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
花了一天半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由于自己性格的原因,還是有感受要寫的,以下幾點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
1、也許是由于外國人編寫的緣故,所有的故事當中并沒有關(guān)于中國歷史人物相關(guān)的故事,所以我個人認為既然這本書的書名是《人類群星閃耀時》就應(yīng)該從全世界的角度來寫,也收錄至少一到兩篇中國的案例,就像以前讀過的《人類簡史》一樣。相信只要通曉一些歷史知識的人,就知道歐洲歷史演變和中國歷史演變其實是高度相關(guān)的。當然這本書既寫了一些知名人物的高光時刻,也描述了一些不大為人知人物的歷史瞬間。不過我這里所表達感悟就是:其實在關(guān)輝的歷史時刻,其實都是又由一群人普通人共同參與完成的,至于成為關(guān)鍵的那個人物是誰,在宇宙的洪流面前不足一談,畢竟歷史終究是歷史,很多人多歷史對現(xiàn)在有借鑒和參考意義,其實我想說歷史一直再重演,過去的歷史永遠不會對現(xiàn)代人有多少借鑒意義,即便是現(xiàn)代文明發(fā)達如此,一切還是要靠人類自己摸索來完成。
2、每個歷史人物,無論有名無名其實都有他閃光耀眼的地方,當然更多的人是無法留名青史的,就算是光耀千古不被記錄或者記錄丟失也是無法被我們得知的。不過究竟是人物造就了歷史,還是歷史選擇了人物,這個問題其實挺辯證的,不過我個人更傾向于歷史事件和人物的雙向選擇。所以我們這些后來人要從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身上學(xué)習(xí)到什么東西,就只能從遺留的文字或者物品中去摸索了。這里我要提出疑問,就是怎么保證我們從這些遺留的文字或者物品中了解到的信息是真實的,不偏頗的,不帶有政治或者統(tǒng)治者色彩的觀點。甚至我有時候覺得,一些書的中的文字描述是不是夸大了很多,畢竟多數(shù)作者并未參與過往的歷史,更多的描述是傳達作者自己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理解的觀點,這些觀點其實就是作者本人的一種精神寄托或者傳達。
3、關(guān)于書中歷史事件的選擇問題,我想無論在國外歷史還是中國歷史上,其實是有很多更具代表性的。但為什么作者選了這幾篇,這是作為讀者的自己要思考的。其實我沒機會去問作者為什么他精選這些故事了,但至少我可以體會作者是有著深厚的人文情懷,悲天憫人的情感,揣著對歷史的敬畏,對偉人杰出者的謙卑之意,也有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無比濃烈的熱情和能量。擷取那些或悲壯,或奇妙,或蒼涼,或溫暖的歷史時刻,形成了這精悍的十四篇歷史小品中,鑄就了這部不朽之作。本書其實同樣是一部歌頌英雄的歷史作品,哪怕是最富盛名的文學(xué)大師,也要窮盡畢生精力才能塑造出一部蕩氣回腸、恢宏壯闊的偉大劇目,然而歷史的洪流卻如一支巨筆般將每一個短暫的傳奇書寫下去,而這些短暫的傳奇便是那些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
4、最后不管歷史怎么描述的,我也簡單表達一下對這些歷史事件的感受:無論是亨德爾‘復(fù)活’后一個月廢寢忘食寫就《彌賽亞》時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寫,還是約翰蘇特爾這個和美國西進運動加州淘金熱無法撇開的名字宿命般的大起大落甚至家破人亡的讓人唏噓,還是菲爾德十年矢志不渝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信念不滅的成功鋪設(shè)人類歷史上第一條大西洋電纜的激蕩等等,這一切都讓我們這些讀者如同置身于每一個歷史瞬間,似乎與這些巨人或者小人物只有咫尺之遙,對他們當時的際遇感同身受,在作者的筆下,凡夫俗子的我們足以洞悉他們的`每一寸笑意,和每一絲失望。讀到矢志不渝的誓要完成征服南極大業(yè)的英國悲情探險家斯考特,奄奄一息的躺在極地小木屋的睡袋里,在可以預(yù)知死亡的瞬間,用幾乎凍僵的手指寫下一封封悲天憫人的信件,直至筆從自己手間滑落,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氣。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悲壯和偉大,看到了無奈和悲涼。
最后如果大家像我一樣,一氣呵成讀完這本書,說不定可以感受到這位作者在當時當刻一定也是懷著無限的熱忱和信念一氣呵成寫就此書的。本書完成了一次跨越膚色,種族和時代的穿越,一次宏偉的能量交換。得以讓我們仰望歷史,仰望偉人的同時,也更加看到自身的渺小,自身的無知。人類不過是茫茫長河中的一顆塵埃而已。我們又很慶幸,這些偉大的文字所記載描繪的偉大瞬間,又讓我們看到了自身的不平凡和可能性。誰都可能遇見歷史,參與歷史,改變歷史。只要記得,找到目標,堅定信念,撇去浮躁,努力并修為,也許假以時日,你我之中,也會有那顆最閃耀的星辰。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2
有時一個失敗者可能會受到諷刺與訕笑,但某種情景下會贏得更大的敬重與崇敬。——題記
《人類群星閃爍時》是作家茨威格所書寫的14個故事,呈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閃爍時刻,轉(zhuǎn)折關(guān)頭。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爭奪南極這一篇目。
100年前,挪威國王、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艦長斯科特之間綻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南極爭奪戰(zhàn),看誰先到達南極,當斯科特與隊友到了未知的南極后,他們才發(fā)覺阿蒙森已經(jīng)到了。在精神的打擊下,悲觀的斯科特和隊友踏上了返程之路,誰知此時死神起先駕臨,隊員一個個離開了,最終斯科特與隊友也死在蒼茫南極之中。
斯科特雖然沒有成為真正的贏家,可是他為了國家的榮譽而奉獻出了一生,雖然喪身于南極之中,但他的膽識與品質(zhì)依舊在南極上空回旋閃爍!
斯科特的經(jīng)驗與起伏,鑄就了他坎坷而又與眾不一樣的一生。每個人的呱呱落地,都代表了這一新的獨立的個體的產(chǎn)生,有些人雖然不斷創(chuàng)新,可是卻以成敗造就不一樣的人生;還有一些人,只謀求便利,活著活著就活成了盜版的人生。
捷徑有時的確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但原創(chuàng)更是對自我的信任與確定!
壯烈的`犧牲,雖死猶榮,無窮的斗志會從中得到激發(fā),輕易的勝利只會增長人的虛榮心,在與命運、與現(xiàn)實作斗爭時,更能體現(xiàn)人類高尚的靈魂!
當人們將國家利益和榮譽放在第一位,為國家利益而奮斗時,即使被苦難消耗了全部氣力,照舊能夠閃爍著期望的光線。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3
堪稱精美、流暢的文字;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畫,精巧細致的行文結(jié)構(gòu),向我們展示了西方文化歷史上那些激動人心的精彩時刻。正是他——茨威格,讓本是枯燥、干澀且遙不可及的歷史,變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滑鐵盧的一分鐘》因為短短的一秒鐘,歷史就因此改變固執(zhí)迂腐的格魯西,在這重大的事件前只考慮了一秒鐘,就強硬的宣布了自己的決定,正因為他這預(yù)付與固執(zhí),他不僅錯過一秒鐘,更是錯過了一個世紀的興隆。
《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因為一句風(fēng)言流語,也是人們將矛頭指向電纜的鋪設(shè)者——無辜的菲爾德。是菲爾的,并未因此喪氣,而是在休整后重振旗鼓,堅持著自己“連接兩個大陸”的夢想。如果沒有他的堅持,就沒有歐、美兩個大陸之間的溝通,整個美洲如同孤島,聳立在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
《爭奪南極》一位普普通通的英國人——斯科特,組建了探險隊向南極,發(fā)起了挑戰(zhàn)。但在最終他們比阿蒙生團隊遲到了一個月,且他們還要為阿蒙生團隊的到達作證明。雖然在返回的.途中他們遇到暴風(fēng)雪,不幸遇難。但是他們絕對不是失敗者,他們并未失敗,他們的精神,才是這場爭奪戰(zhàn)中的勝者。
茨威格用自己手中的筆生動描繪了一個個西方歷史上最為珍貴且難忘的畫面,記錄著人類歷史上彌足珍貴的片刻。為我們講述著百年前人類西方史上最偉大的瞬間。
在人類的未來必定也會出現(xiàn)這些永恒的深刻,他們會像群星一樣在黑暗中閃耀,讓人類前進的路途更加光明。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4
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有著許多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著名的事件。這些事發(fā)生的那一時刻,就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發(fā)著光芒,這些永恒的時刻會給予人類前進的動力,也會讓人類從中得到許多經(jīng)驗。
《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記錄了許多這樣的永恒的的時刻,令人們受益匪淺。像《到不朽的事業(yè)中尋求庇護》中的巴爾沃亞,雖然他發(fā)現(xiàn)太平洋功不可沒,但在這之前,他本應(yīng)受到國王的處罰。這告訴人們,一個人是否有功勞,是要看前后他所做的事的!痘F盧的一分鐘》,是講述一個小人物格魯西是如何讓一個大人物拿破侖失敗的,就因為格魯西的過失,從而使拿破侖兵敗滑鐵盧。這告訴人們
做事之前要多想想,不能只按照規(guī)矩做事,這樣可能會使事情變得非常糟糕!短酉蛏n天》,講的是八十二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因想過一會屬于自己的生活而逃離了自己的家。這告訴人們,生活是屬于自己的·····這些時刻無一不使人念念不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奪取南極的斗爭》。
我們七年級時曾經(jīng)學(xué)習(xí)過一篇課文《偉大的悲劇》,就是出自《奪取南極的斗爭》。這篇課文講的是挪威和英國同時向當時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南極大陸深處進行探索。兩國探險隊的領(lǐng)軍人物是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在經(jīng)過半年的爭斗后,最終阿蒙森率先到達了南極點,斯科特緊隨其后,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失敗了后,都快崩潰了,但是這些英雄們都下定決心,一定要活下去,可是南極的氣候太惡劣了,他們都犧牲在這白茫茫的世界中······
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個最為感人的片段:斯科特海軍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達了極點。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個到達這里的人,所以這里的一切并沒有使他覺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這塊傷心的地方。他們在那里發(fā)現(xiàn)的惟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它的占領(lǐng)者還在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著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隨他之后到達這里,所以他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wù),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zé):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斯科特完全可以不執(zhí)行這一冷酷的職責(zé),這樣就沒有人相信挪威人是第一個到達南極點,可是,他卻沒有這么做,因為他們很守信用。斯科特可以為了信用而使自己陷入無比痛苦之中,那我們是否能做到呢?
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沒有介紹勝利者挪威的阿蒙森,卻極力贊揚英國的斯科特,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作者認為,斯科特一行人在南極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超出了勝敗之爭,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不畏死亡,舍己為人,為了自己的職責(zé),為了自己的事業(yè),為了祖國的榮耀,寧愿放棄一切的精神值得全人類去學(xué)習(xí)和思考。
在文章的結(jié)尾,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睆倪@段話中,我能感覺到,作者希望人們能夠記住這些英雄,能像他們一樣,與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搏斗。
我覺得,在他們的身上有許多東西都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他們能夠在危難之際,互相幫助,而現(xiàn)在的我們有些人,很少會互相幫助,甚至都沒有體諒他人的想法。他們能在南極惡劣的環(huán)境下前進,不懼艱險,不怕困難,而我們中的許多人經(jīng)常會因為一個小挫折而失去信心······這些前輩身上都有的東西,但我們卻幾乎忘記了它們,自然也很難擁有它們,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能不斷地從前輩的身上吸取經(jīng)驗,就一定能擁有這些品質(zhì),把這些人性之光發(fā)揚光大。
在這本書中,類似斯科特這樣的英雄人物有許多,韓德爾、列寧、托爾斯泰·······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能感受到許多偉大的精神。這些精神無一不對后人十分重要,他們會引導(dǎo)人們再度前進,他們會蘊藏在這些永恒的時刻之中,永遠閃耀下去。
在人類的未來,必定也會出現(xiàn)這些永恒的時刻,它們會像群星一樣,在黑暗中閃耀,讓人類前進的路途更加光明。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5
其實,我剛上初中就買了它,并將它大致瀏覽了兩三遍了。此次寫讀后感呢,就按照個人喜好看了幾遍,如《滑鐵盧決定勝利的一瞬》、《黃金國的發(fā)現(xiàn)》、《南極爭奪戰(zhàn)》。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臍v史。
如《滑鐵盧決定勝利的一瞬》中就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拿破侖的勇敢,有遠見,英軍主帥惠靈頓的機敏,格魯希的怯弱,猶豫不決,最終導(dǎo)致拿破侖的失敗!饵S金國的發(fā)現(xiàn)》則表現(xiàn)了美國西部地區(qū)的發(fā)展歷史,以及祖特爾悲慘的人生經(jīng)歷!赌蠘O爭奪戰(zhàn)》則是英格蘭上校斯科特與挪威人阿蒙德森所帶領(lǐng)的各自的隊伍競爭誰是率先到達南極點的人,以及斯科特一行人在返回途中犧牲的事情,而我想重點評論的,就是《南極爭奪戰(zhàn)》了。
首先有一點,我們不能忘卻,這本書的名字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那斯科特一行人為何能成為閃亮的星星,這就要在書中尋找答案了。
1912年1月,斯科特一行人帶著他們的物資在埃文斯的附近修了一座房子,他們先是稍事調(diào)整,但隨后得知阿蒙德森比他們更進一步之時,斯科特說:“起來,去爭取國家的榮譽”,沒錯,斯科特比誰都更加迫切地想要贏得勝利,為國爭光,這樣的國家榮譽感,敢于為此不懼風(fēng)險,正是我們可以從中學(xué)到的。
然而事與愿違,當他們到達極點,卻還是被挪威人搶先一步,他們很失望,但斯科特還是把證明挪威人先到達極點的證據(jù)(留在那兒的一封信)帶了回去——這說明了斯科特的'誠信,他完全可以不帶這封信,可以盡力使世人相信他們?nèi)匀槐劝⒚傻律鹊,但他沒有,盡管他非常難受。而誠實守信正是人性身上閃耀的光輝,不是嗎?
返程的路上,他們遭遇了極端惡劣的天氣。沒日沒月,無休無止的暴風(fēng)雪,氣溫驟降,團隊中被凍傷腳的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毅然選擇走出營地,慷慨赴死,像勇士一樣消失在暴風(fēng)雪中,被埋在深深的冰雪下,或許永遠不會被找到,奧茨的精神,難道不能被后人稱為“星星”嗎
1912年3月29日,剩下的斯科特等人也陷入絕望,當他們決定以英雄的姿態(tài)等待死神時,所有人的人格,在最后時刻都得以升華,為國家事業(yè)奮斗和犧牲,值得了。斯科特、威爾遜、鮑文斯、埃文斯,還有奧茨,他們都為此感到自豪,后世會記住他們,因為他們彼此都是那群星中的一顆。
我們也要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即使成為了星星,也不要去做平庸無奇的塵埃。這大概便是此書教會我最重要的一點。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6
馬克思曾說過:“歷史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钡疫是想堅持,歷史是由英雄和天才們創(chuàng)造的。閱讀完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這本書后,活力涌動,比起剛剛捧起這本沉甸甸的書時,更加激動,當然,不忘抑制這份膨脹的活力,靜下來開始理性思考。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xiàn)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而去!倍谶@種關(guān)鍵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fā)生和并列發(fā)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xiàn)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變的決定,他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然而,誰抓住了這些關(guān)鍵時刻,歷史就把他捧為了英雄和天才,化作了不朽的豐碑;失去了,則成為了永恒的杯具,始終讓后人嘆惋。
歷史就是如此,是必然性還是偶然性我想這些討論是無謂的。茨威格先生用12篇歷史人物的特寫,上演的一部部歷史戲劇,足以讓我們找到答案。
以往,開辟新航路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是那一個時代的人們都認為的不朽的事業(yè),并且那也是一個人們心靈坑臟,追逐黃金的時代。世界到處都充滿了殺戮與暴力,也充滿了自由和信仰。西班牙探險家巴爾沃亞,第一個發(fā)現(xiàn)太平洋的歐洲人,被歷史遺忘在一個無多少人知曉的角落。他是一個叛亂者和亡命之徒,為了逃遁和自由的追求,他逃到煊赫的行動中去,到不朽的事業(yè)中尋求庇護。然而,為什么他會那么有歷史使命的崇高意識,無畏無懼的冒險的同時,竟以上帝的名義干出許多最卑鄙最無恥、非人道的事呢能夠為了崇高的目的而不擇手段亦或者說這是歷史的必然的要求和偶然的結(jié)果信仰,是信仰要求英雄和天才們?yōu)榱说竭_目的,能夠犧牲他人甚至自我
正是信仰的力量,使幾經(jīng)被命運打敗的德國作曲家韓德爾重獲新生,做出了《彌賽亞》這部曠世的不朽之作。他在上帝面前演奏出最感人而又最虔誠的樂章。他用生命的原動力證明了“僅有飽經(jīng)憂患的人才懂得歡樂,僅有經(jīng)過磨難的人才會預(yù)感到仁慈的最終赦免!
信仰是生命的支柱,但走向信仰的道路卻往往是充滿挫折和承擔(dān)著巨大的痛苦。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是以生命的代價走向信仰之路。當他在死神將要降臨之際,突然刑場的赦免,使“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和“又不得不為受難而愛生活!比欢@是一種貪生怕死還是說敬畏生命
還有同樣是俄國的作家,托爾斯泰,其離家出走的思想是復(fù)雜的,但他始終懷有博愛的信仰,“經(jīng)過暴力是不可能建立一種貼合道德的制度,因為任何一種暴力都會不可避免地會再產(chǎn)生暴力!庇谑,他為了這樣一種信念而去受苦難。但在我看來,不是苦難就有意義的.,羊群式的服從苦難只會為維護專制者的統(tǒng)治更加鞏固。革命,不是違背博愛,是為了更好的踐行博愛的精神,尤其是大學(xué)生,那個時代的大學(xué)生,為了國家、人民而勇敢、堅強、樂于獻生和拋棄生命,那一份歷史職責(zé)感和愛國主義傳統(tǒng)是否會在和平時代淹沒消逝呢
還有,我很感慨英國的斯科特和他的南極考察隊員,為了探索地球的最終一塊處女之地,他們同不可戰(zhàn)勝的占絕對優(yōu)勢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我。很感慨俄國的革命導(dǎo)師列寧,為了革命利益的勝利完成,把自我的榮辱毀譽置之度外。很感慨美國實業(yè)家菲爾德為了完成越過大洋通話的夢想,僅靠純樸的勇氣承受著所有失敗的壓力和恥笑。
當然,我也很惋惜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的勝敗竟由一個窩囊廢主宰著,并且只用一分鐘的決定,格魯西將軍的一個決定,就把歐洲歷史改寫了。可見,命運是鄙視那些畏首畏尾的人的,它只會把勇敢者高高舉起。而那些被舉起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英雄和天才們。
我們應(yīng)當為英雄和天才們喝彩,因為他們懂得抓住那些群星閃耀的時刻——“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照耀著暫時的黑夜!彼麄兊墓廨x與群星那樣永恒,照亮后人。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7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作者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爭取南極的斗爭》這個故事,這篇傳記是作者根據(jù)英國科學(xué)探險家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卷、書信和遺書,發(fā)揮他天才的文學(xué)想像而寫成的,飽含感情地用文學(xué)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奮。
只要對南極稍有了解的人都明白,設(shè)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xué)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xué)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在征服南極點的競爭中阿蒙森率領(lǐng)的探險隊捷足先登,成功地將旗幟插在了南極點上并勝利回到。而斯科特等五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回到的路上與嚴寒搏斗了兩個多月,最終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在文章中,作者避開科學(xué)問題不談,也不給成功者立說,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我們的記憶中只容得下成功者,但作者打破世俗,偏偏用飽含感情的文筆,描繪斯科特失敗的經(jīng)歷,寫出了斯科特一行的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但卻顯示了其獻身科學(xué)、堅忍不拔、超越私利、團結(jié)協(xié)作的崇高品質(zhì),凸顯了杯具的偉大,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一行的欽佩。
斯科特一行的壯舉是偉大的“杯具”,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展現(xiàn)出了人類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zhì),從不一樣方面體現(xiàn)了人類在應(yīng)對絕境時的偉大。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8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為了永遠銘記的歷史,一部為了永遠謳歌的歷史!边@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20世紀xx年代所寫的一本《人類群星閃耀時》。這個名字,似乎離我們并不遙遠。而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這本書里,我仿佛看到了在那遙遠的過去。
那些星星,那些群星,那些人類,那些事情。這本書,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我總覺得看不厭,我看不懂它們,它們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那些人,那些事,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似乎看到了他們的那一點一滴,他們也有自己的那一幕幕。這些人物,就像這個星球上的一個微點星,但又是那么的微小,他們的每一個光點在那些星星的閃耀之處,卻又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這些星星之間,那些他們的那一點一滴,都閃耀著耀眼的光芒。那些星星,也就像是他們那顆璀璨的明燈,他們照耀著那些星,照耀著這些星,讓那些星球發(fā)光。
那些星星,雖然不多,但卻是無限光芒,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9
這是天涯海角不諳世事的人對文明人的永遠的驚訝,在這些文明人眼里,一小塊黃色金屬比他們的文明在精神上和技術(shù)上的成就還要寶貴。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壯年,發(fā)現(xiàn)自己此生的使命。
一個平淡的、卑賤的命運與他的偉大毫不相干。如果他不為我們受苦受難的話,他就不是今天屬于人類的列夫·托爾斯泰了。
這是我讀《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三條批注,感慨頗多,堅持讀書四年來,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學(xué)會思考了,文筆倒沒有明顯的提升,但是思考讓我覺得自己生活多了一些意義。
我們再回到書籍中的故事。
第一條是在全篇第一個故事里面出現(xiàn)的,十六世紀的時候,歐洲國家熱衷于航海遠行,發(fā)現(xiàn)新大陸。他們陸陸續(xù)續(xù)進入了印第安人的部落,在那里,有大量的黃金,印第安人只把黃金作為他們的裝飾物在用,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所謂的現(xiàn)代文明人這么熱衷于黃金,為了這些黃金,他們可以違背自己的道德,拋棄人類文明,勾心斗角,互相殘殺,人類惡的一面被激發(fā)出來。
這讓我想起來看三毛的書里面三毛描述的一幕,她去南美洲旅行,誤入了一個世外仙境,一個純粹沒有被現(xiàn)代人同化的地方,在那里她看到了小亞細亞地區(qū)游牧民族的女人都佩帶著一種花彩石,那是一種上古時代的合成品,至今不能明白是什么東西造出來的。這對她們來說,就是自己的'一個裝飾物,可是在人類社會里,這石頭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三毛叮囑她們說,如果有人要拿東西換你們的花彩石,不要少于四百頭綿羊交換。
再回到現(xiàn)在,以前的美洲還是印第安人的故土,歐洲人發(fā)現(xiàn)了那個地方,把疾病,殺戮,奴役帶過去,很多印第安人因為傳染病都死去了,而我們所謂的文明人,早都有了抗體,現(xiàn)在,那塊地方變成了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美國。誰還會想到幾個世紀前,那里是另一片景象,可能荒蠻,但和諧,可能落后,但快樂的地方。
有人說,這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不可避免的,的確是,但發(fā)展的同時,所有文明人類有的惡也都出來了,難道這也是必然的結(jié)果嗎?
再看第二句話,這句話我覺得非常適合那些在人類歷史上堅持到甚至偏執(zhí)的人。拿書里面的人物說,那個一心想把電纜埋到海底的菲爾德,前后堅持了八年,克服種種困難,終于連接起了歐洲和美洲的通訊,那一刻我想他應(yīng)該無比有成就感,堅持自己熱愛的事情,終會成功。
還有南極爭奪戰(zhàn)里面的斯科特上校和他的戰(zhàn)友,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南極后,斯科特有過這樣一句自白:你知道,我必須強迫自己努力奮斗,以前的我總是喜歡懶散。因為他們的堅持以及最終付出生命代價換來的南極風(fēng)光一覽,給人類創(chuàng)造了非常寶貴的財富,所以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一件事情并不遺余力的為之奮斗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第三句話,說的是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托爾斯泰被兩名大學(xué)生青年質(zhì)疑他用自己的文字來幫沙皇說話,不認同托爾斯泰贊揚苦難。向他發(fā)問,如果苦難真的那么好的話,你為什么不去受苦受難,自己衣食無憂,在溫暖的家中,在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里去審視底層人民的生活,并給他們賦予苦難能磨練人的觀念。
托爾斯泰震驚了,他為自己目前所享的福而羞愧,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屈辱,在這個奢侈的家多呆一秒鐘他都有罪惡感。于是他連夜出逃,八十多歲的高齡,連在寒夜里用于取暖的大衣都沒拿,也沒拿一分錢,最后死在了一張鐵板床上。他在生命最后的時刻,選擇了靠近上帝,讓自己的良心得到永久的安寧。托爾斯泰這段震撼到我了,一位靈魂高尚的人,一個心懷人類的人,總是把苦難當做信仰。
書里面還提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是俄國著名的作家,他在生命倒計時的最終一分鐘,被赦免,后來他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優(yōu)秀作品,包括聞名全球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書里面伊萬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至今難忘:無人對苦難負責(zé)以及我知道無人負責(zé),這不能使我心安理得。
伊萬舉了兒童被虐待至死的例子,這使我又不得已想起了近期發(fā)生的社會新聞,我無法平靜的去接受這些苦難,每每有這些新聞時,我總是倍感難受,為什么世界上總有惡人,總有受苦的人,我達不到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境界,但是我要保留能感知苦難,能感到疼痛的權(quán)利,只有這樣,我才能稍微心安一點。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0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作的。在黑暗的星空中,總有一個個群星閃耀的時刻出現(xiàn),它們“決定一切,也將改變一切”。
作者的語言風(fēng)格與跌宕的情節(jié)就足以能讓人深陷其中。許多歷史瞬間之中的十四個被本書所記錄。書中,我們?yōu)橐簧韧P(guān)的城門而嘆惋。然而歷史猶如人生,業(yè)已失去的瞬間不會因為抱憾的心情而重返,僅僅一小時所貽誤的東西,用千年的時光也難以贖回。我們?yōu)楦耵斚H一秒鐘的考慮而導(dǎo)致的滑鐵盧慘敗而驚訝。為美國商人菲爾德始終不動搖的精神而深感敬佩。
在十四個群星閃耀時刻中,英國探險隊斯科特等人的英雄壯舉與愛國精神感令我敬佩。第二個到達南極點的他們深感絕望。遭遇了無數(shù)艱難困苦最終換來的卻是南極點上所插的挪威的旗幟。歸途中不幸全部遇難。然而恰好是這次壯烈的犧牲與失敗,“變成對人類的大聲疾呼,最終卻結(jié)出了果實”!痹谧吭降腵對抗中,壯烈的死亡可以生出新的生命,一次毀滅也可以生出攀登高峰的奮起意志”在1912年上演的這場悲劇并沒有被歷史所埋沒,而是將它照明夜空,成為星辰。在書中,還可以看見許多歷史的選擇,最終的結(jié)果有的令人扼腕,有的令人驚喜。
每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刻,對歷史的發(fā)展都至關(guān)重要,僅僅是一瞬間的一個舉動,就可能使歷史格局改變。這看起來是難以置信的。請翻升《人類群星閃耀時》,在書中,會找到這個疑問的答案。
在黑夜中,有群星刺破黑暗,閃耀著永恒的光芒,這就是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1
寒風(fēng)吹過,滿地金黃的梧桐樹葉,又是一年寒冬,接近歲尾。年初,獲友人贈書,相約年底出500字書評,總覺時間尚早,轉(zhuǎn)瞬僅剩月余,又不想敷衍了事,遂確定重讀,一周內(nèi)出書評交差。
《人類群星閃爍時》,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有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傳記作家的美譽。以其獨特的傳記文學(xué)的筆鋒,呈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十個絢麗的瞬間。從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南極洲的探險,從歌德到尼采,從人物的角度去切入歷史的敘述。歷史,真正宏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把進程以剛好刻表現(xiàn)的非常完備,恰如“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紅,減一分則太白,恰到好出的微妙。經(jīng)過這十個瞬間,作者像歷史致敬。長河,我們一向用以形容歷史。這條長河在過去的漫長歲月,多數(shù)次變更其流向,這些變更往往在一瞬間被確定,從而變更接下來的人類歷史,影響了成千上萬人。多數(shù)閃爍人類禮貌天空的巨星,或瞬間的靈動,或微小的疏漏,被推上神壇或被命運拋棄,成就了獨一無二,無法復(fù)制的歷史,真正的歷史。在歷史的某個片段,可能某一天,或者某一天的.某一個小時,某一分鐘,這種生死攸關(guān),但又更富戲劇的一瞬,被忽視的凱爾卡門,流星般閃爍的魯熱,滑鐵盧戰(zhàn)役的格里希,這樣的一瞬,永恒篆刻,被歷史記憶,瞬間即永恒。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2
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共收入他的歷史特寫15篇,分別向我們展現(xiàn)了15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在這15個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人星閃爍,那一刻,便是永恒。
群星閃耀時,我以為一定是記錄那些功各顯赫的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確,那些閃耀過的群星,雖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玉宇清澄,然而也可能只是一個,可能是微小的,并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閃過光,改變了許多東西,然后消失得無影無蹤。
正如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隕落,是因為那個無名星辰忘記關(guān)閉那扇凱爾卡門,在它敞開的那一秒,就將拜占庭推進滅亡的深淵;巴爾沃亞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爾奇跡的精神復(fù)活;歌德的老年熱戀悲歌;滑鐵盧戰(zhàn)場上拿破侖的一分鐘以及魯熱神佑般的《馬賽曲》創(chuàng)作……
記傳的不全是那些被神化般的人,還有一些近于小人物心態(tài)而又因為種種原因留下了一些輝煌或不平凡的人。比如巴爾沃亞對未來和財富有著近乎本能的渴求,這種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他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促使他不得不前進。
巴爾沃亞雖然渴望被人敬仰發(fā)現(xiàn)太平洋的偉大功績?赏瑫r他的缺點過于明顯,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鮮明無比,但真實的人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紙或一黑如墨的;又比如《馬賽曲》的創(chuàng)作者魯熱在歌曲誕生后便不再發(fā)光。他生活墮落,四處躲債,甚至蹲過牢房。
魯熱的歌被人傳唱,但他卻被人遺忘,甚至他去世時,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人們才想起他的名字。魯熱,僅僅在創(chuàng)作《馬賽曲》的那一夜是天才。
在這本書中,有許多令我震撼的.話語,就比如亨德爾的內(nèi)心獨白:睡覺!睡覺吧!睡著了就能忘記一切,睡著了就能忘記任何痛苦;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人生中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壯年,發(fā)現(xiàn)自己此生的使命;一個民族,千百萬人里面才出現(xiàn)一個天才,人世間數(shù)百萬個閑暇的小時過去,方始出現(xiàn)一個真正的歷史時刻。
人類星光璀璨的時辰,也未必是那些日后聲名顯赫的人物。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3
被歌德稱為“上帝的作坊”的歷史,閃耀這許多明星,永遠閃耀著光輝。在藝術(shù)上一旦有一個天才產(chǎn)生,他必將流芳百世。而歷史中這種星光閃耀的時刻一旦出現(xiàn)就會決定未來幾十年幾百年的人類文明進程。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茨威格把他們稱為“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因為“在這個人類難以企及,不朽的時間黑暗里,他們宛若星辰,刺破黑暗,放射出永恒的光芒”。
在這14個偉大的時刻中,《決定世界的一秒鐘》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正如茨威格所說:“這種命運攸關(guān)的`時刻充滿戲劇性,在個人的一生以及歷史的進程中都難得出現(xiàn)的。這種時刻可能集中在某一天,某一時,甚至常常發(fā)生在某一分鐘,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確實超越時間的!
滑鐵盧大戰(zhàn)前夕,拿破侖把追擊普軍這一重要任務(wù)交給了格魯希元帥。格魯希在外人看來是個平庸的人,老實可靠不知變通,是一個從基層軍官慢慢晉升到元帥的人。二十多年的基層軍官生涯養(yǎng)成了一個軍官應(yīng)有的全部素質(zhì):謹慎、干練、思想周密、對上級命令堅決服從,盡管有時候上級的命令存在明顯的錯誤和漏洞。
在雙方開戰(zhàn)后,戰(zhàn)局發(fā)生了明顯變化,格魯希仍堅持執(zhí)行原來的命令,甚至面對二十多名將領(lǐng)集體請命都置之不理,只用一秒鐘思考就直接放棄接應(yīng)主力部隊。就這樣拿破侖被數(shù)倍于己的敵軍擊敗,而格魯希還不知道正是因為他那一秒鐘錯誤的決定直接導(dǎo)致了拿破侖的慘敗。
命運會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雖然此后格魯希還是一路升遷,而且在每個位置上都做出了成績,但這都無法彌補滑鐵盧戰(zhàn)役中那關(guān)鍵的一秒鐘,那一秒鐘本可以讓他成為改變世界的人,可惜錯過了機緣。
瞬間鑄就永恒,光榮與恥辱往往也只在一念之間。
當然盡管這個平庸守舊不知變通的格魯希令人討厭,但拿破侖任命他并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生上,拿破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如果做一位唯唯諾諾、猶豫不決,在關(guān)鍵時刻只服從他人不會自己思考的人,最后換來的只有后悔。
做決定很難,做正確的決定更難,但我們所需要的正是那一秒鐘的勇氣與力量,需要我們客服怯懦,靜下心來思考,并鼓起勇氣勇敢的邁出那一步。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4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這是不一樣的歷史,也是對天才的禮贊。正如他所言,歷史上的英雄際會、天才輩出時刻,往往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茨威格的這種歷史敘述方法,與《萬歷十五年》有所相似,但是這種不拘一格的歷史敘述方式,的確與眾不同。而且歷史敘述的切入點更是別具一格。雖然我們不太贊成他的歷史觀,但是他對歷史的洞悉非常細膩,英雄或者天才對歷史的.推動也是作用巨大。他所觀察考察的歷史細膩的多,但是有時候微觀之下,并非就是全部,并非就是真相。
不過,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不是純歷史的視角,這是對天才的禮贊,也是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他的這部作品中,涵蓋了探險、戰(zhàn)爭、音樂、文學(xué)、哲學(xué)、社會等方方面面。他用自己的敘述與思考,對歷史、對天才進行了思考,以此充實人們的智慧,豐富人們的情感,開拓人們的生活,服務(wù)人們的需求。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對歷史進行定性,因為歷史還在發(fā)展中,歷史不是終結(jié),而是持之以恒的延續(xù)著。歷史青睞有準備的人,但是怎么準備?準備什么?歷史并沒有明確告訴我們。歷史有偶然性,但是歷史更有必然性!度祟惾盒情W耀時》給我們的是勇敢的擔(dān)當,靈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有的,需要實踐更需要智慧。
其實在我們的觀念中,一直也是如此的期待。正如古語所講,“欲成非常之事,須待非常之人!碧觳挪粌H僅是才華,更是把握機遇的能力。以付出和努力把才華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沒有埋沒,沒有浪費。中國人的觀念中很早就強調(diào)“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碧觳诺膱砸愫蛨(zhí)著是成就功業(yè),得“三不朽”的根本。
天才也有生逢其時,否則天才也會悄無聲息的失去美好的時光。時代造就英雄,天才出于勤奮。正如《論語》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這個道理對于天才同樣適用。
蘇東坡早就講過“高處不勝寒”。天才無不如此。孤獨寂寞的先行者,需要忍受不理解,需要承受失敗,需要面對冷嘲熱諷,在這片境地里,凡夫俗子們絕不敢涉足。“雷池”真的不可越嗎?對于天才沒有禁區(qū),沒有不可能。當然,我不是指的社會的法律和道德。
《人類群星閃耀時》,閃耀過,還會再次閃耀。一個偉大的時代,不可能沒有天才的誕生,也不可能沒有天才的推動和創(chuàng)造。當群星再次閃耀時,我相信會有我們當中的一個、兩個、三個……。
民族需要自信,國家需要自信,天才就是自信的象征。帕斯卡爾、牛頓、愛因斯坦,拿破侖、歌德、托爾斯泰,雖然是高峰,但是我們不能把他們當成不可逾越的最高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5
驚艷于曇花,可惜于曇花,絕美的盛開,卻只是一瞬的精彩。歷史舞臺上,太多的人如同這曇花一現(xiàn)般,剛剛發(fā)亮便墜入星河,沉在這漫漫長路之中。魯日,提起這個名字誰會知道這是《馬賽曲》的作者?命運不寬恕這位擅自闖入不朽者行列的業(yè)余作者,這個小人物干過各種各樣的營生,艱難的度過渺小的余生。在那個昏暗的時期怎會容得一個平庸詩人享受榮華富貴?不會的,亂世之世,注定他飄零的身世?伤砩系拈W光點卻如那明星一樣,啟迪著我。
善良是人生的起點
魯日,在自己落魄的艱難時刻都沒有心懷鬼胎,只是默默做著平凡的工作,來維持自己拮據(jù)的生活。盡管自己曾在歌曲創(chuàng)造舞壇上鑄就了輝煌。卻也沒有因此而大肆宣揚。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和這混亂的法國社會打著交道。所以我以為的善良是對這世界充滿信心,用自己的赤誠換得這午后的陽光。平靜而謙和,熱烈也溫柔。
誠信是處事的原則
魯日是默默無聞的法國年輕上尉,本是將軍們酒后的一句戲言,魯日卻將這句讓自己做詩的言語記下,因為他知道承諾的意義。夜已深,人未眠。獨自在破舊的公寓小室踟躕,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的靈感并沒有來自戰(zhàn)爭本身,而是來自白日里在街上熱議的平民百姓,他相信萊茵軍會隨著天明帶來好消息,他相信自己這不朽的曠世奇作會被銘記,而這偉大的思想來源僅僅是一句將軍的酒后之言,一句自己許下的承諾。無論時代更迭到什么時候,誠信永遠會是處事的原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太重要了,誠信就仿佛是這世界輪軸的齒尖,只有相互觸碰,才能平穩(wěn)運轉(zhuǎn)。
奮斗是人生的.主題
魯日的奮斗關(guān)于自由,關(guān)于他的信仰。一首《馬賽曲》里飽含了對暴君的憎恨,對鄉(xiāng)土的憂懼,對勝利的信心,對自由的熱愛,一切驟然匯合在一起,魯日根本不必去創(chuàng)造,去虛構(gòu),那激動人心的節(jié)奏,自然也就表達出了,說出了,唱出了民族靈魂的最深處。現(xiàn)代也是,我們會有自己的信仰——為自己愛的國奮斗終身。在神圣的祖國面前,我們渴望珍貴的自由,并決心要為他奮斗。前幾日,中印邊境問題沸沸揚揚,年輕的戰(zhàn)士在斗爭中化為那聳立的山脈,守護著祖國母親的衣襟。他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那就是為了祖國的尊嚴和未來奮斗終身。
靈魂終究緘默,無言的死便是永久的活。一件作品固有的力量是不會長期深藏不露或被禁錮的;一件藝術(shù)品,可以被時間遺忘,可以被取締,被埋葬,但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總是要戰(zhàn)勝只能短暫存在的事物。只有歷史才能發(fā)明這種天才的怪論,沒有任何人曾經(jīng)像他那樣創(chuàng)造出一期不朽的歌曲,推動革命向前發(fā)展。
魯日用自己極其平凡又極其不平凡的人生向世人演繹:善良是人生的起點,誠信是處事的原則,奮斗是人生的主題!群星閃耀,匯若銀河。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05-07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12-21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讀書筆記05-05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9篇02-12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05-06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讀后感02-05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02-22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讀后感09-10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5篇04-26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14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