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jié)的作文匯總(15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桑韵率切【帪榇蠹沂占幕鸢压(jié)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火把節(jié)的作文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寒露過后,金桂飄香,明月悄悄豐腴,秋風習習送爽。每當中秋臨至,一股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蔓延,記憶中又浮現(xiàn)出兒時過火把節(jié)的情景。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潁上南部,淮河北岸。這里氣候宜人,水源豐富,土壤肥沃,民風淳樸。當?shù)鼐用褚赞r耕為主,除種植麥子、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外,早些年還慣于種麻。七月盛夏時,人們將收割的麻浸于溝塘中進行發(fā)酵,待麻衣與麻秸分離后,將麻衣從麻秸上脫下,再經曬干。潔白干脆的麻秸,一捆捆,一排排,斜靠在墻邊屋角,靜靜的,等待一場火的歡喜盛宴。
一輪圓月才剛上梢頭,性子急的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一邊豎著耳朵聽外面的動靜,一邊三口兩口吞著月餅和零食,一顆雀躍的心早已飛出窗外。院子里,堂屋前,大人們已經把麻秸用繩子扎成火把。火把粗細不等,五六根是一把,十幾、二十幾根也是一把,皆隨個人喜好。吃罷中秋團圓飯,家家戶戶無論老少,或扛、或舉、或抱著火把,朝鎮(zhèn)子主街的方向涌去。
這是一條橫貫東西的街道,街很長,兩頭還帶著彎兒。遠望去,已有星星點點的火把燃起,趁著風勢,時而燦爛奪目,時而內斂含蓄,似夜晚長空中忽明忽暗的星。銀色的月光傾瀉而下,打火把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那“一點點”很快變成了“一簇簇”,“一簇簇”又迅速變成滿街流動著的“火樹銀花”。燃燒的火把,映紅了一張張微醉的笑臉,歡呼吆喝聲,打趣逗樂聲,追逐嬉鬧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鎮(zhèn)子東頭的王二嬸和鎮(zhèn)子西頭的李大娘,平日里各自忙碌,這會照了面,嘮起了家常;學校院子南邊的蘇姐,遇見回家過節(jié)的鐘同學,瞧她們那個親熱勁兒!丁家老大和張家老三,前天還因為耕地的事鬧得不愉快,現(xiàn)在正在街角有說有笑,你一口我一口地吸著一個旱煙袋!賣菜的王大爺,兒子生病住院,家里積蓄快用光了,愁得好幾日眉頭不展,此刻竟也露出了笑顏……
火的溫暖,褪去人們整個夏天辛勤勞作的疲憊;火的活力,升騰起人們對秋天收獲豐收的希望;火的氣息,藏著醉人的.尋常百姓家的生活味道;火的存在,以它獨有的姿態(tài),給人以信心,把人們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夜深了,依依不舍的人們漸漸散去。整條街,進而整個鎮(zhèn)子,都靜了下來。空氣中彌漫的桂花香,一陣一陣的,愈發(fā)濃郁。皎潔的月亮在孔雀藍的夜空中,俯望這大地上的安寧與祥和,帶著滿足的微笑,緩緩躲進薄紗般的云里,也睡去了。
隨著鄉(xiāng)鎮(zhèn)農業(yè)結構調整,麻從種植的舞臺漸漸退出;鸢压(jié),這一沿襲了百年的傳統(tǒng),就這樣從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中消失,成為我不可磨滅的美好記憶。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每當遇到困惑和挫折,那一支支燃起的火把,就像一盞盞明燈,給予我溫暖和勇氣,照亮我的內心,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火把節(jié)的作文2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到了月城——西昌哥哥家避暑。西昌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十分涼爽。
通過幾個小時的時間,終于來到了西昌。一下車,便看見哥哥已經來接我們了。
一路上,我看見滿街的彝族人,穿著艷麗多彩的彝族服裝,帶著五顏六色的頭飾,老的、年輕的彝族人都有。
我向哥哥打聽了一下,聽說8月12日是農歷六月二十五,是彝族的火把節(jié),我興奮得跳了起來。而關于火把節(jié),還有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呢——很久很久以 前,大姚縣趙家店紅山腳下彝族寨子有個聰明美麗、賢惠善良的姑娘諾娜與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傾心相愛著。這一年,陰險狠毒的魔哈想讓諾娜成為自 己的妾。而阿查卻戰(zhàn)勝了魔哈,而阿查不幸墜落深淵,后經眾鄉(xiāng)親搭救才脫險。諾娜為了尋找阿查,因氣力耗盡累死在了懸崖之下。阿查發(fā)現(xiàn)了諾娜的'身影,最后與 鄉(xiāng)親們用火把把魔哈燒死了,替諾娜報了仇,為鄉(xiāng)親解了恨。
火把節(jié)終于來了,哥哥帶我們來到了楚雄彝區(qū)一個農家樂去玩。這是一座兩層樓的小院,屋檐掛著一個個金黃色的包谷,墻上則掛著牛角裝飾,牛角上有三種 顏色:紅、黃、黑。紅色代表著太陽,黃色代表著豐收,黑色代表的而是那肥襖的土地。漂亮的漆餐具是用索瑪花木制成的,十分鮮艷的顏色,讓人眼前一亮。
中午,桌上擺滿了豐盛的午餐:坨坨肉、苦蕎并、蒸土豆、彝家燒烤、酸菜雞湯…我喝了一小口雞湯,慢慢的品味著,不住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下午,哥哥又 帶我們去看了斗牛比賽。一進場,便看見了一頭黃牛與一頭黑牛站在兩方,并用眼睛與對方對眼,過了一小會兒,黃牛與黑牛開始爭斗了起來。黃牛用尖尖的長角頂 向黑牛的頭,只見黑牛用尖角與黃牛的長角相互對持著,忽然,黑牛把頭一偏,黃牛一個不小心便向前沖了去,最后黑牛獲勝了。
夜幕降臨了,到處都亮起了火把,一閃一閃的,特別像黑夜中點綴的一顆顆寶石,十分絢麗多彩。我們買了幾把火把,打著火把往大場壩走去。到了大場壩, 才發(fā)現(xiàn)這里可真謂是人山人海,都舉著火把朝大場壩走來,有些人排成龍的形狀,舉著火把,那條龍可真是栩栩如生。我也不禁想起了我們是龍的傳人,中國就是一 條龍。
大場壩中央有幾個火壇,人們圍著轉圈,最后把火把扔進了火壇里,看著燃燒的火把,也亮起了我們心中的希望之光,火光熊熊,映紅了半邊的天空。一群彝族人圍著篝火唱歌跳舞,我們也加入了進去,一起跳起了左腳舞,唱起了民族歌。我的心也歡呼了起來:我們是最棒的!
我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歡呼著!
火把節(jié)的作文3
今天是彝族人一年一度的火把節(jié)。在西昌這一座美麗的城市已經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等待著夜晚火把節(jié)狂歡之夜的到來。
當夜幕降臨了的時候,我們來到了火把廣場。火把廣場上高高的立著12根火把石柱,仿佛是已經點燃的火把。這里,已經是人山人海,人流如潮。許多人和我們一樣手里都拿著長長的樹枝干扎成的火把。大家紛紛點燃了火把。有的人拿著火把舞動著,有的人把火把放在地上搭成個火堆,圍著火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整個城市都仿佛被火把點燃了,人群也被火把點燃了激情,這里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都是那么的.開心,感受著節(jié)日的歡快。
天上還掛著許多孔明燈。一盞盞燈象一個個紅色的小星星,寄托著人們的祝福越飛越高。
火把節(jié)是個令我難忘的節(jié)日。
火把節(jié)的作文4
作為漢族同胞,我們有很多值得紀念的節(jié)日。如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等。但是,那些充滿民族氣息的節(jié)日你是否領略過呢?這次,我就帶你走進云南彝族人的火把節(jié),去感受那里的濃濃鄉(xiāng)情。
暑假回到大理,正巧是當?shù)氐囊妥寤鸢压?jié)。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真是充滿驚喜。街天那日,我早早地來到集市上。這時候的集市,真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賣火把的山民。這火把有一米多長,都是用上好的松木順著條紋劈裂的。中間用木屑塞住。這樣,火苗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燃燒。我挑選了幾根最大的火把,送去紅明哥哥家。今天,全家人要在他家聚餐。歡慶節(jié)日。
來到紅明哥哥家,這里已經在準備節(jié)日用餐——粉蒸羊肉。七個蒸籠的粉蒸羊肉和一大鍋飄香的羊湯都已“整裝待發(fā)”,賓朋滿座,觥籌交錯,真是熱鬧極了!
酒足飯飽之后,天也漸漸黑了,周圍已經漸漸點起了火把。我們也有些迫不及待了。來到院子中間,我們將準備好的十幾支火把聚在一起,架起一團大大的篝火。大家圍著篝火,邊跳邊笑,載歌載舞,縱情歡樂。接下來,我們又將各自的火把掄起,轉的如同風火輪一樣。我們甩得越快,火苗越旺,也就意味著今后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就這樣,玩著,樂著,轉著,火把也漸漸熄滅了。這樣的經歷著實難得,也令人難忘。期待著這樣的節(jié)日還能有機會參加!
火把節(jié)的作文5
昨天是火把節(jié)。彝族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彝族的情人節(jié),我雖然并不是彝族,但是我生活的地方是彝族自治州。
我們將要去一個彝族很多的村莊,去過彝族的情人節(jié)。時間真難熬,六個小時過去了終于到了目的地,我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到了吃飯,我們來到吃飯的地方,那里已經準備好了菜肴,有羊肉、小豬的'豬肉、雞雜、雞肉、火腿,在他們看來招待客人不能用素菜來招待客人。吃過飯以后,差不多天黑了,火把節(jié)歡慶開始了,我看見了一位吹笛子的長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間,這位長者可以算是他們村里比較有本事的人,因為他們吹笛子的手藝只傳授給他的兒子沒有兒子就傳授給他信賴的人,在這位長者的旁邊有一堆篝火,大家圍成了一個圈在一起跳“踢腳舞”跳了好一會兒舞,人們拿起了火把在篝火上把火把點燃了,人們舉者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見點點星光和點點火光,他們的火把每到一個人身旁都要圍著火把繞代表著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我從他們的笑容中看見了他們秋收時的樣子。
火把節(jié)的作文6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羊過火把節(jié)。
這一天,無論出嫁女兒有多遠,無論家里有多忙,娘家都要派人把她們接回娘家過節(jié),所以小媳婦們又把這一天叫做姑娘節(jié)。
離二十四這天還有幾個月,出嫁的女兒們就在計算著還有幾天就可以回娘家了。手頭該做的活要盡快做完,還要給爸媽早早就縫好幾雙鞋子,回家時好孝敬父母。
火把節(jié)前兩三天,娘家父母就要叫哥或弟到姑娘婆家接回出嫁女兒,如果家里沒有哥或弟,姑娘的父母會親自去接。娘家人來,婆家無論有多忙,他們都讓媳婦放下手頭活計回娘家。如果臨近二十四這天了,娘家還沒有派人來接,媳婦們會心里很著急,不時地眺望村頭有沒有人來。
六月二十四這天,家里人都會拿出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來招待接回家的'女兒,并且每家每戶必須殺雞,如果家庭條件較好的家庭還會殺豬宰羊。所以,這一天,村村寨寨都很熱鬧,人人都沉醉幸福的喜悅中。
火把節(jié),是春節(jié)后過得最大、最隆重的一個節(jié)。
火把節(jié)的作文7
彝族火把節(jié)的起源
彝族火把節(jié),是彝族地區(q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云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qū)。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jié)日。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jié)是彝族隆重、盛大、富有濃郁民族特征的節(jié)日,節(jié)期三天。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并在節(jié)日開展商貿活動。
火把節(jié)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jié)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鸢压(jié)的原生形態(tài),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qū),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同樣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稱作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
到了節(jié)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斗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并在節(jié)日開展商貿活動。[2] 傳說一
火把節(jié)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斗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zhàn)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范《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并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于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zhí)著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尸體并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jié)為紀念民眾與惡魔斗爭勝利的節(jié)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jié)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后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傳說二
在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大小涼山,關于火把節(jié)由來的傳說很多。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六個太陽和七個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曬,晚上有強光照耀,土地荒蕪,妖魔橫行,世間萬物面臨著滅頂之災。就在這個時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龍射死了灼熱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馴服了剩
表現(xiàn)彝族的國畫作品-作者狄少英下的最后一個太陽和最后一
個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滅了殘害人間的各種妖魔。從此,天下風和日麗,水草豐茂,彝族人民開始過著安居樂業(yè),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統(tǒng)治天地萬物的天神恩體古孜看到人間如此繁榮富足,心懷不滿,于是年年派他的兒子大力神斯熱阿比率天兵到人間征收苛捐雜稅。天兵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好端端的人間又被天神惡魔攪得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后來支格阿龍的故鄉(xiāng)出了個彝族英雄叫黑體拉巴,他力大無窮,智慧超人,英勇
無畏,跨上駿馬能日行千里,邁開腳步可飛崖走壁。他經常為各個部落排憂解難,除暴安良,深受民眾的愛戴。一天,黑體拉巴上山打獵,站在高高的山顛上,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發(fā)對大自然的愛,對美發(fā)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來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揚婉轉的歌聲。他們隔著高山河流對唱情歌直到天黑。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山盟海誓。
早就對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熱阿比聽說了兩人的戀情,心里交織著憤恨和嫉妒,總想找機會置黑體拉巴于死地。沒過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熱阿比便下凡挑戰(zhàn),想與黑體拉巴摔跤決斗。結果在摔跤決斗中,被彝族民間英雄黑體拉巴摔死,天神為此大怒,便放出鋪天蓋地的天蟲(蝗蟲)到人間毀滅成熟的莊稼。
表現(xiàn)彝族的國畫作品-作者狄少英
聰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嶺,找到了天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畢摩(祭司),畢摩翻看了天書,告訴妮璋阿芝:消滅蝗蟲,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體拉巴帶領民眾上山扎蒿桿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終于燒死了所有的天蟲,保住了莊稼。 看到這情景,可惡的體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將勞累過度的黑體拉巴變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著這一切,傷心欲絕,痛不欲生,在大畢摩的祈禱聲中舍身化作滿山遍野美麗的索瑪花盛開在黑體拉巴變成的那座高山上。這一天,正好是農歷的六月二十四。
從此,彝族人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便要以傳統(tǒng)方式擊打燧石點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人們載歌載舞,普天同慶抗災的勝利,歌唱黑體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聰明美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節(jié)。彝族火把節(jié)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
火把節(jié)的作文8
火把節(jié)是我們彝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火把節(jié)的時間是農歷6月24日到26日,節(jié)期三天。
關于火把節(jié)由來的傳說,是彝族英雄斗敗天神惡魔,團結民眾與邪惡和災害抗爭的故事。
火把節(jié)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XXX、送火三個階段。在火把節(jié)期間,男女青年點燃火把到村寨田間,用火光驅除病魔災難。第一天為“都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先殺雞,后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在外面的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一起圍著火塘喝酒,共同分享歡樂和幸福。第二天為“都格”。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組織賽馬、摔跤、爬桿、射擊、斗牛、斗羊、斗雞等比賽。晚上,人們就圍著篝火盡情地跳啊唱啊,直到深夜。第三天叫“都沙”。這一天人們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方,聚在一起舉行送火儀式,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興旺。
火把節(jié)是點燃圣火,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是豐收的重大節(jié)日,我們小朋友最喜歡過。
火把節(jié)的作文9
今日我們來了一場火把節(jié),你知道為什么說是火把節(jié),這可以問問袁夢琦。
今日我們在北區(qū)草原上玩,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掃把,袁夢琦說燒了吧!后來用自己的打火機把掃把點燃,好像一個火把,袁夢七讓我們一個一個試試火把,有人說像火把,有人說像火炬,真是千姿百態(tài),王軍章的'爸爸來了教訓了我們一頓,說明不讓玩火把了!
從這件事我知道了,火是有一定的危險性!
火把節(jié)的作文10
“火把節(jié)”是彝族人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傳說古時有個魔王殘酷迫害百姓,群眾無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壘久攻不克,于是改為用羊群火攻,既在每只羊的雙角和后腿綁上火把,驅羊進攻,結果獲勝,人們?yōu)榱思o念這次斗爭勝利,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鸢严鄳c,由此形成了“火把節(jié)”。于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jié)”,代代相傳。
“火把節(jié)”的節(jié)日特別有意思,男人們參加摔跤、斗牛、斗羊、斗雞、賽馬、爬桿等項目;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最美的要數(shù)選美了,你看那一個個美麗的彝族姑娘手里拿著黃傘,牽著美麗的鑲包,還有一個個帥氣十足的美男。
“火把節(jié)”那天家家殺牲以祭祀祖先,飲酒、吃坨坨肉。當夜幕降臨時要集中到一處點燃火把、唱歌、跳著美麗的達體舞,一直玩到天亮才結束。
吃過飯以后,差不多天黑了火把節(jié)歡慶開始了,一位吹笛子的長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間,這位長者可以算是村子里比較有本事的人,因為吹笛子的手藝只傳授給他的.兒子沒有兒子就傳授給他信賴的人,在這位長者的旁邊有一堆火把,大家圍成了一個圈在一起跳“踢腳舞”跳好了一會兒舞,人們拿起火把點燃了,人們舉著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見點點星光和點點火光,火把每到一個人身邊都都要圍著火把繞代表著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從他們的笑容中看見了他們秋收時的樣子。
多么歡樂的火把節(jié),多么幸福的彝族人民!
花變得更獨特,更美麗了。
火把節(jié)的作文11
今天是火把節(jié),是楚雄州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鸢呀衷谝腿斯沛(zhèn),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彝人古鎮(zhèn)逛火把街。到了火把街人可真不少,吃的、玩的、穿的都有,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有扔球到桶里的',我很想玩一次,獎品是一個布娃娃,我想了想布娃娃是女孩子玩的,不是男孩子玩的,所以我就沒玩了。
我們走著走著,看見有人在賣干吃奶片,我走過去嘗了一顆,嗯,真好吃!價錢也不貴,我叫媽媽買了一袋,我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吃,我心里很高興。
我們來到畢摩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大火盆,火盆里有很多木柴,正在熊熊燃燒,周圍有許多的人,他們正在看舞臺上的民族歌舞表演,他們演的可真好!周圍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廣場都要站滿了,民族歌舞表演完了,接下來還有街舞表演,我都看呆了,有些動作我不會做,我們看完所有表演,然后坐著2路車回家了。
彝人古鎮(zhèn)真好玩,我今天真高興!
火把節(jié)的作文12
我的老家在南靖的一個小山村。每年的正月十四日就是我們村的廟會。家鄉(xiāng)的廟會還有一個令人神往的名字——火把節(jié)。每當這天,家家戶戶都會點起火把隨著抬神的隊伍和舞龍、舞獅的隊伍奔跑,因此,人們稱它為“火把節(jié)”。廟會一般會從下午三點熱鬧到三更半夜,時間非常長,可是村民們還往往意猶未盡。
一年一度的廟會又到啦!
晚上到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往外跑。奶奶起身好像要交待什么,我們卻一陣煙似的,讓她追不上。
來到村里的寺廟前,這里早已人山人海,好不熱鬧!抬神的人聚集在場地中間,圍觀的人自覺地圍成了個大圈!芭九九尽笔裁绰曇?自然是鞭炮聲啦!聽大人們說鞭炮能驅邪帶來熱鬧、平安,難怪大家都買了一掛又一掛,手上忙碌地點著,臉上盡情地笑著,把整個村子搞得煙霧騰騰,喜氣洋洋。
“咚咚……”,鑼鼓聲響起來了!哈,開始抬佛祖啦!一頂前呼后擁的盛裝的轎子出發(fā)了!我一看,嘿!分工還真不錯,幾個膀大腰圓、個兒差不多高的抬轎子,一個精干魁梧的小伙子手擎龍旗揮舞著,其他的則高舉著火把。紅紅的火焰照亮了大家的臉膛,個個都顯得精神抖擻。
我拉著妹妹的手和村里的小孩們跟著抬神的隊伍一邊跑一邊唱歌,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但我們的笑聲和歌聲早已淹沒在抬神隊伍的呼喊聲和鞭炮聲中了。每經過一戶人家,抬神的隊伍都會放慢腳步,而主人都會來敬神明,手中擎著一柱香,口中念念有詞,大概就是書上說的虔誠吧。我想:他們可能在說——天靈靈,地靈靈……
繞村子一圈后,我們又回到了廟前。這時廟前出現(xiàn)了一場好戲,這也是火把節(jié)的高潮。原來抬神的`人因為完成了使命,想把佛祖抬回廟里供奉,可是一些還沒抬過的人也想抬,因為大家認為抬神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抬著神的人想把神送回廟里,等著抬的開始搶轎子,只見他們拉拉扯扯,像是在拔河,我們就在一旁哈哈笑著看熱鬧;鸢咽指吲e火把吶喊著,煙花“嗖嗖”地沖天而起,鞭炮“啪啪”地響個不停,小小的山村沸騰了!
妹妹吵著要我放煙花,我便拿出一支“響尾蛇導彈”,點燃了。只聽“唧——嘭”,響尾蛇導彈在空中劃過一道瀟灑的身影,“哇!它的反沖力那么強!難怪叫響尾蛇導彈呢!”妹妹激動得又叫又跳。接著我拿出一根自制煙花,一點燃,只見從里面噴出了許多“小火花”,五顏六色的,真漂亮!
我突然看見一個人摔倒了,連忙高喊著加油為他鼓勁,他一下子仿佛有力氣了,馬上爬起來,又用力地去拉搶。這一拉力氣可不小,一大群人和轎子一轉眼就掉進河里去了?烧l都不認為這是一件糟糕的事,因為它讓廟會顯得更有趣了……
奶奶不知什么時候站到我旁邊,拉著我和妹妹,哎,該回家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跟著奶奶走了。一路上,我不停地回頭,爆竹煙花聲在耳畔回響著,火把在眼前搖曳著……
家鄉(xiāng)的“火把節(jié)”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家鄉(xiāng)人們向往幸福、和平那種美好的心情。我愛家鄉(xiāng),我愛家鄉(xiāng)的火把節(jié)。
火把節(jié)的作文13
彝族火把節(jié),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義、興盛,象征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鸢压(jié)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jié)日。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tǒng)上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tǒng)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tǒng)在家里貼春聯(lián)、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lián)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xiāng)村、圍村中出現(xiàn),在新年的市區(qū)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jié)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jié)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jié)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里設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后的一大節(jié)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于晚飯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jié)。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jié)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袄恰痹瓰椤袄隆,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jié)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火把節(jié)的作文14
傳說,天上的蟲王——蝗蟲王偷了太白金星的長生不老丹,太白金星告訴玉皇大帝:“玉帝啊,那顆仙丹是我提煉了百年的仙丹,是送給您的生日禮物,可是卻被那野蠻的蟲王偷走了!薄按竽,敢偷我玉皇大帝的東西,它活得不耐煩了吧!下令把它押入天牢!”蝗蟲王押入天牢后依然詭計多端,伺機逃走。有一天,趁著侍衛(wèi)不注意,帶著蝗蟲小兵逃出了天牢,來到人間四處作亂。
他們來到了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的楚雄,那里生活著勤勞、勇敢、聰明、熱情的彝族人民。那天,狂風四起,電閃雷鳴。在田里勞作的人們抬起頭四處張望,看見一片黑壓壓的東西向人們壓來,起初嚇得人們四處躲藏,有的躲在屋子里;有的躲在山洞里;有的躲在地洞里!靶值軅,盡情地破壞吧!”蝗蟲小兵在蝗蟲王的帶領下飛到田間肆意破壞,莊稼都被蝗蟲咬壞了,吃光了。
勇敢的彝族人民覺得躲避不是辦法,于是抬起鋤頭、鐵鍬、拿起木棍、衣服和蝗蟲決一死戰(zhàn)。有的被蝗蟲咬傷了,有的被蝗蟲咬死了,眼看這些辦法都沒有用,人們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錯!耙阑认x會在分分鐘吃完莊稼的,沒有莊稼,我們怎么活呀!币晃焕先私辜钡卣f道。
“大家別慌,蝗蟲怕火,我們可以點燃火把驅除蝗蟲。”一位聰明勇敢的彝族小妹鎮(zhèn)定地說!苯又,彝族小妹帶著鄉(xiāng)親們砍柴扎成火把,點燃火把驅除蝗蟲,一瞬間,蝗蟲化成了灰燼。
人們高興地在田里舉著火把奔跑歡呼,辦起了酒席,殺雞宰羊,一邊喝酒一邊唱酒歌,圍著篝火跳起了左腳舞。
從那時起,火就成了彝族人民的吉祥物,成為了彝族人民幸福的象征。人們就把六月二十四定為“火把節(jié)”。
火把節(jié)的作文15
楚雄彝族自治州,原本是七仙女的花園?墒牵詮囊妥迦嗣駚砹艘院螅▓@就變成了莊稼田。
一天,七仙女下凡來看她們的仙女花,不但沒有看到仙女花,而且花園還長了一棵棵又高又壯的莊稼。七仙女們傷心極了,將此事稟告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生氣至極,憤怒地說:“這些人,竟敢毀了我玉皇大帝女兒的花園,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龍顏大怒的'玉皇大帝,宣了蝗蟲王覲見。玉皇大帝派他去吃光彝族人民的莊稼,并幫助七仙女種上仙女花。這件事被一個叫阿里的彝族人救過的鳳凰知道了,鳳凰立馬飛回去,告訴了阿里。
阿里連忙把消息告訴了他的媽媽,媽媽又告訴了隔壁的王大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村民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村長對大家說:“大家別怕,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李大嬸說:“我們把農藥打在莊稼上吧,蝗蟲吃了就會死的!薄安恍校@樣糧食就沒法吃了……”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這時,阿里站起來說:“鄉(xiāng)親們,蝗蟲不是怕火嗎,我們用火來消滅它們吧!”阿里的想法,得到了村民們一致的認同。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吃過午飯后,蝗蟲“嗡嗡嗡……”的來了,蝗蟲吃完了一畝又一畝的莊稼。有的蝗蟲,甚至飛進人們的屋子里,開始咬人。后面的那只蝗蟲王,有房子那么大,它用腳把人們的住房踩倒了?吹酱饲榇司,人們害怕極了,四處逃竄。阿里大叫道:“鄉(xiāng)親們,不要慌,快點燃起你們手中的火把!贝迕駛兟犃税⒗锏脑,迅速點燃火把,那些蝗蟲就如飛蛾撲火,一個個撲上來,但全都藏身火海了,只聞得到一股燒焦的氣味。一會兒功夫,蝗蟲被消滅了。阿里勇敢地把火把塞進蝗蟲王嘴里,蝗蟲王也瞬間變成了灰燼。
從此以后,人們把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jié)。每到這一天,人們盡情狂歡,喝酒吃肉,紀念勇敢的彝族人民智斗蝗蟲勝利。
【火把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火把節(jié)作文11-16
火把節(jié)的作文09-22
(精選)火把節(jié)作文12-26
[精選]火把節(jié)的作文10-31
(經典)火把節(jié)的作文02-09
火把節(jié)作文11-13
(經典)火把節(jié)作文08-19
火把節(jié)作文(經典)10-07
火把節(jié)的來歷作文02-23
火把節(jié)作文(精品)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