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感人事跡的作文七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人事跡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1
還記得,那一天的體育課……
那時,已經(jīng)解散了,大家都在干自己的事情。我們幾個女生圍在一堆玩游戲。我們跑啊,跑。突然,一塊石頭把我絆倒了,我的膝蓋重重的摔在了滿是石子的地上,膝蓋上的皮幾乎全破了,因為疼痛使我不爭氣的流下了眼淚。那時和我一起玩的女生,都跑過來對我噓寒問暖地問著。這時一位同學走了過來,把她隨身攜帶的毛巾給我包扎,我沒要,因為我怕她的母親會責備她。在椅子上坐了一會兒后,我扶著樓梯的'把桿回教室;氐浇淌液笪矣脛(chuàng)口貼貼住了傷口。片刻后,我再一次地流淚了,不是因為疼痛,而是因為感動。我感動在我摔跤后同學們能對我噓寒問暖的問候著,我感動那位同學竟把她的毛巾給我包扎傷口。
我相信我會將這份感動永駐心中。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2
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識;所有的知識都是空虛的,除非有熱望;所有的熱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愛。
————題記
領導稱贊她時評價頗高:“實在、勤懇、有潛力,有發(fā)展前途”;同事們提起她時推崇倍至:“真誠、進取、熱情”;學生們談到她時尊敬無比:“善良、慈祥,就像媽媽一樣”??她就是xxxx小學教師xxx。20xx年,20歲的xxx老師帶著滿腔的熱情正式成為了一名山村教師。在這10多年的時間里,這位樸實的教師真正做到了教學生成人,育學生成才,將青春和熱情留在三尺講臺,把希望和陽光種進學生心田。
xxx讓我們感動的是,他和她工作的這片熱土感情深厚,已然融為一體。許多的農村人都對孩子說:“我們的交通沒有城里方便,我們的商店沒有城里多,我們的房子沒有城里的漂亮,我們的設施沒有城里的先進? ?”許許多多的人想方設法的往城里擠?墒牵瑇xx當上老師的那天起,就告訴她的孩子們和她自己:“土地和大山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擁有城里人沒有的東西,青青的山,綠綠的水,金黃的麥田,如茵的田野,清涼的山風,潔凈的山石??,我們的祖輩在這里扎根,我們的父輩在這里奮斗,我們在這里長大成人,這片土地已經(jīng)給予了我們太多,她還在為我們默默奉獻著,我們也要愛這片土地,她有母親的胸懷,我們更愛這起伏的山嶺,因為他像父親般偉岸 。”正是基于這份愛,她在這片土地上勤勤懇懇工作了十多年,從未有過半句怨言!
xx老師讓我們感動得還有,她教學從不認為只是養(yǎng)家糊口的一份工作,他對自己的要求要高于領導,高于規(guī)章制度。本來八點鐘才上課,趙老師每天六七點鐘就匆匆走到學校了。春天里略帶清冷的空氣,天邊的一抹朝霞,夏日里的路旁的綠柳,炙熱的朝陽,秋季里的白露晨霜和金黃的谷穗,冬日里的如刀西風與鵝毛大雪,都見證了那個年輕的匆匆的背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早點到學校來,把作業(yè)再整理整理,把教案再修改修改,哪兒不干凈再打掃打掃,自己多做點兒,學生就輕松點兒。自己多做點兒,心里就踏實點兒,心情就愉快點兒,精神就充實點兒。本來該年輕人盡情暢玩的星期天,這個年輕的匆匆的背影又出現(xiàn)在了小山村里,從這一戶到那一戶,看望生病的學生,照料留守的兒童,勸解鬧別扭的父母為了孩子和好如初,和茫然不知如何教育子女的年輕爸媽促膝長談,給孤僻的孩子送來溫暖和慰藉。當紅日西沉,這個年輕的背影才托著疲憊的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要比領導的要求更高,讓規(guī)章制度也相形見絀。xx老師的行為有力的詮釋了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
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她雖然在我們這樣的小山村教學,讓孩子們享受的待遇卻一點兒也不差。xx老師工作的地方,地處偏僻,經(jīng)濟落后,年輕的大學生大都不愿意到這兒來,導致師資嚴重匱乏,一個班的學生,二三十人,一天八節(jié)課,語數(shù)外音美體,一個老師全上,連喘息的工夫都沒有?墒莤x老師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教學
不打折! 農村的教學條件當然比不上城市里,配備不齊全,使用不方便。即便是這樣,她也沒有降低教育教學的標準,xx老師是我們學校第一個熟練使用計算機的人,是第一個學會用多媒體的人,是第一個能用觸控一體機的人,是第一個能寫教學教研論文的人,第一個開設綜合實踐課的人,第一個開設軟筆書法課的人,第一個開設閱讀課的人,科研課改走在最前列的人,普通話說的最標準的`人。習慣養(yǎng)成,知識儲備,能力提高,課本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動腦與動手并重,開發(fā)綜合實踐課題,發(fā)揮特長,培養(yǎng)興趣愛好,提高課堂效率,嘗試教學改革,這些她都做到了 。條件不好,教育教學也不能打折扣。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xx老師也因此屢獲殊榮,公開課獲一等獎,閱讀課大賽獲一等獎,所撰寫的論文多次在刊物上發(fā)表。
最讓人感動的是,xx老師對待學生,愛如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班上有個男孩子,很多同學反映,這名男同學下課不愿和大家一起玩,很孤僻,而且他經(jīng)常摸班上女孩子的頭發(fā)和衣服什么的,叫女同學很害怕。她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沒有立刻批評這個小男孩,而是通過調查走訪和一系列工作,終于解開了這個謎,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原來,這個男孩的父母離異,父親在外地打工,母親也很少回家,對孩子不管不問;爺爺奶奶都上了歲數(shù),又沒有文化,對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于是她就多次和這個小男孩談心,使他終于吐出了心里話:別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我也要,而且怕同學看不起。趙老師明白了,原來這個孩子是生活上缺少關心,心靈上缺少溫暖的“留守兒童”。從此以后,一有空就和他在一起玩,有時把他摟在懷里,并經(jīng)常把他帶回自己家,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使他能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讓他的少兒心理得以正常發(fā)育,人格得以正常完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這名同學終于和其他孩子一樣能夠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和同學相處得很融洽。這樣的例子還有好多好多。愛學生,為學生著想,師生關系就會融洽親密,她對學生的稱呼為“寶貝兒”,老師怎么能不喜歡寶貝兒,寶貝兒怎么能不努力上進呢?xx老師就是這樣,不會愛得驚天動地,她的愛就像春風化雨,點點滴滴的滋潤學生心田。她不愧邢臺市“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的稱號”。 xx老師甘為人梯,用堅韌讓學生踩著臂膀奔向新的征程;甘愿化春蠶,用才能讓知識與智慧延伸;甘愿當園丁,用愛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3
學雷鋒,做好事,一句樸素的話語流傳了40多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熱血兒女,商丘籍深圳市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司機袁成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懷著對雷鋒精神的崇尚和追求,十多年如一日堅持做好事,被譽為“活雷鋒”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鏡子”。袁成友平凡的人生在雷鋒精神照耀下輝映出亮麗的光環(huán),溫暖了他周圍的每一個人。 從小唱著“學習雷鋒好榜樣”長大,他的心中形成了執(zhí)著的信念和追求
袁成友1966年出生于商丘市睢陽區(qū)宋集鎮(zhèn)的一個普通農家,父母都是老實勤懇的`農民。早些年,袁成友的父母因生活貧困背井離鄉(xiāng),逃荒要飯,受過很多人的接濟。滿懷感恩之心,他們就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長大后一定要幫助困難的人。在這種家庭氛圍的熏陶下,袁成友早早就明白了多做好事、多做善事的道理。
在袁成友出生的那個年代,人人都會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伴著這熟悉的歌聲,小成友漸漸長大,學雷鋒做好事就像一粒種子種在了他的心中,并且生了根、發(fā)了芽,使他形成了執(zhí)著的信念和追求。
中學畢業(yè)后,滿懷期望的袁成友到宋集鎮(zhèn)政府當了一名保安。雖然是一名編外的臨時工,但袁成友卻十分珍惜自己的崗位,盡職盡責值好每一個班。上班一個月,袁成友憑著細心和勇敢,幫助鎮(zhèn)派出所一舉抓獲了兩個十多年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伸張了正義,頗得群眾好評。
當保安雖然工資不高,但總算有了微薄的收入,袁成友就時常在心里合計著怎樣幫助別人。鎮(zhèn)東頭有一個五保老人叫張李氏,一個人生活比較孤苦,袁成友就熱情相助。他時常過去給老人打水掃地,還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給老人買吃買穿,老人感動得逢人就夸成友的好,說成友就像自己的親生兒子。袁成友接濟老人多年,甚至離家到深圳后也沒忘經(jīng)常寄錢給老人,直至前年老人去世。
袁成友不僅特別照顧張李氏老人,心里還裝著身邊所有無兒無女的五保老人。1995年春節(jié),他拿出500元錢給多位五保老人添置了新衣,并以兒子的名義又捐出100元,買了吃的用的,帶著年幼的兒子一起給老人送去。在袁成友的影響下,鎮(zhèn)村干部也紛紛給老人捐款相助。宋集鎮(zhèn)尊老敬老蔚然成風。
袁成友走到哪里,就把愛心帶到哪里。有一次,他帶著孩子到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看病。剛走到醫(yī)院對面的馬路邊,袁成友發(fā)現(xiàn)地上躺著一位70來歲的老人在呻吟。顧不上給孩子看病,袁成友急忙把老人扶到路邊的一家診所里,讓診所的醫(yī)生給老人看病。
診所的醫(yī)生不屑一顧地說:“老人拉肚子,昨天剛給他打了吊針,他又沒錢給付,像這樣我們哪能賠得起!痹捎岩宦牼图绷耍B忙從兜里掏出200元錢說:“這些錢夠不夠,先押這兒給老人看病,救人要緊,不夠我再來墊!崩先思硬灰,連聲說:“今天真是遇上了大好人!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4
“線路出現(xiàn)故障,影響負荷監(jiān)視和分合!眹W(wǎng)株洲調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湖南省株洲市中心醫(yī)院的專用線路通信異常。這個情況馬上被當班調控員文章(上圖。本報記者杜若原攝)發(fā)現(xiàn)。他第一時間從數(shù)據(jù)中研判出產(chǎn)生異常的原因和后果,并緊急向值班調度報告。搶修指令從這里發(fā)出后,故障很快排除。此刻,株洲市中心醫(yī)院依然燈火通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井然有序!八麄兙茸o患者,我們守護醫(yī)院!蔽恼抡f。
調控中心大大小小的屏幕中,各種數(shù)據(jù)信息不停地跳動著,從盯住大屏小屏的專注眼神里,才能感受到這里非同一般的緊張?箵粢咔槠陂g,調控中心的重點工作就是確保全市62家定點醫(yī)院、隔離觀察場所等的用電安全。
“昨晚雷雨大風天氣,市區(qū)配網(wǎng)發(fā)生了線路跳閘,目前已全部恢復送電……”1月26日清晨,調控大廳里,徹夜未眠的文章與同事交班。同時,他轉交了一份疫情防控重點用戶詳細記錄,并囑咐同事這些定點醫(yī)院的'保障絲毫都不能馬虎。
疫情突發(fā),后方保障也是一場戰(zhàn)斗!疤貏e累,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6倍。但是特殊時期,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又特別自豪!蔽恼抡f。要從上萬條數(shù)據(jù)中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并能準確研判出故障原因,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yè)水平,更需要責任與擔當。
別看文章才26歲,長得瘦削白凈,說話慢條斯理,但工作起來毫不馬虎,監(jiān)控大屏、熟練巡線、精準研判。疫情發(fā)生后,他連續(xù)值守了一個多月。在疫情防控期間,調度臺平均每天要接聽200多個電話,處理1000余條監(jiān)控信息,文章和同事們站在第一線,有條不紊地做好緊急缺陷及故障的處理,用專業(yè)和責任守護著城市的光明。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5
一個78歲的老人,20年來絕大多數(shù)日子里拉著七八百斤的煤餅叫賣,每賣100斤只賺兩三元。但聽說地震消息后,他捐出1.1萬元。在鄰居們的記憶中,他省吃儉用,連菜也舍不得買,但為雪災捐款、為抗洪捐款、為修橋修路捐款,他從不吝嗇——
20年來,除了過年那幾天,陸松芳都用板車拉著煤餅,走街串巷尋找買主。他長得瘦小干癟得如同秋收后遺落在田野里的秕谷。他已經(jīng)78歲了,卻每天拉著七八百斤重的煤餅沿街叫賣。每賣掉100斤只賺兩三元的差價。但在聽到四川發(fā)生地震的消息后,他拿出1.1萬元,捐給災區(qū)。這些錢,他要賣掉大約50萬斤煤餅才能掙到。
他很少花錢。清晨醒來,用前一天剩在臉盆里的小半盆水洗臉,然后掀開床邊矮桌上的一個紗飯罩,取出一碗剩飯,用熱水泡一下當早飯。常常沒有任何下飯的菜,就連一點咸菜也沒有。偶爾,他才給自己買上一個三塊錢的盒飯。
他住在一間五六平方米的`小木屋里,月租30元。在浙江德清新市鎮(zhèn)上,這幾乎是最便宜的地方。窗玻璃裂著各種破口,屋里只有床和一張看不清顏色的小矮桌。一盞10瓦的電燈,是唯一的電器。墻壁上貼著掉了色的舊掛歷,很多墻皮已經(jīng)開裂,黑色的大蟑螂展開翅膀,不時在墻上飛來飛去,甚至會撞到陸松芳的身上。一根塑料繩從墻壁連到床架上,上面掛著十幾件破爛的、看不出顏色的舊衣服。地上堆著十幾雙不同尺碼和風格的舊鞋,大多是他撿回來的。
“一個賣煤餅的怎么能捐這么多錢?”當他把錢塞進捐款箱時,圍觀的人群發(fā)出這樣的議論。
當鎮(zhèn)上其他幾個同行已經(jīng)開上拖拉機或小貨車賣煤餅時,陸松芳依然拉著平板車叫賣。他滿頭白發(fā),身高只有1.50米。58歲那年,他從老家來到新市鎮(zhèn)拉煤,長年的重體力勞動,使得他的身體有些佝僂。
通常,他早上六七點鐘就趕到鎮(zhèn)上最后一家煤餅廠,工友們會幫著將二三十箱煤餅裝上他的平板車,每箱30斤。他沖著大伙兒點頭笑笑,算是謝過。然后把車繩往右肩上一套,便開始了一天的買賣營生。
從煤餅廠走上公路,是最艱難的一段,先是大約有50米長的一段陡坡,一上公路又是一段上橋的路,約有一二百米。陸松芳不得不使盡全身力氣拉著沉重的板車往上挪。每當這個時候,他的身子彎得很低,頭幾乎要碰到路面。有時候,工友們會幫他一把,把車推上大橋。
20年來,他的客戶日漸稀少,如今只有那些路邊的小吃店才會光顧他的生意。因為他賣出的煤餅最多,也因為他拉板車確實辛苦,煤餅廠賣給他的煤餅,每箱要比別人便宜一毛錢。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6
“這里還要再貼上標識,讓人一眼就知道該干什么!
“這個地方防護密閉性還不夠,重新做密封!
2月19日一大早,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隊員李丹對防護區(qū)域進行了最后一次檢查。細致入微的她,生怕有絲毫疏漏。當天下午,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qū)接收了第一批55名新冠肺炎患者。
2月17日,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到達武漢,隊員李丹接手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qū)感染控制科,擔任主任。當時,這里還是一座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在建醫(yī)院。經(jīng)過50多個小時的準備,醫(yī)院具備了接收首批患者的條件。
從軍27年的李丹,長期負責火箭軍X基地醫(yī)院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如今戰(zhàn)斗在新的崗位,仍與感染控制打交道。李丹說:“我們的職責就是要搭起阻斷病毒的‘健康之門’,保護醫(yī)務人員的健康,確保患者早日康復!”
李丹手中總是拿著一個本子。記者看到,上面記滿了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到協(xié)調解決整個醫(yī)院的防護消毒、垃圾處理等,小到醫(yī)療區(qū)、緩沖區(qū)一扇門窗的密封,已經(jīng)解決的打上了鉤,特別重要的`畫上了橫線。
與病魔較量,就是與時間賽跑。主管護師趙曉林心疼地說:“昨天,李丹主任從一大早忙到夜里11點半,晚飯都沒顧上吃!崩畹ばα诵Γ骸搬t(yī)院早一分鐘具備條件,就能早一分鐘救治患者。能不著急嗎?”
李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嚴格,是對生命的承諾。”采訪中,正好趕上一批醫(yī)用物資運達,李丹和同事們連忙進行驗收、登記、入庫,她不停地叮囑大家:“這和我們導彈接裝一樣,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必須做到絕對安全可靠!
忙完物資接收,上樓看到幾名醫(yī)護人員正在穿戴防護衣,李丹趕緊上前挨個兒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一名護士有幾根頭發(fā)還在外面,立馬嚴肅起來:“這就是戰(zhàn)場,容不得一丁點的粗心,保護好自己才能保持戰(zhàn)斗力!”
感人事跡的作文 篇7
地震中,有一位母親在樓房倒塌時用身體擋住了石塊,救了還在褓襁中的嬰兒,死前還完成了最后的一次哺乳。
搶救人員發(fā)現(xiàn)她的時候,她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是被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他已經(jīng)死亡,又向著廢墟喊了幾聲,又用撬棍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邊喊:“快過來!八麄冇只氐剿氖w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這里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
經(jīng)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了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著,他毫發(fā)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檢查,發(fā)現(xiàn)被子里塞著一部手機,醫(yī)生看了看手機的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市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磻T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卻在這時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一位母親為了孩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好孩子,能不讓人落淚嗎?
【感人事跡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反思考試的作文08-10
中考作文:寫景作文小技巧08-23
中考作文11-02
中考作文寫作指南:作文的開頭技巧09-21
中考作文寫作指南:作文的結尾技巧09-21
中考作文:好作文應有6大亮點09-22
中考作文指導:如何寫好材料作文09-22
2018高考英語作文素材:英語作文諺語10-09
英語四級作文話題作文10-29
考試的反思作文09-19