒有了,只母親和我,最后我也沒有了,只有母親,因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她還愛大海、愛星星、愛祖國……文中還有很多讓我感動的語句,久久不能忘懷。
冰心用書信方式來寫自己經歷過的事和旅途中的見聞,她用詩情畫意的文字,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要愛大自然、愛父母、愛祖國,是那么的親切,就是像一位好朋友在與我促膝長談。
【《讀者》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者的語錄05-19
讀者讀后感11-09
讀者讀后感08-17
《讀者》讀后感03-24
《讀者》讀后感04-07
讀者的讀后感08-03
讀者讀后感范文05-29
讀者讀后感15篇05-11
《讀者》讀后感 15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