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飲用水情況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根據(jù)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飲用水情況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飲用水情況調查報告1
調查地點:
湖南省雙峰縣冷山村咸和組
調查人員:
李雪梅
調查課題:
冷山村咸和組居民日常飲用水情況
調查方法:
一、訪談:對本家的長輩進行了有關情況的詢問
我的老家冷山村咸和堂位于湘中地區(qū)。湖南省位于亞熱帶,說起來也算是多雨的地區(qū)。然而,每到夏季,老家就會出現(xiàn)用水難現(xiàn)象。究其原因,也過于牽涉多方面的因素。自從老家各戶裝上自來水以后,前幾年極大情況上改變了本村用水困難的情況,但是近幾年來,老家逐漸出現(xiàn)用水困難的情況。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必須密切關注社會變化的具體情況。本著對于老家用水情況的不斷惡化以及對未來的擔憂,因此,利用20xx年的暑假,我對老家的用水情況進行了調查。
冷山村的冷山水庫,是全村的蓄水地。雖說不缺水,但是冷山水庫在每年夏季三伏時期干涸農田的水源。而在沒有裝上自來水管之前,全村用水的方式仍然是沿襲著幾千年不變的傳統(tǒng)。20xx年起,我的老家冷山村開始興起了裝自來水的新風尚。自此,隨著用水習慣的改變,村民們的生活習慣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
水管在安裝之前,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資金問題。最后經過商討,確定每戶600元作為引入自來水的經費。水源并不是位于冷山水庫,而是安置在冷山水庫的上游的一條小溪。這條小溪的水全部來源于大山的滲水,是純天然的優(yōu)質水源,并且由于位于深山內,沒有任何工業(yè)污染和生活污染,水質非常優(yōu)良。村民們在小溪旁邊修筑了作為蓄水池和凈化池的水塔。并且在冷山水庫里也安裝了水管,作為備用水源。水管根據(jù)路況來進行具體安裝。在山里的那一段被深埋入地下。沿途經過水庫,就淺埋入水庫岸邊,有的甚至直接裸露在地面。山下就接近居民點,根據(jù)實際情況只能把水管埋入鄉(xiāng)村公路的路面。在引入各村民家里之前,另建一水泥水塔,作為自來水在使用之前的控制總庫,承擔蓄水和凈化以及控制水源的作用。在控制水庫后,安裝了通往各戶的水管,自來水真正進入了各家各戶。
冷山村的經濟來源除了種田賣谷,另一項支柱是務工。整個村長年居住的是老人和留守兒童,留在家鄉(xiāng)發(fā)展的人只有少數(shù)。只有到年關,在外務工人員才歸來過春節(jié)。因此,村里的會議只能在農歷12月才能開。平時一般無法聚集人員。經過推選,由村民匡濟方對自來水水塔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每戶每年在大會后出50到60員的管理費。并且約定村民盡管用水,不要收水電費。
自來水進入家門后,極大程度地方便了村民們的生活,再也不需要去井里挑水。本地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咸和組的水井修在我家下面的一個凹地,而居民的房屋一般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所以,在我小時候村民們的飲用水必須每天去水井挑。中間要經過一段坡度大約在60度以上的陡坡,挑水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而留守在村里的一般都是老人小孩,挑水是家庭每天必須面對的負擔。引入自來水成為一件十分深入人心的事。這解決了村里用水難的難題。
冷山村也進入了一個里程碑式的發(fā)展。咸和組的房屋幾乎全被兩層的小洋房所代替。村民們在建設房屋的施工過程中已經全部使用了自來水進行施工,也極大地提高了修建的速度。另一方面,村里的小學拆掉原來的危房,寬敞明亮的新教學樓為農村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此外,新修的公路,也直接通到家門。農村的各項基礎設施都逐漸完善。
每年其他季節(jié)還好,一到夏季,近幾年來,家里的自來水管就會限停。夏季是用水旺季,自來水的限制使用使得日常生活極為不方便。聽了幾位長輩的陳述,我主要將原因總結為一下幾點:
一、用水浪費嚴重。
由于當時引入自來水時就定下了不收水費的規(guī)定。這個規(guī)定就使得村民們沒有用水限制。本身村民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因此沒有節(jié)約用水的自覺,在平時的日常用水中,也不會去特地注意用水的多少。
此外,在夏季,雨季過后,降水減少,高溫蒸發(fā)嚴重,水渠的蓄水量減少,農業(yè)用水緊張,時常會發(fā)生搶水的爭端。甚至為了從水渠獲得足夠的農業(yè)用水,村民為此打架斗毆,時有損傷。
晚稻的秧苗正值生長旺季,一旦天氣干旱,就會歉收。不需水費的自來生水自然而然地成了解決農田放水困難的捷徑。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致使作為生活用水的水源被大量的農業(yè)用水擠占,缺水現(xiàn)象逐漸嚴重。同時,本地的農田放水主要采用露天水渠放水,經過高溫蒸發(fā),地下水滲透,這本身就是一種浪費嚴重的耕作方式。
所以,生活用水的浪費和農業(yè)用水的擠占成為了生活用自來水用水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輸水設備老化,維修人財缺少。
自從20xx年安裝水管后,經過九年,輸水管道日益老化。在冷山水庫沿途的輸水管道,由于陡峭的山勢和當時有限的施工條件,有很長一段僅僅是淺埋,沒有加入適當?shù)姆雷o措施。夏季白天高溫曝曬和夜晚溫度陡降,塑料水管熱脹冷縮,且安裝年月長久,輸水管道已經不堪重負。
鄉(xiāng)村公路經常有車輛經過,盡管安裝在公路上的管道埋入地里較深,但是經過多年的車輛碾壓,路面逐漸下沉,路面也深淺不一,管道不可能完全避免被損害。我去現(xiàn)場查看時,路面被壓出深深的摩托車車轍。底下的輸水管道已經被損壞,大量滲水使得原本在高溫曝曬下的干燥的路面一片泥濘。公路段的輸水管道已經20%被毀壞。
雨季,小型山洪爆發(fā),大量泥沙淤積,位于水源旁的水塔被堵塞,逐漸被廢棄。轉而只能動用水庫的'水。水庫的蓄水本作農業(yè)用水,但現(xiàn)在本該分開的水源擠作一起,水源的紛爭也慢慢激烈。幸虧本地夏季高溫干旱時期仍然有一定量的降水,因此才能夠勉強保障水庫達到規(guī)定的蓄水量。此外,控制總閘的水塔只有每半年才清洗一次,平時也容易出現(xiàn)水垢淤積,同時水泥構造,時日長久也出現(xiàn)了滲透。
維護的人力和資金非常缺少,沒有專門的人員和專項資金對管道與水塔進行管理和維護。破損的管道沒有得到及時更換,堵塞淤積的水塔也沒有及時疏通,日積月累,漸漸成為痼疾。
三、備用水源被破壞。
水井地處低洼處,水源為地下水。因為地勢低下,自然成為水流的聚集地。平時居民們的生活污水就沒有得到處理就隨意排出,因此也有污水經地下滲透流入水井。自來水進入家門后,挑水成了一件久違的事。井沿旁生起了雜草。村民們遂在水井里洗衣服,甚至在里面洗糞桶之類,原本清澈干凈的水被污染而無法作為飲用水。村民們索性把井水放干,把流水的泉眼堵塞。原來用過多年的水井被徹底廢棄,組里最方便的備用水源也被斷絕。
水井干涸后,原來各戶居民自己家里修建的深水井派上了用場。但是必須用抽水機將深水抽上來與家庭安裝的水管連接才能使用,有的村民建成了搖水井。咸和組的用水方式又回到了原來比較古老落后的方式。同時,深水井深入地底十多米,而且是純水泥構造,平時清洗極為不易。地下水垢沉積,水質遠比不上原來的山泉水般入口甘甜,甚至在沉淀之后會沉積的泥沙出現(xiàn),實在不益身體健康。村民的飲水只能是每天早上接得的自來水。
四、村民只想喝水,不想吐錢。
由于組里的青壯勞力一般都在沿海城市務工,不到年關不會回家,每年組里的年終大會,組里的人數(shù)很難湊齊。人數(shù)不齊,就無法商議關系重大的事務,村民自治的基本公民權利無法得到體現(xiàn)。有村民提議安裝水表,但是這個提議沒有得到響應。村民們大都不夠富裕,平時都是一個錢掰兩個花,自然不愿意改變現(xiàn)狀多出錢。
另一方面,外出務工的人員太多,制定征收水費的價格、時間標準比較困難,并且征收上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在征收人員的安排上及水費的用途的規(guī)定上也會有很大的爭端。
此外,村民們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一旦關乎金錢就會非常慎重甚至是固執(zhí)。長年居住在村里的村民們大都是老人小孩,只是每年夏季習慣性地等水接水。畢竟接水的方式比起世世代代挑水喝的方式已經是一種重大進步,他們并未意識到水問題是關系未來發(fā)展的重大問題,思維慣性已經形成,很難想到要去變革現(xiàn)狀。
困難就擺在眼前,我總結長輩們的建議和自己的想法,主要以下幾方面下手:
一、致使現(xiàn)狀形成的根源還在于冷山村比較落后的經濟,因此,無論其他方面,最重要的一環(huán)還是發(fā)展本地經濟。目前村里的經濟支柱主要是務工和種田兩方面。對于全村的人還是要思考怎樣把流向沿海地區(qū)的民工留在本地,使得他們能夠在本地有一份能夠處于發(fā)展的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做到的是農業(yè)的發(fā)展。結合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形來尋找一種適合本地農業(yè)發(fā)展的模式。只有發(fā)展經濟問題,才能夠從根源上解決現(xiàn)今存在的問題。
二、聘請一位能夠擔當?shù)呢撠熑藖磉M行日常的管理,并且主持替換水管和修補水塔的工作。此外,還要顧及重新修復和開辟水源。以前廢棄的水井需要重新整修,并且最好是能夠加上必要的防護措施,如修筑井欄、加上井蓋等,以防止污染。尋找新的水源,作為各供水源的備用水源,解決水源的后顧之憂。
三、征收稅費。制定征費的具體金額和恰當?shù)臅r間。同時可以借鑒鄰組的經驗,在他們的基礎上來開展征收工作。并且以他們的成功來推動村民們對于征費的抵觸情緒。還要合理安排好水費的用途,建立專項資金作為日常維護和管理的費用。以部分水費作為工資發(fā)放給管理人員。積極尋求上級領導部門對于該項事業(yè)的支持以及對于水費用途的監(jiān)督。
實踐報告結語:水是生命之源。自來水情況的好壞關系到整個村子未來的發(fā)展,如何能夠實現(xiàn)日常用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村民今后應該思考的重要命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村民用水問題的良性解決與農村的長遠發(fā)展息息相關。建立和諧農村,任重道遠。
飲用水情況調查報告2
一、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濟得到快速的發(fā)展。然而,在快速發(fā)展的背后,農村飲用水與生活用水卻趕不上發(fā)展的腳步,很多地方至今都無法用上安全潔凈的自來水,我決定對我家鄉(xiāng)所在農村的飲水安全現(xiàn)狀做調查,并探討如何在政府主管部門引導下進行防護和治理,以確保我們農村引用及生活用水的潔凈。此次項目調查,以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羊井底村為實踐地點,進行了實地走訪詢問和調察。本次社會實踐項目的完成,增加了我的生活閱歷,提高了工作溝通的能力,開闊了眼界。
二、地理與氣候背景
長治市平順縣,地處北緯35°50'--37°08',東經113°01'--113°40',長治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部,群山環(huán)繞,地形復雜,海拔較高,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其基本特征是: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略長于秋;氣候溫和始終雨熱同季,大陸性季風強盛持久,海洋性季風的作用相對較弱。年平均降雨量為600毫升,且分布不均,旱、澇、雹、霜、凍等災害頻繁。境內各種植被種類較多,森林覆蓋率達到22%,玉米、谷子,小麥、薯類等是本地的主要糧食作物。地處平順縣境內的羊井底村并不算偏僻,也是方圓不小內的大村,距長治市也僅有30分鐘的車程,交通方便,飲用水及生活用水狀況卻較為糟糕,因為地處多山地帶,地形復雜,飲用水工程建設很是困難。
在走訪中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農作物大多是玉米,村民告訴我說,地處山坡多梯田,黃土土質松軟,降雨不均且年份影響較大,水利設施短缺,灌溉很困難,只能種植一些抗旱作物。
三、飲用水的發(fā)展情況
1.翻山挑水
村里中年人回想起當年的情形,無不感嘆,那時吃水困難,村附近無水源,每天早上都有青壯年們挑著扁擔翻兩座山去幾十里外的水源地挑水,村民家中都有作為儲水的水缸,挑三四趟能夠灌滿,然而因為人多,一缸水卻不夠一家人吃幾天的;貞浧甬攬D4院內收集雨水的水缸時,十幾歲就得跟著父親兄長在挑水路上來回。
2.靠天吃水
村里有兩個當年公社修建的“大池”,修建年代在七八十年代,說白了就是兩個大水坑,作用就是在豐水年與春夏雨水多的時候將雨水收集起來,這時候村中的井還不普遍,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大池”中擔水吃,池中水藻、蚊蠅滋生,蛤蟆、魚類不在少數(shù),擔回家中的水呈青綠色,微腥味。這樣的水,根本無從談起水質,每當下雨,路上雨水流成河,沖刷著泥土、糞便以及農田中的農藥、化肥等污物一并流入“大池”,污染的同時也造成了富營養(yǎng)化。當問起為何還要吃這種臟水,村民們笑著說,那時也沒別的辦法,澄一澄就清了,燒開了沒差別,可不愿再去幾十里外挑水吃。
3.井水普及
慢慢的經濟發(fā)展,人們都變的沒有那么拮據(jù),家中有一口旱井變得不再那么困難,家家戶戶大部分都打了自己的井,從井里“拽水”吃變成了更好地選擇,村民家中自建的旱井。
井水真的干凈無污染么?在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每家每戶都有“高階”,即廁所,然而這“高階”其實只是一個大坑,糞便等排入坑中,等到漚肥發(fā)酵后作為農家肥淘出來施在農田中,然而情況是,在每戶的院中,井與“高階”的直線距離往往只有十余米,可想井水的衛(wèi)生程度顯然無法合格。
4.自來水的窘境
在06年前,自來水工程曾經幾度上馬,卻每回都被中止,原因是地形復雜,氣溫變化劇烈,價格過高等等,06年后,長治市普及農村自來水活動中,羊井底村終于通上了自來水,自來水通入家中水,每家一個地窖,窖中有各自的水表,自來水重于通進了每家每戶中,但是因為氣溫太低,自來水冬天會排空水管防止凍裂,無法使用。即使這樣,村民們也高高興興的吃上了地窖中的水表凈的自來水。
然而僅僅半年后的冬天,因為地形復雜及設計布置不合理,水管中的殘水未能拍凈,主水管被凍裂,自來水工程因此幾乎報廢,經歷好幾次大的翻修,時至今日自來水還是時好時壞,再加上相較井水那幾乎無成本的價格,真正靠著自來水吃的村民并不多,大多數(shù)村民還是混合吃著井水與自來水,而“大池”的水以基本淘汰出了村民的水缸,只有灌溉或建筑等時候才使用。
四、調查情況與分析
1、旱井情況
村中農民使用“自建壓井”。這種“住戶自己選址,自行建造”的壓井,直接汲取淺層地下水,也就成了水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因為在水質監(jiān)測方面,由于住戶過于分散,使用數(shù)量巨大尚不能提供水質的實時或者定期監(jiān)測。這樣如果出現(xiàn)了局部小范圍的`水質污染,也不能及時上報和處理。用戶長期飲用這種受低污染的水源,對健康將有一定的損害。而從目前農村的居住條件以及飲水習慣來看,尚未有合理的方案解決。
2、水質變化
對于過去的二三十年,絕大多數(shù)居民感到水質有明顯變化,主要變化是口感上已經沒有咸澀、懸浮物、渾濁等情況發(fā)生。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農村的水質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村民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口感上,對于水中可能殘留的農藥、重金屬、高溫無法殺除的細菌幾乎沒有認識。
3、污染源過近
水源距離最近的垃圾源或者污染源過近。根據(jù)地表滲透的特點,在農村地區(qū),水井應與垃圾源或者其他污染源的距離至少應該30米以上,這樣水井才不會污染。也就是說,我們農村地區(qū)的垃圾坑和廁所,幾乎大部分不符合條件。
4.廢舊電池危害
用舊的電池等電子產品隨著生活垃圾一起丟棄,而這些垃圾,又隨著“漚糞”的結束,被撒到地里,造成新一輪的污染。幾乎沒有居民認識到小小的電池所能造成的巨大危害。電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屬如汞、鉛、鎘等,隨意丟棄后,大量重金屬將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若果攝入量超過人體的排泄能力,會在體內積累。人體受汞慢性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神經性癥狀,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的疼痛、肌肉震顫、運動失調等,嚴重的可導致死亡。一粒小小的鈕扣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jié)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5.農藥等其他化學品危害
除草劑與殺蟲劑都是了村民非常常用常會接觸到的化學品,都會嚴重的污染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人體有害,通過水這一媒介進入食物鏈,從而影響千家萬戶百姓的健康。村民們潛意識里通過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來增加產量,從而進一步加劇了環(huán)境的變化。過量的使用農藥化肥,極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水中藻類等微生物大量生長,覆蓋水面,使水中的動植物因為缺氧而死。死亡的動植物在水中進行有氧呼吸而使水質變質變臭。如果這些池塘與居民取水的壓井之間的距離不滿足30米的安全距離的話,長期飲用受輕微污染的水,一定時間后,會造成機體的損傷。
五、結論與反思
調查顯示,政府在農村飲水安全上直接的投入很少且不夠系統(tǒng)科學,自來水工程的窘境就是很好的佐證,并且?guī)缀鯖]有及時有效地水質監(jiān)測報告,沒有關于飲水安全的科技知識下鄉(xiāng)普及,旱井不符合飲水安全,過量的使用化肥農藥,過量的使用含磷洗衣粉,水體富營養(yǎng)化嚴重等等。幾乎所有村民都在直接飲用這種水,甚至沒有簡單的過濾、沉淀、消毒。這導致我國農村飲水水與生活用水安全情況不容樂觀。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行,應該逐步建設健全科學合理的自來水供應網絡,健全完善的生活垃圾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渠道,建立飲用水安全監(jiān)督報告機制,改建和擴建飲用水的供應渠道。作為惠民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應該像新農村合作醫(yī)療一樣,主導政府投入,農民參與,政府管理,農民受益的方針。關于農民關心的的水費問題,要審批水價,微利經營。對已投入正常使用的飲水解困工程,請水利、物價、工商等部門統(tǒng)一協(xié)調,專業(yè)技術人員,逐工程進行測算,在充分考慮農民承受能力,保證水利設施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規(guī)范用水價格,既維護了群眾利益,又讓經營者有利可圖。提高用水透明度,我們把供水成本、管水辦法、售水程序、用水要求等內容,在鄉(xiāng)村醒目的地方公布,將整個供水管理置于群眾監(jiān)督下,制止了鄉(xiāng)村搭車亂收費、亂攤派、層層加碼等問題。
但是,限制也是唯一制約農民參與農村飲水安全與環(huán)境治理項目積極性的條件卻是費用問題。在我國農村,收入基本依靠農田,收入少,花費高,使農民顯得并不富裕。建設這些項目的時候,如果還讓老百姓掏錢、甚至掏大錢參與環(huán)境與飲水安全地保護,不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在建設惠民項目及工程的時候,一定要切實的減輕農民負擔,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建立完善科學的農村飲用水與生活用水系統(tǒng)網絡。
飲用水情況調查報告3
一、調查內容:
秭歸縣城鎮(zhèn)居民飲用水安全情況
二:調查方式:
1.問卷調查2.入戶訪談3.街頭訪談
三:調查背景:
據(jù)統(tǒng)計全縣有24萬多農村人口的生活飲用水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的水質、水量安全衛(wèi)生標準。全縣總人口390231人,其中農業(yè)人口325100人,通過逐村逐戶調查,按照飲水安全評價指標,XX年底全縣仍有240758萬農村人飲用水不安全、不衛(wèi)生。其中,飲水水質不達標共計61184人,占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shù)的25.4%,全縣生活用水量不達標人數(shù)為51808人,占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shù)的21.5%,農村用水方便程度不達標的人數(shù)為66953人,占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shù)的27.8%,水源保證率不達標的農村人口為60813人,占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總人數(shù)的25.3%。
四、調查目的:
了解秭歸縣城鎮(zhèn)居民的飲用水安全狀況以及
五、調查過程:
問卷統(tǒng)計:本次發(fā)放問卷12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07份。
問卷統(tǒng)計結果分析:
一、城鎮(zhèn)居民對自身的飲用水基本滿意,對飲用水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不足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秭歸縣城鎮(zhèn)居民的主要的飲用水為自來水,其比率為86.91%;對自來水的供應91.35%的居民是表示基本滿意的。但是,我們在入戶訪談時,發(fā)現(xiàn)居民所表示的基本滿意,其判斷標準為水在煮沸的情況下,喝了不生病。其實,水管流出來的水通常是沉淀多,漂白粉味濃。而在問卷的第12題關于每年是否有水質的調查的統(tǒng)計結果中,只有18.10%的居民表示有水質的調查,且表示有的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很高(80%是大學學歷)。同時,目前水源的供應越來越不足。
在調查所飲用的水是否安全時,79.06%的人認為是安全的,但問及他們是否能判斷飲用水合格時,僅有39.79%的居民表示能。
39.79%
35.71%
34.49%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能
不能
有時能
。3)判斷水質合格
數(shù)據(jù)表明,秭歸縣城鎮(zhèn)的居民對飲用水的基本知識了解少。
二、城鎮(zhèn)居民對飲用水污染的關注程度
調查統(tǒng)計有,居民對于長江的水質變化有著不同的觀點,其中,認為水質變好和變壞的占有相同的比例----21.78%,另有16.84%的人認為沒變化,39.60%的居民表示并沒有注意長江的水。居民對長江的水質的判斷出現(xiàn)這樣的不同差異,說明城鎮(zhèn)居民的判斷標準不一,同時也發(fā)現(xiàn)有39.60%的居民不關注長江的水質(問卷中題11,詳細的選項見圖2)。在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居民對其的判斷標準為顏色、氣味。
問卷(11、您認為本地居民對飲用水的安全在狀況關注程度如何)
調查問卷中,我們涉及了排污嚴重的地點,有74.42%的居民不知道自己家附近的排污點,還有17%的人從未考慮河流污染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19.62%的居民一點也不關注自己的飲用水安全狀況,認為這些污染與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關系。從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雖然關心自己的飲用水安全,但是涉及到水源的污染并沒有意識到這種一衣帶水的關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一些盲點和矛盾。
而部分居民能清楚的意識到這一點,詳細地向我們談到一些污染地點和事件,希望政府和企業(yè)能在水安全方面下更多力氣,言談之間表達了對水污染的擔心和關注。三、政府企業(yè)帶頭,全民參與
在問卷中,提及是否愿意參加環(huán)保志愿工作,78%的人選擇“愿意”,只有6%的人選擇不愿意。居民們都表達出作為秭歸人期望為家鄉(xiāng)山美,水美,環(huán)境美做一份自己的貢獻的心情。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有相應的機會參與相關的活動或工作,一方面是能收獲不同的感受,一方面是真心地期望秭歸更美。中國向公民社會轉變,強調公民參與,的確需要像這樣的有責任感的居民,需要參與意識和行動。
談及希望政府在水質保護方面有什么措施時,居民們都發(fā)表不同見解,分為以下四類:
1.強調相關政府部門職責,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加強水質監(jiān)管力度。
2.企業(yè)主動承擔責任,限制污染排放。
3.倡導群眾參與管理,形成有效的政府,企業(yè),居民監(jiān)控網。
4.期望政府,企業(yè)發(fā)揮更多作用,但是認為居民本身無能為力,主動權不在居民。
六、我們的'建議
本次調查,我們的隊伍分成8個小組,分赴縣城各個區(qū)域進行調查,所涉及的對象,年齡層,知識層都比較廣泛,具有可信度和對比度。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也思考了一些問題,綜合居民和我們的思考,主要是以下幾點:
1.在政府方面,相關部門應建立合理嚴格的水質監(jiān)測制度,加強水質監(jiān)測力度,并且能定期向居民公布相關的執(zhí)行情況和監(jiān)測結果;經常清理自來水管道,建立水源地保護機制;
2.在宣傳方面,政府應加大力度進行飲用水安全知識普及和相關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動,吸引居民主動參與水資源宣傳和保護,集中群眾的力量,推進秭歸縣水安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和獎懲制度,完善相關機制;比如進行龍舟比賽,可以就水質問題進行相關宣傳,應時應景。在宣傳對象方面,中小學生可以成為主力軍,政府可以通過一些關于愛水,護水的小活動來提高中小學少生的愛水意識,從而由家庭傳播開來;
3.針對企業(yè),雖然秭歸沒有大的企業(yè)和工業(yè),但是有輕工業(yè)和其他一些小廠和小作坊,污染是必不可免的,關鍵在于正確的處理和企業(yè)在社會角色中應該承擔的企業(yè)責任。這不僅需要企業(yè)本身的自覺性,也需要政府制定并嚴格執(zhí)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更需要公民在其中所起的監(jiān)督的作用,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水源地的環(huán)境質量,應該是企業(yè)首要作到的。
4.如今水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各地都有發(fā)生一些飲水危機事件。秭歸政府應該迅速建立起有效的飲水安全機制,應對因水污染或其他事件而影響到群眾飲水安全的突發(fā)事件,不至于滯后于突發(fā)事件,并且向全縣居民公布。
【飲用水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市場情況調查報告09-03
預習情況調查報告09-11
經營情況調查報告10-20
近視情況調查報告07-02
家庭情況調查報告10-09
語文預習情況調查報告01-31
社區(qū)管理情況調查報告10-11
消費情況優(yōu)秀調查報告07-02
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