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

時間:2025-03-29 13:02:54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與我們愈發(fā)關系密切,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

關于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1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群,是當代中國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的直接產物,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于城市之中、落戶于鄉(xiāng)村之內。大多數(shù)農民工都具有兩面性,一面還保留著樸實、憨厚、真誠、勤勞的“土農民”風范,同時又接觸到城市文化、習慣的熏陶,具有積極向上,學習先進文化知識的“洋思想”。他們在為城市建設做出特殊貢獻的同時,增加了收入,拓展了眼界,轉變了觀念,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

  據我鎮(zhèn)xxxx年底勞務經濟摸底情況顯示,我鎮(zhèn)有5000余名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占全鎮(zhèn)總人口的31.8%,年均務工經商收入達6500萬元左右。外出務工農民的行業(yè)種類有哪些?文化及年齡結構情況如何?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給農村帶來了哪些影響?如何正確引導農民外出務工?對以上問題,不少人不甚了解。日前,借村委換屆下鄉(xiāng)工作之機,帶著上述問題,筆者對本鎮(zhèn)幾個村的農民外出務工情況作了一次調查。

  一、外出務工農民的比例,年齡、文化結構及行業(yè)類型

  1、外出務工農民的比例

  為驗證勞務經濟摸底關于全鎮(zhèn)外出務工人數(shù)的準確性,我對農田村及周邊的五一、銀米、新喜、國慶等五個村的總人口及外出務工的人數(shù)進行了詳細地調查。經調查,這五個村共有1740戶,6496人,外出務工20xx人,占五村總人口的31.6%。這個數(shù)字與勞務經濟摸底統(tǒng)計的數(shù)字基本吻合。

  2、外出務工農民的年齡和文化結構

  從對五個村的調查顯示,在外出務工的20xx人中,高中、中專文化的41人,占外出人數(shù)的2%,初中文化的892人,占43.5%,小學文化的771人,占37.6%,文盲346人,占16.9%。而在20xx人中,15至20周歲的289人,占14.1%,20至30周歲的761人,占37.1%,30至50周歲的689人,占33.6%,50周歲以上的311人,占15.2%。由此可見,外出務工農民中,初中文化的居多,小學文化的次之,而在這些人中,20至30周歲的居多,30至50周歲的次之。

  3、外出務工農民從事的行業(yè)種類

  人們通常把外出的農民工統(tǒng)稱為打工,其實,打工族僅占外出農民的微弱多數(shù),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從事經營和其他叫不上名字的行當。仍以五個村中的農田村為例,在全村外出的562位農民中,真正務工的有248人,占外出農民的44%,從事其他經營的就有218人,占外出農民的39%,另有96人從事拾荒和其他行業(yè),這類人占外出農民的17%。即使同一打工類型,其從事的行業(yè)也是千差萬別,既有從事建筑、加工業(yè)的,也有從事餐飲和家政服務業(yè)的,既有在集體所有制企業(yè)的,也有在私營企業(yè)的。同樣,從事經營的也是各式各樣,不一而足。其它村的情況,和農田村大致相同。越隨著調查的深入,就會發(fā)現(xiàn)外出農民遠非打工、經商、拾荒這幾種行業(yè),而是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五村外出農民,多是自己聯(lián)系工作,政府有序組織的極少。

  二、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帶來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帶來的積極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了農民收入,加快了致富步伐。在家庭經營收入尤其是農業(yè)收入絕對減少的情況下,外出打工在解決農民就業(yè)和增加農民收入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我調查的五個村中,因疾病和自然災害變得一貧如洗的24戶農民,靠外出務工經商又恢復了生機,走上了致富路。18個光棍漢靠外出務工經商,找到了自己人的另一半,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如果不是務工經商,簡直難以想象。

  2、學會了一技之長,增強了致富能力。許多農民在外出務工中不僅獲得了資金,解決了增收難題,而且學到了技術。經商的農民則增長了商品知識、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增強了致富的能力。

  3、增長了見識,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自身素質。最突出是生育觀念的更新。過去,“多子多!笔遣簧俎r民恪守的觀念,通過外出打工后,這一傳統(tǒng)觀念被“晚生晚育,少生優(yōu)育,生男生女一個樣”的觀念所替代,計劃生育成了他們的自覺行動。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讀書,讀好書,不再像他們這樣到處打工,過受苦受累的日子,有很多家庭放棄了在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的機會,把孩子送到幾十公里以外的縣城就讀,每年要多花費兩三千元,這足以顯示現(xiàn)在農民對子女教育的重視。

  4、促進了城鄉(xiāng)交流和農村文明的進程。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不僅促進了城鄉(xiāng)之間的交流溝通,使城市的先進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得以在農村傳播,也促進了城鄉(xiāng)之間資源互補,信息交流,從而打破了城鄉(xiāng)之間嚴格劃分的界限,改善了相對封閉和對立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促進了城鄉(xiāng)統(tǒng)籌協(xié)調發(fā)展。

  5、外出務工農民把掙來的錢反哺農業(yè),促進了農業(yè)的增產增收。在農田等五個村的46部小四輪、25部小三輪,9部大型挖掘機、鏟車和眾多的農業(yè)機械,幾乎都是農民通過打工掙來的錢購買的。這就說明,農民們務工經商后,通過對農業(yè)的反哺,改變了農業(yè)生產條件,增加了農業(yè)生產效益。

  外出務工經商給農村的發(fā)展帶來了諸多好處,但同時這種行為也是一把“雙刃劍”,其消極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批有文化的年輕農民脫離農村,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農業(yè)的發(fā)展。有文化的中青年農民是農業(yè)生產的主力軍,是農業(yè)諸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F(xiàn)在,這些人脫離了農業(yè)和農村,而留在農村從事農業(yè)生產的基本上都是“老、少、婦”群體,造成部分農田荒置,耕地資源流失,這與我國目前實施的科教興農,產業(yè)結構調整,實現(xiàn)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xiàn)代農業(yè)轉變的戰(zhàn)略極不相稱,對推廣農業(yè)科技、保持農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產生阻礙。大多數(shù)農民雖沒有使土地撂荒,但對土地粗放和掠奪式經營較為普遍,降低了土地的綜合生產能力,致使農業(yè)生產后勁不足。留守在家的這部分沒有文化、缺少科技知識的“老、少、婦”群體,能保持土地不撂荒已是力不從心,再想奪得農業(yè)高產高效就勉為其難。

  2、大量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也給農村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是參與公益事業(yè)和公共服務難。像公路維護、搶險救災、產業(yè)幫帶、婚喪嫁娶等等,都是一支由婦女、老人組成的`“3860”部隊來湊合,由于戰(zhàn)斗力弱,大都勉強完成,這種局面就是大批中青年勞動力外出造成的。二是計劃生育難搞。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一離開家鄉(xiāng)后,就“一別音容兩渺茫!贝謇锩磕甑膸状斡媱澤顒樱考镜囊淮巍叭椤,想找這些人即使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也是“兩處茫茫皆不見”。這就給計劃生育帶來了難度。

  3、大批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也導致農村中學生的在量流失。不久前,我對本鎮(zhèn)的一所初中近三年在校學生人數(shù)作了初步調查,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年級越高,學生人數(shù)越少。校方解釋說,少了的學生都轉學到縣城去了。這種現(xiàn)象有,但只是個別的,更多的學生即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都踏上了艱難的打工之途。

  4、大批年輕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也給家庭穩(wěn)定和農村社會治安留下了隱患。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為當?shù)剞r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是,也給農村家庭帶來了不穩(wěn)定因素,影響了農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丈夫外出、妻子留守農村的家庭,夫妻之間出現(xiàn)的問題更多,丈夫常年在城里,接受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與妻子大不相同,即使春節(jié)回家?guī)滋炜赡苓會因為對某些事的觀點不同而爭吵,夫妻間的距離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大,從而影響夫妻關系的穩(wěn)定。再是由于留守村中的多是婦女兒童和老人,他們的社會治安意識、自我防范意識較差,給不法之徒留下了可剩之機。而外出務工的人越多的村就是案件的多發(fā)地帶。

  5、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形成了留守兒童群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影響。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使得家庭經濟相對活躍,從而增加了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但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家庭擔負著最重要的社會化責任,而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對大多數(shù)兒童來說,父母是最主要的教化者和引導者。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方或者雙方不能經常教化和引導孩子,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生活,這在很大程度上給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祖輩或親戚可能因此過于溺愛孩子,或者祖輩由于自身的原因,根本無法很好照看孩子,對學齡孩子的教育更顯得力不從心。留守兒童的性格會因此受到一定影響,少數(shù)兒童產生封閉、自卑心理和交流障礙。

  6、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老人的家庭地位,留守老人問題開始突出。由于子女進城就業(yè),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經歷不同程度上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擴大了他們與老年人之間的代溝,在返回農村后,他們的觀念、習慣及興趣愛好方面與父母的差異也越來越大。而老人除了要照看孫子外,還要負責田里的農活。他們終日生活在寂寞和孤獨之中,得不到子女的更多的關心,地位反而不如從前,尤其是對于兒子外出,兒媳在家的老人更是如此。

  7、大量素質較高青年農民外出,導致難以選出較高水平的村級組織領導人,直接影響了村內民主建設。大量有文化、素質高的青年農民長期外出,他們不可能在本應該隨時發(fā)揮民主權利的村內發(fā)揮民主權利,即使是在村委會換屆選舉的重要時刻,由于時空阻隔和信息不靈,也使這些外出打工者很難真正返回村中行使民主權利。就連掌握公共權力的村干部甚至也流動在外,深刻地影響著村公共權力的運作,影響農村的建設與發(fā)展。

  三、對農民外出務工的幾點思考

  第一、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進程,降低農民工進城的門檻

  狂年,我國實行了半個多世紀的城鄉(xiāng)二元戶籍管理制度退出了歷史舞臺,無論城市人口還是農村人口,至少從身份上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自此只有居民之稱,中國再無“農”和“非農”的身份區(qū)別——這是戶籍制度改革取得的實質性突破,也使得農民工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這樣才能消除對農民工人格的岐視和尊嚴的屈辱,才能使他們揚眉吐氣地生活和工作,心情舒暢地創(chuàng)造財富。

  第二、加大對農業(yè)的扶持,積極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推進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業(yè)科技進步,做大做強農業(yè)“蛋糕”,想方設法讓農民增產增收,盡快富裕起來。同時,積極鼓勵、引導和扶持青年農民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依靠科學文化知識和多種實用技術脫貧致富。

  第三、大力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根據農民工的實際需求,確定農民工培訓內容,注重培訓質量和實際效果,通過培訓要使農民工崗位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就業(yè)競爭力有所增強。在專業(yè)培訓的同時,也要抓好務工者的法制培訓,增強他們的法制法律意識。

  第四、提高政府服務水平,為務工者排憂解難。政府服務應做好這幾個方面的工作:1、就業(yè)需求信息的搜集和發(fā)布;2、外出打工者的有序化組織;3、當?shù)亓粝碌霓r民的生產生活安排;4、為有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意識的打工者提供良好的投資創(chuàng)業(yè)服務;5、協(xié)同重點輸入地政府,為在外打工的農民提供服務和權益保障;6、關注留守兒童,適時開展家長教育,讓其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視。

  第五、加大《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執(zhí)法力度,嚴防中小學生輟學流失。

  第六、加強農村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搞好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第七、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和組織建設,使村委會能夠履行自治職能,管好本村事務。

  第八、警民聯(lián)手,共建治安網絡,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于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2

  近幾年來,我市與我國其他中西部地區(qū)一樣,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fā)展,外出務工的農民日漸增多,打工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我市勞動就業(yè)部門獲悉,20xx年外出務工的農民已達到12萬人,按全國農民工月均收入計算(據國家統(tǒng)計局抽樣調查表明,20xx年農民外出務工的月平均收入達到690元),其年總收入達到9600萬元。對xx這樣一個經濟欠發(fā)達的“老、少、山、窮”地區(qū)來講,無疑成為農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財源之一。打工浪潮,勢不可擋。外出打工掙票子,已成為一條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那么在打工族中留守的學生怎么樣?前不久,市關工委的老同志們從關心下一代出發(fā),組成調查組,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對南坪鄉(xiāng)和團堡鎮(zhèn)2所初中、20所小學,共152個教學班9500多學生和190多名教師及部分家長,采用問卷、座談走訪的方式進行了調查,F(xiàn)將調查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外出務工農民留守學生基本情況

  1、外出務工農民的留守學生數(shù)占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50?梢哉f,有一半的學生家長外出務工。其中家長雙雙外出的留守學生占全部留守學生數(shù)的55.5,也就是說,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需要代理監(jiān)護人。

  2、家長雙雙外出的留守學生中,由爺爺奶奶代管的占61,由外公外婆代管的占21,由叔伯和親友代管的占14,還有4的學生無監(jiān)護人。

  3、家長雙雙外出留守的2688名學生的相關表現(xiàn):

  A、學習成績方面:好的只占23.5,一般的占40.6,差的達到35.9

  B、思想道德方面:好的占43,一般的占37,差的達到20

  C、身體素質方面:好的占53,一般的占30,差的達到17

  D、經常性遲到曠課和逃學、輟學的分別占16.4和9.95

  E、隨家長外出輟學打工的初中學生166人。隨打工家長在異地上學的僅238名。前者實屬非法童工,后者所占比例太小。

  二、外出務工農民留守學生存在的問題

  從上數(shù)據可以看出,家長外出務工,尤其是家長雙雙外出務工給留守學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它影響著留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妨礙著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長。如果長此以往,不僅影響這一代人的素質,甚至會制約他們未來謀求生計。調查者同部分小學1—4年的班主任座談得知:家長雙雙外出的留守學生由“差”變“好”的幾乎沒有,而由“好”或“一般”變“差”的則為數(shù)不少,且逐步增多。這類學生大致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孤獨——內向——上課打瞌睡——作業(yè)馬虎——與同學打斗——不做家庭作業(yè)——不洗臉、不吃早飯上學——不換衣、不洗澡、不理發(fā)——生瘡長虱——撒謊、曠課逃學……。調查者按同類方法對初中1—2年級的部分任課教師座談得知:雖有90以上是住讀學生,但由“好”變“壞”的比例也占了10。他們大致經歷的過程是:上課打磕睡——抄襲課堂作業(yè)——假日回家向代理監(jiān)護人撒謊多要錢——上館子、打牌賭博——與社會上“浪子”糾合——偷家里或別人的東西變錢——強拿硬逼勒索弱小學生的錢物……。南坪初中牟校長說:“家長雙雙外出打工的留守學生中,雖然沒有因交不起學雜費和生活費而棄讀,但是無道德建樹,無學習興趣,無師生親情、友情的“三無學生”多達20。

  三、造成掙了票子誤了孩子的原因分析

  1、留守學生家長中,在處理掙錢與育人關系上認識片面。他們認為,在家守窮,沒錢送孩子上學,對不起下一代。有錢上學就算完成了任務,至于成不成才,那是孩子自己的造化,是老師的責任。他們沒有認識到,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社會細胞分裂,第一責任人外出,隔代養(yǎng)育,親情疏遠,對留守子女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帶來沉重的負擔。莊稼誤一春,育人誤一代,多掙幾年錢,害了兒女一輩子。

  2、代理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學生的管教力不從心,無能為力。從調查和走訪中得知,家長雙雙外出的留守學生中,由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代管的占據82,這些代理監(jiān)護人都在55—75歲左右,他們除了種地之外,還要種菜、做飯、洗衣、喂養(yǎng)牲畜。其中多數(shù)觀念陳舊,缺乏輔導學生的文化知識,可謂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有些老人對孫輩溺愛遷就,任其自流。許多老者對此叫苦不迭,他們說:“只要保證孩子不冷不餓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管不了也不會管。”

  3、留守學生“鉆空子“,三面撒謊,欺騙家長、老師和代理監(jiān)護人,以期達到“多用錢,少上課”的目的。由于學校、家庭和代理監(jiān)護人之間缺乏溝通,讓留守學生趁機鉆空子。對此在初中學生中較為突出。有的以學校增收某種費用為由,向外出的父母親或向代理監(jiān)護人要錢;有的以祖輩送人情為由,向老師或親友借錢;有的以祖輩生病為由,哄騙老師而逃課;有的以老師有事,班上放假,哄騙代理監(jiān)護人,趁機到處游蕩或在家看電視,或與放牛娃一起“斗地主”等等。至于那些無人監(jiān)護而“自理”的學生就不言而喻了。

  4、校方召開家長會,代理監(jiān)護人多數(shù)不到會。教師家訪收效甚微。

  通過座談走訪得知:一些中學召開家長會,本想與代理監(jiān)護人相互溝通,但多數(shù)不到會,說什么,只要不欠學雜費和生活費就行了,學不學得好,家長幫不了忙,眼下活路正忙,哪有時間去開會。于是留守學生變成了“代理家長”,對于留守學生中的“差生”,學校領導或相關教師也進行過家訪,以期相互溝通,但事與愿違。講到學生成績下降,思想品德滑坡等問題,要么就是互相推諉,進而互相指責。往往不歡而散,結果收效甚微。

  四、對策與建議

  通過調查和分析,隨著打工浪潮的涌動和打工經濟的興起,給外出務工農民的留守學生帶來諸多問題,已經不是個別現(xiàn)象,也不是一般問題。關系到承上啟下,后繼有人的`社會問題。外出打工掙錢重要,教子育人更重要。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引起高度重視。要采取宏觀調控措施,把教子育人納入議事日程。解決好農業(yè)、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的同時,還要加上“農村教育”,把“三農”變成“四農”。既要重視打工經濟,更要重視打工族中的留守子女的教育,在鄉(xiāng)規(guī)民約中加上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內容,明確家長的監(jiān)護責任,使這些本該成龍子不變成蟲。

  第二、建議外出打工的家長,留下一方在家里管教孩子,以減輕老人的沉重負擔和留守孩子的精神壓力,為孩子上學讀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第三、盡量減少“叔叔和親友”代管。據了解,這類代管者,往往在與家長之間,與雙方孩子之間會產生許多誤會和摩擦。以免如報所載“13歲留守女學生當媽媽”的悲劇重演。

  第四、在留守學生較多且具備相當條件的學校開辦“留守學生教學班”,針對留守學生的心理、心理和學業(yè)狀況,思想動態(tài),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方法。

  第五、要多鼓勵外出務工的家長把學生帶在身邊就近上學。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政府和企業(yè),要建立和完善對打工農民子女的教育機制。在收費、求學、畢業(yè)、升學多個環(huán)節(jié)上與當?shù)貙W生享有同等的權利。同時,地方政府應出臺有關優(yōu)惠政策,鼓勵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把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資金帶回家鄉(xiāng)辦企業(yè),達到一舉多得的功效。

  第六、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留守學生中,入學的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男性達53,女性只占47。如今開展的“關愛女孩行動”在留守女學生中顯得尤為重要。

  第七、勞動就業(yè)部門要與教育部門隨時溝通、掌握外出務工人員學生相關情況,及時幫助打工人員解決有關方面的問題,承擔一部分關心下一代的光榮任務。

  第八、建立關愛組織。動員和組織離退休教師、干部和職工,按照自愿參加,就近活動,量力而行的原則關愛下一代,關注留守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道德建設,必要時起到代理家長的作用。

【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外出務工調查報告09-22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09-28

農民調查報告范文12-20

農民工狀況調查報告02-19

農民收入問題調查報告07-27

關于農民法律的調查報告07-09

農民工情況調查報告11-01

農民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7-01

農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