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共15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桑魑囊笃陆Y(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作文1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边@個是老舍先生的《端午》。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據(jù)說當時端午節(jié)本是驅(qū)除瘟疫的。但是后屈原是在端午節(jié)投江的,所以端午節(jié)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大家都忙著包粽子,我們小孩子當然是幫不上忙了,所以我們結(jié)伴去玩。我們先是去玩過家家,再騎著車子圍繞村子轉(zhuǎn)兩圈。最后我們要去佩香囊,傳說香囊有避邪驅(qū)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中午回家后,粽子差不多都包好了,粽子是用葦葉來綁的。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兩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吃過簡單的午飯后,我就幫媽媽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jié),我們這里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買來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的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把他們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
第二天起床后,我們小孩子都非常開心。系數(shù)穿戴好后,就等著媽媽把煮好的棗棕拿到飯桌上,因為聽說早上吃了沾了糖的棗棕,會早中狀元!
吃過早飯,我們孩子又聚到了一起,有時還有家長,我們這是要去看賽龍舟的節(jié)奏。你瞧!那一條條龍正在起跑線上左右搖擺,都有著必勝的信心,龍上的人也一個個蓄勢待發(fā)。一聲口令剛下,龍便向前沖去,有紅龍、黃龍還有藍龍。后面有人敲鑼鼓助威,那場面真令人驚嘆。我們小孩兒打賭哪條龍會贏。當然少不了賭物了,我們的.賭物基本上粽子。我打賭是黃龍贏。因為它也是金色,象征著吉祥、神通廣大的寓意,當然他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果然不出我所料,黃龍贏了!我便跟著伙伴兒們?nèi)ゼ依锬敏兆印?/p>
晚上,大家再大吃一頓,就早早的睡了。
過后兩天,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了。學校里會傳來小孩子們炫耀自己端午節(jié)趣事的聲音,時不時還有一聲聲贊嘆。
端午節(jié)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了!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收拾好行李,買了水果、糖和一些干菜,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jié)。我也想回去和二哥一起玩。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公共汽車花了大約50分鐘到達我們的家鄉(xiāng)——伍茲街。
我一下車,叔叔阿姨二哥就招呼我了。我激動得抱住了二哥。舅舅舅媽給爸爸媽媽打電話,趕緊幫忙搬水果和行李。哇!哇!我不禁大聲感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真是熱鬧!家家戶戶都裝飾著燈籠,市場上出售各種工藝品,如燈籠、紙綁龍、老虎、狗等。
一回到老房子,就看到阿姨端著一盤餃子皮從四樓下來,正準備和阿姨的爸爸包餃子。我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圍了過來,坐了起來。我和二哥也參加了包覺子的團隊。二哥,包的不是很熟練,但是我根本包不了。一開始只能看著他們開心的包餃子。不過我也不想眼巴巴的.看,就嚷嚷著讓爸爸教我包餃子。我父親欣然同意。爸爸叫我和他一起打包,我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打包。"先拿一個餃子皮,放在左手手掌上."爸爸嘴里說著,拿起一個餃子皮。我也從爸爸撿餃子皮中學到了!叭缓笥眯∩鬃右ǖ谌罪溩羽W,放在餃子皮的末端!蔽沂前凑崭赣H的教學方法包裝的。在父親吃完之前,我沒想到我的心會因為第一次包餃子而抖掉湯包的勺子。我二哥笑得差點沒破肚皮。爸爸鼓勵我說:“雙喜臨門,不要灰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不會裝!”聽了父親的鼓勵,我舀起一小勺餃子餡,小心翼翼地放在餃子皮上!帮溩羽W用餃子袋包好,折10%,再折10%,把餃子餡包緊,”爸爸一邊包一邊說,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包好。幾秒鐘后,“喂,注意,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卑职终f:“把餃子皮翻過來,食指繞圈,兩頭包回去,用面粉和水粘上,就完事了!卑职终J真的說,只聽“哇”的一聲,餃子皮和餃子餡都被我撕了。這次二哥真的笑了。這時,父親鼓勵我說:“沒事,小Xi,其實你很聰明。學會打包的時候,浪費了七八個餃子皮!”“別氣餒,再裝一次!”大姑爸爸也鼓勵我說。就這樣,我又撿了一個餃子皮,!這一次,面粉和水短缺。再來一個吧。哇!我成功了!“啪!爸!哎!”全家人都忍不住為我鼓掌。父親會意地朝我點點頭,我笑了。
我阿姨做了餃子,我很高興吃我自己的餃子。
端午節(jié)作文3
一股濃濃的艾草香在空中洋溢著。又到了端午節(jié),我激動的蹦了起來,興沖沖的向門外跑去。
突然傳來一陣聲音,“快來包粽子啦!蔽乙宦犚龊贸缘聂兆,想都不想一下的到廚房沖去,樂的快瘋了!
一提到端午,誰不是想到包粽子呢?外婆拿來備好的糯米粽葉和令人嘴饞的肉餡,我興奮的又跳了起來:“我要包粽子,外婆,我要包粽子!”我腦海中浮現(xiàn)了粽子的畫面:剛蒸好的粽子,香軟又有些膩膩的糯米,又鮮又香的肉餡兒。那定是非常美味啊。
“包粽子了!”外婆拍拍我的腦袋,把我從剛剛的“粽子景”中帶了回來,我不大會包粽子,隨意拿起一片皺皺的粽葉,笨手笨腳地舀起一勺糯米就往里放,等會兒就吃外婆包的粽子吧,反正我也包不好!棒杖~還沒折呢,就放糯米?”外婆慈笑的看著我,“嘩啦”白花花的'糯米散落了一地,狼狽不堪。我有些難過,不好意思地撓撓腦袋:“我……我不會折粽葉!
“好好好,外婆教你!蓖馄拍庆`巧的雙手拿起一片棕葉伶伶俐俐,一折兩折,一個菱形的粽子外皮就疊好了,往里頭加點糯米擱點肉餡兒,用繩子麻利地扎好,一個漂亮靈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我也試試!”這與剛才那“不勞而獲”的想法,我有些羞愧了。我下定決心的握緊雙手,嗯,我一定要做好!我精心挑了一片綠油油的粽葉,小心翼翼的開始折疊!耙徽郏瑑烧邸蔽倚闹心,手指生疏的折著粽葉,有些笨拙地弄著纏繞的繩子,“終于快好了!”我小聲嘀咕道。當系好繩子的那一刻,一個粽子外皮終于好了,終……終于好了,終于好了!看著這翠色,綠油油的粽葉,“這個粽子一定會很美味!毕氲竭@兒,我抹了抹嘴角的口水,興高采烈地放了些糯米下去……
我激動又焦急的等著粽子蒸好,“快來選香袋啦!”原來是父親買香袋來了,我選了個彩色香袋。我在這撲鼻的香氣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陶醉于此,讓我抹去了等粽子的焦急。
吃過了五黃,擺過了艾草,我又去等粽子了。濃濃的粽葉香在空中溢著,糯米的那股有些膩膩的味道在我身邊轉(zhuǎn)著,我不禁口水直流,外婆,吃粽子了嗎?不行。我站在一邊等待,看著窗外端午節(jié)的美景試著來抹去焦急。能吃了嗎?再等一會兒。我轉(zhuǎn)到了一邊去,好了沒?沒,好了沒?沒。哼,等會兒就等會兒。不知道我嘀咕了多久,粽子可算是被我盼到了。粽子終于好了。我用力拿起一個滾燙的粽子,不怕燙的塞進嘴里,嗯,濃濃的糯米味在我嘴中回蕩。哎,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對?啊,我沒放餡兒!
端午佳節(jié),我看著這“粽子美景”,有些欣慰的笑了。愉悅的回味這端午風味——“粽子景”。
端午節(jié)作文4
熱鬧的端午節(jié)今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掛艾葉、菖蒲,然后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今天,我們大家都放假來熱熱鬧鬧地過端午節(jié)。
說起端午節(jié),這可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主要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其中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屈原出身于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但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后,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到端午節(jié),神州大地到處涌動著熱鬧的氣氛,家家戶戶門前掛起了艾葉,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還有各地舉辦龍舟競賽的.。其中吃粽子是最常見的習俗了,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有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了,剝開粽葉,清香撲鼻,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jié)日,其實就是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我非常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是喜歡粽子的清香,還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這個節(jié)日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jié),身在西北的我,好像沒有多大感覺,沒有賽龍舟等活動,根本感受不到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家的感覺吧,話說什么都比不上家里的好。
這里看不到龍舟,還有這邊的粽子和我們那邊不一樣,我們家鄉(xiāng)是用豆類和豬肉做餡的較多,而這邊多是用紅棗和紅砂糖,還有我們的粽子是咸的,而這里的是淡淡的。不過還好,我們廣西的老鄉(xiāng)還是可以坐在一起吃個飯,我們總是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感覺,相近的口味,一樣有想回家的沖動!今天晚上叫了五六個老鄉(xiāng)一起做飯吃,感受一下下家里的味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昨天剛剛舉行了“送大四”老鄉(xiāng)會,但是今天覺得在找?guī)讉老鄉(xiāng)一起,一起吃個端午飯,雖然看不到龍舟,也看不到我們家鄉(xiāng)的粽子,老鄉(xiāng)一起相依,還是可以解解鄉(xiāng)愁的。
有人說:“不出省不會知道老鄉(xiāng)的概念,不出國不會知道國人的概念。”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以前在另外一個市里讀高中的時候就沒有太多老鄉(xiāng)的概念,但是現(xiàn)在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蘭州讀書,切身感受到老鄉(xiāng)的溫暖,知道家是多么的迷人,多么令人懷念。人總是需要有歸屬感的,而家鄉(xiāng)就是能夠給人以源源不斷的歸屬感,老鄉(xiāng)則是讓人感覺到歸屬感的存在并不是太遙遠。老是說,我前年剛來的.時候,就像去年剛來的學弟學妹所說的:“如果沒有遇到熱情的老鄉(xiāng)來接待的話,就準備收拾東西回家了,寧愿復讀一年,也不來這荒涼的西北。”在這里正因為有老鄉(xiāng)的關(guān)懷,我們才有動力在這里待四年,老鄉(xiāng)的關(guān)懷就像家人一樣尤其是在遙遠的他方!
端午節(jié),總是有點想家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啊!如果有可能真想賽龍舟,包粽子吃,可是在西北是不會有這個條件的。只能是上網(wǎng)看看人家賽龍舟,看看香噴噴的家鄉(xiāng)粽子,看看人家過端午節(jié)的熱鬧氣氛。雖然看著看著心里就沉重和難受,但是我還是要看,起碼可以知道,F(xiàn)在在外邊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在乎自己的親人,有時多么想回家看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問一下他們最近可好!
說到這里,今年的端午節(jié),南方有很多地方應(yīng)該都不能賽龍舟了,尤其是長江流域,今年遇到幾十年一遇的大旱,很多地方都干裂了,連昔日湖泊都干了;現(xiàn)在聽說有降暴雨,由防旱抗旱到防洪,防澇,真是天公不作美啊!希望他們盡快度過難關(guān),希望不要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洪災(zāi),因為我們老百姓再也經(jīng)不起再次打擊!
明天還是中國重要的,備受關(guān)注的日子,那就是高考,經(jīng)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讀的檢驗,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所以我希望并祝福全國的考生考出自己的水平,考上自己理想的學府,實現(xiàn)自己多年的理想,也祝我的母校玉林市育才中學的學弟學妹們?nèi)〉煤贸煽,再?chuàng)輝煌。
端午節(jié)作文6
今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吃過午飯,我們興致勃勃地到行政中心去看賽龍舟。只見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河岸的兩邊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有些小孩鉆進人海中,索性爬到了護攔上。我望著起了點點風浪河面,焦急地等待龍舟劃來。
隨著一陣響亮的敲鼓聲,賽龍舟開始了。一條條打著鮮艷旗幟的龍舟乘風破浪,徐徐前進,仿佛一條條真龍在水面上雄糾糾,氣昂昂地游行。船尾的白旗上“憑吊屈原”這幾個字格外顯眼。劃漿手鼓作了氣,脹紅了臉,使勁地劃著船漿。每條龍舟的龍尾,都有一名搖著一把大刀似的船櫓的舵手,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沉著。弟弟指著一個白色的劃漿,興奮地說:“劃漿上有一條俯臥的青龍,看起來多像關(guān)羽用的‘青龍偃月刀”。 蔽毅读艘幌,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漸漸地,觀眾的情緒推向了高潮。我和弟弟也為劃漿手們加起油來,連聲喊:“加油,加油!”劃漿手們聽到了吶喊聲,更加用力劃了起來,沖到橋頭,摘下了從橋上垂掛下來的紅球,然后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diào)了個頭,又奮力劃起漿來,向終點駛?cè)ァ?/p>
龍舟賽接近了尾聲,比賽結(jié)果揭曉了,我們也在喊鬧聲中慢慢離開了行政中心。這時,我想到了家中還有各種口味的綠豆糕等著我們?nèi)テ穱L,心情又變得特別興奮了。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老師說粽子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那時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時,人們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后來在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又出現(xiàn)雜粽。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被用作了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它的形狀出現(xiàn)了錐形、菱形。宋朝時,人們又把果品包入粽子,就有了“蜜餞粽”。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yōu)轶枞~,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也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人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最為出名。吃粽子的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jié)作文7
想起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是讓我垂涎欲滴啊。因為它太好吃了!這不,又要到端午節(jié)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讓我回憶起去年過端午節(jié)了。
依稀記得那天天有點陰暗,一個大好節(jié)日就被這天氣給破壞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媽媽就在客廳里“河東獅吼”了。還沒等我吃完早飯,老媽就“扯”著我到菜場去買一些粽子葉啊,糯米啊,豬肉啊,臘肉啊……準備就緒后,我們終于開始包粽子啦!
說來也怪,媽媽包出來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靈性一樣;媽媽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樣;不出一分鐘就包出一個;在媽媽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樣;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沒包出一個,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沒吃飯一樣,跟泄了氣一樣,有的都漏啦。連我都覺得有夠爛,不對,是又丑又爛!!!氣死我也!
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粽子香味,便彌漫了整個房間。我肚子里的饞蟲立刻就被勾了起來。不一會兒,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葉。嘻嘻――
品嘗完了好吃的'粽子,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點實力和我家都熱鬧無比,其樂融融。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這里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端午節(jié)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喲!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佩香囊,有驅(qū)趕瘟疫之意。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用以驅(qū)瘴。
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聽老師忿忿地說,韓國要將端午節(jié)申遺了。作為炎黃子孫。真有點坐不住了。從我做起吧!今年端午節(jié),要讓它過得更有中國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端午節(jié)作文8
相傳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由于楚懷王聽信奸臣,不采用屈原的政策,導致楚國滅亡,從而在端午(農(nóng)歷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
屈原在群眾中有很大的威信,因此。屈原剛死,百姓就跑到汨羅江邊,投粽子、劃龍舟。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粽子不吃屈原的遺體,劃龍船是為了嚇走水中的蛟龍。
今天我可在西溪濕地大飽了眼福:在西溪河道上,一條條龍船你追我趕,場面煞是壯觀。最引人矚目的是,那艘豎著藍旗、船員身著紅色衣服的龍舟。隨著鼓聲和鑼聲,船員有節(jié)奏地劃起了漿,這艘龍舟越劃越快,船員越來越起勁,水在船的龍頭上激起了巨大的浪花,鼓手也情不自禁地劃起漿來,舵手賣力地掌舵,希望能給船一個的方向,并時而站起,時而蹲下,致使船的龍頭一上一下,將西溪河道里的水一吞一吐,龍船邊上激起陣陣白色的.浪花,仿佛水中的蛟龍在激騰潛行。有趣地是,緊跟著這艘龍船的是一艘插著紅旗的龍船,只見它拼命地在那里追趕,船員們使出了的力量,鼓手伴隨著劃手們的吆喝聲,龍船在浪花中搖晃著穿行,周圍的人在吶喊著給他們加油鼓勁,周圍的一個老爺爺看到這艘龍船還是趕不上他們的對手,就給大家出主意說:端午節(jié)是要喝雄黃酒的,應(yīng)該不能說加油,應(yīng)該說加酒,他們才有力量的。于是大家就喊“加酒!加酒!”我也跟著這樣喊,也許是我們真的給船手們加了酒的原因,只見那艘嗖嗖往前沖的插紅旗的龍船,突然之間摔出一個人來,掉進水中,濺起了一朵更大的浪花來。那船的速度立刻減慢了下來。這個時候大家才回過神來看那艘插藍色旗幟的龍舟,只見它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所有的船手發(fā)一聲喊,在鼓手的催陣聲中,奮力地在水中“畫”出了一條白色的浪痕,一霎那間,就把那艘插紅色旗幟的龍舟拋在了身后,只見這時站在河道兩岸的觀眾齊聲歡呼,在這片歡騰之中,我,來不及看到它是怎樣沖過終點的,可是周圍那歡呼的聲音,明白地告訴了我,他們是這次爭奪賽的得勝者。
在這一片歡騰之中,我沉思了:我們用歡樂的形式來懷念歷史,懷念幾千年前那悲壯的一段歷史,今天,我們不僅僅是在表達我們的哀傷,相反,我們在懷念在一段悲涼的歷史中,爆發(fā)出了另一種力量。就像汶川發(fā)生了大地震一樣,我們在哀傷的同時,中華民族良的一種品德——在哀傷的同時,會爆發(fā)出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使我們永遠戰(zhàn)無不勝。
端午節(jié)作文9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到,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的來源是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閑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他到湘南,經(jīng)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么痕跡。大伙很傷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里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到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后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jù)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
!端午節(jié)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jié)的美、喜歡端午節(jié)的熱鬧、喜歡端午節(jié)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jié)嗎?
端午節(jié)作文10
黃梅端午節(jié)的風俗基本上如江南各地的風俗相近,不外以下幾種:插艾懸蒲。五月五日清晨起,家家以艾草與菖蒲懸插于門戶、窗臺等處。這源于古代端午節(jié)采集眾藥草以辟邪毒之風俗。艾草又名艾蒿,人們稱為“端午花”,又稱為“艾虎”,其莖葉含揮發(fā)性芳香油,味濃烈,有驅(qū)除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之功能,艾絨可用于針灸。蒲即菖蒲,其作用與艾類似,民間稱其為“端午劍”;又稱為“蒲龍”,迷信它有辟邪免疫的神效。自漢晉以來,端午節(jié)必插艾以應(yīng)節(jié)景,唐以后更添以菖蒲。有的稱“蒲龍艾虎”,黃梅稱“艾花蒲劍”。
吃滾雞蛋。在黃梅下鄉(xiāng)老德化一帶,端午期間,長者要將雞蛋煮熟,有的用雄黃水浸泡,有的.則將蛋殼涂上紅色,然后在小孩肚皮上來回不斷滾動,繼爾去殼讓小孩吃下,以除毒避病。此習俗現(xiàn)改為吃蛋糕、皮蛋。
畫五毒圖。五毒指蝎子、蜈蚣、蛇、蟾蜍、蜥蜴等五種有害于人的毒蟲。端午節(jié),民間有在兒童少年手臂或身上,用雄黃調(diào)水繪畫五毒圖,或者佩戴有五毒圖像的飾物,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此俗源于宋代,五毒名目不一,有的將蚊、蠅等算入其中,它反映了人們進入夏季時除害滅病的愿望。
吃粽子和“發(fā)粑”。端午節(jié)是一年三大節(jié)日之一。在此節(jié)日里黃梅民間有吃粽子和“發(fā)粑”的習俗,除用以紀奠屈原或說龍王外,主要地用于祝福。粽子不單是“紀念美食”,也寓吉慶之意。它可象征“種子”、“送子”,寄寓子孫興旺意;也可象征“中”,以寓子孫“高中”榜首之吉!鞍l(fā)粑”是饅頭在黃梅的俗稱,寓意“發(fā)達”。有的家庭還在“發(fā)粑”上點一紅點,以示“宏發(fā)”之望。
龍舟競渡。端午的龍舟競渡,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漸次形成的,以后又牽強附會了“太宗還頭”等傳說。古時,黃梅濱湖臨河地區(qū),端午舉行龍舟競渡活動是不可少的。此項活動從農(nóng)歷四月二十八日開始,至五月十八日才結(jié)束。四月二十八日為扎龍舟,接龍須,向已扎的龍頭“祝神”,俗稱“俏船”;五月初一日,開始劃船一天,稱作“試船”;五月初三劃龍舟于河湖,找競賽對手,并向婿家、姑家索取賀禮,稱為“吃設(shè)”;五月初五則舉行“競渡”大賽,這是最熱鬧的一天。五月十八日拆下龍船上的龍頭照天燒之,稱為“送船”。此時,有的地方還“放五昌”,通過“五!币则(qū)妖魔鬼怪。至此,端午節(jié)活動宣告完畢。
端午節(jié)作文11
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可多了,有熱鬧非凡的春節(jié),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jié),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五月五,是端午。”一大早,我們?nèi)揖驮谀棠痰陌才畔拢_了熱鬧過端午的序幕!敖軆,你把箬葉洗了,瀝干水。”“望兒,把紅棗、紅豆、臘肉端到桌子上”……奶奶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種工作。緊接著,奶奶、幺姨婆、媽媽便開始包粽子。我看到媽媽先把箬葉卷成漏斗形狀,再往里面添上白白的糯米,添到一定程度時,加上臘肉、紅棗等餡料,再封口,用麻繩纏好、打結(jié),一個倒三角形的粽子就做好了。不一會兒桌子上堆滿了各種口味的粽子,有白粽、紅豆粽、臘肉粽、蛋黃粽……
晌午到了,奶奶煮了一大鍋粽子,當掀開鍋蓋時,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粽香,讓人忍不住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倒三角形的粽子,自言自語道:這個一定是紅棗豆沙味的。我邊吹氣邊剝開它一層一層的綠衣裳,哇!哇!哇!天啊,一個雪白的飯團上鑲嵌著幾顆油亮亮的紅寶石的紅棗豆沙粽便呈現(xiàn)在我眼前,我撒上點點白糖,咬了一大口,又黏又甜,又鮮又香。吃了一個紅棗粽后,我還沒有解饞,我又拿了一顆蛋黃粽,掰開白白的飯團,露出了里面黃橙橙的.蛋汁,蛋汁順著糯米團子慢慢地流下來,像一條金色的小河緩緩流過,我迫不及待的想品嘗它的美味,一口接著一口地吃了起來,直到小肚子鼓鼓的。
吃過午飯,爸爸給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是一個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的忠臣,后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被迫流放,他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跳進了汨羅江里,楚國的老百姓怕江里的大魚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了很多米飯、肉等食物給魚兒吃,后來人們就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
吃過晚飯,是我們家過端午節(jié)的重頭戲,奶奶又給我們分配任務(wù)了。爸爸負責把艾草、菖蒲、蒜頭用草繩綁好掛門上,媽媽用雄黃酒灑在房間的角落和門口,奶奶負責用黃煙把每間屋子都熏一遍,全家人都各司其職地忙碌起來。奶奶還說每年這個節(jié)日都需要做這些事情,這樣可以驅(qū)邪避災(zāi),趕走蛇蟲,保佑住宅安寧。奶奶說我小,就讓我站在門口看他們做,希望我長大以后,自己可以學著做,把我們家的傳統(tǒng)傳承下去,我似懂非懂地看著奶奶,也覺得奶奶說得對。
端午節(jié)這天是忙碌的一天,同時又是熱鬧和快樂的一天,不知道是不是晚上奶奶安排的“節(jié)目”起到了作用,一晚上真的沒有蚊蟲叮咬,我還做了一個美美的夢呢?
端午節(jié)作文12
“良辰當五日!蔽夷牡吐暷钪,心中浮現(xiàn)起一雙手……
記憶中的端午是有著艾草葉淡淡的苦澀香氣的。
那一扇銹跡斑斑的鐵門旁掛著一束因缺水而微微卷起葉邊的灰綠色草葉,那時我會伸手輕輕叩擊獅子頭型的銅制門環(huán),然后心情明媚的聽著金屬碰撞時發(fā)出的叮叮當當清脆聲響。不過一會兒,姥姥就會笑盈盈的打開鐵門將我迎進屋內(nèi),屋內(nèi)飄散著艾葉的味道。我會使勁蹬掉腳上的鞋子爬上鋪著涼席的沙發(fā),雙手撐起頭盯著姥姥坐下淘米,稍稍泛黃的細長粒糯米從遍布褶皺的手中被撈起,又被放回水中飄散,再次被撈起時濺出一串銀色的水花,它們滴落在水面撞擊出水波漣漪,一會兒時間就已經(jīng)洗好。這時姥姥將所有的糯米撈出,把已經(jīng)渾濁了的`淘米水倒掉。我很欣喜地發(fā)現(xiàn)姥姥已經(jīng)拿來了暗綠色的粽葉和紅的發(fā)亮的大棗,兩者相輔相成,這就意味著演出將要開始了。
絕美的,偉大的手工藝術(shù)的演出。表演者是一雙蒼老的手,而唯一的觀眾是一雙年少的眼睛。
陽光斜斜的從窗角的蜘蛛網(wǎng)穿過又灑在身上,激起一些灰塵芥蒂在空中肆意的旋轉(zhuǎn)著,飛舞著,飄蕩著。我任由陽光親吻臉頰,眼睛專注地注視著姥姥蒼老但靈活的手。那雙布滿褶皺的手將粽葉折好,放入早就準備好的糯米和紅棗,又用細線將粽葉綁成漂亮的塔形。我癡癡地看著漂亮的粽子包好被放在旁邊的蒸鍋上。我跳下沙發(fā)跑到姥姥的旁邊,蹲下,更近距離的觀摩這項偉大的藝術(shù),這項古老的、絕妙的藝術(shù)。
姥姥伸手輕輕溫柔地撫摸了我的頭,然后從棗盆中拿出兩顆色澤鮮亮發(fā)紅的大棗放到我手里——這是她所能給觀眾的最佳獎賞。我接過兩顆棗,小口咬了起來,目光仍然追逐著姥姥的手。一個下午的時間過去了,碧綠的粽子就盛滿了兩個蒸鍋。我看著這些小巧的藝術(shù)品,臉上不由得綻開了笑容,由心底期待起明天的品嘗。那將是這場演出的盛大收尾……
我是在艾草葉淡淡的苦澀香氣醒來的。
鍋蓋掀起時白霧率先沖出將雙眼遮住,這時只能依靠嗅覺來辨識出香氣。我從鍋里挑出一個棗粽,微微灼人的手感使得急燥泛上心來,又讓人平白添了幾分快快將它下肚的焦急和期盼。手三下兩下剝開了粽葉,露出里面泛黃的糯米,我低頭咬了一口,綿軟柔長。這就是演出的高潮。棗的甜膩,糯米的柔軟,全都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從未想過的美妙滋味。心里登時暖洋洋的。舌尖貪婪地卷起糯米粒。這就是屬于端午的特殊味道。
時至今日,我還會在某個陽光遍布房間的午后回憶起那個簡簡單單的特殊味道——那個簡單的幸福味道,也同樣只屬于我的端午味道。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端午節(jié)作文13
五月初五,又到端午時,今之端午,天不大熱,柔綿陽光灑大地,風兒涼爽扣心門……
端午是歡騰的節(jié)日,巍巍中華,舉杯共飲,盛迎節(jié)日,家家戶戶飄粽香,大街小巷的老人小孩都歡天喜地,熱鬧非凡……
還是孩兒之時,就熱切期盼端午蒞臨,因為在這偉大的日子里,不僅有香飄飄的米粽,還可以穿新裙子,一展美麗風姿;還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新鮮的李子、艷滴的桃子、紅彤彤的楊梅、白嫩嫩的梨瓜、甘甜的大西瓜……哇,琳瑯滿目,讓我們貪滴欲攬……今日,家中早早就要插上艾旗,還要備有雄黃酒灑,吃雞鴨魚肉,好不豐盛。「匾倪有呀,每年的今日,縣里都會舉辦一次盛大龍舟賽,是呀,端午,端午,又怎會缺少龍舟賽呢?
我們地屬贛南老區(qū),傳統(tǒng)風俗,客家風情,讓人目不暇接、舉不勝舉……其中端午賽龍舟就是贛南一大風景,毫不遜色于除夕燃竹、元宵花燈、中秋賞月!龍舟賽早早就有備而來,縣里周邊的幾個村是主要的隊伍,隊員則是從各村精選出的強壯男兒,他們從四月初就開始訓練了,且那時經(jīng)濟還不是很發(fā)達,他們會舞著龍頭、敲著鼓、打著鑼來到各家各戶前募捐,我們一群小孩總愛湊熱鬧,跟著龍頭一起歡呼,去各家串門……大家也非常熱情,你五塊,我六塊的慷慨出資,人們也非常歡迎龍頭來到家中擺舞,因為,龍頭,會給家中帶來喜慶,帶來好運,帶來吉祥……
我們是花園村是條白龍,具有悠久的勝戰(zhàn)歷史了,因為都勤勞漢組成的強壯陣容,從80年代來,他的頭上都占滿了光環(huán),多數(shù)的第一,都被他強力所奪,自然,我們作為村里的一員,更是興致高漲,意趣勃勃,一個勁的為村里的白龍加油……在岸上,天真活潑的孩子,全然不顧烈日當頭,更不會在意什么矜持,拿著粽子、嚼著冰棍為自己的隊伍吶喊,甚是興奮……還時不時,總愛擠在人群堆里,一邊吃涼粉,一邊與同伴大笑,風趣高談呀!
更精彩的還有,賽完之后,有漂亮的搶鴨戰(zhàn)役,戰(zhàn)士們,放下行裝,一頭扎進滾滾河水中,去搶那活蹦亂跑的水鴨子,人、鴨、水,嬉戲成群,戰(zhàn)斗一起,多漂亮的景觀呀!讓我們迷戀不知歸路……
多隆重的.端午呀,多快樂的節(jié)日啊,讓我們的童年豐富多彩,可惜,近幾年,縣里都沒舉辦了,許久,也沒看見那精彩的龍舟賽了;而且,節(jié)日的氛圍也大不如從前了,也許是生活好過些的緣故吧,超市的粽子各種各樣,家家戶戶也很少包了;人們也不再向以前一樣,一大早就搶購鴨子了;超市中更琳瑯、更豐富的新水果也早已取代了那些李呀、桃呀……
呵呵,回望端午,讓我們快樂!可今之端午,怎就沒那種熱情了呢?吹著涼爽的夏風,感覺異常平靜···
端午節(jié)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還有弟弟一起在家里包粽子。
因為我和弟弟不會包粽子,所以我要看媽媽怎么包粽子。媽媽說要包粽子得先去買粽葉,或者去采。然后帶回家里洗干凈在泡著的時候可以去買糯米。把糯米放進盆里,泡干凈,沖干凈,這樣就可以開始包了。
媽媽先拿兩片粽葉對整齊,再往中間一折,一個圓錐形就出來了,然后再把糯米放進粽葉里放了一半再加個蜜棗,然后再用糯米把它埋在下面,這樣餡料加好了接著把粽葉往下一蓋,把兩個角往下一折就可以把它圍起來,用力按住,最后就可以用繩子把它綁穩(wěn),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兩片粽葉對整齊往下一折再裝餡,可是到開始包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難了,我先蓋下去,發(fā)現(xiàn)他那兩個角會漏米,我再打開把米弄好弄好,再蓋下去,再把角一折,我發(fā)現(xiàn)接下來我就不知道我要怎么把它圍起來了。我又打開把米倒出來,再來一次,先把葉子往下對折,然后加蜜棗和糯米把粽葉蓋好,往下一折,又到這個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的作業(yè)好像拐不過去了,我又重新來。
重復很多遍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是弄錯啦,我要弄下去的不是那兩個角,而是那兩個角上面的`粽葉。試了一次可是因為我的手沒這么大,這次還是失敗了,媽媽又找了兩片比較小的粽葉給我,我按剛才的步驟把它包了一遍,終于我包好了,可是媽媽說包的不夠嚴。媽媽又把繩子解下來,再幫我包了一次,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我的手松了,米又露出來了,包粽子可真難哪!我有點不想包了?墒菋寢屨f:“堅持就是勝利,一定要繼續(xù)包下去!”我想著想著決定按照自己的方法包我先拿兩片粽葉放在手里對折,放餡然后捏住,我發(fā)現(xiàn)這回我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剛好;然后我把角往下一折,把粽葉放平拐彎“哇,我終于包好一個粽子了!”最后就是拿線把它綁起來。我先拿了一根線,把它打了個死結(jié)。媽媽說就要那么緊。我終于辦好我自己第一個粽子子啦。
包完粽子之后媽媽就把粽子拿去煮了。煮好后,我撥開粽子,沾點白砂糖,往下咬一口。自己包的粽子就是比買來的香,太好吃了!可是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包的時候粽子是單個的,等我吃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粽子變成兩個了,媽媽說:“因為好事要成雙成對,所以包粽子就把兩個扎起來!”原來粽子也有含義啊。
今天端午節(jié),也是我學會包粽子的一天,今天太開心啦!
端午節(jié)作文15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guī)淼某圆煌甑聂兆印?/p>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廣州也有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guān)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nèi)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tǒng)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jié)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的作文:端午節(jié)01-11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03-24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作文:我們的端午節(jié)1500字-端午節(jié)作文01-18
端午節(jié)日作文12-06
端午節(jié)的作文11-25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2
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07-17
端午節(jié)的作文05-26
端午節(jié)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