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国产女人在线视频,国产xxxx免费,捆绑调教一二三区,97影院最新理论片,色之久久综合,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公園導游詞

時間:2025-04-22 15:41:04 導游詞 我要投稿

公園導游詞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園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園導游詞15篇

公園導游詞1

  北山有九座山峰,如九龍嬉戲,清康熙年間曾名九龍山。山后有溝名臥虎溝,據(jù)傳曾有猛虎臥于溝內(nèi)。

  康熙二十一年,圣祖任皇愛新覺羅·玄燁東巡來到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烏拉。聽風水先生說:烏拉有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星宿守護。此地藏九龍一臥虎,又瀕臨一江天水(松花江,滿語松阿里烏拉,天水之意),是蟠龍臥虎之地,有帝王之氣。這番話使康熙皇帝感到不安,于是他命寧古塔將軍將九龍山鑿去數(shù)座,以破烏拉帝王風水。據(jù)《雞林舊聞錄》載,“七門嶺有兩峰對處為‘過龍脈’,亦鑿斷之,以破其兆”。九龍山因此更名北山或北大山(因其位于將軍府已北)。乾隆四十一年修建玉皇閣后,也有人稱玉皇閣山。相關(guān)布局

  玉皇閣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平面略呈長方形,布局嚴謹,有明顯的中軸對稱線。建筑物依地勢構(gòu)筑,分為前低后高兩組,錯落有致。前院由山門、鐘樓、鼓樓、祖師廟、觀音殿、老郎殿及胡仙堂組成。山門內(nèi)兩側(cè)有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塑像。過了山門是一座木牌坊,上懸“天下第一江山”橫額。牌坊東側(cè)第一座是祖師廟,供奉釋、道、儒三教始祖,即如來佛、太上老君和孔子;第二座是觀音殿。牌坊西 側(cè)第一座是老郎殿,供奉唱戲祖師唐明皇;第二座是胡仙堂。后院由朵云殿及兩廂客房組成。朵云殿是正殿,高兩層。上層供奉玉皇大帝銅坐像,玉皇是總掌天道之神,道教奉為神界最高主宰。兩側(cè)伴侍的神像為千里眼及順風耳;墻壁上繪二十八宿彩像。下層供奉的是瓊宵、碧宵及云宵三宵娘神像。玉皇閣雕梁畫楝,美奐美輪;樓宇磨磚對縫,精巧處令人擊節(jié)。

公園導游詞2

  大家好,這里就是是柳侯公園,是為紀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園,也是廣西最著名的名勝古跡。它始建于清代宣統(tǒng)元年(1909年),主要景點有:羅池、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跡和山水來歸盆園、動物園、兒童樂園等等。

  柳侯祠原名羅池廟,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園內(nèi)的西隅,是柳州人民為紀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廟。現(xiàn)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祠內(nèi)陳列有許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績。

  柳侯祠分前、中、大殿三進,內(nèi)有柳宗元石刻像、柳宗元塑像以及“荔子碑”等歷代珍貴石刻40余方!袄笞颖笔撬未笪暮捞K軾的書法,寫的是韓愈《柳州羅池廟碑》中供祭祀柳宗元吟唱的《迎頌享神詩》,因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韻凝于一碑,故有“三絕碑”之稱。祠后有柳宗元衣冠墓,東側(cè)有紀念與柳宗元同稱為唐二賢的政治家、柳州司戶參軍事劉蕡的賢良祠,并有柑香亭、羅池、講堂、山長住房、齋房、回廊、院門等附屬建筑。

  柳侯祠主要景點:

  柳宗元衣冠墓: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第二年靈柩歸葬長安,柳人在柳宗元靈柩原停放處修建了衣冠墓,供千秋憑吊。

  柑香亭:

  因柳宗元曾在柳州種植黃柑,所著《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詩廣為流傳,后人興建“柑子堂”以頌其事。其后原址廢坍,清乾隆十九年(1754)在羅池旁重建,后改稱“柑香亭”。

  羅池:

  “羅池夜月”原為柳州古八景之一。韓愈在《柳州羅池廟碑》寫道:柳宗元死后三年,托夢生前部將歐陽翼:“館我于羅池”,柳州城東關(guān)的這一泓池水因此而聞名。據(jù)明代李西涯《羅池書屋記》稱,古羅池“廣袤可數(shù)里,澄波汀蓄,準平而鑒照其外”。

  山長住房:

  柳江書院院長(山長)和學子所居和藏書之處,是一個幽雅的四合院,東側(cè)齋房原為打理柳侯祠的開元寺僧人的住所。

公園導游詞3

尊敬的各位游客:

  我們將要游覽的是中山公園。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中山公園最有名的游樂場,看綠色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多美。

  有好多人啊,有溜冰場,有海盜船,有騎馬等,應有竟有。我們現(xiàn)在來到中山公園的大湖,大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個碧玉,真美麗!

  湖里有好多船,水里還有氣球。遠看胡像五顏六色的廣場。湖里好多小魚,有紅的,有黃的,有金的,真是美麗的魚。

  看,中山公園多大,它周圍的提岸更長,看見湖中心那個小島了嗎?走過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公園導游詞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越秀公園游玩。越秀公園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

  越秀公園位于廣州市內(nèi)北部、廣州火車站東南約一公里處,是全市最大的公園,面積達92萬平方米。除越秀山處,還包括周圍的6個小山崗及東秀湖、南秀湖、北秀湖3個人工湖。

  鎮(zhèn)海樓

  此樓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此樓曾五毀五建。原為磚木結(jié)構(gòu),1928年重修時內(nèi)部已改為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解放后政府將其加以修葺,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層樓高25米,闊31米,深16米,呈長方形,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2米的紅砂巖石獅子,是明代雕刻。樓頂層正面高懸"鎮(zhèn)海樓"金色巨匾。

  五層樓前面有一碑廊,有歷代碑刻24塊。其中最前面的四石鼓文碑刻,原刻于公元前770年(距今2760多年),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碑刻。碑廊旁邊有12門古炮,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證物。其中5門洋炮,另7門是佛山造的。

  鎮(zhèn)海樓對聯(lián)

  鎮(zhèn)海樓大門兩側(cè)對聯(lián)寫道:"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該聯(lián)為清光緒兩廣總督彭玉麟幕僚李棣華所作。聯(lián)中"故侯"指朱亮祖,鎮(zhèn)海樓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明歷史滄桑。"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則是有感而發(fā)。當年彭玉麟因中法戰(zhàn)爭率兵至粵,駐兵鎮(zhèn)海樓上,他反對李鴻章賣國議和,但也只得"淚灑英雄"了。此對聯(lián)先詠樓,后寫人,意境磅礴,不失為一幅佳聯(lián)。

  越秀山上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廣州市的標志。走進越秀公園,登上木殼崗,便會看到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設計的,作為羊城城徽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作品-五羊石像。

  五羊仙子降臨廣州,給羊城人民帶來了吉祥與幸福,他們贈稻于民,并!霸复岁X闠(huan hui,意為街市),永無饑荒”,然后騰空而去,五羊化為巨石。

  藝術(shù)家將這個美好的'傳說重塑出來?!五只石羊神態(tài)各異:站在高處的老羊雄勁,口銜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腳下是一對親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對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顧盼正在安靜吸乳的幼羊,深厚母愛溢于言表。

  越秀公園內(nèi)廣種花卉樹木,初春的紅棉,暮春的杜鵑,四月的白玉蘭,五月的金鳳和山丹,秋天的含笑,隆冬的臘梅。每年春秋兩季,這里還舉辦盛大的迎春花會和菊展。公園內(nèi)還有一座能容納3萬多觀眾的體育場。主要參觀景點有五羊石雕、鎮(zhèn)海樓和中山紀念碑等名勝古跡。

  歷史舊貌

  越秀山的明代古城墻

  明代廣州的城市建設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將宋元時的三城合為一城,并向東、北擴展:城區(qū)東起今天的越秀路,西到人民路,南抵文明路、大南路和大德路,北跨越秀山。此時,越秀山才正式列入城內(nèi),山上的鎮(zhèn)海樓也同時興建。

  今天,廣州絕大部分城墻已拆,越秀山鎮(zhèn)海樓還殘存著一段長1100米的明城墻。該墻高度由1米至10米不等。城墻下部為紅砂巖條石砌筑,上部為青色大城磚。其中鎮(zhèn)海樓一帶長約200余米的城墻,已由市政府撥款修復。廣州古城墻是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游覽完了越秀公園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jié)束。期待下次再來越秀公園游玩

公園導游詞5

  雙湖公園由縣規(guī)劃局具體負責規(guī)劃工作,知名的杭州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專業(yè)設計

  從20xx年開始,先后經(jīng)10次調(diào)整修改最終形成現(xiàn)在的深化設計方案。本方案規(guī)劃充分考慮公園與周邊環(huán)境的整體性,做到自然滲透、無縫銜接,帶動周邊地塊的發(fā)展。以整體性、差異性、參與性、文化性、生態(tài)性等形成公園全景布局。

  建公園是幾代建湖人的夢想,多屆政府也曾商討過,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終未能成為現(xiàn)實。近幾年來,我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訊速,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建公園的呼聲再次響起。為此,縣委、縣政府經(jīng)多次座談、調(diào)研、論證后,將新建公園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縣城南雙湖公園被列入我縣20xx年重點實事工程之一?h委書記張禮祥、縣長蘇冬多次親自組織召開了各種形式的會議,對公園的選址和規(guī)劃作出了明確指示,并廣泛征求對雙湖公園規(guī)劃建設的建議和意見。要求,雙湖公園的建設要高起點、高標準,要科學規(guī)劃、創(chuàng)塑特色;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真正成為全縣人民共享的樂園。

  從20xx年5月起,雙湖公園工程本著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面向社會三次公開招標。

  雙湖公園整個工程工期540天。雙湖公園建設前期的拆遷、協(xié)調(diào)等準備工作順利,得到了社會的'積極支持。7月10日工程合同由縣建設局和建業(yè)集團正式簽約,預示著雙湖公園即將破土動工,我縣無正式公園的歷史也將終結(jié),一個超前規(guī)劃、功能具全、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氛圍濃厚的匯聚市民生活、工作、學習、休閑、娛樂場所的蘇北一流的民心工程——雙湖公園,將伴隨著時代的節(jié)拍進入我們的生活。

  雙湖公園位于縣城南,東臨湖中路、西靠建寶路、南接鎮(zhèn)南路、中間區(qū)塊與秀夫路和輪窯路銜接,公園占地面積約115公頃,是鹽城市最大的綠色生態(tài)公園之一。

  雙湖公園充分利用原縣和近湖鎮(zhèn)兩家輪窯廠多年經(jīng)營廢棄后的水塘現(xiàn)狀條件,變廢為寶,以蘇中、蘇北水鄉(xiāng)風貌為特點,以建湖特色文化為內(nèi)涵,圍繞水的主題,做好綠色文章,崇尚自然景觀,著力營造具有生態(tài)性、文化性、參與性的景觀優(yōu)美、功能合理、管理便捷、養(yǎng)護經(jīng)濟的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城市綜合性生態(tài)公園。

  公園分“一心、兩片、六區(qū)”。一心:中心水體區(qū)。利用現(xiàn)有磚場挖掘形成的低洼地帶,蓄水形成開闊湖面。兩片:以秀夫路為界,公園分東西片,即:生態(tài)體驗片、文化休閑片。東片為生態(tài)體驗片,重點強調(diào)多樣化的植被、水體景觀,強調(diào)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生態(tài)體驗,包括大眾的休閑健身、垂釣、賞景、青少年植物科普等,也包括面向高端客戶和商務洽談、接待。整體空間氛圍以靜為主。西片為文化休閑區(qū),強調(diào)將建湖文化特征融入公園環(huán)境之中,包括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產(chǎn)業(yè)文化等,同時將文化的表達與居民休閑、節(jié)慶活動等有機結(jié)合起來,空間氛圍以動為主。“一心、兩片”的布局結(jié)構(gòu),綜合協(xié)調(diào)了公園的整體性、差異性之間的關(guān)系,使公園在總體結(jié)構(gòu)上渾然一體。六區(qū):指分布于兩片之間的六大區(qū)塊,包括康體活動區(qū)、民俗休閑區(qū)、佛教文化區(qū)、商務接待區(qū)、自然景觀區(qū)、生態(tài)游憩區(qū)。

公園導游詞6

  越秀公園位于廣州市內(nèi)北部、廣州火車站東南約一公里處,是全市最大的公園,面積達92萬平方米。除越秀山處,還包括周圍的6個小山崗及東秀湖、南秀湖、北秀湖

 。硞人工湖。

  越秀公園內(nèi)廣種花卉樹木,初春的紅棉,暮春的杜鵑,四月的白玉蘭,五月的金鳳和山丹,秋天的含笑,隆冬的臘梅。每年春秋兩季,這里還舉辦盛大的迎春花會和菊展。公園內(nèi)還有一座能容納3萬多觀眾的體育場。主要參觀景點有五羊石雕、鎮(zhèn)海樓和中山紀念碑等名勝古跡。

  越秀山上五羊石像

  五羊石像是廣州市的標志。走進越秀公園,登上木殼崗,便會看到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設計的,作為羊城城徽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作品-五羊石像。

  五羊仙子降臨廣州,給羊城人民帶來了吉祥與幸福,他們贈稻于民,并!霸复岁X闠(huan hui,意為街市),永無饑荒”,然后騰空而去,五羊化為巨石。

  藝術(shù)家將這個美好的傳說重塑出來?!五只石羊神態(tài)各異:站在高處的老羊雄勁,口銜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腳下是一對親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對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顧盼正在安靜吸乳的幼羊,深厚母愛溢于言表。

  鎮(zhèn)海樓

  五層樓高25米,闊31米,深16米,呈長方形,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2米的紅砂巖石獅子,是明代雕刻。樓頂層正面高懸"鎮(zhèn)海樓"金色巨匾。

  五層樓前面有一碑廊,有歷代碑刻24塊。其中最前面的四石鼓文碑刻,原刻于公元前770年(距今2760多年),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碑刻。碑廊旁邊有12門古炮,是戰(zhàn)爭時期的證物。其中5門洋炮,另7門是佛山造的。

  鎮(zhèn)海樓對聯(lián)

  鎮(zhèn)海樓大門兩側(cè)對聯(lián)寫道:"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該聯(lián)為清光緒兩廣總督彭玉麟幕僚李棣華所作。聯(lián)中"故侯"指朱亮祖,鎮(zhèn)海樓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明歷史滄桑。"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則是有感而發(fā)。當年彭玉麟因中法戰(zhàn)爭率兵至粵,駐兵鎮(zhèn)海樓上,他反對李鴻章賣國議和,但也只得"淚灑英雄"了。此對聯(lián)先詠樓,后寫人,意境磅礴,不失為一幅佳聯(lián)。

  歷史舊貌

  越秀山的明代古城墻

  明代廣州的城市建設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將宋元時的三城合為一城,并向東、北擴展:城區(qū)東起今天的越秀路,西到人民路,南抵文明路、大南路和大德路,北跨越秀山。此時,越秀山才正式列入城內(nèi),山上的鎮(zhèn)海樓也同時興建。

  越秀公園導游詞4

  講解線索:概況—中山紀念碑—五羊石雕—明代古城墻—鎮(zhèn)海樓—在五層樓內(nèi)—海員亭與光復紀念坊

  概況:越秀公園是廣州最早的公園,也是一座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早在西漢南越國時,越秀山便是古人登臨的勝地。到了近代,孫中山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園,但未能如愿。如今,新建的園道四通八在連接各個景點,讓中山先生如愿以償。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東西綿延約3公里,海拔70余米,歷史上又名粵秀山、南越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為觀音山。

  越秀公園東連登峰路、南接應元路、北鄰環(huán)市路、西臨解放北路;可從正門、東門、南門和北門等7個門進園,全園總面積92.8萬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殼崗、長腰崗、鮑魚頭崗、桂花崗等7個山崗及北秀、南秀、東秀3個人工湖;園內(nèi)還有亭、臺、館、榭以及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勝古跡;并兼有大型體育運動場、游泳場、美術(shù)館等,兼有金印游樂場、韓國園、成語寓言園等休閑場所。這座綠樹參天的城市中心公園,歷代均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粵臺秋月”,明代有“粵秀松濤”,清代有“鎮(zhèn)海層樓”,和“粵秀連峰”,近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近代有“越秀新暉”之稱。

  越秀山是廣州的一張精美名片,第一次來廣州旅游的人不能不來越秀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過廣州。

公園導游詞7

  北京中山公園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宮)南面,天安門西側(cè),與故宮一墻之隔。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中山公園現(xiàn)占地23萬平方米,是—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

  位于天安門西側(cè),全園面積22.5公頃。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為萬壽興國寺。1421年(永樂19年)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孫中山先生死后曾在此停放遺體,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28年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中山公園。

  從南門入園,走過門廳,穿過曲折的彩繪長廊,迎面矗立著一座藍琉璃瓦頂?shù)挠晒纛}寫的“保衛(wèi)和平”漢白玉石坊(原稱“克林德”坊和“公理戰(zhàn)勝”坊)。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要三、四人方能合抱。形態(tài)各異的古柏相傳為遼時種植,迄今已逾千年。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而生。稱“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葉茂,蔚為奇觀。由此西行就到了壇門外,一對雄 中山公園(北京)俊的石獅系北宋遺物,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fā)掘遷來守門的。

  走進壇門.眼前是一條綠色的林蔭道,周圍遍栽果樹。公園的主體建筑社稷壇位于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臺。壇上鋪著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為,五行乃是萬物之本。壇臺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稱“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后來全埋,1950年已移去。壇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墻,東藍、南紅、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漢白玉欞星門一座,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实郯选吧琊ⅰ笨醋鳛閲业南笳,并自認為受命于天,為了祈禱豐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來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師、獻俘、旱澇災害等也要到此祈禱舉行儀式。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gòu)建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臺基,無天花板。明露著梁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由馮玉祥部下時任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等愛國人士改名為中山堂。堂后門內(nèi)兩側(cè)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故稱戟門。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將鐵戟全部掠走。社稷壇外西南面,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等附屬建筑。

  社稷壇東邊,環(huán)境清靜,稱長青園,園內(nèi)疊假山、搭花棚、筑花壇、置盆景。在松柏蒼翠,杉竹相映中,點綴著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等景點;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一年四季萬紫千紅,春意盎然。這里還有迎暉亨、蘭室、水榭、四宜軒、春明館、繪影樓等建筑。

  此外,園內(nèi)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塢以西,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遷來的。亭為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蘭亭修禊曲水流觴圖”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guān)“蘭亭”的詩作,八根石柱上分別刻著歷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是珍貴的石刻文物。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禮亭,原建于鴻臚寺內(nèi),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和外國使臣朝謁皇帝習禮之地。

  公園后部植一片柏樹林。筒子河上可劃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與故宮相輝映,波光樓影 中山公園(北京)景2,景色如畫。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有一座中山公園,旅居這里的華人、華僑和學子們的強烈的懷鄉(xiāng)之情,從山水、林橋、路廊中折射出來。中山公園坐落于溫哥華市中心東部,緊靠唐人街,與中華文化中心毗鄰。據(jù)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外建造的第一個全景中國古典式花園——蘇州園林的再現(xiàn)。公園始建于1985 年3 月,1986 年4 月24 日正式開園,由中國蘇州52 位專家組成的承建隊在建筑師王祖欣和馮小麟先生的帶領(lǐng)下,同溫哥華建筑師韋亞祖和布景師鄧云密切配合,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建成此園。中山公園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來自中國,如玲瓏光潔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制工藝品,各式各樣的花格窗、假山石,鋪曲徑、小路用的鵝卵石等。

  中山公園中有中國古典花園應包括的亭、臺、樓、閣四部分,花園的設計反映著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崎嶇對平坦,明對暗,大配小,剛?cè)嵯嘁r。園內(nèi)既有鋪滿睡蓮的平靜湖面,又有小橋下的潺潺流水;ú輼淠局,松、竹、梅尤為顯赫。前人賦予它們堅貞、正直、友愛的品格,給后人以美好的啟迪。山石凸凹,崎嶇有致,小徑石階,參差不平。雕刻著花鳥蟲草的長廊又直又齊,水榭與亭臺的地面又方又正。更讓人感興趣的是,公園雖小,但由于建筑師的構(gòu)思巧妙,使人在游覽時,有一種景景連綿,“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每當夏日的夜晚,在水榭對面的華楓堂,常有中國民樂演奏會。一曲《春江花月夜》,在水色山光的映襯下,將人們引向遙遠的過去,帶向大洋彼岸,讓人如醉如癡。

  1993年底時,孫中山先生銅像被隆重地矗立在公園門口。中山先生半身銅像連同青黑的花崗巖基座,高約3 米。他神情莊重,目光深邃,令人肅然起敬。銅像是由中國著名雕刻家曾竹韶教授雕塑,由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贈送。銅像揭幕典禮那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lǐng)事及公園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等出席了儀式,并分別致詞:孫中山的名字與中華民族同在;中山先生的銅像與溫哥華的華人們的同在;中山先生的思想與世界和平與進步同在。

  中山公園是華人故鄉(xiāng)的縮影、中華文化的結(jié)晶,中山銅像表現(xiàn)著中華民族奮斗不屈的精神!

公園導游詞8

  各位游客朋友,你們知道嗎?北海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它精致、整潔、漂亮的市容市貌,富于中國古典柔情的景色風格,奠定了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浪漫情懷。

  浪漫是與生俱來的,往往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種潛質(zhì)、一種風格、一種狀態(tài)。城市也一樣。城市的浪漫,在于它的動和靜,清晨和黃昏,街頭和共巷尾,旭日中的嬌嫩和明月下的詩意。北海,正是以其平靜而寬容的點點滴滴,在南中國海邊不經(jīng)意構(gòu)筑了一片浪漫。

  北海的浪漫,主要由百年老街、南澫和銀灘三部分組成。三個部分和諧共處,渾然天成,連接著北海的自然、歷史和現(xiàn)實。讓人置身其中,“不知魏晉”而流連忘返。

  現(xiàn)在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我們剛穿過了現(xiàn)代氣味十足的市中心北部灣廣場,沿著四川北路一直往大海的方向,走著走著,就會和那條百年老街謀面了。大家前面的這條老街叫珠海路,迷蒙的陽光掠過殘舊的樓頂,破碎地灑落在街道上。街道是多年前改造過的瀝青路,瀝青里的石子在殘舊中探頭探腦,用不足為道的.力量讓珠海路蜿蜒、綿長。街道全由二三層的受西方券拱式建筑影響并融入中國古代建筑精髓的樓房夾擁而成,寬八九米,長三四里。街道兩旁是方典型的騎樓,騎樓與兩排樓房一路相簇相擁,像親人一般溫厚。此時,孤獨一人或情侶成伴,走進珠海路,踩著那些年代久遠的舊路,緩緩而行。如果有細細的雨,那最好了。倆人撐著一把雨傘或是共舉一張雨披,牽手、相擁。也可走在騎樓下,騎樓里干干爽爽的,人從一個個門口走過,騎樓外雨線如絲縷,景恬而駐歡,就這樣在老街中走著,什么也不用說,讓耳朵傾聽隔著樓頂吹來的海風的訴說。讓那騎樓、窗、門、浮雕、屋頂飾物引領(lǐng),一步步離開現(xiàn)代的塵囂。一種漸漸走向往日歲月,置身百年之前的感覺油然而生,百年前的煩俗,近在咫尺卻過遠在天涯,它們一下子都撲面而來!

  看,前面就是南澫了,南澫,也許是天底下最小海灣了。它在北海西南郊、離市區(qū)不太遠的海邊。海灣由草木茂盛的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環(huán)抱而成,寬100余米,長數(shù)里。柔軟的細沙與裸露的火山巖石雜陳南 灘頭。沙是不含任何雜質(zhì)的雪白的沙,石是光滑結(jié)實的黑色的石。走過一片沙,抬抬腳便登上巖石了。一快連一快的巖石,一直把你引向大海。當你回頭望一望來時的“路”,“路”仍完好地站在海水中,黑黑的,屹立著,讓興奮的心松弛、平和。而遠處的細沙,白布一般,輕輕起伏,好大一匹!這里太安靜了,安靜得仿佛是夢里的景致。遠處的船舨一只只慢慢滑過,頭頂偶爾傳來三兩聲海鳥的鳴叫,太陽像一個道具,那么近,那么真切、純粹。此時不妨找快平整的巖石躺下來,閉上眼睛。天空是蔚藍是灰暗,天上有云或無云,都無關(guān)緊要,讓耳朵享受一下,讓遠遠近近、輕輕重重的濤聲,左耳進,右耳出,讓它們覆蓋和安撫我們一天比一天煩躁的心靈!

  如果說老街和南澫以其古典讓人心動,那么北海銀灘就是現(xiàn)代和古典詩意的完美糅合了。北海銀灘,是在北海無法繞過的風景。可以肯定地說,沒到過銀灘,不算到過北海。銀灘的魅力天下聞名,指的是它的“質(zhì)地”。而銀灘更迷人的地方,我想應該是它浸透每棵樹,每株草,每粒沙礫,每個角落的浪漫。

  銀灘最迷人的時候是在清晨和傍晚。海風輕拂,彩霞滿天,踩在細細的沙子上,慢慢地走,你感覺不到腳下的是沙,而是棉絮一樣東西。或者沿著海堤木板路,走在生機勃勃、柔軟而細密的草地上,讓思緒信馬由韁,讓目光追隨海鷗的飛翔飄向更遠,讓“嘩嘩”的濤聲輕撫動蕩的心靈。如果禁不起大海的誘惑,就脫了鞋子,讓久違陽光的腳在沙灘、海水中自由飛舞,讓年輕的步伐在無優(yōu)中追逐,讓純潔的陽光灑滿彼此的肩頭,相依相伴,攜手而行。祝大家旅途愉快。

公園導游詞9

  各位游客,您來過美麗的西湖嗎?您暢游過西湖的瑰麗風景嗎?今天就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暢游并領(lǐng)略一下西湖動人的景色吧!

  看,前面的不遠處就是傳說中的“斷橋”,傳說中的許仙和白娘子就是在這座斷橋上定下終身的喲!大家從這座橋上往前望去,可以看見雷峰塔。據(jù)說這是法海關(guān)壓白娘子的地方。最后還是由村民將雷峰塔的磚拿走,才使白娘子逃脫法海的魔爪。

  我們的下一站,是林彪武裝起義的地方。它有兩個名字,一個是704,建成時間是1970年4月份。另一個名字是579,和武裝起義是諧音。人們一般都叫它704。大家現(xiàn)在可以進去看看他們的工程。當然,這個所謂的`起義是失敗的。

  現(xiàn)在,我們站在一座山腳下。山上有一口井。據(jù)說是乾隆皇帝來到這座山上后,非常疲憊,就用這里的井水洗臉洗腳后,頓覺神清氣爽,對這井水念念不忘。從此后,這個井水就多了份神秘色彩。據(jù)說用這井水洗手后會財源滾滾、喜事多多、好事連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保證您以后的日子能越過越火!不過,水可不能隨意擦掉喲,最好讓它自然風干。否則,您的財運也會隨之擦掉喲!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請大家隨意看看走走哦!除了您的歡聲、笑語還有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呀!

  謝謝您到西湖來,西湖永遠歡迎您!

公園導游詞10

  各位游客,大家好!北京的北海公園,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園林。它風景如畫,聞名世界。它那秀麗的湖光山色,各式各樣的古代建筑,令游人贊嘆不已。

  瓊島位于北海公園的中心,它四周是水,像大海中升起的一座高山。這里的景色十分美麗,島上到處是蒼松翠柏,綠樹紅花,還有高大的宮殿、廟宇,精巧的亭臺、樓閣,以及長廊、短橋、奇洞、怪石,如同仙境一般。島的四周水面開闊,湖水平靜得像一面大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也映出了瓊島那美麗的身影。

  瓊島上的白塔,高大雄偉。它遍身潔白,猶如一尊精美的白玉石瓶。塔基有三層,每層都有一人多高,塔身高三十多米,最大的直徑有十四米。高高的.塔頂上,覆蓋一頂流金寶蓋,寶蓋上懸掛著一只只銅鈴。微風吹過,銅鈴搖動,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湖北岸的五龍亭,造型別致,就像一條巨龍在湖邊戲水。九龍壁上,九條形態(tài)各異的奔騰在云霧波濤中的蛟龍,體態(tài)矯健,栩栩如生……

  北海公園的景點,數(shù)不勝數(shù),吸引著許多中外游客。您們今天的到來,也讓我們很高心,謝謝大家!

公園導游詞11

  各位,今天請大家參觀的是鄭州市黃河公園,這個公園位于鄭州市西北,距市內(nèi)約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臨黃河。1970年,為了解決城市用水和農(nóng)田灌溉問題,在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歷時兩年,后經(jīng)八年的努力,終于在這里建成了一個占地面積十七平方公里的游樂場包。今天主要請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寬闊的河床,以及這周圍的景色。

  據(jù)說,日本也有”人類起源于河流”的說法,黃河自古就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母親。她與悠久的歷史同流至今,與中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象征著中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歷史上曾多少文人騷客以詩描寫黃河的洶涌澎湃之勢;唐朝詩人李白在他的《將進酒》一詩中以鏗鏘有力的句子這樣贊譽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黃河之水通江戶,珠穆朗瑪連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廣為人們所使用的諺語,叫做”不到黃河心不死”;谏鲜龅囊馑迹蚁,今天務必請諸位到黃河邊上一游,面對著氣勢磅礴的黃河,回想對比一下我們兩國間過去那種關(guān)系和今日的友好關(guān)系,希望大家能從汲取進一步發(fā)展我們之間友誼的力量。這樣,我就安排了這個參觀計劃。

  首先請看正面的這條河,這就是中國的第二條大河----黃河。眾所周知,她發(fā)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在山東省注入大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000平方公里。據(jù)說東京至博多的新干線長1176公里,那么請您記住:黃河的長約從東京到博多兩個半來回的距離。黃河的源頭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經(jīng)中游的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時,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濁的河!卑倌甏忧濉边@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國諺語,就是比喻黃河水之混濁的。每年經(jīng)黃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億噸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達到60%。如果用這些泥沙修建一個高一米、寬一米的堤防的話,這個堤防可以繞地球27圈!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將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懸河。這就是洪水泛濫的原因,也就是說,下游是這條大河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一帶的河床也比鄭州市內(nèi)的地面高出七米。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領(lǐng)導下,黃河流域的人民群眾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長的大堤,建起了水利發(fā)電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間,黃河從末泛濫過。而且,經(jīng)過治理的黃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農(nóng)田灌溉和發(fā)電,成了一條造福于民的河。

  總之,這條大河對人類社會、對自然界既有破壞,也有創(chuàng)造,正是這條大河孕育了中華兒女。那邊那個白色塑像,就生動地表現(xiàn)了這個主題。塑像高5米重12.5噸,取名”哺育”。身著唐裝,端莊賢淑的母親慈愛地望著懷中的孩子,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與黃河年在關(guān)系。

  諸位請看周圍的山,這一帶的山稱邙山,一直從洛陽綿鄭州,過去是荒山禿領(lǐng),經(jīng)過綠化,現(xiàn)已是濃陰覆蓋。公園的一些參觀項目就掩映在這綠色之中。

  先請看右面的山頭,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歡騰奔馳,妙趣橫生。只是為什么在如此優(yōu)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觀的動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諸位能回答得出嗎?好,請大家好好猜一猜。

  諸位請往左邊的山上看,那里有公園的另一個重點項目----古代黃河治水傳說中的大禹的像。聳立在黃河岸邊峭壁上的這座石像,高10米,重 150噸。左手握一像鋤頭似的工具,右手高舉,目光炯炯凝視著河的遠方。大禹的父親鯀也曾治水,但最終失敗。大禹治水時,總結(jié)教訓,發(fā)明新方法,綞成功。并打下政治權(quán)力的'基礎(chǔ),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之王。”制黃河者治國家”一語或許就由此而來。為治理這條暴虐的河,過去的民眾用盡了智慧和體力,而人類的智慧又在治水中發(fā)展。因此黃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國文化的源泉。

  為了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黃河文明,現(xiàn)在山下正興建一座將由三千塊碑組成的黃河碑林。碑林集中了從唐朝至現(xiàn)代前來這里瞻仰黃河的詩人和文人們的作品,一旦完工,可與集中了歷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圍的山上還有一些亭臺樓閣,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鵲樓》一詩中這樣寫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正如詩中所描寫的那樣,登上高處,遠眺黃河,更能領(lǐng)略其氣勢。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領(lǐng)諸位一直登上那個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讓我們來聽一聽關(guān)于古象的答案吧。諸位猜到了嗎?

  看來答案各異,實際上四、五十萬年前的河南是亞熱帶,當時有許多亞熱帶的動、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據(jù)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牽一象的象形文字證明,三千多年前還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國分為九州,現(xiàn)在的河南省屬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這個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簡稱。山上的古象塑像顯示了這個典故。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nèi)容以外,還有公元前205年西漢時期,劉邦、項羽爭霸的古戰(zhàn)場、用磚雕來表現(xiàn)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中故事的民間藝術(shù)館等等,由于時間關(guān)系,請恕不一一講解了。

  講解膚淺,內(nèi)容零亂,非常抱歉!只是今后每當諸位看見日本的江戶橋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黃河,還有鄭州和中國。

公園導游詞12

  紀念區(qū)1951年,為紀念近百年為人民解放事業(yè)獻身的革命先烈,決定在此修建湖南烈士公園。

  紀念區(qū)在西,由南大門入,漫長甬道兩側(cè)的龍柏蒼勁蓊蔚,背屏迎春懸障,滌凈塵囂,過花壇,沿石級而上便是紀念廣場,雪松對列,綠草如茵,山阜上有“湖南烈士公園紀念塔”,塔1959年建成,高58.7米,由2932塊白玉石和花崗石砌成,雕欄刻柱,翠綠琉璃瓦塔頂,威武雄偉。整個建筑由紀念碑和奠堂兩大部分組成。

  奠堂由8根6米長的石柱支撐。奠堂正面豎立著1951年12月安放的奠基紀念碑,塔堂合一,上部為紀念塔,高38.6米,平面呈八方形,塔身南向正面嵌祁陽石碑心,上鐫毛澤東題“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下為紀念堂,平面不等邊,八邊形,出抱廈,堂四角為壁龕,后祭堂,豎碑銘:“近百年來特別近三十年來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而光榮犧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們永重不朽。”堂頂斗拱、藻井。東、西為陳列廳,陳列有先烈郭亮、夏明翰、楊開慧等90人的遺像和事跡,并陳列有全省76000多位烈士的全部名冊。

  塔、堂均有明顯的收分,以示崇高。塔堂全部為花崗石貼面。塔頂用朱色斗拱八角綠琉璃攢尖寶頂,其余平頂,女墻上用綠琉璃鏤空花脊。陳列廳東西兩側(cè)和堂后外墻,均可作浮雕。烈士塔后方建有仿宋代建筑的紀念亭,兩閣分聳,長廓相接,碧瓦朱欄,雕梁畫棟。烈士塔地勢高亢,西望麓山屏障,東覽湖光水色,遍山蒼松翠柏,茂林修竹,周圍環(huán)繞著南岳黑松、喜馬拉雅山雪松、南京金錢松和長沙羅漢松,叢綠簇擁。使烈士塔更顯莊嚴。1983年烈士紀念塔重新公布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瀏覽區(qū)烈士公園瀏覽區(qū)以年佳湖為主要景點,年佳湖位于烈士公園紀念塔的東邊,原水域面積8公頃,經(jīng)過兩次人工擴大,現(xiàn)有水域面積46.62公頃。湖面碧波蕩漾,綠柳垂拂,春秋佳日,風光旖旎,游船點點,游人如織。

  湖心有四島,島間建有三拱橋,置身橋上,憑欄眺望,顯得水闊天高,別有情趣。島岸之間新建有迎豐橋,沿湖還建有“朝暉樓”、“羨鮮館”、“船塢”等設施,供游人休息娛樂。環(huán)湖用長藤結(jié)瓜的手法,與湖中島嶼,湖岸建筑物相結(jié)合,在游路旁,將各類樹木、花卉片植,群植或散植,與建筑物形成一處處和諧的景點。

  在建園初期,公園修建委員會就開始著手公園的綠化規(guī)劃,公園造園組除了自行培養(yǎng)出100萬株苗木用以造林外,同時派員到省內(nèi)外購進名貴大型花木1.1萬株,在1952年冬季和1953年春季的幾個月時間內(nèi),栽植樹木共13.7萬株。為了解決公園內(nèi)部份土質(zhì)過瘠,樹木發(fā)育遲緩的`問題,省委投資10萬元,進行全面土壤改良工程,并在解放南村、年佳湖畔、藕牙沖等處共130畝的土地上栽種蜜桔、蜜桃、板粟等經(jīng)濟林植物5500株。

  1958年三季度,為了解決公園北部各山頭樹木發(fā)展不平衡以及水土流失的問題,在廟山至湖跡渡蜿蜒一公里的坡地上進行整理,完成梯土面積1.81萬平方米,切填土方1752立方米,隨后在此種植油茶、家茶等,這樣既做到了全面綠化,又兼顧了經(jīng)濟效益。烈士公園現(xiàn)有綠地面積860畝,其湖南烈士公園—年嘉湖中林區(qū)面積500余畝,樹木品種126種,共4626萬株,綜籬3706平方米,花卉品種144種,桔樹392株。公園瀏覽區(qū)的綠化樹木繁多,在配置手法上講究群體效果。公園建園以來,在主要瀏覽地段種樹分片栽植,現(xiàn)具有代表性的有浮香藝苑東側(cè)的梅和金桔園,南大門兩側(cè)的桂花林,朝暉樓對面的廣玉蘭林,往東至船塢的桂花和山茶花林,紅軍渡東段的水杉防護林,前進茶室的柑桔林。公園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樹,大樹如:銀杏、羅漢松、樟樹、紅樅木、白樅木、苦櫧22株。

  一、湖心島湖心島位于年佳湖湖中,又名宵陽島,建于1963年。它由大島、孤島、半湖島和新島四島組成,總面積近2公頃,是湖區(qū)的主要景點。湖心島與烈士紀念塔遙遙相對,島上以種植紅葉樹為主,象征著革命烈士一片丹心為人民,另外島上還種植了棕櫚,垂柳等各種風景樹木和花灌木,分別體現(xiàn)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二、紅軍渡1930年7月,彭德懷率領(lǐng)紅三軍團進攻長沙,以八千人打敗三萬有余之優(yōu)勢敵軍,于7月27日攻占長沙。紅三軍團部分戰(zhàn)士由湖跡渡瀏陽河進入長沙。烈士公園建園后,湖跡渡劃入公園范圍,并將該地改名為紅軍渡,且于1987年建杉亭一個,石碑一座,碑上刻有“紅軍渡”三字,以志紀念。渡口現(xiàn)保留有一株古銀杏。為當年紅軍過渡的見證。

  三、迎豐橋迎豐橋連接湖島和堤岸,建于1982年9月,由長沙規(guī)劃設計院設計,長沙市園林建筑工程隊,長沙縣北山建筑隊,望城縣西湖麻石建筑隊共同施工建造而成,橋長254。5米。該橋為仿木結(jié)構(gòu),依據(jù)湘西山區(qū)廊橋形式所建,橋中低欄高廊,曲折有致,具有古老的湖南地方風格,橋的兩端各建一亭,以供游人休息,觀賞公園景致。娛樂區(qū)公園東南部是娛樂區(qū),有兒童游藝場,備有各種現(xiàn)代化的游樂設施,浮香藝苑是一座庭院式園林建筑,經(jīng)常舉辦各種花卉盆景,書畫展覽,園內(nèi)還有“朝暉樓”、“羨鮮館”,供游人賞景休息,品嘗湖南風味小吃和中西茶點。不僅有景色,連休息的場所也相當?shù)难胖掠撵o。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的旅程馬上要結(jié)束了,小陶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臨別之際沒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個字吧。首先第一個字是緣,緣分的緣,俗話說“百年休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枕眠”那么和大家共處這一天,算算也有千年的緣分了!接下來這個字是原諒的原,在這一天中,小陶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這里說聲對不起了!再一個字就是圓滿的圓,此次行程圓滿的結(jié)束多虧了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小陶說聲謝謝了!最后一個字還是源字,財源的源,祝大家的財源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也祝大家工作好,身體好,今天好,明天好,現(xiàn)在好,將來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給點掌聲好不好!好!謝謝大家,大家回去之后好好休息,下次來長沙玩,還可以找小陶哦!

公園導游詞13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古塔歷史文化公園的園林設計風格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造園的精華,運用了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設計手法,借鑒了歐美園林的成功經(jīng)驗,充分表達了時代特點和遼西地方特色。

  千年古塔與現(xiàn)代園林合為一處,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融為一體,以其特有的園林風格而成為錦州以至遼寧省的又一個旅游名勝,特別是其中的'木化石林,非常獨特。

  木化石林坐落在該公園北部,占地4000多平方米,由200多株木化石聳立形成木化石林景觀。它是繼深圳木化石林后世界上第二座遷地保存的木化石林。這些木化石產(chǎn)于義縣及遼西地區(qū),形成于1。5億年前。當時由于地殼運動或火山爆發(fā),古代森林瞬間被泥沙或火山熔巖所掩埋,在漫長的歲月中,樹木中的有機質(zhì)逐漸為二氧化硅所取代,所以木化石又稱硅化木,是石化了的樹干化石。由于這一過程需要極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殼運動,所以木化石林景觀在世界上極為珍貴和罕見。

公園導游詞14

  大家好!歡迎來到璀璨的東方之珠——香港。我是導游黃子詣。今天將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參觀香港海洋公園。相信大家能度過一段難忘而美好的時光。

  海洋公園是東南亞規(guī)模最大的娛樂休閑公園之一。設有空中吊車,供游客乘坐。園內(nèi)的`海洋劇場,有海獅、海豚和殺人鯨等精彩表演,很受觀眾歡迎。還有百鳥居、蝴蝶屋等生動誘人,極速之旅、沖天搖擺船等游戲很挑戰(zhàn)膽量,還有兒童王國、超動感影院和大熊貓館等等。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項目吧:

  機動游戲瘋狂過山車極其刺激好玩,是全世界最長最快的過山車,喜歡刺激的游客絕對不能錯過哦!

  在恐龍徑里,有17個恐龍模型。大家可以沿著恐龍腳印,走進原始時代,回到弱肉強食的恐龍世界。

  綠野花園會帶您回到古代的雨林中。歷程中看到的野生動物和植物,都是按原來大小做的,讓人感覺栩栩如生,這里還有高空跳水表演呢!

  游客朋友們,相信這次旅程一定讓你們非常愉快!如果還不錯,就請下次帶上你的親人朋友們再來吧!

公園導游詞15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DAVID。

  龍?zhí)豆珗@位于北京市崇文區(qū)龍?zhí)堵?號,占地49.2公頃,其中水面19.47公頃,3700余米的湖岸蜿蜒曲折,垂柳依依,湖中山島相映,碧水粼粼。龍?zhí)豆珗@內(nèi)三湖相連,是以龍景為主的大型公園。公園內(nèi)為突出龍的形象,所有的建筑和景物都與龍相關(guān),如“飛殿、龍亭、龍山、龍?zhí)丁埰、龍門等。園內(nèi)還種植了龍桑、龍柏、龍棗、龍榆、龍爪槐、龍爪柳等。是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筑與現(xiàn)代造園藝術(shù)為一體,突出中華民族“龍”文化為主題的新型城市園林。

  龍?zhí)豆珗@,先后進行了幾次大規(guī)模整修建設,構(gòu)建亭臺殿閣,砌筑臺階湖岸,栽植楊柳桑槐,建成龍?zhí)丁堊质、龍門、龍吟閣、萬柳堂、蓮塘花嶼和中心島等景區(qū)。園內(nèi)風景秀麗,景物宜人,龍橋、龍亭、龍門依山伴水,龍柏、龍棗、龍槐風格迥異,是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筑與現(xiàn)代造園藝術(shù)為一體,突出中華民族“龍”文化為主題的新型城市園林。

  處崇文區(qū)東南部,總面積118公頃,其中有30萬平方米的水域面積,3700米蜿蜒曲折的湖岸,由天然石和規(guī)則石斷面砌成。園中種植了龍柏、龍須柳、龍爪槐;還有10條長20米左右的植物造型龍,兩條花卉龍。

  湖中石拱橋、雙亭橋和龍?zhí)镀俨及押殖伤膫小島、四個半島、三個淺灘、一個峽谷、六塊橋頭綠地。人們可在湖中蕩舟,四周亭臺樓閣,草木蔥郁,還有許多以“龍”為主題的新景區(qū),有龍吟閣景區(qū)、龍?zhí)毒皡^(qū)、龍字石林景區(qū)、龍門景區(qū)和蓮塘花嶼景區(qū)。

  公園的西北部有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的廟宇,內(nèi)有袁崇煥畫像和部分石刻手跡及康有為等人的挽詞手跡,公園南部有占地17畝的崇文區(qū)少年兒童活動中心。一批獨具特色、風格幽雅的古典園林建筑,使龍?zhí)豆珗@成為北京典雅的現(xiàn)代化的園林公園之一。

  園內(nèi)主要分六個景區(qū):

  1、龍吟閣景區(qū)是北方園林中獨有的水上樓閣;

  2、龍?zhí)毒皡^(qū)由14座山峰組成;

  3、龍字石林景區(qū):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它匯集了從秦漢時期至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和名人題的“龍”字299個;

  4、荷塘花嶼景區(qū):每年7、8月荷花滿池,亭亭玉立,搖曳于漣漪蕩漾的清波碧浪之上。

  5、龍門景區(qū):是公園入水口,"龍門"石壁上伸出一對漢白玉雕龍頭,龍頭噴水匯入軒前奇石環(huán)抱的龍池;

  6、萬柳堂景區(qū):其中既有騰空翻飛的威龍,又有精雕細琢的'九龍解析,集文化與園林于一身。

  解放前,龍?zhí)豆珗@所在地曾是京城有名的荒蕪地帶。新中國建立后,黨和政府先后對其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修建設。 1984年,龍?zhí)豆珗@全面改建,構(gòu)建亭臺殿閣,砌筑臺階湖岸,栽植楊柳;,建成了龍?zhí)、龍字石林、龍門、龍吟閣、萬柳堂、蓮塘花嶼和中心島等景區(qū)。園內(nèi)風景秀麗,景物宜人,龍橋、龍亭、龍門依山伴水,龍柏、龍棗、龍槐風格迥異,是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筑與現(xiàn)代造園藝術(shù)為一體,突出中華民族“龍”文化為主題的新型城市園林,每年接待游客約二百萬人次。

  碧波蕩漾、景色宜人的龍?zhí)豆珗@是2002年3月份修葺一新的。龍?zhí)豆珗@曾于1984年進行全面整建。但十幾年來,由于養(yǎng)護資金短缺、管理維修不到位,致使公園內(nèi)景點破損、服務設施陳舊、綜合管網(wǎng)不配套、綠地及道路系統(tǒng)不完善,整體景觀發(fā)展滯后。特別是園內(nèi)還有一個“居民村”,住著建園前的17家老住戶,嚴重影響了公園園容。在2001年區(qū)第十二屆三次人大會議上,26位人大代表提出“關(guān)于將‘居民村’遷出龍?zhí)豆珗@的建議”,這個建議受到區(qū)委、區(qū)政府的高度重視,區(qū)領(lǐng)導責成有關(guān)部門配合區(qū)園林局搞好“居民村”的搬遷,并對龍?zhí)豆珗@進行全面改造。

  2001年8月份,工程正式開工。這次公園改造,共投資4000多萬元,拆除園內(nèi)臨時建筑9000多平方米;改造更新綠地近8萬平方米;新建了中心島文化廣場、北門及內(nèi)外廣場、游船碼頭、玉龍石橋等一批別具風格的新景點;修繕油飾了西北門、白龍亭、雙星橋、廊橋、飛龍閣、袁崇煥廟等10個仿古建筑;改造了全園的電力系統(tǒng),安裝電纜線4000多米,增添了造型各異的庭院燈,門區(qū)和中心島等主要景點實現(xiàn)亮麗;更新公園外圍欄桿1100余延長米,更好地實現(xiàn)了拆墻透綠;改造鋪裝廣場、瀝青油路及無障礙便道近3萬平方米,按照星級標準改造裝修公廁4座;增設了環(huán)保路椅、果皮箱等公共設施;調(diào)整了部分景點景區(qū),栽植各類樹木千余株,鋪種草坪9萬多平方米;并在公園北門和西北門兩側(cè)新建商業(yè)用房6400平方米。尤其是新建的占地近5000平方米的中心島文化廣場,建筑風格新穎獨特,可容納2000多名觀眾觀看演出,是崇文區(qū)及龍?zhí)豆珗@舉辦大型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

  此外,龍?zhí)豆珗@在注重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更突出“以人為本”的特色,公園采用完全開放式綠地建設,游人可以盡情享受融入自然的快樂。

  2002年,龍?zhí)豆珗@被正式評為北京市十大精品公園之一。龍?zhí)豆珗@正在以更加秀麗的景色、更加先進的設施、更加周到的服務,成為北京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也吸引著海內(nèi)外八方游客。

  地處崇文區(qū)東南部,總面積118公頃,其中有30萬平方米的水域面積,3700米蜿蜒曲折的湖岸,由天然石和規(guī)則石斷面砌成。 園中種植了龍柏、龍須柳、龍爪槐;還有10條長20米左右的植物造型龍,兩條花卉龍。

  湖中石拱橋、雙亭橋和龍?zhí)镀俨及押殖伤膫小島、四個半島、三個淺灘、一個峽谷、六塊橋頭綠地。人們可在湖中蕩舟,四周亭臺樓閣,草木蔥郁,還有許多以“龍”為主題的新景區(qū),有龍吟閣景區(qū)、龍?zhí)毒皡^(qū)、龍字石林景區(qū)、龍門景區(qū)和蓮塘花嶼景區(qū)。

  公園的西北部有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煥的廟宇,內(nèi)有袁崇煥畫像和部分石刻手跡及康有為等人的挽詞手跡,公園南部有占地17畝的崇文區(qū)少年兒童活動中心。一批獨具特色、風格幽雅的古典園林建筑,使龍?zhí)豆珗@成為北京典雅的現(xiàn)代化的園林公園之一。

  龍?zhí)豆珗@從1986年3月正式開放以來,舉辦了多次大型游園活動。一年一度的龍?zhí)洞汗?jié)廟會;1988年舉辦的國際龍舟大賽;還有“九九重陽節(jié)”游園會等。

  龍?zhí)豆珗@為AAAA級景點

【公園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公園導游詞07-24

世界公園導游詞03-08

西山公園導游詞08-04

西山公園導游詞07-12

南山公園導游詞02-01

天壇公園導游詞02-04

簡短的公園導游詞11-15

西湖公園導游詞05-03

中山公園導游詞07-13

羅星塔公園導游詞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